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8|回复: 23

【好诗荐评】让诗性在浓郁的诗意中凸显---------张玉书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 07: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玉书 于 2015-5-26 16:16 编辑

灯下,看奶奶穿辣椒串(外一首)

文/李宝刚

在灯下,在奶奶身边
我看见,深秋的红
在笸箩里聚集
在奶奶老花镜深陷的眼里红
我知道,这是
岁月的红,想念的红
一串串挂在目光所及的地方
那是只有我才看见的忧郁

一根针引一条线
在奶奶的心里默默地穿
那一针针穿起的
竟不是我心想中的那种红
而这火红是一种忍耐吧
她的日子比远行的人还火烧火燎的么
因为奶奶是留守老人呀

如火的辣椒越红
久离方回的我
心底越上火,越是火辣辣的
奶奶的针真的好穿心呵

〇老街

老街的故事不多了
那些故事都去了城市或远方。不见回头
篱笆围不住寂寞,已见倾倒,枯萎了喇叭花
越来越瘦的巷子牽不动岁月
在黄昏里喘息。然后淹没在夜幕里
几只蜡烛哭红了眼睛
流淌一滴滴的孤独和思念
暗里掉牙的石磨磨叽不出什么
几年前一阵风带走了那些爱情和誓言
今晨一场雪埋住难以发芽的百年心事

老街的故事不多了。人也不多了
但夜里梦的故事和人不见少
并且常有脚印风尘仆仆的返回
情感深厚的情节、细节
用眼睛打量仅有的一棵老榆树
痴想用稀疏的榆钱。买回
曾经的那些春天

现在老街的日子里,仅存一个故事
从长满青苔的唯一老井讲起
水多水少依然有水桶在打
而且依然要打下去
直到永远。那根井绳
拉不断,拽不断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歌写得真切感人。题目充满浓郁的诗意,这是一首来自生活的作品,让人感到一种格外的亲近和温馨。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没有虚幻朦胧的意象。把动感的细节还原在文字里,带给读者心灵的共鸣。第一小节用画家的工笔,勾划出一幅亮丽的画面,一个红字轻轻遮掩着奶奶忧郁的心事。”聚集,深陷,目光所及,忧郁,这些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第二小节承接上面的描述,让诗意不断散发,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这个小节写得精彩,让读者感受到诗性的存在。“那一针针穿起的 竟不是我心想中的那种红 而这火红是一种忍耐吧,”结尾一个“留守”引发读者深沉的联想。第三个小节诗意继续延伸,由奶奶和辣椒联想到离别家乡的我,让读者体会到一个游子恋想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怀。“心底越上火,越是火辣辣的 奶奶的针真的好穿心呵”这两个句子神来之笔,点活了诗心,照应了题目。第二首《老街》用深沉的笔触,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味,语言娴熟,表达深切,意象丰盈。其中有几个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例如:“老街的故事不多了”“那些故事都去了城市或远方。不见回头”“越来越的瘦巷子牽不动岁月 在黄昏里喘息 然后淹没在夜幕里。”“暗里掉牙的石磨磨叽不出什么”“用眼睛打量仅有的一棵老榆树 痴想用稀疏的榆钱。买回曾经的那些春天”“从长满青苔的唯一老井讲起”等等,可以感受作者一种怀旧和思念之情,这种情在字里行间游走。喜欢这样的作品,它撩动我遥远而苍茫的回忆,它再一次告诉读者:乡愁是一种永远捞不起的痛,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未来。


铁兜顶古驿道(外二首)

福建 郑朝阳


时光照样路过,曾几何时?
你在民间寂寥了

像一条长河,那么多村庄集市
都是源头
马帮驮走历史,书童也随书生
担起岁月,走远了

可否回望?野草粉饰过的悲凉
苍苔续写沧桑

只要一个轻微的足音
或是一声浅叹,都会扣醒这些
丢在古驿道上的魂

我的眼眶装不下太多流逝浮云
只好让风,在苍茫

铁兜顶的风电

是嫌岩石不够原始
是嫌驿道不够历史
是嫌传说不够久远
还是嫌……

立起那么多的风车,在等
唐吉可德

大隔寨

云,把它抬高。它把仰望
拔高!好让尘心,接近星月
开成花朵

山巅上的古堡,已毁弃多时
每个脚印
都在重叠前人,踩低天庭

俨然走成一部史书。举手投足
一颦一笑
皆是活过来的象形文字

源于峰巅的渺茫与天高的空洞
发觉自己
更习惯於低眉

足下。被我羡慕的石头
摆明一条
通往尘芥心路


张玉书推荐:朝阳的诗歌别具一格,读来受益多多,首先是他的诗歌构想敢于跳出一般化的思维,用心把外物巧妙地变成诗歌意象,而这种意象是具有高度和深度,让读者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拔出鲜活的触发点,通过解读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产生心灵的共振。语言具有丰富的积累,灵活精当巧运用,信手拈来总是诗。他的诗歌创作注重意义的凸显和精神感受。诗歌思维比较宽泛,把观察到的东西用文字体现出来。他善于洞开诗歌的层面,让读者去思考去审视去领悟。铁兜顶古驿道(外二首)正是体现了他独特的风格,深沉中见质感,灵动中见洒脱。精妙的句子撩动读者新的视觉感应,例如:“曾几何时?你在民间寂寥了”“马帮驮走历史,书童也随书生担起岁月,走远了”我的眼眶装不下太多流逝浮云 只好让风,在苍茫“这里,我不想再去举出其他例证了,总之读他的作品可以感悟到不少东西,比如构想和表达,技法和诗风等等。


