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2|回复: 2

[原创]马俊华:浅说“歌词体”诗歌的建构尝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5 1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55 编辑

浅说“歌词体”诗歌的建构尝试<br>      马俊华<p><br>我相信,任何一种语言都潜藏着一种最佳的语言组织形式。这种最佳语言组织形式的最高表现,就是属于这种语言的最佳的诗歌体式。要建立这样的诗歌体式,需要通过漫长的诗歌写作实践,摸清这种语言的形式规律。这自然是一项集体的事业,需要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完成。<br>任何一个企图建构诗歌体式的人,如果他不利用集体写作的智慧,而是闭门造车,结果多会失败。在白话诗的体式建构尝试中,凡是有所成就的,都是借鉴了集体实践的智慧,凡是离开了集体实践的智慧,结果多不成功。“十四行”、“豆腐干”、“阶梯式”等都是比较成功的尝试,“九言体”(林庚)等的尝试就不太成功。不过,不成功的尝试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就说林庚的新格律诗探索,就留下一个重要的启示:重视研究诗句。<br>可从总体上说,现代诗歌体式的尝试,虽有很多成功之处,但都存在着致命的问题,即背离汉语的特点,不能突出现代汉语的特质。比如,“十四行”外表齐整,可句式总有翻译体句式的痕迹,死板别扭。“豆腐干”自然齐整,可强求句子字数一样,不自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结句特点,有硬拼硬凑的毛病。“阶梯式”是借鉴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诗体的产物,去不掉松垮、随意、散乱的弊病。总结起来,诗体建构的核心问题还是“诗句”的建构、句式的建构问题。只要解决了诗句或句式的问题,整篇的建构就会迎刃而解。<br>白话文运动带来一种误解:好像胡适等人最初写的文章就是来自口语的白话文。其实,最初倡导白话文的很多作家的文章,并不是来自口语的白话文,而是翻译体加上西洋语法再加上文言文的产物。这和他们有着留学欧美、东洋的经历以及学者的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只要看看“三刻”、“三拍”,以及后来没有留学经历的作家诸如沈从文、赵树理等的文章,就一目了然。当然,我们强调这种差别,并不是说前者不正宗、后者正宗,而是说白话文的形态是发展的、多样的,而胡适等人的文章并不就是正宗白话文的典范。<br>可后来的白话文发展,基本上发展了胡适等人白话文里的翻译体倾向,或者说,是发展了接受西方语法不断规范的路子。直到今天,我们报纸杂志使用的主流白话文仍是如此。这种白话文的特点就是句子成分完整,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固定,符合现代语法规范,欧化特点明显,诗性枯淡稀少。仔细想来,它又有着合理性,即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一直处于强势,现代汉语要从西方语言吸取资源,才能获得它的现代品质。现代汉语虽名义上叫白话文,其实是吸收西方语言资源尤其是西方语法而形成的现代书面语。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汉语主要不是从现代口语中产生,现代口语反而受到了现代书面语的重塑。<br>从80多年来的诗歌写作实践看,这种翻译体白话文的诗意成分特别稀薄,形式也松散,不便于齐整化处理,更难以做出格律化处理。与其他文体相比,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最为缓慢,经典作品不但数量少,质量也勉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现代诗歌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也不为过。究其原因,并不是题材上受到了限制,相反,现代诗歌80多年的写作历史,就是积极参与中国80多年社会现实生活的历史,诗歌题材关涉了中国80多年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汉语诗歌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形式探索上的停滞,始终也没有在体式或格律建构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不能彰显出现代汉语的形式特质,呈现出现代汉语独有的诗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核心的工作就是探索现代汉语可能具有的体式。<br>汉语有自己的特质,这首先充分地表现在古代汉语中。我们不妨把古典汉语诗歌和现代汉语诗歌作个比较,虽不周全,却可以凸现出二者在诗性上的差异。古典诗歌每句都意味自足,自成一个圆圈。这样的小圆圈环环相扣,组成了整首诗这个大圆圈,诗意充盈丰沛。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里面无论哪一句子摘录出来,都可以细加品味,意味深长。古典的叙事诗也是按照这个方式结句,不做大量的空洞的铺叙。像《孔雀东南飞》、《悲愤诗》、《琵琶行》、《长恨歌》等,都是在叙事中时时呈现情绪和意味来,不断冒出充实自足、流光溢彩的句子,而不是单纯地叙事。现代诗则几乎每句都不自足,像一根不断向下滑动的线,靠单一的线条的不断延伸来凑出诗意,直到结篇时才勉强凑成一个扭扭捏捏、皱皱巴巴的圆圈,让读者很难摘取精妙的句子。这样,整首诗就显得干瘪苍白,即使分行,也只是一篇松散的小散文。至于说到二者在形式建构上的差异,那就更不能同日而语了,任何有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阅读经验的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二者之间近乎天壤的差别。<br>现代汉语诗歌经过80多年的写作,已经积累了很多可资反思的经验,已经具备了能够探索出某种更加合理的诗歌体式的条件了。我认为,至少可以从写作实践中发掘出一个体式来,进行整理和完善。这就是“歌词体”。“歌词体”来自歌词创作的经验。歌词因为要配曲,就具有可以歌唱的特性,因此,它的句式既不同于翻译体诗的句式,也不同于口语诗的句式,而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相对来说,反映出了汉语的特质,呈现了现代汉语的诗性。