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2:33 编辑
〈一〉<br> 我的童年时光留在了美丽的乡下。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做事,母亲一人难以照料四个兄弟姐妹,有一年的仲夏我被送到了乡下的外婆家寄养,一去便是五年。那狭小而宁静的天地是我童年的乐土,至今还能勾起我 许多美好的回忆。外婆家的村庄坐落在僻远的旮旯山下,四围环山缠绕,倚门便可看见重叠起伏的山峦蜿蜒盘旋,一直逶迤到遥远的天际。倘若在冬天,群山被一层厚厚的白雾笼罩着,把若隐若现的村庄围得更加狭小。不过这片狭小的天地却给了我童年的欢乐和幸福。<p> 乡下四季分明,润色各异,令人收益无穷。不过想来还是春天的记忆更为尤新一些。那里的春天总是让人一览无余的饱赏她的美丽。当傲骨凌霜的腊梅悄然作别时,大地从沉醉的冬眠里欣然苏醒。在一场绵绵的细雨做客后,空气中开始飘逸着清新的泥土味儿和嫩芽蓓蕾的芳心味儿,这是春天的气息。看见村口那棵高大的樱桃树含羞吐艳和湖岸边的柳树剪出嫩叶我便知道春天来临了。接着桃花、杏花、犁花开始争先恐后的赶春潮,像彩色的晚霞,像洁白的雪花,应接不暇,把村庄镶嵌得格外的美丽。花儿都露出笑脸谄媚着你欣赏她们娇艳的容颜。蔷薇花、曼佗罗、野仙草也来闹春,她们开在田野上,小溪边,有的还羞涩的藏匿在草丛间,生怕你窥视她阿娜的身姿。山上的映山红、杜鹃花这时像野火燃烧一样通红开了,红艳艳的脸儿勾引着人们的眼球。野草悄悄地探出头来,绿茸茸的一片一片映入眼窗。树木都渐渐开始披葱戴绿,生机焕发。大地到处荡漾着春意蓬勃的气息。春虫从避寒洞里慢慢的爬出,舞动着触角,伸展起身子,懒洋洋地沐浴在春光里。蜜蜂是花季最辛劳的园丁,整天“嗡嗡”的飞舞个不停,忙着酝酿初春的甜蜜。蝴蝶甚爱花儿的馨香,翩翩挥舞着翅膀从这朵花蕊又飞到了另一朵花蕊。鸟儿也不会错过春花烂漫的季节,总是在晨曦里欢快地在繁花丛间饮歌跃舞催人早起。南方归来的燕子是这里最早筑巢的鸟儿,它们快乐的衔着新鲜的春泥在屋檐下筑起了漂亮的巢儿。这是送给农家开春的吉祥礼。当阴翳的树林深处传来阵阵布谷鸟动听的颂春歌时,农夫们便解下旱烟袋,开始铸犁修锄,摩拳擦掌,为春耕忙碌了起来。于是在田垄上农夫的耕牛曲整天嘹亮的响起。我是二舅的小学徒,抡一杆小鞭子,紧跟在二舅赶着的耕牛后还象模象样哼起了耕牛曲。惹得路人捧腹大笑。外婆家的菜园是我下乡“改造”时的生产地,上菜园的时候我拎着小木桶,带上葫芦瓢,紧倚着外婆一起浇菜水,还帮着施农肥、拔杂草,外婆夸我是“下乡的小劳模”。不过有一回却也出了乱子,在拔草时竟连韭菜也跟着拔了一片,幸亏外婆发现得早,否则那块韭菜地该被我斩草除根了。<p> 春天的柳堤湖碧波浅水,是我和小伙伴们留连忘返的乐园。辫子般细长的垂柳倒映在碧波湖里,微风掠过湖面漾起丝丝鱼鳞般的涟漪,引起了垂柳下庇荫小鱼的阵阵惊悸。湖中心的水葫芦根挨叶连,茸茸一片,尤似湖中的小绿岛。湖堤上芳草萋萋,杂花丛丛,阳光倾洒,微风拂面,春意融融。放飞色彩斑斓的风筝和蜻蜓比高飞,跟浮云做舞伴。或是叠几个纸风车让它迎着春风自由的飞转。我们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回奔在湖堤上,欢声无尽,笑语不绝。