知音
作者:淡泊明志
远闻丝竹
细辨蛙鸣
蛙鸣丝竹笑东风
//
子期化仙
伯牙苦等
月移花落数秋冬
//
天路迢迢
云遮霾障
弦断琴绝不复听


张玉书推荐:淡泊明志的诗歌我读过几首,留给我比较深刻的印象,其作品简约而灵动,飘逸而曼妙,轻盈而鲜活。我喜欢这样的诗歌风格。《知音》让我想到了汉剧《红楼梦》的主题歌“万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背地闻说知心话,只愿知己到白头”。我又想到曾不久为自己的个人专集《心灵的交响》封底写的一首诗“伯牙子期情谊深,高山流水识知音。千古琴声今犹在,美丽传说感人心”。再说到诗友的这首诗,虽然只有9句。但是包含的诗歌元素是丰富的。没有其他累赘的枝蔓,干净利落,把古代的故事巧妙地引进诗歌里面,从中表达一种别致的意义。是的,人生在世,人海茫茫,真正能够做到相识,相知,相融,相好,相知的为数极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首诗歌结尾写得精彩,我想或许是一种生活中的折射,或许是表达一种对知音难求的心绪或者无奈的感叹,总之,我喜欢这样的诗歌意境和韵味。


有一片河水

平原上有一片河水向前流淌
芦苇深处一个村庄人丁兴旺

祖父曾在这河水里摇船打鱼
用一船青色的小鱼换取十八个铜钱
和抵挡黑夜的屋顶

父亲曾在这河水上划水歌唱
吹一支比阳光还要温暖的长笛
迎娶春天的爱情

我也曾在这河水上出生成长
用一支浆载着金色的梦想
在雨季到来之前漂向远方

平原上有一片河水向前流淌
在久远的记忆里不声不响
有时候河水泛滥像母亲疯狂的爱情
有时候河床干枯像祖母深深的皱纹

今天我什么都不说
仿佛一只鸽子在河水上失去了言语
今天让河水里的水草去说
让水草间的鱼去说
在平原上有一片河水向前流淌
你我都是这河水上随风来去的羊

2015年5月5日,诗城江油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歌写得真切感人。用朴实的语言构建实实在在的诗歌意义。带给读者阅读的感悟。开头用简洁的话巧妙地引出主题,让读者沿着诗人的思路,沿着长长的河堤去寻找早年留下的脚印,去打捞沉浸在河里的故事。诗歌写了三代人生活的不同环境以及对家乡那一片河水的热爱。“祖父曾在这河水里摇船打鱼”“父亲曾在这河水上划水歌唱”“我也曾在这河水上出生成长”诗歌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张和有度,衔接自然。第五小节写出真实的情景“有时候河水泛滥像母亲疯狂的爱情 有时候河床干枯像祖母深深的皱纹”结尾一段写得很精彩,有些句子写得相当给力,例如:“仿佛一只鸽子在河水上失去了言语”“今天让河水里的水草去说 让水草间的鱼去说”这些句子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不但升华了诗意,点活了主题,而且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我喜欢这样的构想,喜欢这样的语言,喜欢这样的表达,喜欢这样的意义,推荐给大家,继续欣赏,读出一种韵味,读出一种风格。




