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0|回复: 8

[原创]在白雪飘飘中聆听心灵的绝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6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白雪飘飘中聆听心灵的绝唱<br> &nbsp; &nbsp; &nbsp; &nbsp;——《北方文学》论坛“白雪诗屋”精华作品评析 &nbsp; 赵福治<br> &nbsp; &nbsp; &nbsp; &nbsp; <br> &nbsp; &nbsp; &nbsp; “站在古老的传承里 / 展开想象 / 明月 / 渐次在指间升落 / 啸吟从一片云开始 / 传递于天地 / 是什么,只一刻 / 便击痛我们张开的双臂”,而“绝唱的更远处 / 目光 / 在夜色中放牧 / 季节的木鱼 / 透过露珠 / 在缘起缘灭中穿行 / 低一声 / 长一声……”。这是初冬,北国的雪花已是纷纷扬扬,千里之外的南方却依然是花红草绿,身处中原的我静静地“坐”在“诗屋”中欣赏来自全国各地的诗篇佳句,内心愈发平静和恬淡。一首首诗歌就如一曲曲优美的旋律在我的周围弹奏,让我陶醉其中,心香也不觉袅袅点燃牵动我的思绪,此刻,没有什么能再把我打动——我知道,这是诗歌的魅力,也是心灵的魅力。因为,每首诗歌就是诗人心灵碎片组成的文字和感悟,是诗人用“心”也用“血”在心灵上空演奏的一曲曲心灵的绝唱。<br> &nbsp; &nbsp; &nbsp; &nbsp; <br> &nbsp; &nbsp; &nbsp; &nbsp;“静静的坐在教室里 &nbsp;/ 望着窗外的天空 &nbsp;/ 想想童年的故事 &nbsp;/ 这个世界象玻璃一样的透明 &nbsp;/ 然后念一两首古诗 &nbsp;/ 美丽的少年从身边走过 。雨季没有到来的时候 &nbsp;/ 世界是那么的清静”——清净是一种修为,也是人生一种难得的境界。能够静静地看天,想一些童年的故事,然后念一两首“有美丽的少年从身边走过”的诗,是何其惬意的事情,就像《童年》里的诗人云淡风清一样。读着这样的诗行,我们不由得这样想:让我们的世界静一些,再静一些。别让尘世的喧闹惊扰了我们平静的内心,和内心中的童年。<br> &nbsp; &nbsp; &nbsp; &nbsp;“美好如初的往事 / 掩盖了秋天的不足 / &nbsp;霜降的日子 / 一枚半青的苹果 / 酸涩的切入牙齿 / 青丝熟悉的触摸停靠在星光上 / 呼吸越来越远。掌底的花脉紊乱,无法托起你的转身 / 只好,捏一把胡乱的文字 / 像殷勤的农人 / 退到秋的角落,种下这行相思 / 做一次,月光铺垫的冷敷”——既然,掌底紊乱的花脉,无法 托起“你”的转身,那么,“我”只好“捏一把胡乱的文字,退到秋的角落,种下相思”。诗人樵夫吟在《开在月光里的诗》中用清冷的笔触和“开在月光里”的诗句来表现爱的心情,回忆甜美的过去,题目新颖,意象生动,韵律流畅,诗意铺展平和而有深度。如果一个心灵是一个颤抖的感动,那不生不灭的曾经,和点点飘落的唐诗宋词,注定与眼前的诗行有关——这是诗人对情感的领悟。<br> &nbsp; &nbsp; &nbsp; &nbsp;“走进白露 / 鸟的脸就红了 / 那些从腾格里日夜兼程赶来的风 / 总想掀起你绿色的沙巾 / 一颗一颗的枣 / 对着我的天空 / 正在把一种理想的甜蜜 / 通过它羞赧的眼神 / 表示出来。枣树下 / 我还在上小学的孩子 / 他怎么也弄不清早生贵子这个词儿的含义 / 他拾起地上的枣儿 / 吃了一颗 / 还想再吃一颗”——一年前就喜欢读刘新吾诗友这种风格的诗,现今读着“走进白露”,“鸟的脸就红了 ”的诗句时,颇为感慨,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就是:作品一旦形成了风格,就是一种艺术的魅力!看来的确如此 。