有时取几根浮竹搭作筏子,几个伙伴赤身裸裸抢争上筏,划至湖心,垂钓鱼虾。偶有倒运的鱼虾饥馋蚯蚓被钩钳住,我们便会异常的兴奋。倘若伴多力沉的时候,筏子因吃不住我们兴奋的折腾会瞬间崩散,弄得我们顿时重心、人仰马翻的摔进水里,不过春天的湖水对我们几条大泥鳅奈若无几,至多是一个突来短暂的惊吓。晃神过来后便是在纵情的欢呼声中戏水游弋,寻蟹摸鳅,直至体饥力乏时才兴尽而归。<br> 群花谢落,蓓蕾枯萎。恋别暮春,大地像一个遒健洒脱的年青人,茂叶婆娑,枝干匀实,充满活力和力量。屏弃了春时的娇柔和妖艳,变得更加深沉和着实。树上的幼果藏在茂叶深处,躲避烈日的炙烤。鸣蝉是夏日里最欢快的小精灵,朝歌暮唱,令人悦耳。原野上的绿草淹没了春日灰色的泥土,碧绿成荫。青蛇常常藏匿在丛中巧借绿草天然的伪装静候猎物的光临。蹒跚的蟾蜍、嬉戏的松鼠稍有麻痹便会成为青蛇的美餐。黄泡果是夏季最早成熟的野果,黄黄的、甜甜的挂在长满刺儿的小枝上,在烈日的映照下散发出阵阵的醇香,飘逸的醇香气息早已迎来了群鸟的争斗。摇落的果实却也给不善攀爬的虫儿送来了久违的美餐。枝头上巢窝里的雏鸟正是羽翼尚丰,跃跃欲飞的时候,我便和伙伴们整窝儿端回关进竹笼子里精心的喂养,于是我和伙伴们整天提着鸟笼在田间地头寻觅蝈蝈,将它们捉进密封的小竹筒里,只留一个透气的缝隙,待雏鸟饥鸣时往张大的嘴里噻上一个,那鸟儿便狼吞虎咽地将小生灵装进肚里去,随即饥鸣声也停止了,不久便闭目养神,收起羽翼,最后把头裹进了羽翼下美美的睡去了。我养过一只非常乖巧的画眉鸟,是我在摘吃黄泡果时捉来的。那只眼角边班白的画眉我驯养了一年多,直至后来从笼里放出后它也会整天围着我活蹦乱跳,争抢我竹筒里的蝈蝈。有时它会飞到屋檐或门前的桑树上,但只要想吃蝈蝈或听见我打的口哨声它便尖叫着飞回来,舒展起羽翼,唧唧喳喳围着竹筒叫个不停,待赏到几只蝈蝈后才会心满意足的钻进笼里。那只画眉鸟是我迄今为止最为喜爱的一只宠物,它曾给我带来过一段童真的欢乐。可惜有一天早晨它在和小鸡争抢食物时被可恶的母鸡啄伤,不过数日便死去,为此我还大哭了一场。直至今天我再也没有见过那样乖巧的鸟儿。在盛夏的几场大雨倾落后,沉积松叶的松土里或是陈年迂腐伐倒的树根上长出了许多的蘑菇,外婆带着我挎上篮篓上山采集,回来把它晾晒干后做成蘑菇油,那味道真是美不胜言。是我当时百食不厌的美食,现在已经很难吃到那样地道的美味了。<p> 盛夏的倾盆大雨浇灌了原野上的草木生灵,也助长了田间地头的庄稼。在秋日金辉的普照下,地里的玉米株株颗粒饱满,笔直的矗立着,只等待农夫的收割。田里的稻谷都垂下了沉甸甸的金珠似的头,在夕阳余辉的倾洒下一望无垠,像铺了一地的黄金,在习习的晚风里翩翩起舞,还伴着一种轻悄微妙的音响。象是在向人们倾诉丰年的到来。树上已是挂果压枝,金黄的香酥梨、青青的大芒梨、红红的海棠、还有紫红的苹果,或是透白的白木瓜都谄媚得你为之垂涎。满树的硕果自然是吃不完的,摘下来后把它藏到地窖里,到对年还可以保持着初时的新鲜。或是带到离村不远的集市上去卖,可以换些油盐酱醋什么的。或是给老人买些糖果,给小孩添件新服。不过那时正是果子争相上市的季节,卖果子等于是在卖口才,要能将酸苦的果子说成是香甜的,连哄带骗的稍有便宜的推卖出去也算是件幸事,否则一直苦等至日落西沉时竹篮里的果子仍是落不了底。