文/ 军政

天有多高,我不知道
娘的恩情比天高,我知道
山有多重,我不知道
娘的恩情比山重,我知道
路有多长,我不知道
娘的恩情比路长,我知道

娘是深空,我是一颗星
娘是大海,我是一滴水
娘是沙滩,我是一粒沙
娘是森林,我是一片叶
娘的胸怀,那样博大
卑微的是,我对娘的报答

天会老,永不老的是
娘对我的恩
地会荒,永不荒的是
娘对我的情
无论我在哪里
都是娘不尽的牵挂

娘啊,娘!
今生无以为报
就让我的来世
一半,化作一片草
覆盖在您的墓上
一半,化作一捧土
铺垫在您不朽的身下

张玉书推荐: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关描写母亲的诗比比皆是,但是,我总是觉得这首诗传递正能量,写得亲切感人。第一小节写得给力。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句子形式别致,分别用了三个“我不知道”和“我知道”加强了诗歌的语气。换一个角度说明:娘的恩德比天还高,比海还深,永远不能忘怀。第二小节,运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作者词汇的积累丰富,用词精当得体,例如:”深空,大海,沙滩,森林”还有与其对应的“一颗星,一滴水,一粒沙,一片叶“加强了诗歌表达的效果。第三小节,进一步表明娘的大恩大德,时时刻刻把我牵挂。凸显了天下最好是亲娘这个意义。第四小节写得相当诚挚,“一半,化作一片草 覆盖在您的墓上 一半,化作一捧土 铺垫在您不朽的身下”。不但表述一种崇高的敬意,还透露了诗人的心愿。这首诗带给我一种启示:诗歌创作不需要追求朦胧的意境,不要追求词语和句子的华丽。只要是让人读地懂,带来感悟和感动就已经不错了。同时留心生活,仔细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用顺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成为一首诗歌。


《把温暖还给黑夜》

文//mg云卷云舒

这些风声,来自哪里
漆黑的后花园
我忘了,曾种下什么

我未眠
与花草虫鱼嬉戏相伴
当我的目光和那株吊兰相遇
它小小的白花开在我的心底

岁月这么安祥
像鱼儿无声地穿梭于
沙石水草之间
世界那么小,那么圆满
刚好能盛下今晚的月光



张玉书推荐:《把温暖还给黑夜》这首诗写得深沉,巧妙地运用比喻,让诗意层层递进,自然散发,具有一种隐约的意境。透过这些质朴的文字,我仿佛看听到一种心灵的独白。第一小节作者把自己生活的环境比作是一个后花园。“我忘了,曾经种下什么”说明时过境迁,留下的依然是平静的心态。第二小节笔锋轻轻一转,写出一种在幽静中的心情,连用了“三个未眠”表露了一种悠然自乐。“当我的目光和那株吊兰相遇 它小小的白花开在我的心底”。这两句写得精彩,巧借这特定的环境,说明有些事情已经过去,但是有些细节依然积淀在心灵深处。虽然外面的生活五彩缤纷,但是我情有独钟,喜欢这种小小的角落,因为它溢满简单生活的写意。第三小节。写出了一种淡定面对纷繁的尘世。岁月静好,宁静致远。字里行间透露出独特的向往,向往那没有灯红酒绿的虚伪,没有烦乱心事的纠结,没有功名利禄的追逐,没有风声雨声的敲打,表达诗人固守纯净温馨的小世界的心愿,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憧憬和追求的思想情怀。结尾两句“世界那么小,那么圆满 刚好能盛下今晚的月光”写得相当精彩,有效地把诗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写得朴实,写得坦诚,写得漂亮


孩子,你的微笑拂过如初夏的风

文/ 丹青

五月的鲜花醉了世界
那不是夜空的星星
那是妈妈寻觅你的眼睛
如灿烂的朝霞
飞在大地上绽放的精灵
翩跹如彩蝶
轻歌曼舞
如燕儿和鸣
孩子 那是你的微笑轻轻拂过
妈妈的心灵
如和暖的初夏的风
如月光般皎洁轻盈
如妈妈对孩儿无边的爱
好好的 宝贝
你的背后
是妈妈无眠的眼睛
大海啊 日日夜夜
阵阵涛声
可否带去 可否带去
妈妈永久的叮咛

(2015.5.13.)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朴实,表达顺畅,亲切温馨,情感丰富。没有故弄玄虚,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刻意粉饰,这样的诗歌表面上写得简单,其实写得相当深刻,可以说是传递正能量的佳作。词语运用得体。例如:“醉了,寻觅,灿烂,绽放,蹁跹,拂过,皎洁,轻盈,叮咛”等,对表达诗意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句子流畅,表达真挚,为突出诗歌主题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意境。有些句子鲜活而贴切,例如:“那不是夜空的星星 那是妈妈寻觅你的眼睛 如灿烂的朝霞 飞在大地上绽放的精灵”“孩子 那是你的微笑轻轻拂过”“妈妈的心灵 如和暖的初夏的风 如月光般皎洁轻盈”“你的背后 是妈妈无眠的眼睛”写得多么美妙啊!字字真切,句句暖心。表达了一片诚挚的感情,这样的作品带给读者一种深切的感受,撩动读者丰富的联想。鸣禽也有真情在,喜得相逢就开心。是的,世界上最美妙最完美的就是无价的亲情。亲情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亲情是一首永远不朽的歌。这里的母亲和孩子不只是指代母亲和小孩,也可以说是老师和学生。喜欢这样质朴纯净的风格,喜欢这样情深意切的表达。写得给力,值得体味,值得欣赏。