诗者意象切入自然,意象取舍新颖别致,在现代诗中我们常常看不到的画面和动感,在这首作品中却表现地是那样的完美。一颗《枣》在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令人回味,真乃“老到”之作啊。<br> &nbsp; &nbsp; &nbsp; &nbsp;“你站着 /从绿到黄 / 再到我心底 &nbsp;/ 该是我痉挛的帆翻飞的蝶阵 &nbsp;/ &nbsp;脸庞,贴在月亮的羽毛上 &nbsp;/ 像花朵,像我的伤口 &nbsp;/ 像某只白鸟一声锈蚀的哭泣……我的头颅,是你的穗子 &nbsp;/ 只生长春天 &nbsp;/ 和喂养春天的羊群……只有,果实青涩 &nbsp;/ 像一枚枚别针 / 别住浪花,别住一尾尾幸福的鱼 &nbsp;/ 等待秋天放养……河流的身躯会是你天堂的梯子 / 它通往海上的云朵 &nbsp;/ 一片废墟 &nbsp;/ 一片没有色彩的村庄 &nbsp;/ 在下着雪。而你,身体摇晃 &nbsp;/ 像雪花,慢慢长着骨头”—— 轻快流畅是写生《河边的野麦子》最大的优点,诗者以河边的野麦子入手,喻情于景拓展自己的诗意和深度的挖掘,进而,让读者领略诗中河边的野麦子,而作品中:“‘我’的头颅,是你的穗子 / 只生长春天 / 和喂养春天的羊群 ”的处理,使诗人和读者更加投入地融入到作品中去,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结尾的“一片废墟 / 一片没有色彩的村庄 / 在下着雪。而你,身体摇晃 / 像雪花,慢慢长着骨头”一节,留下了更大的思考空间,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也展现了现代诗歌与众不同的魅力。<br> &nbsp; &nbsp; &nbsp; &nbsp;有时,我们很难要求一切优秀的短诗,都能在咫尺之间容纳万里风云,都有厚重的思想性和历史感,苍鹰的这首《星星》就很有说明性和代表性:有时候 / 星星也能置换风景 / 在乡间的小路上 / 城市的屋顶 / 我们的脚步 / 再也不能迈得如此之轻 &nbsp;/ 晨曦初露的时刻 / 隐去心中的火 / 让肩头的草 / 漫过心灵的湖泊……把母亲的叮咛 / 刻在脊背上 / &nbsp;让起落的脚板 / 重奏新的音乐之声——轻巧灵动的文字,内在准确的节奏,使诗意在淡淡的乡村小路上把对母亲的爱和怀念表达得丰满而得体,细细读来:如山间小花,淡雅而芬芳。<br> &nbsp; &nbsp; &nbsp; &nbsp;“阳光普照春花灿漫 / 我和妻子去田野里播种棉花 / 油菜花的芬芳在我们脚下 / 慢慢弥漫 /我们商议着秋后的事情 / 我们幼小的女儿 / 跑在我们的前边 / 追逐着相嬉的蝴蝶 / 小花狗在她后边……这就是我们田野里的风光 / 我们就是这样去播种棉花 / 然后我们想象着棉花绽开的声音 / 足以温暖我们的一生……劳动了一天 / 晚上我们幸福的围在一起 / 吃晚饭 / 听音乐……我们坐在灯光下……谈该如何将最美的意境 / 放入女儿的梦中 / 我们谈着谈着 / 生活在我们心中的亮 / 象水一样扩展开来 / 整个春宵良夜 / 一片透明 / 我们的未来 &nbsp;/ 一片透明”。和谐本身就是一首诗,而田园乡村更是我们美好的神往。诗人阿达在《棉花充满我们的日子》一诗中用充满真情的笔触,营造其乐融融“家的甜蜜”,带给我们的是一幅透明的、掺带动人光彩的田园风景画。凭借着阿达的一种梦想,一种怀念,这诗就真的像棉花一样在我们眼前绽开了,看了真让人高兴。<br> &nbsp; &nbsp; &nbsp; &nbsp; “挣不破世俗的枷锁 / 冲不出亲情的樊篱 / 真爱的日子 / 总淋漓着凄风苦雨/ 相通的心 / 总似相望的岸 / 无法挽住彼此的温暖 / 双飞的蝴蝶 / 穿越明风清月 / 翩然着隐约的慰籍”——爱情是永远的主题!