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6|回复: 8

不可忽略的新乡土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6 15: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公智 于 2021-3-16 15:25 编辑

不可忽略的新乡土诗歌
——白公智组诗《村居笔记》简论
文/陈  朴

在这个90后诗人已经普遍崛起的时代,我们常常会被很多高学历诗人的技术诗、语言诗所迷惑,认为那些新潮的写法或流派才是诗歌的正宗和归属。偶尔读到一些看似接地气的伪乡土诗,初读感觉如清风拂面,后觉就味同嚼蜡,被大量充斥其间的“伪乡土”诗歌所蒙蔽,自以为那些诗就是已经踪影难觅的新乡土诗。白公智长期居住在秦岭山区,以种植药材为生,读他的组诗《村居笔记》我才发现他饱含深情的新乡土诗歌,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一种稀缺。

白公智这组诗有三个特点:第一,他的每一行诗句每一个字都有泥土的味道,与那些坐在摩天大楼办公室中的白领或公务员或大学生写的伪乡土诗有明显的界线;第二,他的这组诗都是长期村居生活经验日常的情感积淀,随绵绵不绝的思绪瞬间呵成后反复打磨的,没有一丝无病呻吟或闭门望天寻找乡土的痕迹;第三,他在诗歌中想表达的主题都有着与他人“形同而神不同”的色彩,这一点难能可贵。和白公智年纪相仿的湖北诗人田禾和甘肃诗人高凯,曾经分别以一首乡土诗《喊故乡》和《村小:生字课》名扬诗坛,奠定了自己在诗坛中的地位。白公智这组诗佳作迭出,如其中的《我为二哥做一盘菜》,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却至今被众人所忽略、遗忘、淹没,这是不应该的。

本土风俗在文字中的表现,一般多为故事类文章,将风俗融入诗歌的并不多见。白公智开篇这首《满岁》,也可换个题目为《抓阄》,这种孩子满岁抓阄的风俗在八百里秦川流传已久,而在我的诗歌阅读记忆中,却是第一次读到这个场景。与其说白公智是故意独辟蹊径,倒不如说是水到渠成的灵光乍现。

一张席子铺开。依次摆上
葱,算盘,钢笔,种子,人民币。
我端坐中央。
亲人们围成一圈,一齐喊:抓呀,抓呀。
我东看看,西瞅瞅,
就是不下手。
我不下手,谁也看不透我的命运。
    ——《满岁》   

这首诗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深刻而新鲜的,是可替代却又无可复制的。“我不下手,说也看不透我的命运”,一句诗就将前面所有的铺垫和叙述由动态的嘈杂场景转换到了静态的冷静与睿智,这不是生活的广场舞,而是诗歌穿透人心的力量。

乡土诗歌写作,如果纯粹的去写乡村生活中的那些旧物,那些土地里的庄稼,那些河流中的石头是难有建树的,如果只会跟着众人写故人、亲人,也难以出众,白公智的家乡产茶,他没有“为写茶而写茶”,生活在茶乡的诗人很多,他在那片土地上观察着茶和水和山的关系,思考着三者三位一体的共同体命运,如此就有了这首《遇见》。

遇见茶的时候,水刚从深山出来
澄澈,晶亮,纤尘不染

遇见水的时候,茶刚从枝头下来
鲜嫩,清香,光彩照人
    ——《遇见》

诗歌写作的精妙,很多时候遇见一本好诗集、一处场景、一个物体、一个无名花草或一个普通百姓,会比遇见一个诗歌大师或著名理论家更有益处。白公智遇见茶,和贾岛遇见松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此能入道,不怕诗不成。

我怀疑从山西煤矿回来的二哥
是不是二哥。掉了几十斤肉的二哥
头发长成茅草的二哥,衣服上
扯满旗帜的二哥,远看
像一粒尘土,近看满是尘土
的二哥,被我紧紧拉住双手
说不出话来的,还是不是二哥
    ——《我为二哥做一盘菜》