若是碰到烈日炎炎,人头簇拥的赶集日子,那果子倒也可以卖个好价,碰到那样的好时光,外婆少不了要给我买些糖果或玩具什么的,米花球、雪片羔是我那时最爱吃的,“不倒翁”、“鬼脸婆”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每每赶集之日,我都祈祷是个烈日当空的好日子,期盼外婆的果子能卖个好价钱,那样我也少不了一些米花球或是“鬼脸婆”之类的收获。<p> 踏进寒冬,独有原野上的青松丝毫没有困倦疲乏的样子,依然挺拔如故,碧绿如初。阵阵的松涛声像是一首娓娓动听的催眠曲使大地昏昏欲睡。山林里鸟声消匿,虎兔罕迹。地上沉积了一堆堆败落的枯枝黄叶,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御冬的棉袍。蟒蛇蜷缩进寒洞里绝食思过,甲虫无奈啃蚀残叶充饥。偎依在寂寥的山林里聆听黄叶簌簌的飘零声,迎着扑面侵蚀的寒风,疑望渐渐西沉的红日,令人不免有一种置身静谧世界的神灵之感。喧闹了一年的大地终于在这时也盼来了一丝安详的馈赠,像人们在积劳奔波了一天后盼来夜晚安宁的一样。这或许也是大自然四季轮回亘古由来的神奇和奥秘吧。田间地头还能寻觅到丝丝的碧绿,那是越冬的小麦和蚕豆。她们像一对双胞的姊妹,都巴望着下一场漫天的大雪,好让自己能盖上一床暖暖的御冬棉被。在被里做一个长长的甜梦直至来年的春天才醒来。屋檐下的燕子不知什么时候已悄然离去,只留下一个空空的巢穴,农家的院里似乎少了一些生气,只有那农汉缭起的旱烟雾气依然是那样咄咄逼人,直呛得人落泪。不过从那梁柱上垂挂的颗粒饱满的金黄玉米,斗箩里陈满的金珠似的谷子,还有墙角边上堆满磨盘大的金黄南瓜,或是圈里满身赘肉、行动不便的群猪便也知道农家不枉一年的辛劳。乡下把寒冬称为是“冬闲”,因为那时秋收已经落下帷幕,来年的春耕尚未到来,在这比较悠闲的季节,人们把所有的喜事儿都凑到这时操办。象小伙结婚,闺女出嫁,或是宰年猪请客,还有办庙宇会什么的都非常喜庆热闹。风俗礼节也十分讲究,大都是从古老的民俗流传和继承下来的。不过时过迁境,相隔十余年后我重返乡下时所有的风俗却已经大相径庭了。 <p> 〈二〉<p> 六岁那年,我被外婆送到离村不远的学校念书,从此便少了许多常时的自由和欢乐。教书的先生已经五十高龄,却不乏同龄人的健铄。他性情温顺,少曾露怒。不过也威严端庄、望而敬畏。听人们说,他颇有学识,教龄又高,当时可谓是桃李天下、德高望重之人了,加之他姓莫,所以人们都尊他为“莫老先生”。寒暑易节,他都少不了一顶灰蓝色的礼帽,还有鼻梁架上的大花镜也不曾见落过。衣着是朴素的中山装,整齐又洁净。胸袋里藏着一支黑色的大钢笔,精致而漂亮。每每在批阅改文时都会惹来许多羡慕的余光。先生教书十分耐心,一遍念过一遍,大家都咿咿呀呀的跟着起朗诵。偶有在课堂里捣鬼的学生,他便会神鬼似的出现在跟前,用竹鞭重重的敲打桌面,吓得你魂飞天外。坐在讲椅上的时候,他总是把大花镜挂在鼻尖上,圆睁着环眼,时不时的窥视着下面的动静。要想在先生的课堂里讲悄悄话,或看小人书什么的那绝非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先生也并不是一只不会打盹的狮虎,教室里也会成为满堂乐园的时候。先生有时嗜好贪杯,又写得一手好文笔,凡有遇上红白喜丧之事的人家都会邀他去写贺联、拟朴文什么的,自然也免不了一些礼仪上的应酬。先生在众多堂客的热情调侃下也有应和几杯的时候,于是当天的教室便成了孩子们久违的乐园。