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7|回复: 3

[散文诗] 漂浮在桃花潭里的情思——简评胡蝶的散文诗《桃花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4 1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玉书 于 2015-10-24 11:23 编辑

漂浮在桃花潭里的情思
——简评胡蝶的散文诗《桃花潭》

     我读过胡蝶的部分散文诗,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我所了解的胡蝶,有着典型的江南女子温婉的气质,高雅的文风。她是一个热爱文学艺术的人,一个用心写作的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字里行间透着丰富的文学底蕴。娴熟优美的语言风格,灵巧圆润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江南女子的灵性。《蝴蝶梦》、《黄山松》、《把心事藏在梨花里》就是鲜活的见证。她的散文诗具有下面四大特点:1、立意鲜明,主题突出。2、空灵妙曼,清丽典雅。3、轻盈洒脱,言约意丰。4、思维宽阔,情感真挚。带给人一种享受,带给人一种感悟。带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纯净。
         最近,我又读了她的散文诗《桃花潭》,千年的故事与美丽的桃花相互辉映,贯穿在她的文字里,语言明净而含蓄,感性而细腻,读来赏心悦目,回味悠长仔细赏读之后,觉得很有学习借鉴的地方,而我作为论坛诗歌评论的首席版主,为论坛的好作品撰写评论,这是我的义务也是一种应尽的职责。
        文中大量修辞的运用和朦胧意象的营造,显示一个美丽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而文字里的诗歌语言,把桃花潭描述的气韵空灵,风姿绰约,如一幅灵动的江南水墨画,呈现在我们眼前,她的聪明之处就是在于,如导演一样,把唐代李白与汪伦在桃花潭边相见的趣事巧妙地安排在诗篇里,从而使整篇文字生辉添彩,作品着重写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然而 ,不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笔触,是来自她自己的家乡,它深深的引领读者对桃花潭的无限的遐思和美好的向往。
    《桃花潭》第一小节,先交代久居城市的人,带着亲近大自然的喜悦,诞生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冲动,于是走出城门,寻找季节深处的风景。桃花潭一个蕴藏着唐代文人故事的景点,是永远牵挂的诗意的故居,诱惑着寄情山水的游客。,我是否还能……是否……”这样的句子,写出了心中的呼唤和希冀。
       第二小节,用精妙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桃花潭的总体特点,文中的遣词造句娴熟精当。例如:漂浮 ,清澈,明媚,灵动,波光潋滟,诉说。这些词语形象生动恰到好处。
       3小节,几个问句顺接自然,巧妙串缀,问得精彩,问得巧妙,曾经等候在桃花潭的汪伦还守在岸边吗?那个浣纱的美人是否早已回家? 生动的画面不但增强了语言韵味,而且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意味。为写桃花潭的独特秀美拓开了一个阔大的空间,多彩的画面引领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联想到那首饱含深情的古诗《赠汪伦》为下面的表达作下厚实的铺垫。
       4小节,写出了人们优雅的生活环境,衬托了桃花潭丰厚的文化底蕴,写出了幽静秀丽的山,纯净清澈的水,还有那丰裕富足的山村人家。突出了生命的美丽与大自然的灵异有着密切的关系。临水而居快乐无穷,生活就多了一层鲜明别致的色彩。
       5小节,用画家的工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图。桃花潭水默不做声这一句写出了潭水的平静。像娴静的少妇,固守着一方圣地,与山相亲,与山相依,与山相拥,与人相通,与人相融,与人相好的情怀。这里作者特意写到,鹅卵石,桃花,阳光,湖水小舟。由物及人,最后写到渔夫和游客,动静结合,让人在静态中体会动态的美,从动态中感受静态的妙。为桃花潭的天然景物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6小节,写小舟靠岸后看到的自然风光。满眼的桃花,说明那里的桃花之多,还写到田野里的茶树,这里作者用一个通俗形象的比喻,点活了一种意境。告诉读者,这里生活的人们幸福安康,脸上写满笑意。这里的植物为什么生长茂盛?,因为这里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接着写到清代的建筑,赞扬古代故乡的人们,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高超的技艺。写油纸伞,让人联想到这里是一个风光宝地,古今往来的文人墨客都曾经对桃花潭倾注了一腔柔情和爱恋。融进了一绺情意缠绵的韵味。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7小节写自己的感受借游客的心情。衬托桃花潭是一处别致典雅的胜地然后笔锋漂亮一转,心里轻轻追问自然引出诗仙李白为下面的抒发张本这样的过渡衔接自然。
       8小节抒发了一种喜爱之情青石板桑树桃树作者用心拍下真实的景物连同自己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也拍摄进去写自己失声朗诵,表明这里曾经是文人喜欢的地方,也是汪伦送别李白的见证。
       9小节,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亲身体验,实际上是表达一种回归故土的念想。说明故土有一种看不见的穿透力,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种放逐与回归。文字中作者采用了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亲近自然,追溯远古融文人的精神和理念于一炉,带给读者一种深刻而美满的艺术享受。
       10小节游览桃花潭以后的切身体会跃然笔端纸笔无声文字有情桃花潭神奇的一方水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家乡的水原来那么源远,那么流长,那么纯洁,那么清甜。结尾排比和比喻的综合运用,再次点出桃花潭独特的特点,说明这里的山水将一颗颗不羁的心深深地挽留。后面两个小节,写得诚恳,写得和谐,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保护悠久的自然遗产,让遗留千百年的风光景物,保持神圣与庄严,让它把美丽投向更多游客的视线。也希望人们摆脱喧嚣的纠缠,寻找一方心灵的故土,在宁静中生活,在优雅中生活,在淡薄中生活,修心养性,宁静致远,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最后两节写得给力,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思,说明桃花潭的美美得实在。它和张家界,九寨沟一样,将永远定格在游客的心中。将永远萦绕在游客的梦里。将永远潜进诗人动感的韵律中。
      最后这个小节,用清丽鲜明的语言,写出积淀在内心的情感。爱这里的山,爱这里的水,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爱这里曾经被风雨侵蚀,被时间风化的石头。连同这里生存的小精灵。表达了诗人热爱家乡强烈的思想感情,我想:如果没有热爱家乡的感情,是难于写下这样深情动人的文字。
       你好,桃花潭,我虽然与你相距遥远,通过阅读胡蝶的作品,对你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是江南美女的还原。那么亲近,那么迷人,那么灵秀。愿你逐步走向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千千万万游客的心中。让大家知道,江淮自古多俊杰。让更多的好作品因你而诞生。

