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28 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翩翩燕在 2005/03/23 11:35am 第 1 次编辑]<br><br><笔隙碎语><p> 一、格物说<br> <br>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格物说:“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情郁于中才能发于外,不带情感的景观描写,其笔下便是失去灵秀的自然,花是花而木是木,只有赋悲喜于周遭,其境界自然旷远、深邃,达到花非花而木非木,亦幻亦真的阅读效果。<br> 白居易听琵琶也有如此的妙境:“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既然心和琵琶可以直接以“语”来呼之,则物我的隔阂、物物的相异也就成了零距离,心意相通,两者俱忘,随风而来的一枝一叶都已成语,又何须多言。神游于中,而意达于外。<p> 二、杜鹃的生命<br> <br> 现代诗人白桦有首歌颂杜鹃的诗:绝对强大的最终是她们/因为她们具有生命,而且美好/她们奋斗是为了朴素的生存/她们生存丝毫不是为了炫耀。(选自《雪山杜鹃》)<br> 我深深地震憾于最后的两句诗。“奋斗”为了“生存”,“生存”不是为“炫耀”,如此简单的两句话,竟有一种直达生命本质的透彻。当我们以旁观者的姿态把玩着古今名人绚丽多彩的生命时,可曾想到,自己的生命也同样精彩,我们的奋斗同样的壮丽,同样的不屈,既会有银河三千尺的激情,也会有碧潭深渊的莫测。我们不自觉的奋斗,只是为了朴素的生存,“生存丝毫不是为了炫耀”作者的诗行里就这样飞出了思辩的光芒。<br> 杜鹃的生命如此,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杜鹃就是我们,我们就是杜鹃,诗人在这里完成了对生命的体悟!<p> 三、日记里的空白<br> <br> 有位英国的女作家,毕生喜好记日记。待到她逝世后,人们翻开那些从未公开过的日记,却发现她每每在人生的紧要关头留下一片空白,让人们费尽猜测。<br> 我们往往无法在生命的每个潮头都能坐下来安静的写作,无法在湍急的河流上吟哦。所以只能在平缓的生活里,静谧的夜晚,点一柱心香,象过滤器般消除掉狂躁和浮想,留下的东西,或许就是闪光的思想。而日记上的那几页空白也就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丽。<p> 四、生活在歌声里的孩子<br> <br> 曾经对央视《东方时空》里的一个片子印象深刻,说的是南京一个盲童学校里一群盲童的生活。<br> 在繁华的南京城内,在阳光和鲜花簇拥的都市里,这是一群生活在无尽黑暗中的孩子。对于每天生活在阳光和色彩下的我们,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事实,当镜头从他们身上一一掠过的时候,我们心中涌上来的是深深的怜悯。<br> 然而,随着记录片的深入,我不再怜悯,而是感动。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既然看不见,便自动地选择了以听代看,然后又学会了唱。那个爱唱歌的盲童说得好:“唱歌可以让我快乐,也可以让别人快乐。”是的,音乐是美好的,他们看不见世界的美丽,同样的也看不见世界的龌龊丑恶,他们是生活在五线谱的华章里的晶莹水滴,他们是生活在爱神的童话里的幻想天使。<br> 当他们第一次拿着电视台的演出费去逛玩具店时,触摸着那些在童话里相依相伴的小人,说着无忌的童言,店主感动了,镜头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摇过,主持人感动了,作为观众的我感动了,因为在屏幕上我看到的是一张最纯洁的脸。<p> 五、看风景的人<br> <br> 我是一个喜欢看风景的人。住的房子正好面朝大江,楼下是休闲的外滩。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潮涨潮落,云舒云卷,尽收我的眼底。<br> 外滩上,一对对相互依偎的情侣,睛好时放风筝的小孩,都是一幅幅动感的风景。偶尔走过几个打工的姑娘小伙子,他们拘谨的神情和羡慕的目光,常常引我一番感慨。这些远离家门的游子,受了金钱的召唤,却用自己的勤劳对钱不耍丝毫虚假的建设者,他们古铜色的肤色就是阳光下最美的风景。风景的不停变换构成川流不息的生活,我常这样呆坐在窗口,看着变幻的风景,思绪漫舞。<br> 某日聚会,一位朋友非常关心地问我:“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怎么老见你在自家窗前发呆?”我一愕,旋即莞尔。原来不经意间,看风景的我倒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br> 卞之琳的诗云: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诚如斯言!<p> 六、隐士箕子<p> 越来越近的是他不整的衣冠,花白的鬓角,杂乱的胡子.那佯狂悲歌的神态,分明是治国的栋梁,怎会是市井颠狂?