先生跌跌撞撞走向讲台,草草写下几题作业后就蜷伏在了讲台上,不久便鼾声大作。教室里渐渐雀跃了起来,后来是尽情的喧闹,像蟠桃园的群猴欢畅无比。最后是争先恐后的把作业本扔在了讲台的案边后飞也似的奔出校门。先生醉醒开来,教室里便空无一人,只留下一堆乱糟糟的作业本散在了讲台的案边。<p> 转眼到了寒假,我便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当上了牧童。在离村庄几里的地方有一片宽阔的草坪地,那里是牧人的乐土。当太阳爬上树梢的时候,所有的牧人都归结到了草坪地,那里顿时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牧童的欢呼声,马儿的嘶鸣声,牛群的嗥号 声,小羊的咩叫声汇集在一起,恰似在上演一曲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在那里,我可以跟伙伴们学骑马、翻筋斗、玩斗角戏,看牛群混战,还可以寻地石榴、烧野松果吃,其乐无穷。至今回想起来,还是一幅美丽的憧憬画。我还能回味起当时紧抓马鬃、双腿紧夹马背,让马儿像箭一般飞奔的惊险场景。有时还可以看小伙子们玩赛马,比摔跤,和姑娘们对山歌。那山歌圆润动听,据说是小伙和姑娘们相互表达倾慕之情的桥媒。至今还能记起一些。什么“阿哥月下绕山歌,羞得阿妹躲梧桐”,“阿妹白绢向哥抛,只盼来年做新娘”,“芙蓉双双池中戏,哥唱山歌盼妹来”等等。当时只觉得哥声圆润动听,并不会领悟其中的喻意,如今想来确实是含些羞涩恋情的味道。牧人的欢乐一直到快要日落西沉的时候才结束。那时我们都骑上马、吆喝着牛羊兴尽而归,外婆便会在村口等候我的归来。<p> 赶上火把节,是村里最欢天喜地、最热闹的日子。那一天,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村口的广场上。邻寨的人们也赶来热闹,还有从远方回奔娘家过节的出嫁女,或是应邀赶来的客人。广场上人头簇拥,到处一片欢声笑语。人们屠牛宰羊,盛情作宴。桌子上摆着一坛坛自家酿制的陈年烈酒和新鲜的米酒,还有一盆盆吃不完的桃李瓜果。几个穿着美丽盛装的彝家姑娘用大口瓷钵斟满烈酒和米酒,一碗碗递给前来作宴的人们。几个小伙子的酒量让我吃惊不小,只见他们各自大口吞下好几碗烈酒后仍面无变色、谈笑自若,还能和人们一道对歌踏舞。听人们说这样的事在那里算不上是一件稀罕的事。如今想来,施耐庵《水浒》里武松的酒量也并不见得是十分虚夸了。宴前,人们组织了唢呐、芦笙、二胡等乐队轮回演奏。那些乐队虽然都只是临时拼凑的业余爱好者,却也不乏优美动听的旋律。那一曲曲自编自演的乐曲给喜庆的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小伙子表演的摔跤技也是当天的重头戏。在一个简易搭成的擂台上,一个个赤裸着上身,头系红绸、虎背熊腰的壮小伙子为争夺一件赏品披风,或是让前来喝彩的人们不致扫兴、大迭节日欢乐的气氛,更是为了给那些偷觑他们遒健肌体的姑娘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开始磨拳擦掌、龙争虎斗,上演出一幕幕近似原始,却又不乏精湛技艺和男子汉气概的精彩肉搏,引来了人们阵阵的喝彩和雷鸣般的掌声。最后鹿死谁手,那件赏品披风终归谁人,却不是人们太计较的事情,只要在喜庆的日子能够多带来一些激情和欢乐,人们便心满意足了。