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5|回复: 4

[原创]前些时候为海宁香港宣传团的资料而作的《海宁三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5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37 编辑

<br>《海宁三题》<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冬箫<p>《恢弘诡秘的海神庙》<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p> &nbsp; &nbsp;漫游观潮胜地盐官,自然少不了游历“周以庑廊,外以高墙”的“江南紫禁城”——海神庙,其恢弘的建筑特色和积淀的人文景观令人惊叹不已,然真正使人游兴陡增的却是有关海神庙的一个个诡秘的“谜”。<br> &nbsp; &nbsp;先说海神庙这个名吧,民间一直有“说庙不是庙,说不是庙却又叫庙”的流传,若观其建筑样式则完全是宫殿似建筑,所以的确不是庙,理应叫“宫”才是,那为何要叫庙呢?这是一谜;海神庙作为道教的庙宇,却既不供奉有名有姓的先贤名人,也不供奉东海龙王,却供奉一个“御命”的所谓“浙海之神”,此乃二谜;三谜呢?这浙海之神头顶皇冠却身穿官袍,手执朝笏,非君非臣非神的模样着实令人生疑;这四谜是,在钱塘江沿海,等距离建有海神庙和龙王庙,但每逢大潮过塘,大水总是冲进龙王庙,而海神庙却滴水不进,你说怪也不怪;再加上只有皇宫四周才有代表百姓禁入的城池——玉带河、雍正和乾隆两帝提词的双面御碑、全国仅雕有两对半而此地与故宫各占一对的汉白玉石狮等等,确令人疑窦丛生、游趣盎然。<br> &nbsp; &nbsp;带着这些谜团,我饶有兴致地踏上了玉带河上的安庆桥,此刻我忽然有了走上北京金丝桥的感觉,是呀,这潺潺而动的流水、这罕见的汉白玉跨街石坊、这“江南独步”的汉白玉石狮、这单檐硬山顶的庙门,我俨然是在走向一座巍峨的宫殿。一进大门,海神大殿飞扑眼帘,大殿七开间,重檐歇山造,须弥座台基,束腰,汉白玉板雕,隐约为龙凤图案,四周合围汉白玉石栏,观之令人顿生庄严肃穆之感。步入大殿,浙海之神端坐,皇冠官袍手执朝笏,怒目圆瞪,如生似息。而殿顶的彩绘图案,据说从建造至今从未重绘一笔,倒真令我啧啧称奇。大殿后便是八角重檐的双面御碑亭了,此碑亦为汉白玉所造,正面的三龙腾越和阴面的双龙抢珠图案让我颇费猜疑时,导游小姐婉婉的语音流入我的耳廓。<br> &nbsp; &nbsp;这座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的庙宇,传说是当年雍正篡位,将“传位十四子”的遗诏改为“传位于四子”,十四子允禵死后阴魂不散,日夜纠缠雍正,雍正只得下旨建造了这座银銮殿,骗允禵在此可“日受两朝”(其实是“日受两潮”),而浙海之神自然就是允禵的化身,所以他是头戴皇冠,但允禵终究是个臣子,因此又给他穿上了官袍,手执朝笏,成了现在这个不君不臣的模样。至于“庙名”,宫殿是不可在民间无端建造的,这里只是为祭祀海神所用,故只能称其为“庙”了(民间却一直叫他庙宫),然其模样又全是故宫金銮殿的缩影,故皇宫特有的一些建筑和物件在此也就显露无疑了,就像玉带河、安庆桥,还有故宫和这里仅有的汉白玉石狮等等。<br> &nbsp; &nbsp;至于上面提到的第四谜,则另有一段故事:相传吴国名将伍子胥被夫差投尸钱塘江后做了海潮王,住在海神庙内,东海龙王对“一海两王”非常不悦,便发动属下与伍子胥斗法,结果大败,只得建造了龙王庙暂住,以图东山再起,可伍子胥何等人也,自然猜透其“以退为进”的阴谋,故发动怒潮,直奔龙王庙,将龙王的泥塑金身冲成烂泥,而对自己的住所——海神庙自然不会丝毫侵犯。这也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的传说由来。<br> &nbsp; &nbsp;再说一个至今未能解开的谜吧,海神庙有“三必到”之说,其中有一个就是到“御碑亭贴里瓦条”,你说奇怪不奇怪,凡有心想贴上瓦条以祈福祥者至今无一人能成功,而无心随手为之的却是个个成功,真的是奇哉怪哉!<p> &nbsp; &nbsp;传说终究是传说,至于其一个个诡秘的“谜底”到底是什么,或许永远是个谜,也或许你来游历一番会找到其真正的答案。