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23-1-7 10:17 编辑
《穷人》非给穷人读---【中诗简牍】58期研讨帖-1 研讨人:山城子 【榜眼卷1-1】 穷人
文/黎周谷穗
我习惯在丢失的影子里
登出寻人启事
造访的月亮是哑巴
只会用手指给我看
谜一样的远途
经过的山水,已经不认得我
山谷细细的风
越来越冬了
那些灌木,芒草花
和几只啃着松果的松鼠
狠狠地盯着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研讨】
选帖的编辑说:黎周谷穗的《穷人》,是对生命的回望,有趣味,有想象的高度和精神的宽度,有细节,有哲思,也有浓浓的真情流动,很喜欢。(见本期主帖)
山城子说:既然“是对生命的回望”,当然不止穷人有生命,因此这不是只写给穷人的了。尽管穷人可以接触到“那些灌木,芒草花/ 和几只啃着松果的松鼠”这样的细节,然而一“哲思”起来,穷人就读不懂了。大凡写诗的人,都是写给那些能读得懂的人看的;而发到“中诗简牍”的征稿帖里,负责的编辑,以及喜欢到这里浏览的人,就是读者了,包括我。但我距离穷人很近,所以读起来就困难一些。“想象的高度”,就是第一节里的“影子”和“哑巴”吧,而“精神的宽度”,我就不甚了了了。 “几只啃着松果的松鼠”,句子的背面,或许是富人吧,它们有美味享受啊!你享受就享受,干嘛还“狠狠地盯着/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的穷人呢?这样写,固然有陌生感,但我琢磨不出来内里的真实情思是什么。 真的,青鸟你别怪一个你的老读者,老学生,我照你们这些上“简牍”的诗人们,落下了一大截子了。先前很喜欢读你的美作,但你又前进了,我的老腿跟不上啊! 同样的陌生感的“越来越冬了”,我很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子很美。美在名词“冬”活用为形容词,却又是活用在一个复沓的句式里,很鲜亮眼神的。真好,这首诗有“月亮哑巴”和“越来越冬”,就足以美了。美在小众里。 离开题目想一想唐朝,若是当时的老百姓也有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乃至二人转看,有电影、电视连续剧、相声小品看,有五花八门的游戏、花椒直播、乃至QQ、微信、街舞、公益活动,志愿者等等来参与,那么,诗,还能那样大众嘛? 话又说回来,我们如今的小众,绝对值并不小。单是中诗论坛就“会员: 109758”了呢。 2017/3/9于观山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