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和“中国诗歌“有个约会

热度 1已有 681 次阅读2011-6-23 19:56 |个人分类:杂记

我和“中国诗歌“有个约会

1994年我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九十年代中国文学走势暨创作研讨会”,从那些资深编辑们那里我第一次听说了文坛的一些潜规则,这也使我当时的创作激情受到不小的影响。那次北京之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就懒于提笔。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断有灵感来敲门,结果自己还是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对于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岂有将灵感拒之门外的道理。于是,又提起笔继续走到笔耕的道上来。但作品出来之后,并不象以前那样猴急地找展示的平台了。面对一个陌生的,我并不了解的文坛,我也开始冷静地思考和关心起文坛的一些现象及其动向来。

那时侯网络还不普及,资迅也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所有的信息及其来源也是有限的。在没有找到更多渠道了解文坛的时候,我便开始从新审视自己,解剖自己。想想我从1986年就在《诗歌报》发表作品,很多年过去了,在表达的平台上,依然没有几次闪亮的登场。再想想自己那些年仅有的几次在纸媒上的亮相,其实都不是靠自然投稿获得的。看看那些文坛的活跃分子,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就不得不承认,在文坛的道路上,自己跟本就没找到有效的途径。

于是写作之后,我开始谨慎投稿。后来重庆发生了“重庆文坛打假忙”,作者无意间便透出了文坛的一些黑幕,使站在门外的写作者不禁不寒而颤。在以后读到徐林正《文坛剽客》的书后,对文坛的丑恶便更加坚信不移。再后来又读到湖北李更的《绑赴文坛》,基本上就不敢再向纸媒投稿了。

稿虽然不贸然无目的地乱撒网了,但写作还是要继续。在写作之余,我偶尔也参加一些当地的文学活动。记得一次在区作协,听重庆老诗人杨山讲起一些经验之谈,不竟大生感概,看来创作和发表都各是一门不浅的学问!

我开始扪心自问,我是不是适合从事这一项工程。在这一次拷问中,我发现既然这是两项不一样的工程,那我又何必要这样苛求自己,让自己成为全能冠军?我既然不是做全能冠军的料,那么在单项上有所突破,不也是一件挺好的事吗?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就象每个人都有短处一样。只是成功的人更善于展示出自己的长处,从而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成功。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开始变得自闭起来。象孔明所说“不求闻达于诸候”一样,我潜心地热衷于自己的创作,象那些隐士所倡导的“处林泉之下常怀廊庙的经纶”一样。一边关注诗坛的发展,一边闭门造车。象那些执著于研究道法的修行者一样,躲进高山,深山练剑。

在这样的煎熬中,迎来了九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时中国诗坛热衷于各种各样的诗歌大赛,各式各样的文学刊物大都刊有这样的迅息。

这样的迅息对我来说,还是具有相当大的诱感力。那时我虽然躲在暗处不停地写作,但也还是渴望有个表达的平台。在惧怕向当时主渠道刊物投稿的时候,这种通过赛事的渠道似乎显得更为亲和也更为贴切一些。于是,我便成为了这些赛事的热烈响应者和忠实追随者。这一时期,这种传播方式似乎也成了我写作唯一向外传递表达的途径。

1999年,也不知在什么报刊上,我读到了中国诗歌学会举办的《当代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征文,按照征文的要求,我象参加当时众多大赛一样,寄上了自己的作品。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来自北京市沙滩北街2号“中国诗歌学会”寄来的《中国当代诗人自选代表作》入选通知,同时附带一张“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资格及申请办法”。没过几天又收到了祁人主编的“中国诗人报”。

记得当时的要求是,入选者“需赞助购书一套”。由于当时各种大赛竞相举办,鱼目混珠,真真假假难辨真伪。为了保险起见,我先将资料寄了过去,想等资料收到后,再完善其他手续。结果,却不想后来竟失去了联系。

这以后,在流览其他传媒时,我也期望再次邂逅。可等了很久很久,还是没有见到“中国诗歌学会”的音迅。

时间也过得真快,一转眼又迎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普及及民主化,使得大量的迅息及资迅朴面而来。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拥有话语权的时代,实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经过了长期的修练和漫长的煎熬与等待之后,我也来到了这个广阔的天空里,在这个没有暗箱操作,透明得可以看见肌肤,得靠自身实力支撑的网络里畅游。我背上“板块结构”和“活动意向”的行囊,提着现实主义的感性诗歌长剑驰骋于网络中,独步江湖,纵横捭阖。

我知道,在一个行业里。发展比保持现状更为重要。所以说贡献,并不仅仅是继承,要有所突破而不墨守成规才能迎得更大尊重的时候。网络给了创造者们最理想的平台。

当我打开网络,发现我的诗歌理论及其体系,不停地被转载,且很多成为了私人博客珍藏品的时候,我感觉到多年的闭门修行并没有白过,我可以在这个开放的时代笑傲江湖。

我的强大并不是象众多的优秀学生一样,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他们这些好学生在听着老一辈的教诲中成长,在继承老一辈的衣钵中,几可以假乱真。而我是独行侠,是想通过自己努力,寻找一种思想体系,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表达方式。

我的标准不一样,就得经过社会的检验。

在网络世界里,没有利益的搏弈,检验结果也就显得更为真实可信。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我学会了分享。在分享别人成果的时候,我也渴慕更多喜欢诗歌的人,来分享我在诗歌领域里收获的这种成果。

所以,我要寻找更适合的平台,来传递和扩散这些我所获得的成果。在网络上,我不停地寻找更为权威的平台,更为强大的对手。来给我的创作成果以更大的支撑。

在一次无意的流览中,“中国诗歌”进入了我的视线。打开一看,竟然是中国诗歌学会主办。这使我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一首诗:

我们都没有睽离这座城市                                                       

蕞尔城市,我们注定要相遘,

你说你很怀念从前

你说很多朋友的故事和故事的细节

还在你的梦靥里

……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指南针 2012-6-18 07:39
分享别人成果的时候,也更喜欢唱怀心灵诗歌的人,分享在诗歌领域收获的心理共鸣和感慨。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3-29 23:24 , Processed in 0.0794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