小轩窗

文/凝眸丝雨

透过缕空雕花
月光闲散在墙上
一笺诗词   瘦了等待
三千青丝   点墨成痴

今夜  只想燃起一炉檀香
品一杯清茶
让无尽的思念
沿着目光的回廊
抵达你的心上

张玉书推荐:这首小诗写得别致,写得纯美。写得精巧。虽然只有短短的9句,但是蕴含着不少诗歌的元素。用词到位精准,例如:”透过,闲散,瘦了,燃起,沿着,抵达“等,为营造诗的已经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中有些句子相当精妙,例如:“一笺诗词   瘦了等待 三千青丝  点墨成痴”“沿着目光的回廊 抵达你的心上”质感强烈,展现了一幅动感的画面,一位穿着青花衣裳的姑娘,站在小轩窗里面,用一种深情的目光在注视着,等待一个漫长的美丽季节,试图寻觅一种独特的心情。其实是在凝望一幅印在心里的风景。一个“瘦了等待”一个瘦字点活了诗心,”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曾经写过的一首诗“你悄悄走了,留下孤独的日子,杜鹃啼血的夜晚,月光下晃动着一个身影,长长的思念,瘦瘦的寂寞”。点墨成痴“一个”痴“字写出结疤在内心的思念。第二小节笔锋一个漂亮的转身,承接上面的诗意,来一个巧妙地组合。牵引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丰富的联想。这首诗婉约奇丽,作为一首小诗,能够写到这样的程度应该不错了,可见作者具有灵活的写作技法,具有丰厚的文学底蕴。瑕不掩瑜,整首诗由于句子局限,显得有点儿单薄,其次,在把图上的意境融进诗歌意境,写得深沉一些会更好,同时可以用一两句神态描写用来衬托一种孤独的内心。结尾感觉还是欠缺情感的因素,如果语句上再通过打磨来一个质感的突破,用一种温婉含蓄去渲染内心的等待会更完美些。期待作者更多的好作品,在诗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7: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书 于 2015-5-26 17:42 编辑

我多想留住这春天

作者:淡泊明志

如果能够
我多想一直留住这春天
与桃花、梨花做个伴
嗅一嗅她们清幽的芬芳
抚一抚她们嫣然的笑脸
然后饮一杯精心调制的花蜜
尽情地品尝生活的甘甜


如果能够
我多想一直留住这春天
与喜鹊、紫燕聊聊天
听一听燕雀演奏的和鸣
赏一赏春风伴奏的桥段
然后握一握垂柳的柔软
让和煦的春风把心儿吹暖


如果能够
我多想一直留住这春天
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
尽情回味儿时的欢乐
抛却岁月碾压的沧海桑田
任思绪信马由缰
让烦扰烟消云散


如果能够
我多想一直留住这春天
在月光的清辉下
捧一卷唐诗
感受诗仙的豪迈
温一卷宋词
细品清照的温婉

如果能够
我想采撷最美的句子
为春天献上不朽的礼赞
如果能够
我想借来马良的画笔
定格住鸟语花香的河流山川
如果能够
我想永远永远留住这春天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歌值得欣赏,最引人关注的首先是题目:我多想留住这春天,是的,春天是一个美丽动感的季节,春暖花开,许多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确实值得留恋,一个“多想留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歌结构别具一格,每个小节都巧妙地运用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一种张力,凸显了诗人一种假设的意念。几个小节衔接自然,浑圆一体,有效地照应了蕴含的意味。有些词语用得恰当到位,例如:嗅一嗅,抚一抚,听一听,赏一赏,捧一卷,温一卷,为组合句子起到应有的作用。让思维进一步得到散发和延伸,牵引读者沿着诗人的思路潜入诗歌的内核,去感受其中独特的意义。有些句子营造得很好,例如:“让和煦的春风把心儿吹暖”“为春天献上不朽的礼赞”“我想借来马良的画笔”“定格住这鸟语花香的河流山川”,读者这些顺畅的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具有丰厚的文字功底。“我多想一直留住这春天”,连续出现了几次,不但加强了表达的功效,还巧妙地融合了心中的期盼,升华了主题。整首诗歌,格调高雅,清新明快,值得欣赏,值得借鉴,值得推荐

脆皮香蕉

文/ 伊人飘香

寂寞的人,不要独行
一个不小心,会触痛神经
从不消停的东关街
叫卖着记忆
我用尽所有力气
寻找脆皮香蕉

嗯,很甜
甜得我直流眼泪
不知从何时起
贪恋上这种味道
正如人们常说
爱上了,就是一辈子

好吧,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
用心品尝
让丝丝味道渗透每一寸细胞
以抚慰曾经的相识

相识,来得措手不及
虽然,我一向不喜欢甜食
穿梭过无数次的东关老街
小吃,依然林林总总
而今,我想吃的 只有,脆皮香蕉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歌,写得别致,简约而不简单。表面上写脆皮香蕉,其实写的是比脆皮香蕉更富味道的东西。没有高深的意境,但是让人感觉到一种诗意在字里行间轻轻流淌。语言朴实,质感强烈,表达顺畅,每个小节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诗歌巧用暗喻的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实是写美好的爱情,这种情是甜淳的。这种构想触发了读者对生活的联想。诗中不少词语用得恰到好处,例如:寂寞,独行,触痛 消停 寻找 品尝 ,渗透 抚慰 穿梭等加强了句子的表达力度。有些句子用得生动形象,例如:“叫卖着记忆”“贪恋上这种味道”让丝丝味道渗透每一寸细胞 以抚慰曾经的相识“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 用心品尝”“相识,来得措手不及”这些句子具有张力,从而凸显诗意。开头和结尾照应自然,相得益彰。“寻找脆皮香蕉”“而今,我想吃的 只有,脆皮香蕉”这首诗歌没有朦胧的迹象,让人容易读懂。称得上好诗。我认为诗歌创作,运用的语言不要过于朦胧,连自己都看不懂的东西,拿给别人去看,那就是真的对不住读者了。