<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巍巍占鳌塔,趣谜两相融》<p> &nbsp; &nbsp;名闻遐迩的《书剑恩仇录》中有一段“高塔入云盟九鼎……”的章节,用浓重的笔调书写了乾隆与其弟陈家洛会面杭州六和塔的场景。其实,乾隆与海宁陈家的渊源在《清朝野史大观》和海宁一带均有记载和流传,甚至有人猜测,乾隆和陈氏兄弟的会面其实在观潮胜地海宁盐官的占鳌塔,只不过金大师在写《书剑恩仇录》时将其移位杭州六和塔罢了。<br> &nbsp; &nbsp;据史载,占鳌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高十五丈,周九丈六尺,巍然屹立,围廊翼栏,阶以石蹬,可以扶栏达巅。登塔远眺,沧溟历历,横无际涯。东展浩淼远洋而西级钱塘。朝晖而夕阳,气象万千。眼底海湾岸势南北两岸不同,涨潮涌入渐成两段,南段快速,北段较缓。汹涌四荡,南北汇合时,潮头相搏,满江汹激。声如山崩地裂,令人叹为观止。若遇霪雨汛期,常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现天下奇观。至若春和景明,十里桑园环护堤堂,江上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自得心旷神怡。如此巍巍占鳌,一般人均认为是镇鳌鱼作乱之物,然而民间却另有一个传说,饶有情趣。<br> &nbsp; &nbsp;伍子胥死后,化作潮神与海龙王为争夺钱塘江之统领权而大动干戈,结果龙王大败,只得移居陆上龙王庙。而伍子胥却独居水府,长此以往就有点孤寂不堪,一日见到文种便问解决方法,文种说:“龙王乃原本江之主,只要他肯听命于你,你何不大度一点,请他回来操练水军呢?”伍子胥一听觉得非常有理,便派文种前往龙王庙见了龙王,龙王本来就在陆上住得极不耐烦,再加上他的水族兵将已叫苦连天,便求之不得地答应了条件。从此,伍子胥与龙王和平相处,龙王每天操练水军,形成了每天的潮涨潮落,而每年的八月十八,却是约定的阅兵之日,这一天,伍子胥站立在占鳌塔上,水族兵将个个意气风发,跃上潮头,图经占鳌塔时,江面上出现了一堵一字形排开的数丈高的水上长城,千军呐喊,横江翻滚,势不可挡。由此,“占鳌塔下一线潮”便由此得名了。这也就是为何海宁潮到占鳌塔才成为笔直一线的原由。<br> &nbsp; &nbsp;于是,每年大潮的这个日子登塔观潮成了这里的乡俗,然而人们非得在这天登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占卜运势。方法很简单,只要登至塔顶,将一随身的轻便之物从塔上抛下,凡抛下之物能入江者来年定然大吉大利。可惜日月乾坤,据说至今能抛入江中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均落回了岸上,有时看着抛出之物已远入江心即将下落,可江面会突起大风,将物体吹回岸上,实在叫人疑惑不解。<br> &nbsp; &nbsp;哦,对了,还有一个现今还未开掘的谜要告诉大家,占鳌塔地面高七层,地下一层,共八层,而据旧集载,平素宝塔层级,或五级、七级、十级至十三级,从未见过八级之塔。那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了八级呢?海宁曾有位清秀才说过,此塔原高九级,只为堤坝不断加高所以成了现在的八级。如他的话可信,那么这地下一级的入口在哪?这一级又会像海宁智标塔一样藏有珍贵宝物吗?现在自然不得而知,如若谁能解开这个谜团,或许海宁真的会永远记住你的名字啊!<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黄气”萦绕的安国寺》<p> &nbsp; &nbsp;海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天”“地”之灵气萦绕的海宁,自古便与“黄气”沾染。“黄气乃王者之气也”。据传,秦始皇征服六雄,实现大统后。一次沿长江东下,准备到会嵇山祭祀大禹,在夹谷(现海宁硖石)遇困,询问同行的宰相李斯,李斯眼望着连绵的峡山说:“这山黄气萦绕,估是龙脉隐之,以后必生祸端”。秦始皇一听,那还了得,马上命人从峡山的中间开筑了一条通道,以断其龙脉,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东、西两山。