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1|回复: 4

创新诗歌写作手段 坚韧打造精神家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7 2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13 编辑

□陈惠芳
1月29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在视察省直文化单位时强调,要努力打造有湖湘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和艺术样式,推出更多具有湖湘气派、时代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秀作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更多文化领军人物,不断提升湖南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见《湖南日报》1月30日头版头条)
这对于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文学湘军”应该大有作为,可以大有作为。建设“文化强省”,我们责无旁贷。联系到湖南的诗歌现状,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轫于湖南的“新乡土诗派”,经过10年磨炼,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湖南在全国文坛的一张“诗歌名片”。其后,有些沉寂。而今,呼唤“文化的春天”,一浪高过一浪。复兴“新乡土诗派”的时机已经到来。值得自豪的是,当年的“新乡土诗派”一直坚守“传承民族血脉,塑造精神家园”的创作主张,立足民族之根与本土气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色未变,复兴有望。
湖南人“敢为人先”,从事诗歌写作的诗人亦然。在不断创新的全媒体时代,诗歌写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乡土诗派”的诗人们敏感地抓住了这一点,利用博客这一有效载体,进行了大胆的写作创新。从“个体写作”到“群体和诗”,再发展到“诗歌接力”,一人一行,积少成多,焕发了激情,拓宽了领域,丰富了内涵。
“诗歌接力”不是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诗歌对接”,而是诗人们有意识、有倾向的集体写作,“交叉感染”,“瞬间爆发”,潜在的智慧与审美互相针灸、互相刺激,诗歌作品便具有深度、厚度与广度。我们以为,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只有创新,才有出路。墨守成规,谈何复兴?“新乡土诗派”在创新的旗帜下,步伐越来越坚韧。精品力作并不是镜中花、水中月。《飞翔》、《火把》、《水流》等“接力诗”值得借鉴,值得赞赏。
2012年02月17日
来源:湖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0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13 编辑

增进了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2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13 编辑

什么东西一打造就会变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22: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13 编辑

赞赏!问好总版,祝福大家!{: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0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13 编辑

“诗歌接力”不是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诗歌对接”,而是诗人们有意识、有倾向的集体写作,“交叉感染”,“瞬间爆发”,潜在的智慧与审美互相针灸、互相刺激,诗歌作品便具有深度、厚度与广度。我们以为,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6 01:54 , Processed in 0.08037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