象棋
   ——致我们的历史
文/重楼之光


《王》
荒原上一座辉煌如大星的城
王一只手握紧剑
一只手握紧诗
在等待秋风吹起
收割田野上的麦子和血
冰冷的石头上一个龟壳突然裂开
王的秘密沉默不说


《士》
在这亡灵游荡的河流上
夜色已经深了
你听见远处鹰的哀鸣
和地心深处传来摄人心魄的鼓
在寒风中打了一个哆嗦
将锐利的目光收紧在心口
灯火下看见王在石头上沉睡


《相》
当战斗的号角吹响的时候
你总是在树荫下沉思
想象着一朵花在火中娇艳地开放
梦见一只鸽子飞过这苦难的天空
田地开始长出粮食
喂养坚强的生命和饥饿的胃
是谁在弹一曲大象无形


《马》
岁月中马的嘶声传来
马的翅膀飞过
划破黑暗的谎言
撕裂了流矢编织的网
在周天子的山和河
在大火漫过的十三州
天马踢踏或者白驹过隙


《车》
春雷滚过的平原上
王坐在战车上随风驰骋
八千里路云和月
那是金属与金属的碰撞
那是骨头与骨头的交接
当一场雨水洗尽铅华
红了谁的旌旗
白了谁的故乡


《炮》
把一颗心装进青铜制成的炮筒
在大地上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你是母亲的好儿子
姐妹的好兄弟
为了守护神灵赐予的家园
用鲜血铸成了一道长城
在冬天被冰雪封冻


《卒》
乘一叶扁舟渡过这古老的易水河
为一个视死如归的梦想
那是回不去的故乡
那是到不了的远方
你一步一步要在这迷失的土地上
刻下自己坚毅的脚步
千年后的风仍在艰难地诉说


《对弈》
秋天深了
神灵在家中安静的休息
秋天深了
王在城堡里对弈
在这小小的棋盘上
一时红色压倒黑色
一时黑色压倒红色
惊醒了岁月中一只熟睡的野兽


《历史》
历史是一个盲目的赤子
任人用刀与火粉饰
历史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
任人用红与黑打扮
只有我们躲进这遗失的角落
在一片落叶下抱头哭泣


        2015年5月12日,诗城江油


张玉书推荐:把象棋巧妙地引进诗歌,赋予一种鲜活的意象,语言娴熟,表达别致,意味浓郁,质感独特。用审视的目光,将象棋和历史联系起来,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的诗歌作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让读者沿着诗人的思路,进入诗歌的内核,挖掘动感的蕴意,写得别致,写得深刻,写得巧妙,在中国诗歌论坛,这样的诗歌相当罕见,诗人能够写出这样富有动感的作品着实不易,特此推荐给大家,共同感受圆润的创作技法,感受厚重的诗歌意义。



影青执壶
文/秦志良

从唐口入,从宋嘴出
时光如酒,
一些诗藏在里面,一些词在外面
它们在月光下共舞
在莲花上起伏

总有一些细节被忽略
例如神仙会从天而落
桌上摆满蟠桃,执壶之人悄然而至
倒出王冠,倒出愤怒
倒出的是惊天动地

不是每次都有神话,
平凡执壶之人
自有平凡执壶的理由
黑暗终会成型,被白包围
倒出诗意,倒出浪漫
倒出一生的延续和牵挂


张玉书推荐:诗友的作品我曾经读过一部分。总的印象是形象生动,不事雕饰,质感丰盈,意蕴深刻,潜伏着一种诗歌精神和主观感受。撩动读者一种新的审美意识。这首诗始终保持诗人一贯的诗歌风格,值得欣赏借鉴。这首诗歌词语运用恰到好处,对诗意的表达有一种穿透力,让人体会到鲜活和纯净。例如:藏,共舞,起伏,忽略,悄然,惊天动地,包围,延续,牵挂。”其中倒数第一段,连用了“倒出”加强了语气,突出了“壶”的特点意义。倒数第二段也是三个“到处连用”一气呵成,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第一段把古代的物品和时光紧密联系起来,暗喻一种深刻的感叹。意在说明一些曾经被时光浸泡的东西,依然有它真实的存在。正如诗人所说:“风雨如诗,如词,每一段历史走来,在黑夜中盼望月亮,在尘世中盼望莲花,舞动是瓷器的身影,何须见证嫦娥的真实,在意会中自我感悟,空山听鸟语.”诗歌没有高深的意象,字里行间注重想像,把思维散发在诗的内核。把一种物象巧妙引进诗的意象,把一些生活方式凸显出来,共同感受那些执壶之人积淀在内心的意念和期盼。作者表面写得是执壶之人,其实是一种诗意的创造,从中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感触。诗歌写得简约,写得深沉,值得思考和琢磨。



