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志愿者 于 2025-1-8 12:59 编辑
转自他坛:
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
本系列主题:“叶氏学术大旗不砍,中华传统诗难未已”
第一章 厘清叶嘉莹先生的“第一身份”干系极大
第一节 士人、学人、诗人、文人的典型特征
文/特约记者整理 记者:
吟者先生您好!本来已经说好的,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主题定为“叶氏学术大旗不砍,中华传统诗难未已”。一周来几次约您,您怎一推再推呢?
吟者:
实不相瞒,吟者还是觉得着手采取包括进京上访、给最高上峰写信——包括公开信和自媒体视频在内的任何更为直接有效的“非常措施”为宜,实在不宜继续陪着彼等耗下去了!一味地姑息迁就,无异于“养虎为患”啊!这是最主要原因。
第二,叶先生仙逝以来这波“逆天”级别的“盖棺论定”逆流已经引发了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越来越多的人怒而发声了,《叶嘉莹毕生都在败坏中国诗词传统》、《叶嘉莹的老干部体诗为什么能火》等等纷纷见诸网上,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另外,近日疑似食物中毒,尚未根本好转,昨晚又闹得挺厉害,身体实在欠安,才几次挡了你的驾。不过,今早忽又明显好转,料应并无大碍,那就继续吧。
记者:
还是希望您能再给各有关方面有关人等最后一次机会!“非常措施”固然可以立竿见影,然而一旦实施,毕竟牵连甚广,诸多颇为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将“晚节不保”,却又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届时恐怕“连哭都找不着调儿”啊!您说呢?
吟者:
关键是有些“牛鬼蛇神”偏偏“给脸不要脸”啊!今天已是2025年元月8日,离2035满打满算只剩10年了啊!我曾多次强调,诗词文化乃是“龙头性文化”,一旦届时“龙头依旧委地”,连党和国家恐怕都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啊!叶先生仙逝后这波“盖棺论定”逆流何其猖獗!分明“誓死高擎叶氏学术大旗”的节奏嘛!
当然,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那就再破一次例,再给彼等最后一次机会吧!
记者:
《易中天谈文人真面目:一个本性两副嘴脸三种姿态》有云:
“士人、学人、诗人的特点是真,文人是伪。士人有真风骨,学人有真学问,诗人有真性情。文人呢?只有花腔,没有学养;只有欲望,没有理想;只有风向,没有信仰。所以,他们也“只有姿态,没有立场”。尽管那姿态,往往会秀得“绚丽多彩”,能够“颠倒众生”,甚至“惊世骇俗”。 这也并不奇怪。前面说过,文人的“本职工作”和“历史使命”,就是帮闲和帮腔,偶尔帮凶。只不过,有帮得上和帮不上、受重用和被排挤、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别。但,无论当班还是待业、在岗还是编外,甚至不过“闲杂人等”,其实“自作多情”,也都要走台、献艺、开屏,而且是秀给别人看的。既然如此,便并不需要什么学养、理想、信仰,也不需要自己独立的立场,“风姿绰约”即可。 故,文人也可能有学问,但那是用来卖弄的;可能有性情,但那是用来表演的;还多半会有聪明才智,但那是用来舔痔疮的。”
由是观之,叶嘉莹先生的“士人”、“学人”身份,水分疑似相当之大呢!
吟者:
有人说,叶先生其实是沾了“无知少女”——“无党派人士、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加女性的光。惜乎有关方面有关人等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加拿大籍。
岂止“士人”、“学人”身份啊!事实上,叶先生的“学术泰斗/巨擘”之类名号,更是当不起的嘛!《易中天——学人与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三》有云:
“学与问,哪个更重要?问。传授、传承、传播、学习,一般学者,甚至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做。但,他们在做这些工作时,未必都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未必都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做到这四条的,是学人,也只能是学人。
这大约就是学人与学者的区别。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有诚实的态度,坚实的基础,足够的知识,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哪怕一辈子都出不了成果,也是学者。学人却原则上必须有成果,至少得有问题。当然,问题可以有大小,成果可以有多寡。”
“何况对于学人而言,问题又远比成果重要,因为他们首先是“问题中人”,甚至是因问题而生的。因此,凡学人,必有“问题意识”。他们总是能察觉到,哪儿有问题……我们甚至可以极而言之,一个人,只要能发现问题,哪怕不能解决,没有成果,也是学人。
也因此,真正的学人,一定是想问题的。他们还一定是真有问题,才去做研究;真正有所得,才去写论文。为了评职称、混饭吃,或者完成任务,不惜制造“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的,不但不是学人,连学者或学匠都不是。这一类,跟“为文造情”的,没什么两样。只能算作学术界的“辞人”,或曰“伪学者”。”
记者:
早在叶嘉莹先生健在之时,您和自由人先生便都曾说过: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诗词学术”而言,叶先生不过一介“充其量的加拿大籍二流学者”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叶先生八成是被境内外各路势力“捧杀”了吧?