白公智没有在煤矿生活过,就如同二哥没有写过一首诗一样,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和二哥都是热爱生活的,都是面对命运面对苦难从不言痛喊累怕脏的,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一定会热爱诗歌,但一个热爱诗歌的人肯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伪诗和垃圾诗的无处不在形成了格雷欣法则,那些安静的诗人和优秀的文本反而进一步被遮蔽,进而使得诗歌的甄别、筛选机制受阻。……诗人的‘个人才能’与‘时代’、‘现实’和‘传统’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任何虚伪、丑恶、自大与浮躁都是一时烟云过耳。”(霍俊明《资本和媒体时代诗歌的“伪”与“恶”》)像白公智这样写诗一生,曾经中断后来又重新拾笔的诗人,虽然几十年并没有在诗坛声名显赫,但这并不能证明他没有写出过好诗。苍天不会辜负有心人,透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弗罗斯特的名言“诗歌始于情趣而终于智慧”是有实践经验见证的,一个执着的诗人,一个誓与诗歌长相厮守的诗人,他的坚持是终会有所收获的,是值得的。不信,请看他的这首《青桐》中的最后一节:

最后,我用枯死的树干
精心打造一副桐棺。我将亲手
装进我的青春,旧衣服,发黄的情书
洗净的骨头。我不需要谁来盖棺
我像栽树一样,把我栽进大地。
    ——《青桐》

一棵树,在路人眼里是一棵树,一棵普普通通别无二致的树,但在诗人眼里它有时候就是一首好诗诞生的源泉。“情人眼里出西施,诗人眼里出李杜”,诗人对一棵树的日久生情或过目不忘,不会用一朵花或者一盒巧克力表现出来,诗人在现实场域中以柴米油盐酱醋茶为生,在精神世界中骨髓里还是以诗为灵魂升华的发射塔的。“我不需要谁来盖棺//我像栽树一样,把我栽进大地。”,我缘何说白公智的诗歌不是伪乡土诗歌,答案就在这样的诗句里,在火葬实行若干年的当下社会,棺葬的队伍和场面越来越少,一个只有二手经验的诗人无法写得如此深入;我缘何说一个执着的诗人终有所获,一个没有庞大的阅读量,没有长期经验积累的诗人,一个嘴上只会“落花流水春去也”而不像猛虎细嗅蔷薇一样观察,不像牛顿思考苹果一样的诗人,他写不出“我像栽树一样,把我栽进大地”这样的好诗句。

白公智自诩为民间诗人,我想他是脚沾路上泥,心在乡土间,诗中见田园的民间诗人,他的民间不是那些口语诗人所谓的民间,常常在国内大刊上看到他的诗不能就否定他对自己民间诗人的认定,他的民间,是一种自然状态中诗歌内心的民间,而正是他的民间认知,才支撑起了他的诗歌伦理与精神再造。白公智不是医生,但他种植着一大片药材,他在一边种植药材救人生命的同时,也一边种植着诗歌用以和这个物质愈来愈丰富,人心却愈来愈荒芜的世界抗衡。他的诗歌看似是在抚慰自己的灵魂,实际上同时也关注着时代的变迁,甚至为土地里生长的药材起到阳光的作用。

这组诗中《消失的村庄》、《土豆》等诗作也都在体现现实生活、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着不俗的表达,整体而论,白公智的组诗《村居笔记》从现象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种层面而论,他的写作意旨、思想根基、茎叶脉络和多年前影响非凡的余秋雨散文名著《山居笔记》是藕断丝连、相互渗透的,像皮影戏一样,让人流连忘返。新时代已经来临,诗人们写作也应紧跟时代、摈弃旧路,才能不负时光不负诗,我想白公智的这种诗歌写作实践是值得令人期待的,也更是值得许多在走弯路的迷茫诗人借鉴、学习的,我希望白公智能扎根秦岭,但不局限于秦岭,在诗歌的地理位置中翻越秦岭、跨越长江,用更多好诗来回报脚下的乡土大地和山水以及身边众多的父老乡亲、子孙后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6 15: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梦的江南 发表于 2021-3-16 15:35
感谢分享!欣赏,问好!

谢谢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18: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2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席子铺开。依次摆上
葱,算盘,钢笔,种子,人民币。
我端坐中央。
亲人们围成一圈,一齐喊:抓呀,抓呀。
我东看看,西瞅瞅,
就是不下手。
我不下手,谁也看不透我的命运。
    ——《满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20: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遇见茶的时候,水刚从深山出来
澄澈,晶亮,纤尘不染

遇见水的时候,茶刚从枝头下来
鲜嫩,清香,光彩照人
    ——《遇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6: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6: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不风度 发表于 2021-3-16 20:37
一张席子铺开。依次摆上
葱,算盘,钢笔,种子,人民币。
我端坐中央。

谢谢您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6: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不风度 发表于 2021-3-16 20:37
遇见茶的时候,水刚从深山出来
澄澈,晶亮,纤尘不染

谢谢诗友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04:23 , Processed in 0.08308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