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5|回复: 3

诗歌数理量化分析新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2 22: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数理量化分析新探
/西魂
【摘要】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随着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现代诗歌流派由20世纪初 “尝试派”、 “新月派”、“象征派”→ 40年代“中国新诗”派→50年代“蓝星诗群” →“创世纪诗群”” →70-80年代“朦胧诗群”→ “神性写作”→  “民间写作”→ 90年代“网络诗歌”运动→21世纪初的“下半身写作”,以及“中间代写作” →至今的“世界精神”派,将诗歌及其理论融入了世界文明的内核与灵魂的升华感知。到现在网络爆炸式诗坛化,以及诗歌理论数理化发展大大趋势,形成创新诗歌发展新时代。对此,从诗歌基本构成要素中内容实质、行为形式、心理感情变化中,运用行为与心理学、数理化理论研究诗歌的标准化审美,标准化文学艺术的欣赏,理性与感性结合,形成定性定量艺术审美表现理论模型,诗歌格式,从而升华诗歌的艺术哲学,形成数理化诗歌艺术思想和创新理论。
【关键词】  诗歌要素  实质  形式 情感 数理量化  理论模型  诗歌格式
诗歌是语言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表现形式,它来源于人们劳动生产、生活中,初始时与音乐和舞蹈三者合一,后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社会的发展,诗歌形成为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充满情感、具有意象、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以后才有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等文学艺术形式。
       
1、诗歌基本要素:
    诗歌基本构成从三方面进行考量分析,首先是诗歌本身的内容实质,因为诗歌来源于生产、生活,是人们语言艺术精练后升华,强调从虚幻中来到现实中去,反映了诗歌的实际追求实在意义的物质化和生活化来源属性。其次,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和手法上很讲究,在历史形成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原来是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统称为诗歌。从行为学角度看,诗歌就是对语言文学凝练,赋予含蓄韵味,艺术化、诗美化的行为结果。第三,诗歌是用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反映生活和表达的是人们思想感情,具有诗人或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化的文学体裁,有着人们心理变化,思想认识感悟心觉的审美观和精神认识。对此,从诗歌基本构成要素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定性定量的数理量化分析,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对诗歌进行科学分析探索。
1.1、内容实质:诗意、语言、思想、内涵。建立现实与虚幻标准定量定性尺度,实际物质化,生活化。
1.1.1诗意:诗的内容,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是诗歌重要定量定性指标之一,判定可从虚幻到现实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1.2语言: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并能表达出人类的思想,创有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其有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基本特征。判定可从虚幻到现实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美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1.3思想:人脑对客观存在感性或理性的反映;客观存在反应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思想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行为的意识。判定可从虚幻到现实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积极与否(上为1°、一般为0°、下为-1°)来分析。
1.1.4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是广义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科学界的定义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判定可从虚幻到现实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真虚(真为1°、一般为0°、虚为-1°)来分析。
1.1.5综合评定标准项【内容实质】的四个方面,现实还是虚幻,诗意-11分、语言-11分、思想-11分、内涵-11分,最高分4°,最低-4°,诗歌评价梯度就建立了,合计认知度为正数看判定为注重实际物质化,诗歌生活化气息程度。
1.2、行为形式:修辞、诗韵、诗境、艺术手法。建立诗化与白化或含蓄与直白定性定量判定标准,实现对诗歌艺术化分析。
1.2.1修辞: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 ""是修饰的意思,""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後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判定可从诗化到白化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2.2诗韵: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判定可从诗化到白化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2.3诗境:诗的境界,诗的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多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判定可从诗化到白化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2.4艺术手法:是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称表现手法。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手法,较为常见的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对话、比喻、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艺术手法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辩证关系,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判定可从诗化到白化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2.5综合评定标准项【行为形式】的四个方面,诗化(含蓄)还是白化(直白),修辞-11分、诗韵-11分、诗境-11分、艺术手法-11分,最高分4°,最低-4°,诗歌评价梯度就建立了,合计认知度为正数看判定为注重诗化、含蓄,反映诗歌艺术化水平程度。