小轩窗

文/凝眸丝雨

透过缕空雕花
月光闲散在墙上
一笺诗词   瘦了等待
三千青丝   点墨成痴

今夜  只想燃起一炉檀香
品一杯清茶
让无尽的思念
沿着目光的回廊
抵达你的心上

张玉书推荐: 这首诗写得别致,写得纯美,写得精巧。只有短短的9句,蕴含着不少诗歌元素。用词生动精准,例如:“透过,闲散,燃起,沿着,抵达”等,为营造诗意起到一定的作用。诗中有些句子相当精妙,例如:“一笺诗词   瘦了等待 三千青丝  点墨成痴”“沿着目光的回廊 抵达你的心上”展现了一幅动感的画面,一位穿着古典素衣的姑娘,站在小轩窗里面,用一种深情的目光在注视着,等待一个漫长的美丽季节,试图寻觅一种独特的心情。正是:望穿秋水情无限,清幽月下问情殇。其实她不是在欣赏其它景物,而是在凝望一幅叠印在心里的风景。一个“瘦了等待”一个瘦字点活了诗心,”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写过的一首诗“你悄悄走了,留下一片独白,杜鹃啼血的夜晚,月光下晃动着一个身影,长长的思念,瘦瘦的寂寞。”“点墨成痴’用得特别洒脱,一个”痴“字写出盘结在内心的思念。第二小节笔锋一个漂亮的转身,承接上面的诗意,来一个巧妙的组合。牵引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首诗婉约奇丽,简约意蕴。作为一首小诗,能够写到这样的程度应该不错了。可见作者具有灵活的创作技法,具有丰厚的文学底蕴。瑕不掩瑜,整首诗由于句子局限,显得有点儿单薄,其次,没有把图上的意境巧妙地融进诗歌意境之中,如果再写得深沉一些或许会更好,我想:可以用一两句神态描写衬托一种孤独的内心。结尾感觉还是欠缺一些情感的因素,如果语句上来一个质感的突破,用一种温婉含蓄去渲染内心的等待会更完美些。期待作者更多的好作品,在诗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7: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书 于 2015-5-7 20:22 编辑

缤纷落英淡淡伤

作者:淡泊明志

昨夜雷雨交加
今日落英遍地
真的还来不及回眸
春天就这样悄悄走开

风雨初霁的清晨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
那是被摧残的蔷薇
弥留之际散发的芬芳
枝头的喜鹊
也在叽叽喳喳
诉说着雷雨的猖狂

人生犹如花开花落
会有艳丽
也会有枯黄
那能永远芬芳
就像那昨日盛开的蔷薇
绚烂夺目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
遍地飘零令人忧伤
人生好比一座高山
没有起伏
那来奇峰险峻
人生恰似一片大海
没有风浪
那来水手的歌唱

夏日的暴雨会更加肆意
雨后的清晨也透着一丝清凉
暂不去想那烂漫的鲜花
管他风霜雨雪
管他尘世寒凉
先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安详
还有露珠点缀的青葱
遥想那条窄窄的幽巷
还有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写于2015.5.7下午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题目缤纷落英淡淡伤,富有浓郁的韵致,像古诗词一样耐人寻味。整首诗歌注重了韵律的优雅,巧妙地选择动感的词语进行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从中获得一种独特的美感。这是一首新格律体现代诗歌,这种风格清新别致,在中诗网很难读到。这也许是我喜欢的一个缘由。诗中不少词语用得到位,例如:‘悄悄,淡淡,弥留,猖狂,枯黄,绚烂,突如其来,飘零,肆意,烂漫,安详,青葱等,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从而让诗意不断跳跃延伸,达到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第一小节,由雷雨写到被折磨飘落的花朵,一种惜春恋春的情丝渗进婉约的诗行。第二小节,沿着一个意象,笔锋顺畅,写出了雨后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花香。第3和第4句写得特别精彩,“那是被摧残的蔷薇 弥留之际散发的芬芳”。说明雨水的猛烈,一个摧残用得形象生动,加强了词语的表达力度。紧接着又用了一个精当的拟人手法,一个诉说,道出了对雷雨的无情和恐惧。第三小节由花写到人生,连续用了三个通俗的比喻,增加了诗歌的质感和分量。说明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困难,诗人在这里用诗歌语言去触发大家的联想,通过花开花落这一自然现象告诉读者,也告诉自己,要正确对待,不要自暴自弃。,敢于经历磨难才能显示生命的宝贵,只有搏击风浪,才能感受大海的壮美。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人生苦短,应该有一种穿越红尘的豁达。这样才活得实在,活得坦荡,获得悠然。正如女人不可能年年年十八一枝花,总会有珠落花黄的时候。千万年来,那些沉鱼落雁的古典美女,又有多少人能留下靓丽身影?第四小节,又来一个巧妙的转折,牵引读者抵达诗歌的内核,去感受出自心灵的呓语。管他风霜雨雪 管他尘世寒凉 先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安详”。这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感悟,结尾给了力,巧借一种遥想,表达一种乐观的心态,不但凸显了题目,而且照应了诗歌的主题。


