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68|回复: 41

新旧“四声“细说从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0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资深闲人 于 2013-1-9 15:47 编辑

新旧"四声"细说从头
一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的语音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英语的语音有轻重之别,法语的语音有长短之别,而汉语的一大特点是它是一种声调语言。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注重音调的变化,音调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外国人学习汉语最难过的是音调关,所以我们听外国人说汉语,发现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用错了声母或韵母,而是用错了声调。由于声调在汉语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研究汉诗的节奏时应该从声调入手。
声调对于汉语十分重要,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相拼可以得出418个音节,如果只有这418个音节,汉语会有更多的同音字,是现在的四倍,将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由于有了四个声调,音节接近达到1600个(因为有些声调是有音无字)。这意味着,我们在听一段文字的朗读(注意,不是阅读)的时侯,不会因为同音字太多而产生误解,声调对于汉语太重要了。
上古时期人们虽然感知到了汉语声调的变化,但是还不能准确地认识四声的不同,他们借用音乐上的五声来衡量诗歌的音调,五声是“宫、商、角、徵、羽”。用五声表示汉字读音的声调,只能标示起音时的调值(声母的调值),不能标示整个音节音调的变化,直接应用到诗歌上还不成熟,所以那时的诗人只是凭感觉调节诗歌的音调变化。
二 对“四声”的初步认识
沈约(公元441——513)著有《四声谱》,提出了“平、上、去、入”四声,在汉语音韵学上是划时代的事情。有人证明四声的研究不是始于梁代的沈约,应该更早。沈约肯定不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神人,必定在一定的学术水平的气氛下才能出现集大成的人物,沈约完成了这一工作,并且将汉语声调的研究和诗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得出了影响后代几千年的研究成果,这个功劳不能不记在沈约的帐上。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和“入”四声,这四声如何发音,《元和韵谱》说:
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
《四声歌诀》说: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虽然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因为采用非量化的语言去形容,所以还不能说是科学的定义。比如平声,说它“哀而安”比较抽象,说它“莫低昂”,是说它没有升降的变化,那这个不变的声调到底有多高呢?没有表达出来。另外古人还用“长空”、“绵长”、“击钟鼓”、“击土木”等词语描述声调,都是不确切的。现代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声调,有人说可以用钢琴定诗歌的声调,整首诗用钢琴调整音调,有没有必要和有没有可行性值得怀疑,但是的确每一个声调都有它固定的频率范围,而且和音乐是相通的。
根据这个四声的理论,引申出了“平仄”的概念,把四声分成两个部分,将平声算作一类,称为“平”;将其它三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算作一类,称为“仄”,“仄”就是不平的意思。没有平仄的概念就不会有近体诗的格律,就不会有词和曲的格律。
三 现代的“四声”平声分出了阴阳
现代普通话的声调仍然是四声,他们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与古代的四声相比,“平声”分成了“阴平”和“阳平”。
平声分成阴阳两类,不是说古代汉语的读音只有一种平声,后来多出了一种,而是古代的分类没有那么细致,没有认识到“阴平”和“阳平”的本质区别。
为什么说古代不是平声不分阴阳,只是在四声的制定时把它们归为一类呢?原因有二。
1 语调的变化趋势是由繁到简,保留古音较多的方言音调较多,比如粤语语调有九种,而代表现代语音的普通话,语调只有四种。在语调复杂的古代不可能只发一种平声,而后来又增加了另一种平声。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声调里,比如上声在古声里分阴上和阳上,去声分阴去和阳去,入声分阴入和阳入等。
2 对《唐诗三百首》中的七绝进行了统计。