然而,龙脉可断,“黄气”却一直没有游离海宁,“康乾盛世”中的乾隆皇帝便相传是海宁陈家的后代。其实,除了这位皇帝,早有另一位皇帝曾驻足海宁三年,他就是曾在海宁安国寺出家当小和尚的唐朝宣宗皇帝李忱。<br> &nbsp; &nbsp;这段传说有许多史料予以记载,据唐昭宗时期宰相韦昭度写的《续皇宝应录》中所述,唐敬宗死后,原定由李忱继位,可他的侄儿李昂抢先为皇,即唐文宗,文宗死后,其弟李炎又抢做了唐武宗,这个武宗比其哥还毒辣,怕当时的光王李忱造反,便将其抓来浸于茅厕,后一个宦官仇公武实在看不下去,便假报李忱已死,乘夜色将李忱藏于粪车之中,带出了宫门。李忱假扮云游僧人,取道江淮,到得海宁,见此地较为富庶安宁,便在安国寺(当时称海昌院)正式出家,当了一名小和尚,法号琼俊。<br> &nbsp; &nbsp;三年后,武宗死,那宦官才将李忱请回,做了宣宗皇帝。那么宣宗对安国寺的恩德自然不能忘怀,于宣宗四年(八五〇)开始大建安国寺,占地百余亩,分为头山门、大佛殿和观音殿三进,两进之间均有一个大广场,气势相当恢弘,曾有“规模宏大、飞檐相啄”的描绘。在头山门和大佛殿之间的广场东、西、南侧有石经幢三尊,分别建于会昌二年(八四二)、四年和咸通六年,其中以南座经幢最为精巧,它高约7米,从底座到顶端均为八角形,共19层。座身镌有“九山八海”及束腰浮雕,蟠龙图案,斗拱仿木构,出檐深远,翼角起翅,勾头滴水,颇显唐代木构建筑的特色。其身还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佛教故事,形态之优美,冠以浙江,是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珍贵文物。<br> &nbsp; &nbsp;到了乾隆三十九年,在建造承德避暑山庄时,寺内的五百罗汉堂就仿照了安国寺。一寺之内便有了“高阁晴云、长廊夕照、桧林月色、轮藏金生、方广灵踪、悟空遗迹、华鲸夜吼、莲沼秋红”等八景,令人叹为观止。从此,安国寺便香火缭人。<br> &nbsp; &nbsp;然而,最盛况的还要数每年的农历六月廿九的香市,俗称“齐丰宿山”或“游北寺”(安国寺也叫北寺)。这一天,进香者从四面八方涌来,络绎不绝,直把盐官围得是水泄不通,直等那提香灯的和踩高跷的艺人表演。单说那提香灯的吧,手臂上盖一块湿毛巾,肌肉上“扎”着数只铁钩,下面垂着大小不一的香炉,炉内燃着一支支蜡烛。其重量最大可达四十斤,分类排成一队队从安国寺出来,经大街至北门,再转后街往南,遇北寺巷回到寺内,后面跟的是人山人海,欢笑雀跃,整整一天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狂欢之中。<br> &nbsp; &nbsp;安国寺因“黄气”而幸运了、而旺盛了,岁月流逝,如今的安国寺早已成了浙江省第一批的重点文保单位。<br> &nbsp; &nbsp;在盐官的东门外,一个新的安国寺已经开门迎客,据计划,待其修筑完毕,其78米高的大佛殿和48.48米高的大佛必然会让每一个游客身染“黄气”,常遇幸运,永享太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5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37 编辑

文笔流丽.熔传说与风情于一体.读来又长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9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37 编辑

长见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37 编辑

提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9 0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37 编辑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03:45 , Processed in 0.08667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