雨,搅动一帘幽梦

文/枫月儿


梦里,沿着桃花
唤醒,沉睡的月亮
我的思念,多像那伞
离你很近,守候
你的城市

今夜,雨搅动
一帘幽梦
我想在一场梨花雨中
等风,等你
一双至纯的目光
依偎,美丽的地方
有薰衣草的芬芳

我知道幸福,很近
所有心灵的温暖
都藏在月光下

我想,琢亮一桩房子
让世界上所有流浪的心
都住进,明天所有的温馨

一盏新梦
从一片绿叶开始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歌写得给力。题目本身就蕴含浓郁的韵味,引发读者赏读的兴趣。一个“搅动”用得恰到好处。“一帘幽梦”这个梦到底因谁而触发?激发了一种让人思考的意念。诗中不少动词用得生动形象,例如:沿着,唤醒,守候,依偎,藏在,琢亮,流浪,住进,不但增强了语言的张力,还为凸显诗意营造做出有益的辅助。一些形容词也用得贴切,例如:幽,至纯,美丽,幸福,芬芳,温暖,温馨,新等等。这些词语为句子的组合起到连接修饰的作用。整首写得轻盈,写得深切,写得真挚,仿佛听到月光下轻轻的呼唤,这种呼唤出自心灵深处的积淀。有些句子写得精妙,例如:“离你很近,守候你的城市”“我想在一场梨花雨中,等风,等你”“一盏新梦 从一片绿叶开始”这些句子的巧妙运用,可见诗人丰厚的文字功底。轻轻说出,信手拈来。作者借雨,搅动一帘幽梦。写出一种深沉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这样的作品没有故弄玄虚,是一种被时光浸透了的独白。



文/王雯乐

许多地方都有门  
你只在转弯时打开一扇
一些转折 你不经意
门便禁锢终身

世上的景致
不可能人人皆知
门是不具象的
你目中苍苍

有人会豁然雀跃
你却看不见一丝绚烂

就像我错过的世界
一个女子忸怩的身影
在风中来回“咯吱”响动
我竟然没推开门扉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歌写得深沉别致,里面蕴含着独特的诗歌元素。构想和表达达到一个炉火纯青的境地,思维慎密,语言精炼,技法圆润,可以感受诗人丰厚的文学底蕴。一个“门”勾起读者的联想,作者把大家熟悉的物象作为诗歌的意象,来一个诗意的突破。把一种潜伏的意义通过这扇门打开,直抵深层感受那些存活的意义。作者借门构建诗歌结构,从中折射一种生活的现象,这是一种无形的门,也可以说是一种虚掩的门,甚至可以说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些诱惑。门里门外有着不同的风景,其实这是一道隐形的屏障,它把一些东西隔开,变成一种朦胧的意念,许多人像穿越,许多人想躲避。也许是一种看得见的门,里面有你从未见过的美丽,你没有勇气和办法去打开,结果得到的依然是惘然若失,永远都无法知道其中的秘密,也许有人虽然打开了,但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和真实。诗中一些词语用得精当,例如:转弯,转折,禁锢,具象苍苍 豁然雀跃错过忸怩竟然,推开等加强了诗歌表达的张力。结尾一节,写得给力,凸显了想要表达的那种韵味。这首诗歌简约中见深厚,灵动中见质感。值得欣赏,值得借鉴,值得推荐。