首句入韵,并押平声韵的共41首,每首押三个平声韵,这三个平声里阴平和阳平的组合形式及各占的比例如下:
阴平是第一声用“一”表示,阳平是第二声用“二”表示。
一一一 2首4.8%
一一二 3首7.3%
一二一 9首21.9%
一二二 8首19.5%
二二二 4首9.7%
二二一 4首9.7%
二一二 11首26.6%
二一一 0首
三个韵脚都是阴平或阳平的加起来只占14.5%,前二个数字是交替的,也就是第一个韵脚与第二个韵脚是一阴一阳或者一阳一阴的占了二十首,近50%。而事实证明,第一个韵脚与第二个韵脚不同阴阳音调更优美很多人喜欢采用,说明当时人们感到平声有两类,交错使用效果特别好,故而有有意为之地这样做,只是没有为这种“不同”命名。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平水韵里的“上平声”和“下平声”不同于“阴平”和“阳平”,那是为了让各韵部的字数尽量不要太悬殊而人为地“一分为二”。
四 现代“四声”取消了入声
现代“四声”与古代四声相比,另一个不同是取消了入声。
入声字发音短促,目前在南方的一些方言里仍然保留(如粤方言,、方言、客家方言等)。
关于入声字历来的说法是,入声派入了平、上、去三声,各种书籍都是这么说,词句都不变,可见是抄来抄去之过,其中这个“派”字用的不十分恰当,“派”有人为的意思,对初学者起了误导的作用,误认为是人为地把入声归入了其它三声,实际上是原来的入声字改读了其它三声。入声的消失是语言自动驱向简单化的结果,不是一种命令式的改革。入声声音急促,不响亮,必然在语言的自然优选中被淘汰。入声没有了之后,那个字仍在,当然它只能发剩下的平、上、去三声了。又有人研究哪些入声字派入了哪一个声调,及其规律。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问题。如果你用现代的新韵写诗,无论是新体还是旧体都无需关心那个字古代读入声;如果你读古人写的旧体诗,当觉得不和谐时,查一下“平水韵”表就是了,知道他没有用错也就是了没有必要模仿他。已经消失的东西去还原它,还搞得很复杂,把初学者弄得如入五里雾中,还以为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五 更准确地认识现代的“四声”
【参看最后附的照片】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阴平声不做标记,其它三声在韵母的韵头上有一个标记,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在研究上不够形象,不够准确。为此语言学家赵元任(1892——1982)先生发明了“五度标记法”,如上图。
此图左右两列的“1、2、3、4、5”标示音调的高度,可以看成是简谱的“1”(do多);“2”(re来);“3”(mi咪);“4”(fa发);“5”(sol梭),也可以近似看成“宫、商、角、徵、羽”。左侧是发音的开始,右侧是发音的结束,四个声调的发音如其连线所示,用两个或丧阿拉伯数字表示调值和走向。
“阴平”(55),是一个高平调,声调从头到尾音高都保持在最高级。例如“妈”。
“阳平”(35),是一个中升调,声调从中等升到最高级。例如“麻”。
“上声”(214),是一个降升调,声调从次低下降到最低,再升到次高。例如“马”。
“去声”(51),是一个高降调,声调从最高降至最低。例如“骂”。
这样,一个音调开始的时候它的调值是多少,结束的时候它的调值是多少,中途若有下降,降到了多少的调值,都是一目了然。
很明显在上面的音调图里,还可以有其它多种连线方式,不过那些不是属于普通话的,方言里许多音调都能在这里找到它的位置。比如“天”字,普通话和天津话的发音都是[tīan],声调都是阴平,但是天津话的发音比较低,不是[55],而是[44]或[33]。其它方言的音调都能在这张图上表现,我们现在只研究普通话的四种音调。
六 用“五度标记法”理解入声
当我们了解了这张声调图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入声了。
对于只懂得普通话和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来说,入声很难理解,而南方的方言仍然保留入声,理解比较容易。例如:“吃”、“湿”、“折”、“舌”、“急”等是入声字,我们说它是入声字是说它在古代曾经是读入声,后来在北方方言里它们改读了其他声调,而北方人已经不习惯发入声字了。
汉语各地的方言情况不同,如粤方言有九个声调,闽方言有八个声调,另有七声调和五声调的方言。声调虽多,基本调仍然是四个,例如粤方言有九个调,分别是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都是平、上、去、入四个调的阴阳变化。
表示入声的音调符号只有一个数字,前面加一个“-”以示区别,很形象地说明入声只有开始,因为其很短促,结束时仍然是同样的音高。例如粤方言里“色”是“阴入”,音调写成(-|5);“锡”是“阳入”,音调写成(-|3);“食”是“中入”,音调写成(-|2)。
七 音调与平仄的关系
平仄就是声调,是四个声调的简单的两分法。
古代诗词的格律用“平”和“仄”表示,把四个声调简化为两类。平声为“平”,上、去、入三声统称“仄”(“仄”即是不平的意思)。现代我们仍然沿用这个概念,以阴平和阳平两调为“平”,以上声和去声两调为“仄”(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
