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1|回复: 0

严观诗歌的时空纵横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7 08: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浩


       读严观的诗,有抵达灵魂深处的厚重深沉,似朝拜者面对神像时的虔诚,凝炼冷静的词语、严密理性的逻辑和傲然尊贵的思想构成了他的诗歌创作体系。严观这样的诗人是不多见的,他将中国古典主义诗中的审美技巧、意像同西方外国文学中的多种表现手法高度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以古贯今,融聚中西,可以这样说,像这样的诗人完全达到了中国传统的“士”文化精神层次,同时,在他的诗歌中还能看到西方文化入诗,二者恰当地连接,灵动自然,成就了其诗歌的时空纵横性。他的诗歌语言自带让人自省内观的魅力,和大多数诗人不同的是,他的诗歌语言就像是一块玉,含蓄温热,拒绝司空见惯的、华丽的辞藻,对于自备的诗性选择全部保留下来。诗歌中对于哲意的抒写也不遑多让,中国传统诗歌思想感情的抒发,对数千年来诗人的影响无法忽视,含蓄隐晦的表达方式,几乎融入中国诗人基因,这样的技法,在严观的诗歌中处处可见。在历史和时代的交汇点,面对运道给当代人面对生存发展、人生困厄等诸多问题,作为诗人,严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中国这片土地,有屈原发出的《天问》、有少年画家张择端梦里的《千里江山图》,还有苏轼畅游留下的《赤壁赋》……跨越时空的隧道,我们来到现代,严观清醒地认识到诗人的特殊性,跨越时空,贯通中西,在纵横的时空里,透过诗歌给予诗人以渡世箴言。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像中,有很多看起来是自然现象的现象,但在背后往往承载着诗人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比如“蒹葭、夕阳、青草、月亮”,在严观行吟的文字中,将这些先辈前贤留下的文化瑰宝拾起来,融入新诗创作中,如《芦苇》、《沉鱼落雁》、《神话》,试问,一个中国人吟诵这些诗句,深藏在基因中文化血脉难道不会隐隐跳动?典雅的文辞里面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其中,尤以《芦苇》最是灵性,“赋比兴”自然而然地运用,耳边不由得传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隔两千多年,我们仿佛又一次看到了河畔相守的恋人,但是在严观的诗中,将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日常生活中的席、筐、篮、篓/包、灯、扇、屏等,一应俱全”。老百姓的生活在日常用品中如一幅幅画卷缓缓展开来,充溢着生活化和烟火气,紧接着“维生和实现爱情之间/我还可以渔艇独钓/用芦笛吹出人生况味”。静读这首诗,细想或许为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如何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找到平衡提供借鉴,在理想与现实间如何选择,或许还有第三种生活方式,自己的生命,无关他人,依照内心而活。从两千多年前的爱情到当代个体生命的体悟,从历史到现实,纵向的时间隧道中,古意新唱,古典诗歌意向被诗人赋予新的含义。
       严观的诗风是多元化的,古典和现代,西方和东方,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诗歌,被这四个向度左右着。他的诗歌并没有直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什么,用一种近乎犀利而真诚的语言在呼吁,一具具空虚的皮囊要思考生命的哲学,如《沉默》、《雄鹰》、《蝴蝶》中,囊括了诗人对人生况味的个性化理解,对客观世界作用于个体的整体认知,但是,对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思考没有直接从诗歌语言表现出来,用留白的技巧,把思考留给读者,诗歌的艺术性大大增加。严观的诗心中有一座神庙,神庙中供奉着对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文化与自然交染在一起,谱成了一首首诗歌。汪洋恣肆的内容与充沛的情感融为一炉,灵活选用中西方各种神话、历史人物等,大有吞吐宇宙、包罗古今之气势,如其诗《琉球灵舞》、《神话》、《高更与塔希提题材画》等,打通中外文化壁垒,在庞杂的文化关系中,找到了如何取材,如何抒情,通过描写西方风物,蕴含中国哲学,严丝合缝地做到了“中体西用”。
       严观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诗学见解与立场。他将诗歌意向提升到艺术化空灵的境界,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词与物逃脱表征,而进入诗歌语言的精神深处,深邃的智慧进而慢慢浮出水面,在诗歌《行云在天》中,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所营造的意境是如痴如醉的,具有史诗特征,诗人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太阳化做一个动词洗涤干净身上的疲惫,带着人类最宝贵的品质走向未来,虽说是一首长诗,但大气磅礴的气势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人着迷,经文般的语言,像是在为人类祈祷,也可说是一种独属于诗人的祈盼。“最伟岸的形象是在云里/呵,眼中的天际”。将晦涩抽象的哲理隐逸在触目可及的云中,这样的写法倒是与所表达的思想相映衬,思想表达与诗歌内部的逻辑关系统一。
       中国新诗百年,也逐渐构建起了具有现代性的诗学观念和审美诉求,也逐渐满足了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从严观的诗歌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推陈出新,对西方文化的“中体西用”。我一直说,一个诗人最圣神的使命就是守护自己的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严观无疑是当代诗坛做的最好的,其诗歌建立的中国式的审美和民族观念之上,具有东方特质与哲学光芒。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正是靠文化传承下来,不论到何时,楼外的月光、河畔的蒹葭……始终是维系你我之间的纽带,而作为知识分子,要做的就是如何维系、牢固这条纽带。


诗评人简介:
张洁,高校文学院在读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诗人、青年评论员,【诗人名典】特约评论员,有诗文散见于网刊、纸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4 10:38 , Processed in 0.08895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