    桃花潭   / 胡蝶

      每一个来临的春日,都有那份亲近自然的冲动,久居城市的我们,始终没有忘记那季节深处的风景。而当春风再一次吹拂,我是否还能抵达大自然的深处?是否能感受古文人的思想和他们曾向往的地方 -------- 桃花潭,诗意的故居,她就这样时时诱惑着我,使我一次次情不自禁的想扑向她。
     记忆中的桃花潭,沿着故乡的村庄漂浮过来,清澈的湖水,明媚的桃花,似一幅灵动的山水图,波光潋滟的诉说着千年的过往。
      曾经等候在桃花潭的汪伦还守在岸边吗?那个浣纱的美人是否早已回家?千年的时光,也不过短短的一瞬,昨夜,她枕着谁的温暖,幸福的入睡?
      在水一方的小镇,人们临水而居,扁舟,水草,菜花,老翁,清清的桃花潭水边,生命显得更加自然、真切,我猜,人们丰裕、乐足的生活秘密就隐在四月的碧波中,就藏在岸边的桃花里。
      桃花潭水默不作声,清澈的碧波映着水下的鹅卵石,临水而居的桃花,被季节换了一轮又一轮粉色的衣衫, 起起落落的阳光,不知疲倦的变幻着湖水的颜色和波纹,深蓝,浅绿,清澈,微澜。那一叶小舟上打盹的渔夫,被游人的惊叹声唤醒,又悠然的摇起了橹。
        小舟在云雾深处靠岸,迎接我的是满目的桃花,栽满茶树的田野里,是农妇们恬淡的笑容,清代徽派建筑的小巷里 ,斑驳的青砖旧瓦被阳光十指紧扣,撑油纸伞的美人遮不住感情,盈盈的笑声惊动了翠鸟的翅膀。
        采风的诗人们迷醉了,和我一样流连忘返,惊诧的目光把快门按的如心跳的频率。我明白了,为什么汪伦会邀请李白来此一游,为什么李白会爱上这里, 爱上桃花潭。
        我来了,我再一次的来了,在你身边来回走着,打量着一块块的青石板,数着一棵棵桑树、桃树,镜头对准了这里每一处的风景,回味着汪伦在水边送李白的心情,情不自禁的朗诵起来: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终于回归了最淳朴的自然,在这里,我终于可以放下负累,放下现实和理想, 就这样空空如也的靠近你,靠近诗人的思想,靠近故土如母亲的怀抱,清澈的湖水,荡漾在心间,任我微笑,流泪,感动伤悲。明艳的桃花,倒映在湖水,任尔轻盈,柔媚,顾盼生辉。
         问津生命的源,托举承诺的船,此时,我终于回到你的身旁,桃花潭,神奇的一方水土,随行的人们把久居樊笼里木然的表情渐渐卸载,你会发现她们依然如此纯洁,依然可以,可以如初恋般深情,如少女般娇羞,如孩童般天真。
        双手合十,但愿人们一定要保护这最自然最古老的诗意故居,以景润身。
        默默祈愿,希望人们一定要保留这净化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涤荡心性。
        沉思的独白,总是怕她在我视野中消失,返途中,我的心仍然留在桃花潭的水波中。
        思乡的灵魂,总想保留一份入骨的深远,归梦里,我的心继续留在桃花潭的芳容里。
        愿意守着桃花潭岸边的每一块青石,守着桃花潭里的每一泓清水,或是那棵桃树上的每一枚蝶翅,就这样陪着你,守着你,不愿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4 14: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力口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4 14: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风才气深重,桃花潭水不及你情远赋长,笔下有魂,读后浮想联翩。
非常欣赏,问候握手。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4 18: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0 09:18 , Processed in 0.0918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