有了这个形象的声调图,我们对声调有了更深的了解,引出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1 阴平
阴平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声调最高”,一个是“始终如一”。我们读一个阴平音的字,你拉得再长,结束时它的调值不变。
2阳平
阳平从中等的音高开始,最后升到与阴平同样的高度。在读一个阳平的字时,其实是很快就升到了“5”的高度,也就是说在延长部分“阴平”和“阳平”的音高是一样的。所以近体诗以平声结尾,它有一个较长的拖音,适合作为一个句子的结尾。
3 上声
上声起音次低,中间降到了最低点,然后上升到次高。它不能拉长音,因为中间的降低音调只有一次,非要拉长音的话,后面发的实际是一个单独的“4”音。上声以外的三声或升、或降、或不升不降,而上声又降又升兼有了两个特点,这样使它在使用上有灵活性。我们可以看看马致远的四首《天净沙》:
其一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其二
长途野草寒沙
夕阳远水残霞
衰柳黄花瘦马
休题别话
今宵宿在谁家
其三
江南几度梅花
愁添两鬓霜华
梦儿里分明见他
客窗直下
觉来依旧天涯
其四
西风渭水长安
淡烟疏雨骊山
不见昭阳玉环
夕阳楼上
无言独依阑干
其一、其二的第三句尾字是上声,其三、其四的第三句尾字在平声,其实都应该用平声的。在这里上声代替了平声,因为它最后都归到了平声的结尾,有平声的因素也就有了偶然代替平声的资格。
4 去声
去声从最高一直降到最低,它也是一个不能延长的音调,到了“1”无法再低了,只能保持“1”的高度,所以它是真正的仄声。

八 四声和节奏的关系
平仄和节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认为有密切的关系。
在诗歌的句子里,平仄的安排可以体现节奏,我们看一看七言近体诗的四种(a、b、c、d)基本句型(左侧)和划分了节奏之后的情况(右侧):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平平仄仄平平仄                 b 平平/仄仄/平平/仄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它的特点是,每两个音节为一个组合单位,基本是“仄仄”或“平平”这种相同音调的组合,为了打破单调的重复,最后三个字也有“平仄”和“仄平”这种组合出现。在一句诗里,平仄相间是原则。如果我们承认平声和仄声有不同的音长、音高和音强,那么典型的平仄相间的近体诗句子同样可以看成是长短音相间、高低音相间和强弱音相间,而这些都是产生节奏必不可少的因素。声调是每一个字是音高,好像与节奏没有关系,但是他规律性的变化在客观上就出现了节奏。
我们读以上平仄格律时,习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单位,在两个音节之后有一个小小的停顿,有时虽然没有停顿,但是由于平仄上进行了转换,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停顿”或“转折”标示出了节奏点。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上例里c句和d句的第二个节奏和第三个节奏之间是相同的平仄,那么不是显示不出节奏点来了吗?因为人民习惯于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尤其是近体诗的节奏感大家十分熟悉,所以在读第二个节奏的后一个“平”和读第三个节奏的前一个“平”之间习惯上有一个停顿,或将后一个“平”加重或拉长,以示区别,d句的情况也是一样。
这个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单位称“音步”(foot),也有人称“音尺”,这个停顿称“顿”。一行诗我们可以说有几个音步,也可以说有几顿。和音乐相比它相当于“节”(Bar),和戏剧相比它相当与“板”,而在音步之下的音节(字)相当音乐里的“拍”(Beat),戏剧里的“眼”。我们经常听有人说,某人的演唱有板有眼,就是说节奏分明的意思。
   
九“四声”与音长和音强的关系
四声虽然是指音高,但是它与音长也有一定的关系。各种音调发音的长短,因方言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可以认为平声(阴平和阳平)的发音长度是仄声(上声和去声)的一倍,平声可以拉长音,尤其是阴平拉多长都不会改变它的性质,仄声无法拉长,如果一定要拉长音调将改变。关于这一点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说平声的发音长度是仄声的一倍是一个约数,另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有特殊的处理例子,这些不应该影响我们对四声的基本认识。
