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准确定位情和景的关系
正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许多事情受惯常的思维定势影响一样,很多学生对诗歌中景情关系问题,也常常因思维定势的引导而忽略了对诗歌整体的把握,从而导致匆忙定位判断失误。 通常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有什么样的景就有什么样的情,具体的说就是:看到朝日,使人朝气蓬勃 ;看到夕阳,让人感慨生命短暂 ;看到枯藤败草,让人心灰意懒 ;悲哀时,听到乌鸦叫;欢乐时,听到喜鹊叫。这是写景和抒情关系运用中的普遍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很多学生的思维定势正在于此。 由于很多有景描的古代诗歌都是写景在前,加之有些感情诗句难以理解,学生对景情关系的把握和判断常常受这种普遍性定势思维的制约,从而忽略了两种特殊性的景情关系。下面以几首诗为例,谈谈几种景情关系。
一、景和情一致性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词写与恋人的离情别绪,以冷落凄凉的秋景衬托,可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上片写景句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分析意象可知,分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寒蝉凄切),地点是长亭,具体时间是骤雨初歇时阴冷的黄昏。这样的景物描写分明是渲染了冷落凄寒的氛围。而再读“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便知,景和情是相互呼应,相互交融的。这种景很明显地将与恋人分别时的凄伤和痛苦衬托出来。 “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此句为想象离开后的景象:一路上烟波浩渺,暮霭深沉,楚天空旷。再联系“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的场景可知这种景象的想象中,流露出多么深远的眷恋之情和孤独之感啊!离开恋人之后的迷茫无助、黯淡沉重的心情尽在想象之中。 本首词中景是凄凉的,情是痛苦的,正是哀景写哀情,是大家所熟悉的。
二、景和情相异 (一)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前两句写景,点明时间(清晨),地点(渭城客舍),环境(一场晨雨,湿润了驿路上飞扬的尘土,天晴雨霁,客舍周围,驿路两旁青青的柳树,显得清新净美)。渲染出一种清新、明朗、洁净的氛围。 首先,面对此种景象,不能轻率地说这是乐景写乐情,因为后两句看不出诗人有因此景而高兴愉悦的心情。其次,结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来看,似有以乐景衬哀情之意味,但这种哀又有别于那种离别的悲伤苦痛,它不是黯然神伤的。应该说这种深情的离别中,在惜别不舍的同时,更包含着对行者西出穷荒绝域之阳关的处境、心情的体贴关爱,以及前路珍重的深情祝愿。所以说,即使认为此景是为了衬哀情,这种“哀”,也要分析的恰到好处。 我认为,此诗中的景描,在点明时间 、地点的同时,只能说为送别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自然环境,烘托出诗人对老朋友的深切希望和真挚感情。
(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也是前两句写景,其景象却有别于上一首。黄云千里,日光昏暗,北风卷雪,雁奔南飞。这应该是北方特有的冬日景象,显得凄寒萧索空旷寂寥。如果单就这两个景句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好友送别,那心情一定是沉重凄伤悲切惆怅的,可是当读到后两句时,你却感受不到那种因景而生的情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句间流露的却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读来令人振奋,倍感豪迈而不觉悲凄! 在沒有写作背景介绍的前提下读此诗,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送者与被送者的心情一定是难舍难分,互相牵挂,甚至是伤心难过的,但作者却是把这种感情隐藏于内心深处而未言说,反倒逆转笔锋,抒写对友人的鼓励安慰劝勉,给朋友以信心和力量。足见知音沦落之感伤。 此诗景是凄寒的,但情却是昂扬的豁达的。
综上所述,读写景诗,要从整体把握,不要被思维定势所拘。谨记:任何事,除其普遍性之外,都有其特殊性。眼看全诗,心想大局,情切中景,景关乎情,切莫草率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