1.3、心理情感:诗情、诗觉、信仰、精神。建立理性与感性定性定量判定标准,便于实现诗歌思想升华,形成诗歌审美的精神化,理想化。
1.3.1诗情:包含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以对人物或社会的情感之叙述的表达方式。
1.3.1.1诗情的言志,表现的是一种人生想要达到的方向,必然透出一种大气,这方面,毛泽东可谓是大家。如他在一九三六年二月写的《沁园春·雪》下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1.2诗情的谈泊,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诗三百首新注》368页)这类诗也有个“情”字在其中,正像陶渊明《饮酒》最后二句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主要的还是透着一种空灵甜淡之味。
1.3.1.3情形 抒情是诗的主要特征,就是那些所谓“无病呻吟”的诗,表现的也有一个“情”字。情为人类所有,(动物也有情,但没有人这样复杂),无情不为人。总之,完全可以说,没了情也就没有诗。诗抒情,一般是在这样几种情形下:欢愉、相思、关切、友谊、说理、忧怨、悲哀、愤然等。
欢愉:元曲(双调·殿前欢)《梅花》——“月如芽,早庭前疏影映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咱看,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诗情: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诗三百首新注》332页)
相思 :王维《想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诗三百首新注》299页)
通过对诗情的判定,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3.2诗觉:诗歌的感觉,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或阅读诗歌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 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诗歌中获取的欣赏,大脑在对其信息加工处理,并作出的适应性的反应。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有欲望需求和感知认识,又分为感块和知觉,形成思块。通过浅表感觉,成为深度感觉,形成诗歌的情绪。通过对诗觉的判定,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3.3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也有相关的歌曲、书籍、影视作品。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
通过对诗歌反映出诗人或读者的信仰的判定,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3.4精神:哲学范畴。指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表现出来的活力。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的宗旨就是主要的意义。
1通过对诗歌反映的精神判定,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正负定性分析,可以定量为好差(好为1°、一般为0°、差为-1°)来分析。
1.3.5综合评定标准项【心理情感】的四个方面,感性还是理性,诗情-11分、诗觉-11分、信仰-11分、精神-11分,最高分4°,最低-4°,诗歌评价梯度就建立了,合计认知度为正数看判定为注重思想精神化、理想化,反映诗歌思想精神化艺术造诣程度。
1.4、美觉形成程度,诗歌品质诗化和审美水平程度标准化的判定,总计三(【内容实质】、【行为形式】、【心理情感】)大类12个小类评定分析,形成-36°到36°之间的测度标准,就可以将一篇诗歌,一个诗人风格,或者一类诗歌特点和美誉程度分析出来,形成科学的量化判定评级标准,为我们诗歌研究,诗歌发展,已经诗歌审美判定,诗歌的鉴赏,诗歌评定都有科学指导重大意义。
1.5、下面进一步从数理量化科学角度进一步分析诗歌新数理量化理论体系。
2、诗歌数理量化研究分析理论:
   诗歌是诗人通过学习知识,感性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语言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是人类活动的行为结果,对此我们必须运用行为学理论研究诗人的行为,透过诗歌分析,解析诗歌产生原因,了解为什么会形成这样风格的诗歌。对此运用行为学和心理学理论对诗歌产生、诗人的风格、诗歌评价进行数理化分析。
2.1、运用行为学原理
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层的单位,是组织的细胞。从人自身的角度看,人又是组织的主体,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立的人格,认识个体是了解组织行为的基础。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知觉,价值观,个性和态度的认识,以及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
2.1.1行为是生命的特征,而生命由躯体和灵魂所组成。躯体是生命组成的有形因素,属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范畴。灵魂是生命组成的无形因素,属于《行为学》研究的范畴。灵魂不能脱离躯体,躯体没有灵魂就失去了生命。人的灵魂包含性格和知识两大要素。性格是先天赋予的行为本能:包括欲望、情感、智力和体能等方面;知识是后天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依据:包括习俗、技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理念等方面。每个人的灵魂都不会相同,因为每个人先天赋以的性格和后天学习所获得的知识都不会完全一样。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行为的特征,也就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个性。在灵魂的两大要素之中,性格与知识相比较,知识具有主导的地位。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可以克服性格上的许多弱点,使自己的行为有理性和有预见性。而知识贫乏的人,理智也相对贫乏,或大胆卤莽或胆怯龟缩,行为就只能由自己的性格来主导。
诗歌的审美水平和风格受到诗人的性格和所学习的文化知识有关系,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不同将影响诗歌形成的品质和水平。诗人性格缺陷也将影响诗歌的表现。
2.1.2人必须生活在环境之中,这环境既包括自然的环境,也包括社会的环境,还包括自己身体的环境。可以将上述三种环境统称为人的生存空间。所以人的行为要受到生存空间(即环境因素)的制约。由此可见,灵魂和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两大要素。而一切行为的后果,或者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又或者兼而有之。不能适应者就会被环境所淘汰。