<br> 我循着历史,从郑板桥的字画里,从桃花庵中唐寅的身上,从放荡不羁的竹林七贤那里,都能看到箕子的影子.<br>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韩非子·喻老>)箕子从小事上能看到天下祸乱,见解之深刻如斯.周武王把治国之法问于箕子,箕子答之<洪范九畴>,令武王佩服不已.然而箕子却连夜逃进了深山老林,不愿为周朝的臣子,因为他是商朝的贵族.到这里我越来越清楚地看见箕子了,他高瞻远瞩,却被拒于朝歌,他独标清高,又混迹于市井;他是智者,也是狂士;他虽颠狂,却是忠义之士;他重社禝而为武王解洪范,又因忠义而放逐自己于山林.<br> 把满腔的才智化为愤世嫉俗的佯狂悲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中国文士,以箕子的为榜样,以后来形成的老庄思想为依脱,一部亦歌亦哭,奇诡多姿的隐士文学就这样形成了.<br> 然而,我却要仰头眺望,寥廓的天穹里,不知哪颗星星是箕子们在寂寞山林里曾凝望过了.又不知哪块净土曾掩埋着他们依然不安的心灵<p> 七、贤相伊尹<p> 在远古的苍穹上,曾有多少闪烁的星光被厚重的历史所淹没.前日读史,有两位因为出身特别的而引我注目,这就是商朝的伊尹和傅说.两人都是奴隶出身,一个出于厨房,一个出入版筑,伊尹成为开国功臣,五朝元老;傅说是中兴重臣,是武丁的左右膀,两人都是一代贤臣,功耀千古.<br> 伊尹和傅说都是商王亲自提拔的,从奴隶到宰相,可谓一步登天,就象在监的囚犯摇身成为国务院总理,在今天是不可思议,在古代却是行得通的,虽然武丁用傅说假托天帝之意,但从中看出那时的等级并不森严,不象以后的官吏,当了龟孙子再当龟儿子,爬白了头发,才颤悠悠的站成人样,可再也直不起腰了.<br> 有句谚语说:"创业易,守业难".伊尹不仅帮成汤打下了江山,其最大的功劳还是帮王室守住了江山.历朝的帝王都有托孤之说,最有名的托孤自然是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殚精竭虑要扶助刘禅振兴汉室,可却碰到扶不起的阿斗,只能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遗憾.说这次托孤有名,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名气大.我以为成汤托孤伊尹才是最伟大的壮举,首先,他开了帝王托孤之先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次,这次托孤托的很成功.成汤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一股脑地托给了伊尹.不幸的是两个儿子当了几年短命皇帝,都先后死去,最后一个孙子却只顾声色犬马,不理国事,于是就有了伊尹锁帝太甲于桐宫的事件,太甲在桐宫面壁思过三年,才又登帝位,自此痛改前非,稳住了商朝的基业.<br> 伊尹的贤,在于他不同于封建礼教下的死忠愚忠,敢囚王于帝宫,这是以下犯上的大不韪,在封建王朝是不可思议的,他却做了.伊尹的贤,还在于他的敢收敢放,三年过后,决然归政于太甲,毫不犹豫,可见他的坦荡,就这点已成全了成汤对他的托孤之义.<br> 伊尹走了,傅说走了,在伊尹和傅说之后,削尖脑袋做官的人们,更多的是权术的相向和党派的相轧,坦荡而忠贞的伊尹和傅说在历史的尘埃中失去了光泽.我叹息一声合上书本.<p> 八、少康中兴<p> 沸沸扬扬的历史写满了英雄的牧歌.在远古的夏朝相对来说比较安静,英雄不多,故事情节难免简单些.后羿是个无谋的莽夫,寒浞是个贪婪的小人,然而还是有个英雄出现了,使早该灭亡的夏王朝得以延续几百年.<br> 改变历史的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枭雄,但能造福于民,被泽几百年的,无疑是一个大英雄.<br> 平淡的夏王朝正是有了英雄而不再被忽略,这就是少康中兴的主角少康.<br> 一个还未出生就命中注定是国君的胎儿,可以说是幸运儿,假如这是一个逃亡国君的遗腹子,那就不幸运了,甚至比常人更不幸百倍千倍.北宋亡时赵王构是个俘虏,南宋亡时皇帝的儿子糊里糊涂地被人背着跳下悬崖,比他们还早的少康更惨,还未出生,在逃亡的父亲夏后相就被寒浞干掉了,母亲后缗逃回娘家才生下他,当他稍稍长大,就被外祖父派去管理牛羊,而寒浞还不放过,不停的追杀.少康无奈亡命江湖.孤身一人的他,象荒野里的羊,不时恐惧地回顾,随时防备身后的狼群.丧国丧家的仇恨和只身逃亡的孤独,伴他度过无数个凄惨的夜晚,可他倔强地挺了过来,跋山涉水投奔到远方的有虞国.历史至此终于酝酿出一股潜流.<br> 少康的才干得到了国王的赏识,封地于纶,终于有了立锥之地.从此,只有田一成,众一旅的封地纶,便成了少康统治中原大地的试验田.经过几十年的卧薪尝胆,少康举起了正义之师,把早已失去民心的寒浞除掉,开始了中国历史的又一段河道--少康中兴.<br> 种子是在春天发芽的,种子却要在冰冻万物的酷冬孕育.少康就是在这样的严寒里长成暗香袅袅的腊梅.他扭曲的枝干到底有多少被冰雪划伤的疤痕,我无法看清,透过历史,历史薄如蝉翼,只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身影.<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