末了就是举行盛大的晚宴。桌子上早已陈满美酒佳肴,只待人们尽情饮宴。桌面上觥筹交错,欢声不绝,笑语连绵。人们举起斟满烈酒的瓷钵一饮而尽,共同庆贺自己的节日。酒过数巡,雅兴上来的人们便开始唱起了对酒歌,一曲接一曲,接不上来的就得吞下一碗斟满的烈酒。偶有不胜酒力的小伙子也只能在众客的调侃下活生生的把酒吞下后引起了阵阵痉挛性的咳嗽,惹来宴席间人们的一阵轰然大笑。喜庆的盛宴一直到星光袒露的时候才结束。这时,人们在广场的中央燃起一堆熊熊的篝火,通红的火焰照得广场犹如白昼。人们手牵着手、围着篝火开始跳起了踏歌舞。那舞步欢快整齐,时有拍手变步,还有原地转体等巧美的动作,不时微妙的变换着舞步。人群的中央、靠近篝火的旁边,一个满脸胡腮的彪形汉子在娴熟的挥舞着一把偃月大刀,跟着舞步的节奏来回旋转舞动,很是精彩。还有两个生像滑稽的胖小伙子边跳边在伴奏着清脆悦耳的芦笙和短笛,激起了人们狂热的舞情,小伙和姑娘们无法按耐住圆润的歌喉,开始纵情的对唱起山歌来,歌声像潮水般的一浪高过一浪,把节日的欢乐推向了高潮。<p> 我们小孩也有自己的欢乐。当盛宴结束后,我们二几十个伙伴在小头目阿生的率领下,挎上陈满松香粉的小竹篓,燃上一把火炬,前往邻寨的村口溺战。邻寨的“童子军”也会毫无惧色的前来迎战。那松香粉是十几天前上山寻来后晒干,再把它舂碎成粉末。抓一把泼向燃好的火炬上顿时就会变作一笼大火球,那瞬间的火苗添到身上足够让人眉发全失。按老人们的说法,在火把节举着火炬,见了人便泼一小撮松香粉,其实是表示节日的欢庆和相互的祝福。不过传到我们那代小孩的时候已经彻底变了味,演变成了和邻寨的同龄人之间火拼决斗的武器。阿生是个胆识过人、点子丰富的伙伴。他从家里偷出一些火药让我们混进松香粉里,那样火球的威力确实大得惊人。我们都佩服阿生过人的谋略。那场火球之战的胜负也已经显而易见了,阿生无疑是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不过为此却惹出了祸端。我们把邻寨的“童子军”打得弃甲抛戈、落荒而逃。我们乘胜追击,把几个行动缓慢的败兵烧得眉发着火,哭爹喊娘、没命的逃窜。有一个被阿生烧伤了眼睛,痛得他掩面号哭。我们却跟着阿生在那里得意的狂笑,都觉得阿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彻底改变了之前对他的看法。闻迅赶来的受伤小孩的父亲不费吹灰之力便解除了阿生的武装,像老鹰抓小鸡般连拖带拽直奔他父亲的跟前去告状。之前还是我们心中英雄的阿生这时却像一只落到猎人手中的兔子吓得心惊胆裂、号哭不止。最后在他父亲沙锅般巴掌的挥舞下被制得服服贴贴。他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得意和威风,猥琐成一团,泣不成声,狼狈极了。回家后我也免不了外婆的一顿训斥。那年的火把节是我过得最扫兴、最后怕的一年。从那以后,我们谁也不敢再提去攻打邻寨的“童子军”。用松香粉泼火祝福的传统也渐渐被冷落,直至后来已经消声匿迹了。后来我被父亲接了回县城,从此便离开了那僻远的山村。那乡间田野上留下的童年故事被我永恒珍藏进了记忆的宝典里。<p><p><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