2.1.2.1、 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个性的人,有特定的行为表现。
诗歌在不同环境氛围内,具有特殊性格的诗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艺术天赋。比如在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李清照的诗词的发展都与特定环境下,有特殊个性人存在,诗歌才得以发展,诗歌形式不同特色风格。
2.1.2.2 在相似的环境之中,具有相似个性的人或相似共性的群体,有相似的行为表现。
网络诗歌形成,提供了共同舞台,不同诗坛的风格不尽相同,在交流过程中相似个性的诗友,或冠以相似共性诗文后,就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的流派,比如 70-80年代“朦胧诗群”,表现出这一时期的诗歌相似性的诗风。
 2.1.2.3、 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相应产生一种以上的后果。任何一种控制行为的行为,也都会相应产生一种以上的后果。而任何一种行为的后果,都有其自身固有的演化规律,与行为者和实施控制行为者的主观愿望无关。
对于倡导不同的诗歌,政府提倡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都会对诗歌发展产生影响。因为控制言论导致一些诗歌演变的变化。但是诗歌本身发展延续是有自己内在规律的,不为诗人或欣赏者个人意志为转移。其中,有存在就有理,发展就有规律可循,诗歌的演变就是如此。从古体到现代诗歌,都有规律和道理。
2.1.3诗人修养影响诗歌的品质。修养包括自学、自省、自律等方面。
2.1.4社会行为影响诗歌整体发展的趋势,反作用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也能和谐相处。对社会群体行为的控制又称为“统治”。有四大方面
2.1.4.1 教育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和塑造灵魂的首要工作,也是控制社会行为、把握社会发展的根本办法。十年栽树,百年树人,诗歌发展与教育有密切相关,教育普及对诗歌传播流行有密切关系。
2.1.4.2律制是社会群体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而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内容包括典籍明订规则和非典籍明订规则两大部分。
2.1.4.2.1典籍明订规则是指:各种规范、章程、条例、制度、纪律、政策、指示、法令、法律、宪法等等。还有民事交往中的合同、契约。国际交往中的申明、备忘、协议、条约等等。它们都是用文字对所要限定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其条款得到国家和社会保障,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强制性的约束能力,违反者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其中国家法律和社会制度则是最重要的两种限制社会成员行为的典籍明订规则。对诗歌发展有直接影响。
2.1.4.2.2非典籍明订规则是指:风俗、习惯、伦常、礼貌、道德、信义、“识做” 等等,都影响诗歌变化和发展。虽然它们不受任何法律的保护,违反了也不会受到制裁和惩罚。但是如果你不尊习俗不守伦常;你没上没下没有礼貌;你背信弃义不尊重朋友;你无道无德丧尽天良;你玩世玩物不“识做”人,那么你将会被世人所蔑视,失去他人对你的尊重,最终将会沦为社会的弃儿。所以这种非典籍明订的行为规则,对于每一个人的行为,同样具有强大的约束能力。 “识做”一词是广东话,是指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抉择原则的统称。例如:礼貌待人原则,尊老爱幼原则、办事合情理原则、因果是非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利害相较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加择其轻)等等。为人处事都要遵守这些常规的行为准则,否则别人就会觉得你不“识做”人。因此就会遭人白眼到处碰壁,得不到他人对你的尊重、同情、谅解和帮助。
2.1.4.2.3信仰是泛指一种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对某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及对某位领袖人物、某些特别事件(例如战争)和某种特殊物体(例如圣像),存在一种深信不疑,无限崇拜的现象。包含着 “信任情感” 和“思想理念”,这样两种性质完全不同,而又不可分离的内容。 
  (1)一方面,“信仰”指的是一种文化思想理念。例如:宗教信仰、政治信仰、文化信仰等等。所信奉的,都是一种可以用来判断是非对错,抉择行为取舍的思想、意识、理念或价值观念。对于信者的思想和行为,有指导和约束的实际作用。有一些思想理念,对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影响深重久远。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西方天主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这些对诗歌有重大影响。 
2)另一方面,“信仰”指的又是一种信任的情感。例如:绝对忠诚、无比爱戴、终生景仰,无限崇拜等等。说的也是一种深信不疑和绝对信任的事实,但是指的却是一种对人、对物、对信念的信任情感,而非思想概念。
3)“信”是一种先天赋予的情感,它与喜、怒、哀、乐无异。“信仰”是“信”情感的一种情绪化的表现形式——对某人、某事、某种思想和理念深信不疑。
形成的思维惯性,导致对诗歌产生重大影响。许多诗歌都可以看成诗人的信仰心理变化。
2.2用心理学分析诗歌的原理
2.2.1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学者就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The definition of Psychology is: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and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an organism's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尤其是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如思维,语言,情感,意志,高级心理特征的产生,是神经基础及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产物,对于诗歌这一特殊语言形式,我们可以借助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例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等,研究我们的诗歌。
  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影响诗歌三大方面的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诗歌反映出诗人或读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还可以运用自然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
  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即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了心理的产生?
