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8|回复: 2

《中华诗苑》文学群为你新诗作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8 06: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诗苑》文学群为你新诗作评

凡夫闲暇无聊,在《中国诗歌》网站开辟一席小苑,起个大气的名字《中华诗苑》,专门为有意愿给自己新诗作品点评的朋友写点文字,以供诗友们探讨。拟几条说明,请朋友们海涵。


一.凡夫不谙古韵,请发新诗;
二.所发新诗,请先自己掂量,应有一定的含金量。信口小调请自珍。
三.凡夫评诗,只一家之言,难免偏颇。况老眼昏花,难入潮流。仅供探讨,不涉攻击。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四.诗评一般在二百字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7: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谈晓莉《雨中的蝴蝶 》


《雨中的蝴蝶 》文/谈晓莉

让我惊奇是一只蝴蝶
居然大胆在雨中飞行
颤悠悠的粉翅
精彩得如悬空而放的花朵
而真正的花朵却在雨中流泪

它一定是疯了
假如蝴蝶也会发疯
无法对它说清什么是自讨苦吃
但愿它在沉重的雨里
飞得轻松

雨中的蝴蝶
是否太自信那纸片似的双翅了?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
却睥见屋檐下一只躲雨的雀鸟
一声不响
梳理着丰盈的羽翼

凡夫点评:这是一首语言清新亮丽而感情流露沉重的好诗。题目本身就将主意象设置在矛盾之中,有悖人的常识,造成了悬念,《雨中的蝴蝶 》一定有不同凡响的说道。作者的起笔正是紧抓读者这一心理,合乎常情的观察蝴蝶的动态行踪,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我“的心理活动为衬托,极言蝴蝶的冒险与”发疯“。”惊奇“、”居然大胆“、”颤悠悠“等词语的运用,更增强了意境的传奇色彩。担心之余,不无喝彩”精彩得如悬空而放的花朵“,赞颂生命之美。而看似多余的”而真正的花朵却在雨中流泪‘一句,又强化了蝴蝶所处的险境,又在谴责雨给生物带来的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作者没有再去过多的描绘蝴蝶的抗争和结局,而把这些留给读者去联想想象。作者只是通过自己的遐想和善良的祝愿倾述对弱者的同情。对风雨中“自讨苦吃”拼命挣扎的蝴蝶寄予一线希望,送上美好的祝愿。现象引入沉思,“是否太自信那纸片似的双翅了?”言外之意非常明显,风雨中,蝴蝶应不应该拼搏和抗争?由此逼着读者去认真地冷静地思考:人处逆境,是做这只雨中的蝴蝶,还是苟且偷安、坐以待毙,听天由命?“结尾作者笔锋一转,着意“屋檐下一只躲雨的雀鸟/一声不响/梳理着丰盈的羽翼”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意味。
这首诗歌的特点在于,作者有意绕开平铺直叙,平中见奇,烘托自然,想象合理而又意境深邃,以小见大,有惊愕,有担心,有赞美,有鞭挞,有同情,有疑惑,有祝愿,有沉思,有张扬,有收敛,有抑扬,有顿挫,有对蝴蝶的描绘,更有对人生的辩证思考!朋友的诗歌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提炼上几乎无可挑剔,没有空话大话,字字入心,环环相扣。细而不腻,雅而不琢。取材通常而不俗套,语言平实而不直白。平静中潜藏涌动,无意中点染震撼,实为经典之作,不务虚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7: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晴川飞虹《住在夏的北边》


《住在夏的北边》

文/晴川飞虹


夏,很烫
我住在夏的北边

红蜻蜓没来这里群舞
夜的黑,月的白脸色都不好

心,荒落体外,遭遇
龙卷风。这始料不及的意外

我的目光,凝结。两道冰柱
而南边的雨水依然很重

云朵,且带走我的瞩托
枝桠上的几只乳鸟你们安好


凡夫点评:

这首诗的蕴含比较深,旨在感叹世态炎凉。作者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术,声东击西,避重就轻,抨击社会人情的变态。
题目《住在夏的北边》,言明方位。“夏”酷热而多雨的季节,洪涝灾害频发的季节,不适于人们正常生活的季节。而“我”正好在夏的北边,“北边”按中国人的通俗说法:南面为阳,北面为阴。阴即背后,就是背向南方的一面。引申过来,“夏的北边”即夏的背后。按常理说这里应该避开了酷热而多雨,洪涝灾害,应该气候宜人,天高气爽,人们惬意悠然。“我”应该庆幸,应该知足,应该感谢上天的赐予。然而,“我”的境遇并不美好。
开头先做交代,如上所述。但突出了一字“烫”,虽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咬定了夏的性质,与其说“烫”,不如说就是浮躁,就是水深火热,就是灾难。继而写北边,应该很好吧?谁曾想恶劣的环境一幕强似一幕,一幕比一幕苍伤悲凉。这里并非风和日丽,连可爱的红蜻蜓都远而避之,逃之夭夭。夜的黑暗自不必说,就是有月亮的夜晚,同样让人感到凄冷与狰狞。更不要说那些突如其来的人间灾难一次次袭来,人们经常过着魂不守舍,提心吊胆的日子。这里让人窒息,让人无奈,人情如冰,彻身寒骨。如此的“北边”,谈何安居乐业,自由幸福!作者笔锋一转,“而南边的雨水依然很重”即是说处于“夏”境地的人们更是灾难重重,民不聊生。结尾作者没有忘记深情的牵挂与祝福,询问风雨飘摇中的弱小群体的生活状态。
全诗感情忧郁沉重,悲天怜人,含蓄隐晦。
这首诗思想消极了一些,是否有些偏颇,可供讨论。
凡夫一家之言,仅供探讨,错误之处,敬请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3 08:10 , Processed in 0.08708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