但是,这种歌词毕竟为曲子而写,有着可以入歌的平易性、依附性乃至俗滥性的特征。要借鉴歌词的句式来建构“歌词体”诗歌,还要对歌词的语汇和语句进行改造,开拓新的语汇,增强其语言的独立性和书面化,让它不依附曲子而独立地显示出语言本身的诗性魅力。<br>另外,歌词通常会有很多段,绕着一个曲子反复地唱,这样,每段歌词的句式和句数通常基本相同,其中潜含的语感、情感等也基本一致。我觉得,这也应该成为新诗结段成章的依据。其实,古典诗歌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典诗歌的原初形态——《诗经》里面的很多诗篇,就是有好几章歌词组成,其中的“章”也就是今天的“段”。这种“歌词体”诗歌在段与段之间,句式应相同,句数也应相同,每句的字数也应相同。它的写作特点是这样的,开始写作时,作者脑子里并没有后来的格律诗那样的体式限制,而是根据写作的需要,自由结句成段,可第一段写成之后,后续的段落必须按照首段确定的格式写成。这样,各段内部的句式、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完全一致,如《关雎》、《黍离》等,不胜枚举。在这里,我仅录下《黍离》的全文,供读者直观地感受一下:<p>黍离<p><br>彼黍离离,彼稷之苗。<br>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br>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br>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p>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br>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br>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br>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p>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br>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br>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br>悠悠苍天,此何人哉?<p>我也不妨从自己的尝试中举一个例子,作为现代“歌词体”诗歌的例子:<p>实在是遗憾<p><br>实在是遗憾<br>相聚是如此短暂<br>刚刚对你有些好感<br>就要握着你的手,祝你一路平安<br>今后我会给你写信<br>询问你生活的转变<br>字里行间藏着含蓄的期盼<br>可那段距离,只会增长,不会缩短<p>实在是遗憾<br>分手是那么突然<br>刚刚对你有些依恋<br>就要握着你的手,祝你一路平安<br>今后我会把你思念<br>挽留这难忘的瞬间<br>音容笑貌中传来真情的温暖<br>可那场因缘,已经远去,不会重现<p>从上面这首诗的形式里可以看到,它的句式是书面化的,不仅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翻译体。同时,它的首段近似于宋词那样的长短句,但却是自由的,不受词牌的限制。但是,首段的格式一旦形成,就成为下段的形式限制,下段的写作必须在首段确立的形式套子里进行。如果有第三段,也必须如此写成。如有必要,也可以加上如歌词中的“副歌”那样的尾段。举例如下:<p>走出心中的阴影<p><br>走出心中的阴影<br>迎接身外的天空<br>一切都将过去<br>尤其是暂时的不幸<br>希望依旧坚定<br>生活将出现新的面孔<p>抛弃沉重的心情<br>换上轻松的笑容<br>一切都将过去<br>尤其是个人的苦痛<br>太阳照样升起<br>明天将充满新的光明<p>有一天,站在生命的峰顶<br>回想那攀登的旅程<br>一幕幕艰难的情景<br>都会变成追求的光荣<br>因为磨难的丰盈<br>一生其实很成功<p>这就是我所说的“歌词体”的基本思路。由于它首段可以自由定制,因此有较大的自由度。由于它从第二段起每段要严格遵守首段的形式,又颇受限制。可通篇看来,形式特征很明显,给人的感觉很齐整。与“十四行体”相比,它的诗体不收行数限制,可长可短,适合写作的需要。与“豆腐干体”相比,它更符合现代汉语的特点,长短相间,不必每句字数强求一致。与“阶梯式体”相比,它铺排起来很美,每句句意相对自足,不像“阶梯式”那么松散:常常以词语为单位分行,把诗句搞得七零八碎。<br>古典诗歌写作讲究对仗。这种对仗看似仅为一种语言组织形式,实际上还有更深一层意味,就是在相同的组织形式中递进、出彩、出新。其实,一首诗的首段就呈现了这首诗的基本感情,其他段落不过是对这种基本情感的深化,《诗经》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作品,决非偶然。古人所谓的“一唱三叹”也是这个意思。这表明,诗歌绕着一种基本情绪反复回旋,是诗歌写作中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方式。而从一个起点径自发展下去,则是另一种诗歌写作方式,或者至少是后来出现的写作方式。我们现在的很多诗歌写作就采用了这种方式,而前一种方式主要保留在歌词中。<br>“歌词体”潜含的变化的可能性很多,根本无法穷尽。同时,它又是众多可能的现代汉语诗体中的一种。我把这种诗体推举出来,是因为它已经成为歌词写作的重要模式,被很多歌词作者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有着相对厚实的实践基础。这样的诗体便于推广,易于成功。希望时下有志于诗体建构的人通过实际写作来完善它。<br>2003年6月30日<br>2004年12月22日重改<br>说明:这是我的一篇旧文,因为觉得不够成熟,一直没有公开.这次是首次公开,供大家批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5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5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6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55 编辑

诗人们不妨一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20:21 , Processed in 0.0774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