  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理:(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只有无条件反射,只有简单的感觉,而知觉和表象等等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这样我们在潜意识中实际上承认了只具有感觉的婴儿也具有心理!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单单有了感觉,就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愈来愈复杂。(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在动物进化史中是在那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动物进化史中。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肠动物身上诞生,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故此,诗歌也是诗人一种心理反映的产物,感觉即诗觉也是随心理变化而变化。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像诗歌这种产物,其有低层次向高层变化,是心理成熟变化,一定诗情意识形成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形式,可以用程度数理来度量正负。简单到复杂,低层次到高层次,审美观也是相同规律。
意识和潜意识是经过记忆过程的事物特征的“存贮库”。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暂存在意识中的内容,不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存放在潜意识的内容。二者关系如下:(1)意识与潜意识并无明显的界限,但有一个过渡时期和过渡空间。(2)在自然状态下,意识总是向潜意识过渡。(3)在外界的干预下,人也可以把潜意识转化为意识,例如通过心理访谈知道自己的丧父或丧母心结。(4)潜意识虽然难以唤起,但仍然发挥作用,不自觉的改变人的行为。(5)潜意识的库存远远大与意识的库存。表现在当前作用上就是潜意识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意识,意识只是潜意识和意识的“冰山一角”。
2.2.2诗歌具有将读者的意识或潜意识唤醒,形成共鸣的作用。
  诗歌高度组织化的行为,是在心理支配下产生的各种动作,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含义并发挥一定的作用。
  诗人文笔是心理功能在行为结果上的反映,诗歌水平越高表明诗人写作能力高,心理功能强,反之,则表明能力低和心理弱。
智力,气质、需求、动机、情绪、性格等都对诗人写诗歌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为读者因为智力,气质、需求、动机、情绪、性格等不同,对诗歌产生不同理解和认识。
2.2.3诗歌的通感手法,就是将五种感官的复杂的交互作用,形成复杂心理现象的过程,将视觉与感悟相通,形成诗配图的诗歌体。视觉、痛觉,触觉、味觉与听觉五觉打通,形成心潮澎湃的心情。
最典型案例:诗人的变态心理,导致诗歌精神扭曲。
海子之死从其诗歌可见一斑, (一)斧劈,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二)上吊,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三)开枪,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四)跳楼,见诗歌《跳伞塔》;
  (五)投河,见诗歌《自杀者之歌》和《水抱屈原》;
  (六)沉湖,见诗歌《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七)蹈海,见诗歌《七月的大海》;
  (八)卧轨,见诗歌《春天,十个海子》(最后采纳)。
  第八种自杀方式是“卧轨”,见于诗歌《春天,十个海子》,它写于1989.3.14凌晨3-4点。
  这首名篇很多人读过,想必印象很深刻吧?
