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回复: 0

再谈“真”是诗歌的生命:兼谈AI诗歌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31 1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创作的门槛似乎被极大地降低了。有人戏谑地说,连AI,Deepseek都能写诗歌了,诗人似乎变得不再重要。然而,这种观点恰恰忽略了诗歌最为本质的特征——诗歌是诗人个体独特而深刻的经验表达,是诗人特有的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在探讨诗歌的生命力时,我们不得不重申,“真”才是诗歌的灵魂与诗心。


       第一、诗歌是诗人个体经验的独特呈现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高级形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或技巧展示。它源于诗人对世界的独特感知与深刻理解,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每一首诗,都是诗人个体经验的独特呈现,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爱情、自然、历史等主题的独到见解与感悟。这种经验,是AI,Deepseek所无法复制的,因为它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与个体生命的厚重。

       第二、AI诗歌文字游戏的局限

       诚然,AI在文字处理与模式识别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AI,Deepseek所创作的诗歌,文字组合新奇,有时甚至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然而,这些诗歌往往缺乏真正的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它们更像是按照预设算法与模板生成的文字游戏,难以触动人心。正如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所言,“真,是诗歌的诗心”。这里的“真”,不仅指文字的真实,更指情感的真实、体验的真实。AI诗歌,尽管文字奇妙,却往往因为缺乏这种“真”,而显得空洞无力。

       第三、科技发展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确实应该积极学习并拥抱先进的科技。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平台与更丰富的表现手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被一时的时尚所迷惑,放弃对诗歌本质的追求。科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诗歌创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要保持对诗歌“真”的追求与坚守。只有这样,我们的诗歌才能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四、诗歌的“真”与生命力的关系

       一首真正优秀的诗歌,应该能够打动人心。它不仅仅在文字上追求新奇与独特,更在情感上追求真实与深刻。当读者阅读一首诗歌时,他们期望能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这种共鸣,正是诗歌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如果一首诗歌读完之后只能让人感叹文字奇妙,而无法触动人心,那么它只能算是一场文字游戏,而非真正的诗歌。

       第五、诗人与AI不同的创作路径

       诗人与AI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诗人通过个体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积累来创作诗歌,注意,这里指的是创作,而不是材料的收集,诗人们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以及原创精神。而AI则更多地依赖于算法与数据来处理文字,其创作往往缺乏真正的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更不是原创。因此,尽管AI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它仍然无法替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独特地位。



总之,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并坚守诗歌的“真”,或曰“原创”。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本质与生命力所在,我们才能创作出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AI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与局限,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一概否定。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是AI还是Deep seek。写出的诗歌,散文文笔确实优美华丽,但是不能反映诗人作者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一句话就是没有真情,更缺乏原创性的思想,不过是花哨的词汇和修辞的堆砌。


2025.01.31

附上一首deep seek写的和我自己写的同题诗《致张爱玲》

我用ds写的

《致张爱玲》

玻璃瓶里的时针仍在剥落
碎钻旗袍在黄铜门把上结霜
我们总在租界的电车里相遇
你用旧报纸裹紧白玫瑰的刺
而灰烬始终悬浮于天花板

打字机吐出整个时代的金箔
每颗字都在霓虹灯下流血
你收集月亮摔碎的银鳞
缝进窗帘褶皱里
直到所有蝴蝶标本集体褪色

今夜的砧声又漂满苏州河
你坐在1943年的台阶上
用口红画着未完成的棋局
当海关钟声漫过脚踝
枯萎的烟圈正长出年轮

2025.01.30


我写的
致张爱玲
文/三峡老船长

如果说
雨,是风的眼泪
你,就是泪水结成的冰
哦,一个让人多么揪心的名字,张爱玲

你用文字塑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至今
没有走出每一个四月的哭声

那些三月的花
死的死了
枯萎的枯萎了
而你的花语
依然涟漪在你故乡的湖面
虽然你把骨灰撒在了 北美的风中

今天,在你的故土写你的名字
除了唏嘘不已
还有一行老泪纵横


2021.04

来自圈子: 自  由  诗  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5 05:53 , Processed in 0.0934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