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贡果”——泊岗花生
贡发芹
江淮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则民谣:“淮上有宝岛,岛上有三宝,花生、银杏、大甜桃。”这里所说的淮上宝岛,指的就是明光市泊岗,泊岗三宝真可谓名不虚传。银杏树遍及全乡,村村、家家户户,成片成行,长势茂盛,景色怡人,有“安徽银杏第一乡”之美誉。桃花坞的大甜桃,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果实之大,品质之美,世间稀有,堪称桃中之佳品。泊岗花生更为奇特,曾作“贡果”敬献朝廷,其名享誉全国。它成名的故事至今尚流传着。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泊岗有一位外号叫孙大胆的农民,一年秋天,从家乡装了一船花生运往江苏扬州销售。到岸后,可巧赶上了花生大量上市,扬州市场花生爆满,行情很不理想。一连三天,他的花生无人问津,急得他团团转。这天,他发现市场上许多摊位前都挂着招牌,用响亮的名牌来招揽顾客。见此,他便灵机一动,也在自家的摊位前挂出了一块招牌,牌上写着“朝廷贡果,泊岗花生”八个大字,同时价格翻番。此牌一挂,就像平地一声惊雷,轰动了扬州市场,不一会,摊位前挤满了围观的人。
孙大胆见此高兴至极,认为自己此招实在高明,可就在此时,从人群外走进几名官差,为首一人气势汹汹,进来冲着孙大胆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孙大胆如实回答。来人狠狠地说道:“你这个刁民,真够大胆,竟敢打着'贡果’的招牌,招摇撞骗,该当何罪?”遂命令手下将人带走,花生没收。孙大胆见此阵势,可吓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因为一块招牌,会招来如此大祸,后悔莫及。
正当他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之际,人群外又走进来三个人。为首之人一身富商打扮,其余二人皆随从装束。富商便对几位官差说:“你们且慢动手,我有几句话想问问这位孙大胆。你这花生从何而来?”孙大胆见这位富商态度和善,毫无恶意,便回答说:“我这花生乃自家生产,我家住在淮河下游岸边泊岗乡凤凰墩下,据传,凤凰墩古时是凤凰栖息之地。咱这花生就是凤凰从天上叼来的仙果落在墩上,繁衍而成。不是咱吹牛,咱这花生有'三奇’:一是产地奇。它出产在凤凰墩土,凤凰墩是块宝地,由黄沙淤积而成,这里的土壤、气候最宜花生生长,这里生产的花生子粒饱满,色泽光亮,非他处花生可比。二是品味奇。咱送花生吃到嘴里,既香又甜,既酥又脆,肥而不腻,食之不够,毫无渣滓。三是品质奇。咱这花生含油较多,营养丰富,炒熟之后,存放多天而不变质,花生仁落地即碎。先生如果不信,可尝上一尝,试上一试。”说着遂抓起一把花生递与富商及两个随从,又掰开一颗花生,将果仁抛在地上,果然摔得粉碎。众人看得无不惊奇。富商接过花生,掰开取出果仁放在嘴里细细品尝,果如所说,味道极佳,遂连声称赞“好果,好果!”
于是富商对孙大胆感慨地说:“你的花生虽无'贡果'之名,却有'贡果’之实,你既有如此好的果子,又何必冒充'贡果'?”
孙大胆说:“不是我想冒充,只是咱初来此地,无人识货,长时难以销售出去,只好借助朝廷名誉,不料惹此大祸。”富商说:“此举虽然不妥,但情有可原,我看你不如把货全部卖给我,我按价如数付钱。”孙大胆一听此言,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可就在此时,为首的官差走了过来,对二人一声大喝:“不行,这货已经查禁,谁也不能买卖。”并指着富商三人严厉地说:“你们少管闲事,赶快走开,不然也将你们带进衙门问罪。”说着就要上前动手。
这时,一旁手拿大烟袋的随从走了上来,用烟袋一指,大声喝道:“大胆奴才,休得无礼!”差头忙问:“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阻碍公事。”手拿大烟袋的随从正待答话,旁边那位白胖的随从却抢先发话:“你们不认识,难道这烟袋也不知道?告诉你,他就是天下第一大烟袋、大才子纪晓岚、纪大人。”这时纪晓岚也接上说:“你们不认识我纪晓岚倒也无所谓。可不能不认识这位大人,他就是当朝一品,和珅和大人。”众人一听“和珅”二字,都惊得呆了,尤其是几名官差吓得一动不动,谁不知道和珅官高权重势力大。这时和珅高声说道:“大家都听着.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位爷,就是当今皇上万岁爷。你们还不赶快下跪!"众人一听皇上驾到.都连忙下跪叩头。
这时富商打扮的乾隆皇帝,向大家摆了摆手,亲切地说道:“众位都平身,今朕与纪大人、和大人南巡,路过扬州,无意间碰到这事,大家不必在意。这位孙大胆卖的花生,虽然冒名‘贡果’,但也不次于'贡果’,朕已将他买下,现分赐给大家,每人都品尝品尝。朕已决定,从今天起,泊岗花生就是名副其实的‘贡果’了,孙大胆的招牌也名正言顺了。”
众人听到这里,都连呼“万岁!”齐赞皇上圣明。孙大胆更是惊喜万分,连忙叩头,谢主隆恩。此时,地方官员也已得知消息,急忙赶来迎驾。乾隆即离开现场。
此事瞬即传遍扬州城,泊岗花生也从此作为“贡果”,年年向朝廷敬献,而名扬全国。泊岗贡果,实在名不虚传。
贡发芹,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中国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评协会员,省民协、散协理事。曾任明光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六级职员,滁州市民协、散协常务副主席等职。出版有散文集《故园乡愁》《帝乡散记》、诗集《轻描淡写》《浮光掠影》、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文史随笔《明光史话》《史林拾荒》等 25部约700万字。作品入选百度题库、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教材及《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国诗歌年编》等30余部作品集。获省社科通俗优秀读物奖、省金穗文学奖等省级奖项10余种及明光市一、二届政府文学奖。
https://count.mail.163.com/beaco ... f36a376b6f9ba871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