本帖最后由 dsg 于 2021-8-18 09:44 编辑
【诗生活私生活】改诗·关于《半碗剩饭》 陈思同
好诗也是改出来的。《半碗剩饭》昨夜写成,第二天一早就修改了多处。为什么改?怎样改? 一、“最”字太集中。“最炽热的”“最健康的”“最具号召力的”。这样,读来压力太大,反而流失了表达力度。 二、把散文化语言改成诗歌的语言。“最炽热的”改成“心房夯碎黑夜处的炽热”。“最健康的”改成“天上之水曾灌浆于沟壑的”。 三、增强思想性。①“天上之水”取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是母亲河,这种“灌浆”就有了三千年文化的滋养。如果“灌浆于沟壑”呢?更是对社会底层的体恤。 ②没有“苦难关怀”的诗歌不会成为最优秀的诗歌。“心房夯碎黑夜”,表达出了一个民族的抗争。“炽热”就是力度。
【改稿】 且问,半碗稀饭要倒到哪里去 那一只碗里的汤水尚热,再次撩响了 心房夯碎黑夜处的炽热,稻米闪耀着 天上之水曾灌浆于沟壑的光芒,您 以最具号召力的抒情,启动着 一只饭碗回寰,半碗剩米 通过基因编码歌谣,最后一粒大米 是岁月的第一原点,里面 养一只丰满的月亮,从枝头到枝头 翻新着呼吸,叩问 世界的本源问题
【原稿】 且问,半碗稀饭要倒到哪里去 那一只碗里的汤水尚热,再次撩响了 岁月深处最炽热的情怀,稻米 闪耀着人世间最健康的光芒,您 以最具号召力的抒情,启动着 一只饭碗回寰,半碗剩米 通过基因编码歌谣,最后一粒大米 是岁月的第一原点,里面 养一只丰满的月亮,从枝头到枝头 翻新着呼吸,叩问 世界的本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