五月,轻吟一曲地久天长

文/胡蓉

1
泼一方墨香
将季节的心事渲染

红尘中的过往
来来去去

那些慈悲了心事的花朵
诉说一场流离

2
住在光阴的岸边
观岁月不老

挽一袖春风
看云水不惊

如何留住东风
花事才能不败

3
在姹紫嫣红中感怀
在花香氤氲中沉迷

按压蠢蠢欲动的思绪
将一怀心事化解
枝头又生了绿意

伸手触摸季节的脉络
由眼及心 嗅到果子成熟的味道
一缕香甜飘散梦里

4
木棉树下浅唱
林荫下更显葱郁

寂寞的种子已发芽 挂果
只待收成
心终归于平静

5
我只是季节里张望的花朵
捡拾繁华的初心

再硕果累累
守候在晨昏

着一色成熟的金黄
吟一曲地久天长


张玉书推荐:这组诗歌写得精妙。没有刻意的意象,没有华丽的点缀。却给读者带来一种良好的感受。语言表达驾轻就熟,似乎信手拈来,其实作者是经过用心打磨的,才会出现那么多精彩的句子。例如:“泼一方墨香 将季节的心事渲染”“那些慈悲了心事的花朵 诉说一场流离”“如何留住东风 花事才能不败”“将一怀心事化解 枝头又生了绿意”“寂寞的种子已发芽 挂果 只待收成 心终归于平静”“我只是季节里张望的花朵 捡拾繁华的初心”“着一色成熟的金黄 吟一曲地久天长”这些句子对营造诗歌意境,凸显诗歌意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牵引读者沿着诗人的思路,去触摸心灵的律动,去感受蕴藏在诗歌内核的意味。写得轻盈,写得顺畅,写得富有质感。结尾一句写得给力,不但照应了题目,而且点活了诗心。喜欢这样的风格,喜欢这样的表达,喜欢这样的构想。寂静的月


   文/ 胡蝶


你曾经温柔的说出一句誓言
而我却固执的写下千首诗篇

可黄昏还是临近了
暮色里的斜阳也渐行渐远

无边无际的黑
吞噬了所有的一切

一切都远去了
只剩下一轮苍白的月
寂静的照耀我的诗篇

张玉书推荐:  这首诗值得赏读,题目充满浓郁的诗意。“寂静”这个形容词修饰了月,让我看到一个静静躺在天边的月,正如我《今夜读懂了月亮》中写到的“像纯情的少女 洁净而丰盈 它逃离了纷繁的喧嚣 它远离邪恶的侵蚀 给世界带来光明和宁静”胡蝶这首诗用词精准,可见作者具有丰厚的文字功底。例如:温柔,固执,吞噬,照耀等,不但增强了诗的质感,而且为营造意境张本。句子用得恰到好处。特别是结尾那几句写得相当精妙,是一种心灵的折射,不但点活了题目,而且升华了主题。第一小节中的一个你,一个我,一个说出,一个写下,糅合自然,相得益彰。从时间概念来看也安排有序,”黄昏——黑夜,由于黑夜吞噬了一切,让人感到一片漆黑。这首诗表面写的是“寂静的月”或许是说明一切美好的愿望被清风流水带走,内心依然积淀着一种爱恋,还有那孤独的情绪和无题的忧伤,然而,一切都已经消逝,只有诗歌才是一种最好的安慰,只有坐在时光的码头上看那苍白的月亮

脊 梁
文/朔默雪

地震让高楼陷地三层
废墟之上的钢筋铁骨,依然站立着坚强
花瓣被大风卷去
花茎依然挺起花蕊,深情眺望
那个依然不到的,就是脊梁

一想到脊梁,就想到父亲
父亲的脊梁是弯的
日本鬼子的弹片让他失去了挺拔和流畅

那脊梁让粗绳磨成脓水,脓水化成伤痕
伤痕铺上老茧,拖着铁犁嚼啃着黑土地
硬是把北大荒,拖出一个北大仓

推着一车车砖石,脊背晒得流油发亮
为失学的孩子,为垦荒子弟能有文化
父亲的脊梁,挺起一座书声朗朗的学堂

退休之后他属于了我们
我才有幸见到那伤痕累累,无法挺值的脊梁
上面流着母亲多少泪光

我懂了,那笔直炫耀的不一定是坚强
我懂了,那弯曲沉默,扛着世事沧桑的
才是男儿真正的脊梁


张玉书推荐: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首先着笔的是地震后废墟上的钢筋铁骨,第二小节由物及人,笔锋轻轻的转折,由脊梁联想到父亲。“父亲的脊梁是弯的”写出了沉重的苦楚。第三小节的描述写出了父亲的特点,“硬是把北大荒,拖出一个北大仓”第四小节写出了的善举,用心血和汗水建起了学堂。第五小节通过“伤痕累累”和母亲的泪光“照应了上面第二小节的表述,进一步凸显了父亲的腰是弯曲的,但是他的内心依然是无比刚强。他的身上有一种看不见的毅力。最后一个小节”两个“我懂了”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带给读者的联想和启迪。这首诗语言朴实,富有现实意义,值得赏读。瑕不掩瑜,诗中的有些语句还不够精准和透彻,例如:“那个依然不到的,就是脊梁”“日本鬼子的弹片让他失去了挺拔和流畅”不过,这些是可以继续打磨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 0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张老师辛苦!{:soso_e17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 1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的点评贴切、到位,使诗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学习精华作品,欣赏老师的博学及精彩妙评!{:soso_e16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 1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 18: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诗、学习张老师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6: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书 于 2015-5-3 16:19 编辑

谢谢大家的关注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3 17: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精彩的点评!很喜欢“灯下,看奶奶穿辣椒串”。虽然我从未见过爷爷奶奶,但我知道有爷爷,奶奶相伴的日子,是何等的幸福,温馨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18 11:22 , Processed in 0.08620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