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自然万物、俗世人间,所有的美都是内在的。无论人还是物,只要能够从他(它)身上观察品味、思考抽象出某种意境、某种内涵或是某种气韵,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他(它)时,你的视觉里没有那些怪涩、朽臭、肮脏、恶心、浊秽等感觉试图输入你的内心以引起你的不悦,那他(它)就是美的。而对这种美,我们都应称之为内在的美。
人们习惯上相对内在美而说的外在美只能说好看、养眼、悦目和漂亮。所谓赏心悦目的事物,当是既有外在漂亮又有内在美的。 大自然就是这样,它既悦目,也赏心,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美”、“美丽的自然”,正是基于我们透过它“养眼”、“悦目”的外在体会到了它内在的实质。
天高地迥,令人深思宇宙无穷;大江东去,让人慨叹风流远去;桑榆暮景,引人心生生命短暂的哀惋;大漠孤烟,叫人想见塞外风光的悲壮;陌头杨柳,让闺阁女子生悔恨;天涯孤棹,使岸上友人惨离别;萋萋芳草衬国殇,渺渺孤鸿寄乡情。……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云光雷电,包括附着在它们身上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彩以及各种气味,无不浸染着人的性情,无不映现着人生境遇。这种内在的美,只能以神遇而不能以目视。
美之于人同样如此,只有透过外在抽象出内在的本质才能称其为美。所谓“避月羞花”、 “沉鱼落雁”、“倾城倾国”、“出水芙蓉”、“梨花带雨”、“冰肌玉骨”、“明眸皓齿”、“风情万种”、 “肤若凝脂”、“眉如翠羽”“傅粉何郎”、“城北徐公”、“水月观音”等等词语,都应属漂亮悦目之范畴。 而“丰神冶丽”“含蓄深沉“”风流蕴藉”“淡雅脱俗“、“天生丽质”“清纯优雅”“温柔贤惠”“情致纯美”“勤劳善良”“倜傥风流”“豁达豪迈”“质朴憨厚”“气宇轩昂”“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卓尔不群”“温良恭俭”“高德配位” ”铅华销尽见天真”则应是在对人的外貌特征目视之后经过了思想的沉淀抽象出来的内在美。
所以我认为美不等于漂亮,它与“漂亮”近义,与“丑”相反。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是一种认识艺术,是一种研究“美”的学说,它是对视觉感观的进一步感受。通俗地说,就是对客体事物的外部特征所产生的深层意义上的联想,从而得知客体事物的美的内涵本质。比如我们面对一件好的艺术品,外表上我们只能说它精致好看,而其内在的美却在于作品所融进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尊木雕,雕刻一个眼睛凹陷、满脸皱纹、手脚皲裂如松树皮般的农民老汉,从外表上看,没有人会觉得悦目和漂亮,但对于这样一件艺术品,我们却能深刻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农民的典型形象:他们饱经沧桑,历经磨难,在艰苦岁月中打拼日子,创造生活。其性格的坚韧和刚强、品行上的敦厚和善良,都在这尊看上去粗糙不工的雕塑中表露无遗。这正是内在美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生命短暂,自然恒久,岁月无穷,面对纷繁俗世,当我们视觉疲劳、心生厌倦、意感不舒的时候,还是把自己的意念、精神、甚至灵魂投放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所展现给我们的风景中去吧!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心灵提炼美、抽象美,从而陶冶性情,淬励意志,提升品味! 美是赏心的, 它永远胜于悦目,高于漂亮。将其收之于心,生命将会很富足丰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