四声与音强(即语音的轻重)有无关系呢?有人认为没有关系,无论哪一声都可以读成强音或读成弱音。有人认为有关系,在认为有关系的人中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人认为平声强于仄声,另一种人认为仄声强于平声。我们认为四声和音强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的情况下平声较轻,仄声较重,但是,因为情节的需要和各人理解的不同,平声也可以发重音,仄声也可以发轻音。另外组词的方式等因素也对读音的轻重有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与四声对音强和音长有无影响的问题一样,四声可以形成节奏吗?也有不同的看法,争论已久。往往因为各人所侧重的方面不同和寻找的例子不同而造成看法的对立,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这些看法的差异并不重要,比如,甲说:“平为轻,仄为重”乙说:“平为重,仄为轻”,看起来是意见截然相反,但是他们共同承认了平和仄的发音在音强上有区别,有了区别就有了节奏,而这个节奏是由发音轻重的区别造成的,实际上在关键的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至于这个节奏是由轻音显示出来的还是由重音显示出来的,就像一首乐曲的节奏是由小鼓敲出来的,还是用贝司弹出来的一样,并不重要。
十 音调与新诗
我们细说四声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新诗,因为旧体诗在平仄的研究上已经做得很透彻了。有人说“新诗废除平仄”,这话不准确。近体诗的平仄有严格的格律,是一种死板的公式,新诗不用遵守这些规矩,但是新诗也是诗,也要讲求句子的音乐性,在音乐性上原理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只是不使用那样的格式,平仄相间的基本原则还是要的。当你读到抑扬顿挫的句子时会感到很舒服,当你读到绕嘴的句子时会感到不舒服,为什么?你不妨分别给它们标上平仄,其中的奥妙自然就显露出来了。
前面我们说到平声分阴阳时,对《唐诗三百首》里的绝句进行了统计,这种探讨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押平声韵时要阴平、阳平交叉使用。虽然在旧体诗的格律里没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古代的诗人都是在这么做的。在实际操作时应该特别注意第一和第二个韵脚的阴平和阳平的交替使用(第三个韵脚的距离比较远,中间隔了一个不入韵的第三句),在以上的统计里第一、二韵脚交替使用的占了78%之多。你可以试验一下特别用同一种平声写一首诗,读出声来你会发现好像是在念“数来宝”或是在唱“莲花落”,虽然平仄没有错,但是没有了旧体诗应该有的音韵上的雅致。我们没有必要在旧体诗已经很烦琐的格律上再加上一条,只要在写诗的时候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在写新诗的时候这个经验也可以借鉴。
近体诗都是平声韵脚,古风有平声韵脚,也有仄声韵脚,可是在同一首诗里不能平仄通押。而新诗不讲求这些,但也不是毫无法度,长诗在比较长的一段里用一个韵时,有平,有仄比全都是平声活泼,短诗的平仄通押要注意方法,有规律的(比如一平一仄)尚可,杂乱无章就缺少韵味了。个别情况,如二行一节,一韵一转,不但不能平仄通押,而且要同声相押,即全是阴平,或全是去声等。
总之有音调的变化是汉语的特点,它让汉语悠扬起伏,抑扬顿挫,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它,一句“废除平仄”说来痛快,可是为什么我们要自毁武功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07:0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诗而言,音韵是更隐性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09: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握!心血之作,容待消化。保重!{: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09: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精髓的论述,为新诗的发展 大有补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8: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有音调的变化是汉语的特点,它让汉语悠扬起伏,抑扬顿挫,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它,一句“废除平仄”说来痛快,可是为什么我们要自毁武功呢?

欣赏大作。真乃心血之作。学习问好!紧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9: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8 14: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才实学,肃然起敬{: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3-29 10:19 , Processed in 0.09680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