而爱情诗,特别是在今天就像空谷幽兰一样的一大批女作家中,在她们的文学作品中,叙述人的爱情已不再单单具有超越叙述的权利,而是自己进入作品,以期成为叙述事件中的一个角色,达到创作主体与对象主体在同一个文化价值平面上的“互动”。 空谷幽兰的《梁祝化蝶》中弥漫的是一种静谧的美,使人不忍大声朗诵,生怕一不小心惊扰了诗者营造的那份意境,因为,生活中许多我们珍视的美好,都已“化碟而去”,我们何不让诗中那翩然的蝴蝶:“把千年的绝唱 / 弹拨成永恒的旋律”,永远美丽在我们的想象里中哪?<br> &nbsp; &nbsp; &nbsp; &nbsp;在诗歌艺术的意象处理中,只有普通的诗人,没有普通的意象,大自然中意象万千,关键看诗者怎样去把握和处理“落入”视线之内的意象。“头顶飞来的大雁 / 把一生抵压给这个春天 / 磨光石头的河流 / 没有多少欢乐 / 走到唯一小径的尽头 / 旷野很旧 / &nbsp;三月 / 十座雪峰 / 化落一滴泪。羊群在高处天空,养活漫卷的风 / 老人站立起来 / 低调地聆听 / 许多翅膀晃动的光芒”——一只原本很普通的“大雁”,到了古剑的《大雁》中却是意象别具,而又“人” “物”互置,这只“把一生抵压给这个春天,磨光石头的河流”的大雁暗喻诗中的“人物”,朴实的描述中把有力的思索和空间留给读者去“低调地聆听,许多翅膀晃动的光芒”。<br> &nbsp; &nbsp; &nbsp; “车窗旅途中唯一的纽带 / 窗里窗外 目光的纠缠 &nbsp;/ 与灵魂的火光 &nbsp;/ 照亮江南 / 车轮成为唯一的符号 &nbsp;/ 无论在高速还是乡间的羊肠小道 ”,而“步行300米 &nbsp;/ 为了 / 寻找隐居在钢筋水泥中的鱼 / 还有五百年后的一个石生 / 和一块年轻的诗歌对饮 ”,那么‘坐在鱼的椅子上 / 诗歌怎么想 &nbsp;/ 红袖的早餐和桌子上 / 阳光的夜晚” ——诗歌创作无定式,所谓的一些手法也是在没有定式和不断地发展当中形成的,它与构思交替进行,相互影响和选择而服务于诗歌本身需要,但最后必须达到一个和谐的统一。这在黎阳的 《江 南 随 笔》一诗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其作品形象精练的语言,深刻张扬的意象,配以独特新奇的手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br> &nbsp; &nbsp; &nbsp;《坐在黑暗的地方倾听》:“我感到了悬棺 / 这离我很远的生命送来呼吸 / 在离月亮最近的地方 / 这些彩船比时间走得更慢 / 有人唱歌 / 那是九十九条河流倾吐的音质 / 高于屋檐 / 高于我能想象的 / 任何一片蓝天 / 船在走 / 这不是错觉。永远的距离 / 永远于人群黑色的浪波 /在最黑暗的时分 / 有一只鹰醒着 / 它立在船头 两眼一瞥一瞥地 / 看取霓虹灯里闹夜的人群 / 歌在落 / 但比时间还慢的船 / 并不落向潜有暗流的水面”—— 如黑夜无边的深渊里几点星光,是惊世骇俗的觉悟,还是现实无奈的逃避?诗人伯辰没有在诗中直接告诉我们,只是说“在最黑暗的时分,有一只鹰醒着”,诗人看到的是生命的延续?还是生命的另一个层面?诗人抒情的笔调、开阔的诗思、理性的叙述中,让人们冷静对生命进行深度的思考,使我们从生命的终端看生命的另一个旅程,因为“在船的下方是梦一样浮游的大水”而“水没有呼吸”,因为“歌在落”,“但比时间还慢的船”“并不落向潜有暗流的水面”。<br> &nbsp; &nbsp; &nbsp; &nbsp;任何事物一但与生命联系起来就多了份沉重与敬畏,对生命的守望使我们更加珍惜和理解生命的内涵,就像诗人荒原狼《守望生命》中描述的那样:如果我在黄昏中死去 / 象枚枯叶 / 幸福的人 / 请你 / 请你 / 用飞翔的羽毛 / 覆盖我不羁的灵魂而……我正处在这个夜 / 面对生命 / 抵抗寒冷 / 另一头 / 我的黑暗 / 已被一把尺子丈量 / 这是唯一通往自由的路 / 而我手里再没有可出的牌 / &nbsp;能遮蔽暗淡的日子……在黄昏的容颜中读懂了生命,那寸寸光阴就是“我”默守的美丽——一生一世,永不放弃!