  其中诗句:“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就讲明这一点。既要“劈开”又力求“疼痛在大地弥漫”,选择“斧劈”、“上吊”、“开枪”、“溺河”、“投湖”、“蹈海”和“跳楼”,效果都不十分理想;最能体现,或者说效果最强烈的,莫过于“卧轨”之举,因此他最终采用了。
所以说通过研究诗歌语言心理和表露行为,可以鉴别诗人或读者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对我们写诗和读诗都大有益处。
2.2.3诗歌心理学形成
文艺心理学在各种艺术领域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对于诗歌艺术,着重研究感觉、音乐视色学、视知觉的规律,如光觉与色觉的感受性,视知觉的参照、透视规律。通过对于音乐艺术研究,发现发音和听觉特性,研究听觉的音高、音强、音色,产生的节奏感和旋律感。还要研究个性的全面特征、情绪体验和表现、人格结构和行为。还要研究诗人独特的心理素质,如形象思维能力、情绪情感体验特征等。人的艺术特长属于特殊才能,不是人人所具备的。因此,对艺术工作者的心理特长、个性差异的鉴别及测量方法的制订,需要用全新理论进行重点研究。
通过诗歌产生如此美妙黑洞的悬念,这就是诗歌理论研究的方向,平面二维空间产生立体三维空间效果。用读诗歌的感悟心觉,听到音乐美妙旋律的感觉比如:
水磨沟的冰雪音乐会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665&fromuid=54515
。用图画美加诗歌(诗配图)唯美诗韵产生激动的心觉美艳,给人以想往和美妙。比如:天山 鲜花盛开的地方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8887&fromuid=54515
赛里木湖的牧渔人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518&fromuid=54515
人间天堂 梦的海洋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8501&fromuid=54515
     
  2.2.3.1诗歌心理催眠术与催眠疗法
     正是对催眠术的研究与实践,使弗洛伊德确信:人实际上是知道一些为他本人原以为不知道的东西的。如果用弗洛伊德后来的术语就可以说:“人在意识下并不清楚的事,却仍为此人所知,只不过是为此人的潜意识所知罢了。”所以当我们想知道那些为我们意识所不了解的事情时,就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深入潜意识,或者用某种方法把潜意识中的东西引发出来。就是弗洛伊德后来精神分析法的实质。
  心理应激: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催眠下暗示作用,主要是通过良性言语暗示,帮肋放松、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受试者提高对应激因素的认知,学会应付应激的正确方法使其重新适应社会。对诗歌催眠治疗。
编辑本段心理学色彩效应
2.2.3.2诗歌不同风格与性格的关系。
2.2.3.2.1诗人多描写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
  颜色:
  1.红色 2.蓝色3.黄色 4.绿色 5.茶色 6.紫色 7.灰色 8.黑色
  性格的倾向:
  1.红色 代表人的征服欲与男子汉气概的颜色。喜欢红色的人大都有野心,会积极地争取想要得到的东西,是行动型的人。对工作也是热情高涨,但是过于兴奋时可能会对周围的人具有攻击性,红色代表着激情和光荣,红色代表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
  2.蓝色 大海的象征,是代表沉稳与女性气质的颜色。喜欢蓝色的人性格上都很沉着稳重,而且诚实,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能够关照周围的人,与人交往彬彬有礼,蓝色代表博大胸怀,永不言弃的精神,和谐世界。
  3.黄色 代表活泼、明快与温暖的颜色。喜欢黄色的人性格开朗外向,而且有着远大的理想。他们希望显示出自己的性格,但有时候做事会有些勉强,黄色代表传统气息。
  4.绿色 代表自信心、稳健与优越感的颜色。喜欢绿色的人比较稳重,是忍耐力很强的类型。很注意与周围环境的调和,但是在有必要贯彻自己想法的时候,也能够冷静地表达出来。绿色代表健康,自然,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
  5.茶色 代表家族、家庭、温馨的环境和安全感的颜色。喜欢茶色的人温和宽厚,是有协调性的类型。他们很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去找这一类型的人谈心,茶色也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茶道。
  6.紫色 这种颜色代表感性的、神秘的、情欲的事物。喜欢紫色的人很浪漫,是富于感受性的类型,性格细腻,富有个性。在某些方面会显示出自我陶醉的特征。紫色更代表了一种特殊的理想主义。
  7.灰色 是代表沉静、优雅、寂寞的颜色。喜欢灰色的人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不感兴趣。有时会显得优柔寡断,对他人依赖性强。灰色也代表了颓废,陈旧,象征着一种去旧成新的特殊意味。
8.黑色 是代表断绝念头、屈服、拒绝、放弃的颜色。喜欢黑色的人独立性强,有很强的改变现状的愿望。他们是十分努力上进的人,但有时没有常性。黑色代表神秘,无所不能的力量!
2.2.3.2.2 描写动物多表明爱心等,喜欢“朦胧诗”从心里角度说明感情曾经受过挫折,等等都与物体归属和人性有关。故此,建立相对数学模型分析诗歌对了解诗人分类、诗歌层次鉴评都有可度量依据。
2.3数理统计学、价值函数理论在诗歌数理量化的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4: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2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3 2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歌未竟。d 于 2022-5-13 22:00 编辑

“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现代诗歌流派,”,,从这个发展路径完全可以看出,诗歌具有很强的歌唱性。诗歌离不开音乐,很少有人提及“诗歌音乐”,这是搞中国诗歌研究者的短板,,以上个见,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4 22:45 , Processed in 0.10915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