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35 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林雨在 2004/11/03 07:40pm 第 1 次编辑]<br><br><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4>◆自然生长的植物<br>——凯华诗歌印象<br>*林雨<p><p> 不少诗人或诗评家都认为,读别人的作品其实是一种误读,你不可能非常准确更不可能完全重合地进入作者的作品内核中,只有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诠释它,而对于特定诗歌的评论其实就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和由此而发现的某些诗歌特点。<br> 窃想,通过自己的视角感触对作品作出不同于作者本意的再现,对于作者及读者也不失为一个更多面地接近作品的通道。之所以会想起有关误读的话语,是在读了凯华的一些诗稿之后引发的。读着他的作品,惊叹于他那像小孩一样纯净的视角,我几乎不懂用自己混浊的角度去对他的诗做进一步的探索,一度想放弃,却又不忍抛开这些清楞楞的“植物”,是的,他的诗就是一棵棵在大自然里呼吸畅快的植物。“谁的眼睛/眨动在夜幕上,彻夜不眠/花朵,以最美丽的叶瓣/打开夜晚的嘴唇/沉默的嘴唇/倾诉,没有言语(《小夜曲〉);穿越无边大雨/一颗大红的月亮/跳动在天边/照着你的院落/朗洁如镜”(《大雨》)。<br> 每一个写诗的人,几乎都对语言有着深厚的情结,“发言之前/你必须找到一个词/像一颗珍珠/你要含住它的光芒和痛苦”,不管是痛苦还是彷徨,最后他们都依然是舍弃不了地再次前行,“慢慢走下舞台/倾听一个人的掌声/你要不停地鞠躬/说完之后/你还要启程”(《发言》)。<br> 凯华在以“物”引“意”方面娴熟自如,像下面的这首《楼上的邻居》,“我知道/他肯定在我的上方/他也知道/他的下方有一个人/偶尔,我还能听到几声/敲击地板的声音,由下/而上//冬天来了/我们终于在大门口/擦肩而过/我看见。他带着的手套/和我的一模一样”,廖廖数语便把现代人的冷漠、自闭等劣性表达出来,让人由此而展开了更多的思考。在这里,“手套”成了整首诗的爆发点,而爆发后的余震便在我们的心中萦绕。我们都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给自己营造某种与外界隔绝的“温暖”,而这些“温暖”能不能驱走人心的冬季呢?!<br> 在他的这些诗稿中,最能触动我的是《向后而坐》,“列车转弯时/我看见,它的尾部掠过/一些村庄,河流和麦田/转眼就把它们甩得/远远”,这个时代的农村已在工业、商业、信息的极速冲击中没落衰退。在许多诗人仍沉浸在往日的乡村情怀而不能自拨时,凯华清醒地看到时代的车轮以“转眼”间的速度“甩”掉了我们精神上赖以回归的故乡,“向后而坐”说明了已意识到的落后和对衰败的深思与关注;《最后一个人》正是反映了他的一种执着和希望,“村庄,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他不停地打柴/把炉火调旺”。<br> 维特根斯坦说,“世界是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在凯华的诗中,你可以看到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是他入诗的对象,随手拈来,随意而生,就像一株植物自然的生长,自然地枯萎,而留下的籽又重新绽放出新绿。存在和消失原本是一个循环着的圆圈,用唯物主义的说法,事物的灭亡必然有另一种形态的再生,而时间与轮回便如《环路地铁》一样周而复始,“其他座位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我依旧坐在原处//每一站都可能是终点/但我总想在下一站/下车”而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能有多少个起点和终点的决定,而我们“下车”的那一站是否就是最合适的那一站。<br> 总体来说,凯华的大部分诗歌就像一曲曲流畅而柔滑的旋律,抒情而平缓,体现着不事张扬的个性,虽然在深度和张力上还可以再加强些,但已经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阅读上的美感。在他的新著《天堂的火焰》出版之际,谨以薄文为贺。<p>附凯华诗歌:<p><小夜曲><br>----农历七月初七<p>今夜,没有风<br>云帘厚重而低垂<br>但我知道,肯定有一盏灯<br>幽幽闪亮着<br>在云朵的背上<br>在北方的天空上,洒落清辉<p>谁的眼睛<br>眨动在夜幕上,彻夜不眠<br>花朵,以最美丽的叶瓣<br>打开夜晚的嘴唇<br>沉默的嘴唇<br>倾诉,没有言语<p>两只流浪的火焰<br>安坐在岩石上<br>照亮低处的流水<br>惟一的夜晚.温暖.明亮<p><p><发言><br>发言之前<br>你必须找到一个词<br>像一颗珍珠<br>你要含住它的光芒和痛苦<p>慢慢举起右手<br>每一刻都在沉潜与上升<br>你的指尖<br>要滑过许多精彩的瞬间<br>最后抵达<br>声音的内核<p>你要把那个词说得<br>抑扬顿错<br>把它由声音还原成石头<br>隐秘的汁液<br>激烈冷却<p>慢慢走下舞台<br>倾听一个人的掌声<br>你要不停地鞠躬<br>说完之后<br>你还要启程<p><br>2004/10于广州<br></FONT></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