吟者: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捧杀”其实是相互的。叶先生对“老老干”、“新老干”、“匠人类”乃至某些“雅腐大鳄”者流的“捧杀”也相当厉害啊!比如,叶先生便曾对现已判定为“雅腐大鳄”的唐某宁给予如是“绝对超高评”:
“您的书法得毛主席之神,您的诗则与太白之横溢颇有相似之处”。
“先生大作可如东坡所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记者:
唉,叶先生是真敢“捅词儿”啊!我也注意到,已有诗友如是调侃了:
“看来,李杜苏辛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等凡胎肉眼根本就不识得。惭愧!”
不过,话说回来,叶先生大抵应属“客套一下夸人而已”吧?不可当真吧?
吟者:
不然!关键是叶先生诸如此类“漫无边际的绝对超高评”,居然被人拿去到处显摆,一方面自我炒作,一方面则用以跪舔当事人,带坏了风气才最致命啊!
比如,《周某升:聆听霜凝先生谈艺术 亲近一种立体的人生》便有这样一段:
“难怪叶嘉莹先生这样评价霜凝先生:“您的书法得毛主席之神,您的诗则与太白之横溢颇有相似之处”,又说“先生大作可如东坡所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记者:
是啊!“自我炒作”、“大花轿,人抬人”之风早就甚嚣尘上、令人发指了啊!
《唐双宁被查!书画圈这些人捧过他的臭脚》所披露的“群体性跪拜跪舔”实在触目惊心啊!居然包括叶嘉莹先生以及冯某庸先生等一众大家、中家、小家啊!
吟者:
“抱团取暖”、“吹吹拍拍”、“自我炒作”、“大花轿,人抬人”之风固然不是叶嘉莹先生一人带坏的,以“名义上”的“超级诗词学术大拿”身份领衔“漫无边际地顺情说好话”的负面影响却是极大的啊!这是与“士人风骨”格格不入的!
也正因此,早在叶先生健在之时,吟者便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叶先生其实当不起“真正的士”——无论穿不穿裙子,都当不起。那就不是“士人”之作为嘛!事实上,叶先生诸多“神级名号”,都是这场“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的产物啊!
记者:
“造神”是为了“吓人”。中诗学会最高管理层“任内人事大规模异动”又算个什么呢?不久以前,本届中诗学会最高管理层居然第n次发生“任内人事批量异动”!统算下来,差不多有一半副会长及秘书长都被撤换了啊!实在太恐怖了啊!
吟者:
中诗学会最高管理层“任内人事频繁异动”纯属“骚操作”!企图死死拿捏而已矣!《中华诗词学会海外诗词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所披露的信息更恐怖啊!其实早在吟者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都那么快”!最高上峰不可不察啊!
记者:
追根溯源,还是对叶先生“第一身份”的偷梁换柱吧?叶先生曾经亲口说过:“我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才是学者,最后才是诗人。”结果呢?结果却被公然“移花接木”、“混淆视听”!一介诗词老师/教授,竟成“学术泰斗/巨擘”了啊!
吟者:
就学术言学术,“学术泰斗/巨擘/宗师/巨星/诗灯/传灯”之类“神级名号”,叶先生其实一样都当不起。但若置于“官威浩荡、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及其“愚化、同化背景”乃至“国际斗争背景”下考量,却又顺理成章啊!
记者:
纳闷儿!中诗学会“问题堆积如山”,“几乎乏善可陈”。叶先生怎就视而不见呢?其他方面姑且不论,“诗教在线”问题多严重啊!那可是叶先生的强项啊!
吟者:
中诗学会就是个“超级大染缸”嘛!尤其是其“中高端”,谁置身其间,又能不“变颜变色”呢?叶先生也不例外,也得适应。我在《引言》中曾经这样说过:
“事实上,叶嘉莹先生若不投其所好——以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为彼等“挣口袋”,同样难逃被封杀之命运,更不可能被捧到“中华诗词蜃楼”半天云上嘛!”
记者:
“学术性”的中诗学会“诸多原则性问题”尚且“堆积如山”,真个“乏善可陈”啊!“学术泰斗/巨擘/宗师”理当属于“诗词学人”,怎么可能毫无察觉呢?
无数铁的事实表明,叶先生与中诗学会中高端“强权外行老干”乃至“雅腐大中小鳄”及其“舔夫”、“轿夫”、“吹鼓手”,应属“赤裸裸的相互利用”关系吧?
吟者:
姑且不论他人,再来重温一下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要点吧:
“以情代诗论”、“知人论诗论”、“力挺哑韵论”、基于平水词林无声哑韵的“确切诵读论”、“以形代质论”,乃至“在诗之毛梢层面上教作诗”的“中华诗教理念”!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怎就愣被抬举成诗词学术界绝无仅有的超级大神了呢?有人尊叶先生为“泰斗”、“巨擘”、“宗师”,叶先生便赞有关人等为李杜苏辛啊!
关键之关键,还是各有关方面有意无意地混淆、模糊了叶先生的“第一身份”啊!问题的严重程度居然远超寻常想象,极为严重啊!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侧重从“媒体定位”、“天降神级名号”、“中诗学会属性”等角度简单掰扯一下,看看“叶老师”是如何成为“叶泰斗”的。先说“媒体定位”吧。这些问题若不厘清,“高擎叶氏学术大旗”之历史性丑剧,便永无落幕之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