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秦华转存】《中华少年》杂志秦华访谈

已有 580 次阅读2017-4-8 00:48

【】《中华少年》杂志秦华访谈[更新时间]2009-01-28 16:34:59 [字数]5224

秦华转存】《中华少年》杂志秦华访谈

 

     【】有信心,有毅力,就有美好未来

                  --著名诗人秦华访谈录

 

             《中华少年》记者:杨培宏、孙明阳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被很多诗爱者关注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是秦华。起初,我以为是位男性诗人,后来读了她的散文诗,看了介绍她的文章,才知道是位女诗人,一位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女诗人。她的本名叫唐玲,是国际儒商联会的文化部副部长、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散文诗学会成员、作协会员,《原野》杂志顾问、《中国微诗歌》论坛顾问,《榕树下》社团《蓝调儿组合》主编、《散文诗世界》杂志网站主管、《中国诗歌学会》、《岁月》、《北美枫》、《乐趣园》等诸论坛斑竹。她自1994年开始写作,有大量的作品散见于《中国散文诗90年》《2007中国年度散文诗选》《诗刊“中国当代诗库。2007年卷》《永远的柯蓝》《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岁月》《2006年中国网络散文诗精选》《2005年中国网络诗歌精选》《2004年中国网络诗歌精选》《散文诗精读》《中学生语文报》《新民晚报》等一百多种报刊杂志。著有散文诗集《春天的玉兰》和诗歌集《生活的轨迹》。获2004年榕树下征文奖、2005年度《新诗大观》杰出诗人奖、2006年《优秀散文诗评委》奖等。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散文诗事业。她的文学作品主页,两年来世界各地爱好者浏览率达30多万人次。

     2008年岁末,记者通过网络对秦华进行了采访。

 

   记者:秦华老师您好,中华少年的读者很关注一个作家的成长经历,请谈一下您是怎样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好吗? 

 

    秦华: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作文常被语文老师当范本到各年级课上读。作文的批语多是:“言简意赅,没有错别字,但注意细节修饰”。我读初一时写过一部话剧,投到《解放军文艺》,但被退回来了。编辑在退稿信上说;我:你很有潜力,但是这个剧本的故事不够出新,希望你好好修改了后再投给我们。本来这也是很大的鼓励,但是同学们看到退稿信都嘲笑我,我就没敢再投。后来我又写过故事和相声等题材的作品,还因为学校演出需要给歌曲填过词等。那时年龄小没定性,什么都写,什么都写不好,也怕同学们的嘲笑不敢再投稿。现在想想那时的心态挺可笑的,为什么同学们一嘲笑就不敢投稿了呢?投稿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开始写诗歌大体是中学时代吧。那时候我经常在舞台上演出,搞赛诗会,还办黑板报。那个时候又正是诗歌热的时候,所以,我迷上了写诗。后来走上社会,当了老师又结婚生子,跟着老公忙于工作、忙调动,就不怎么动笔了,但我却不断阅读、作笔记、搞剪报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1年调到无锡工作,1993年底,我们单位办了一张报纸,我的文学心就又开始动了。于是,写了散文诗《秋遐》,这篇作品一刊登就受到大家好评。以后每期几乎都有我的文章,有时是三篇,年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文学骨干。1995年在地方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小诗《思》,自己暗暗兴奋却没有声张。真正写诗歌是2001年10月在网络上进行的,别人上网聊天,我去那里发表诗歌。在网友指引下去榕树下发表作品,第一首现代诗歌是《江南的初冬》。2003年起就主要写散文诗了。应该说我是2003年开始这样开始真正走上诗歌创作之路的。

 

   记者:在您发表的作品中有那些是您最满意的? 

 

  秦华:只能说有些作品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主要是散文诗了。《江南,一片淡蓝色花瓣》、《秦川的记忆》、《江南梅》、《林语堂》、《岁月在千年的轮盘上逝去》、《岁月的三轮车》。组诗《春的畅想》、《海的常谈》等。自己最满意的嘛还没写出来,也许是下一首吧。

 

   记者:能谈一下有些作品的创作经过吗? 

 

    秦华:先说一下《江南,一片淡蓝色花瓣》吧。这篇作品是我从昆山的千灯镇采风回来后,联想到水才有灵感的。江南多水,水多是蓝色的,蓝色的花比红色的花更妩媚。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江南的印花蓝布穿在女人身上更素雅动人。这样就写出了一个大家比较喜欢的散文诗了。

散文诗也好,现代诗歌也好,有时是一种回忆或情绪的记录。比如

 

   《秦川的记忆》是写我曾经学习、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陕西中部秦川。调到江南后因为工作与身体的原因,有十几年没回过秦川,有一年车票买好了,却又病倒了。躺在床上感慨万千,于是,就用散文诗把自己的心绪记录下来了。

 

   《江南梅》是一个没见过面的诗人的笔名,她的诗歌写得很棒,我在一本诗刊上看到她的诗歌受到许多启发,就把她融合到自然里,写成散文诗。她非常喜欢,收藏了。大家也很喜欢,纷纷转载。无锡的雪柔还做了配乐朗诵。

         

   《林语堂》这组散文诗也是从诗友的名字想到的。我有几个诗友笔名叫林溪、林涛等,在看他们的诗歌时联想到自然,写成山林诗语了。题目就用了“山林诗语”,写完了想到这个散文诗好像是个林语堂呢。从而想到文学大师林语堂,一语双关的名字与内容就这样出来了。大家对我的题目好奇,看了内容也是惊喜。点击率特高,回帖的人也特多,还不断转载,发表。

 

   记者:您现在是从事专业创作还是业余创作?

