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苏哑石 于 2024-1-20 23:00 编辑
根植于分行文字中的纯净之爱或良善
——简评雪女《哈利路亚》一诗
◎江苏哑石
多年前就读过雪女的这首诗,多年后仍记忆犹新。也曾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然?现在想来,或可用诗中“爱的根植”四字予以概括。此也是本首诗的诗核或灵魂,亦验证了纯净无染的人间之爱或良善是可以穿越时空,并根植于阅读者的内心深处的。
而这种纯净的爱或良善,在本首诗中是以画面的形式及精当的细节描写呈现的,凸显了诗人雪女敏锐的发现能力和在情感表达方面特有的细腻。拂动的白色窗纱、鼻音浊重的读经牧师、怀抱吃奶婴儿端坐门旁的年轻母亲、有着细密头发晃悠着小脚丫的婴儿、送去笑脸的人群,这些画面和细节共同构成了立体且暖心的善字。不由地也会跟着诗人一起由衷赞美:哈利路亚!
由本首诗忽然想到雪女曾使用过的另一笔名:水晶钥匙。从这两个笔名上,似乎可以间接外显诗人内心对于纯净之爱或良善的坚持和努力。就如本首诗,雪女即是以此为底色,以诗歌为媒介,将隐存于生活现场中的良善予以发掘和传递,并“谨慎维护着对成人世界的热忱”。这种热忱在多薄凉的世态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性,犹如雪女在《致美学家郭因先生》一诗中所写,会让“我们发出惊叹,激发爱与善的情感,/并藉此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抒情色彩浓郁,是本首诗的另一鲜明特征。但这种抒情,“语调有明晰的自控节律但往往又释出况味无穷”(陈先发语)。正如诗人张执浩所言:“诗人将整个身心都置放在一种肃穆庄重的生命现场,从看见到唱出,从呢喃到咏叹,每一处细节都对应着高况和辽远,充满了不由自主地感染力。”
在笔者看来,抒情与否仅为诗作的外显特征,而能穿越时空,并能在读者内心长久留影的只能是那些远大于抒情的要素。即如本首诗,正是爱的根植这一诗核不仅决定了这首诗的质地,也让诗人雪女的面貌于模糊的诗人群像中清晰浮出,这也是在多年后笔者仍对本首诗记忆犹新的根本所在。犹如“水晶钥匙”,似乎于不经意间开启了多薄凉世间人心心善的紧闭之门。
在重读本首诗的间隙,“当我们抬起头/望向上帝隐居的辽阔天空,/多么蔚蓝,多么慈悲。哈利路亚!”
2024.1.19晚上 初稿 2024.1.20 上午修改 附录:
哈利路亚
◎雪女
但见白色窗纱拂动。风从遥远天边 抵达这里,只为歇息,只为垂注。 读经的牧师鼻音浊重,经文 几乎全从鼻腔涌出。 年轻母亲怀抱吃奶婴儿端坐门旁 听得渐入佳境。双重喂养 使孩子两眼清澈透明。 哈利路亚!我们赞美 从他细密的头发到他晃悠的小脚丫。 他望向谁,谁就送去笑脸。 新生命给每一个人带来喜悦。 带来喜悦的还有爱的根植,忏悔 流下的泪水。当我们抬起头 望向上帝隐居的辽阔天空, 多么蔚蓝,多么慈悲。哈利路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