诗中诗者荒原狼用不羁的灵魂抵抗寒冷,用不离不弃守望生命。而“我正处在这个夜 / 面对生命 / 抵抗寒冷 / 另一头 / 我的黑暗 / 已被一把尺子丈量”等这样的句子,让作品在从容的叙述中蕴涵一种穿透力,升腾了作品的艺术性。<br> &nbsp; &nbsp; &nbsp; &nbsp;“黑烟划伤过蓝天 / 密密的网划伤过海洋 / 枪划伤过小鸟的飞翔 / 黑哨划伤过绿茵的赛场……”——碧云天《伤·殇》一诗中表现的是关注世风的重大的命题,当世风日下划伤文明,我们与诗者一同追问:究竟是谁让长长的一生被多枝的道路划伤 ?“游子的泪滴划伤十五的月亮 / 一枚红豆划伤了相思的手掌 / 走进镜框深处的人 / 划伤了一堵墙”,一首《伤·殇》道出了世态炎凉,作者在生活中发掘提取与世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直舒胸臆地用诗歌的方式说出生活中的种种无奈,让人读后惆怅在心头。无疑,诗人是在试图用一种痛心的目光去抚摩文明的 “伤口”,并借此唤醒我们人类自己。<br> &nbsp; &nbsp; &nbsp; &nbsp;“常怀一颗悲悯的心,才能体验真正的生活”,尤其是诗人,只有怀着一颗悲悯的心,才能真正地走近生活和感知世界,才能像同诗人玉蝴蝶一样从冰冷的画布<br>中体会战争的深刻与战争的真实:“那个画家 / 正凝视着一场战争的硝烟 / 画布上的基调已如尘埃落地 / 斑驳着锈绿 / 胡乱的翻着记忆 / 一片残破的叶一场战争的硝烟 / 盖在死者的眼睛上 / 是一张黎明的像片 / 露出一个角翘在上衣口袋里 / 一扇大门飘着发白的旧对联 / 出现在士兵的沧桑的微笑里 / 打开了他的老婆和孩子的企盼 / 他把手伸给了家乡 / 画笔下流淌的是生命 / 战士的笑容变成痛苦的思念 / 拄着拐杖的老妈妈用不变的姿势站着 / 村口的路远的近的叠加着 / 死不瞑目是画家对这幅作品的宣扬 / 血红的是一片残阳张开着翅膀 / 还有一滴落在这个稚气的脸上 / 如果吸烟能去掉些什么 / 吸十只吧 / 透过烟圈 / 画布上强烈的对比有了新的意想 / 扭曲的色彩抽象了画面 / 大块的暗红雪一样的铺开 / 沉浸在旋涡与线条的冰河里 / 任黑和冷酷在底色里嚣张 / 时间的停顿告白了作品的诞生 ”——诗者在《画家系列之一: 战争》用“画家”的凝视,切开“一场战争的硝烟”,借用“画家”的“画笔”剖析战争的血肉和纷飞历史,让我们看到“凝血的骨头”、“士兵的悲仓”、“老妈妈拄着拐杖在村头不变的姿势”及“老婆和孩子的企盼”,一条颠簸不破永恒的真理也随诗的铺展在不知中延伸在我们的眼前,那就是:关爱和平,远离战争!<br> &nbsp; &nbsp; &nbsp; &nbsp;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是个性生命体验的独特张扬与外化,但在各个文学时期(或阶段),舍弃自我观点,采用或模仿同一格式迎合“时尚”写作的诗人却是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崇尚口语化写作的今天,有人把诗歌写成了(或是理解成)口语。诗人杨麟的《从安阳到安源》(组诗)显然是把口语写成了诗歌:《凌晨三点十分》这刻时间多么厉害 / 它让火车 / 让我 / 让车窗上那只纸蝴蝶 / 让我身旁侧卧着身子 / 正专心致志用手机给她男朋友发短信的女孩 / 还有从武汉身旁波涛汹涌流过的长江都停下了 / 都在三点十分的这一刻停下 / 在武昌火车站 / 静静地 / 任风抚摸着我的 / 我们的额头和黑夜里已经困倦的心,《我把背影留给浏阳河》:火车开始驶进浏阳河大桥 / 我已经准备好了 / 我准备把我的背影 / 留给浏阳河 / 把旅行的疲惫 / 把我的固执 / 把暴露在外的温暖 / 以及快乐的毒药都留给浏阳河 / 只把我那虚脱的胃痛者的肉体带走 / 带给远方的故乡和亲人,《安源煤矿的工人》:他们从我的面前走过 / 他们提着铁锤 / 扛着钎 / 拉着煤从我的面前走过 / 我看着他们从井口进进出出……我多么想把他们看作我的亲人 / 不 / 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 就是我好久都没有见到 / 常常 / 想起的亲人 / 在他们背后的影子里 / 其中必然有一个是我 / 躺在 / 汗水湿润的温暖里的我——一组《从安阳到安源》把时间与历史交错,既贴近现实生活,也穿越了时光的束缚,作品扎实有力,张弛有序,诗意虚实开合有度,让心情与失落重叠的同时,也把这种感觉带给读者领悟:重复历史,是对今人的亵渎!诗人们只有做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思考者,才能更好地体现知识分子的良知。可惜的是,而今这样关注和思考人生和社会现实的力作不多啊!<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r> &nbsp; &nbsp; &nbsp; &nbsp;<br> &nbsp; &nbsp; &nbsp; &nbsp; 写至此处,时近深夜。在阳台上站起身来,任料峭的风吹拂我已渐疲劳的脸庞,一个人望着北方的夜空深思……<br> &nbsp; &nbsp; &nbsp; &nbsp;不可否认,也不可回避,网络时代的到来,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习惯,给我们文学人士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方式,构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流和发表作品的平台,也使得文学创作变得充满活机和生气起来,尤其2005年以来,网络文学更是风起云涌,各类民间纸刊、网刊依托网络论坛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达数十家之多,而国内正规文学期刊与此却形成巨大反差,一些期刊墨守陈规,视此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一年多来,进入人们视野、比较有冲击力的只有少数的文学期刊如《芳草》《西部文学》《绿风诗刊》《诗选刊》和《北方文学》等期刊建立有自己的征稿和交流论坛。其中,真正的省级综合文学刊物拥有完善文学论坛的只有屈指可数、为数不多的几家,《北方文学》论坛可以算得上一个。<br> &nbsp; &nbsp; &nbsp; &nbsp;2005年以来,《北方文学》论坛 在05年“五·一” 期间组建了《北方文学》论坛“文友俱乐部”;“六·一”组织了到“兰西乡村送文化”活动;10月,由水帘版主主持的白雪、古风与对联三版对抗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北方文学》和论坛的在大众和读者中的影响力,丰富了《北方文学》论坛的内涵;尤其是11月份,为《庆祝北方文学论坛诞辰一周年》,活跃北方文学论坛,给论坛会员创作一个更好的文学氛围,论坛“白雪诗屋”、“散文四季”、“小说天地”、“古风诗词”版块各自举办的同题征文赛事活动,短短10来天时间《北方文学》论坛就收到82人的诗歌作品117首, 散文38篇,古体诗词21首,小说 &nbsp; 篇应征稿件,和随之而来的19号《北方文学》总编齐光瑞先生在论坛做客现场回答论坛会员的提问活动,以其活动之多,效果之好,迅速在很短时间内把论坛与期刊的互动推向了纵深和极至。 &nbsp;<br> &nbsp; &nbsp; &nbsp; 《北方文学》期刊、论坛的繁荣,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让我们看到广大作家朋友对文学事业孜孜追求、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说,正是他们——一个又一个的作者用手中耕耘不止的笔支撑起了文学的天空。