 

   秦华:我是业余写作。

 

   记者:也就是说除了写作之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那么您如何处理工作与创作的关系? 

 

   秦华: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创作,那个时候,思想能够集中,思路也比较开阔,容易出好作品。在夜间写作也不会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我也一样,忙完家务,辅导完孩子,才能够安静地看一些书,在看书的过程中有了灵感就写。不过对于孩子,我不提倡晚上不睡去创作的做法,那样会影响身体发育的。我希望孩子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多听多看多思考,把好的句子与感受用本子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积累多了自然可以写好作文了。

 

   记者:您觉得文学创造的责任是什么?

 

    秦华:我们的作品,应该是用真情去打动别人的。不能感动自己的作品又如何感动别人呢?写作不能离开时代、离开大众,不能总是卿卿我我的唯我独尊、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除了写自然外,也应该肩负起写社会、写时代的责任,这才是文学发展的方向。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写出大众的心声才能够引起共鸣,才能走的更快,走的更好。我们的作品应该是惩恶扬善,展现人类社会真善美的。这样的作品才能引领孩子们向上向善,有大爱与同情心。

评论家闻华舰评论我的散文诗时曾这样说:“秦华是个重感情的优秀女作家。于是,一次矿难、一场水灾、一夜春雨、一片秋叶、一点乡愁都将触动她才思,她将苦难的、忧伤的、幸福的、欢乐的事件以及时光,酣畅成文字隽永、优美地用散文诗的方式展现出来。情感真挚、现场感强、富有哲思始终是秦华散文诗的重要标记。”

 

    记者:诗歌现在远离普通读者,更少见少年儿童能够读懂的诗作,您觉得作为诗人您以后会怎么做?



    秦华:您所说的诗歌远离普通读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作者从小我出发,只写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别人却无法理解,不能引起共鸣;二是:许多人的语言晦昧,让别人看后无所适从;三是学生的语文课里除古体诗词学习的讲解外,其他诗歌学习的讲解文字甚少,没有感性认识;四是因经济利益的驱动,报刊杂志除有庆祝活动外,一般刊登的诗歌很少,多数人无法从正确渠道看到真正的好诗。

    由于孩子们没有好的学习样板,自然而然就对诗歌陌生了。等到初中、高中才从课外读物中去摸索着写自己认为的诗歌,很容易误入歧途。等到他们走了许多弯路后,一种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大多数人对诗歌开始厌倦了,这就出现诗歌作者远离读者的脱钩现象。

韩寒曾说过“现代诗歌应该放在歌词里去”。这样一句本末倒置的话出自写小说的作家嘴里,不能不让人深思。

人类有语言后就有诗歌了。诗歌的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给了许多人遐想的天地,现代诗歌是从古体诗歌发展演变而来的,如何能消灭得了呢?

其实,我们知道诗歌(分古体诗词、现代诗歌、散文诗、歌词)是随处可见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改善上述的那些现象,再多一些诗歌写作的通俗理论,多一些人做诗歌的赏析读本,诗歌的前景应该是远大。

我不敢说自己是诗人,但我作为诗歌爱好者会为诗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推动作用的。我已经在论坛、QQ群等地方做过几次《散文诗与现代诗歌、散文的关系》讲座了。也做过用现代诗歌与散文诗去解释课文,为题图、摄影作品配散文诗,做配乐散文诗朗诵等。

要振兴诗歌,就必须跳出“私”人作诗的圈子,从娃娃抓起。让诗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结合上发扬光大。这是广大教育者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光荣使命。

       

    记者:您希望有文学天赋的少年儿童走文学创作之路吗?爱好文学的少年儿童以后有没有出路?

 

     秦华:我希望有文学天赋的少年儿童走文学创作之路。前面我说过自己因为退稿被同学嘲笑的事。如果当时有人鼓励我支持我,我自己再坚持下去的话,就不至于走那么多弯路了。作为曾经是教师我,我一直都提倡孩子多元发展,一专多能。现在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但人口太多又不能不这样控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会改革的。文凭不能代表人品更无法代表能力。“条条道路通罗马”。要看大人是如何引导的。还要看孩子是不是有毅力能一直坚持下去了。如果没有恒心,再有天赋的孩子也会被毁掉的。有了恒心与毅力,爱好文学的少年儿童以后一定会有出路的。

 

   记者:请您给中华少年的读者们推荐几本好看的书,同时给《中华少年》的读者说几句话。 

 

秦华:我的看法,处于少年时段的孩子,应着力于智力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应不断得到启示、开发、挖掘。据资料实验证明:人脑中约有80%的“处女地”有待开发。据闻,爱因斯坦,这位跨越时空,彪炳千古,辉煌业绩的大科学家,也只动用了大脑潜能的30%。可见,人脑承受力及其潜在能量对相对处于无限时空之中。所以说少年时段是最好的开发期,因此我建议可多选看些开发智力的书,比如:唐诗宋词及经典童话等。初中以上的少年可以选读一些大家知道的名著。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希望《中华少年》的小读者们在温暖的阳光里健康成长。少贪玩,多读书,读人间好书,做一个优秀的中华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同时也要相信一句话:有信心,有毅力,就有美好未来。

(2008-12-16于上海)


 

       书内插图:秦华与王安忆


         书内插图:秦华与黄宗英

 

 

     

《岁月流淌的音乐》

举报不良信息  本页地址:http://zonghe.17xie.com/book/10542098/481802.html
上一页 返回本书首页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3-28 20:45 , Processed in 0.0631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