或许,今天的我们不必为我们的文章流传千古而努力,但我们必须一定要记住:是人民创造了文化。让我们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和专业作家,紧紧握住我们手中真诚的笔,在生养我们的土地上写出更多更好属于时代的、属于你我、属于真诚的文章,来回报我们的母土。 <br> &nbsp; &nbsp; &nbsp; &nbsp; 守着“诗屋”里一片片诗人们用心灵营造的雪花,静静地回想在初冬的思绪里,我知道,此刻不需要话语,也无须动作,只要静静地“呆”着,“呆”在诗人们心灵的绝唱里,就会有弯月从已成往事的岁月中浮出,就会有季节的花从香处飘来,就会意会地握住一个又一个诗人们的手,静静地从诗中走过,与昨日的钟声响成一地的期盼,就会听到经典的旋律于季节之外,在袅袅的氤氲中长鸣,因为在心灵的聆听中,我们彼此懂得。更因为有了一代代诗人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才有了我们华夏上下五千年诗的长河,璀璨出诗的中国!我们期待着,期待着从《北方文学》和论坛上走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诗人,期待着他们写出更多更好来自心灵绝唱的诗篇走向中国,走向世界!<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7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0 编辑

文笔犀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7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0 编辑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8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0 编辑

诗意的命题,诗意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8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0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0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0 编辑

欣赏并学习。问好赵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1 编辑

多谢各位兄弟阅读。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1 编辑

  辛苦了,学习。如果引用部分用诗的排列效果可能更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01 编辑

拜读学习了。一路读来真有这样的感觉:<br>“此刻不需要话语,也无须动作,只要静静地“呆”着,“呆”在诗人们心灵的绝唱里,就会有弯月从已成往事的岁月中浮出,就会有季节的花从香处飘来,就会意会地握住一个又一个诗人们的手,静静地从诗中走过,与昨日的钟声响成一地的期盼,就会听到经典的旋律于季节之外,在袅袅的氤氲中长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30 05:31 , Processed in 0.10162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