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96|回复: 6

[转帖]我为诗坛放把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9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21 编辑

我为诗坛放把火(原作者兰农)<p>  当今诗坛,也够热闹的。大小报刊,各种媒体,只要能沾边儿,总会来上几首诗。近年或专集或选集,也是一本接一本地出,赔钱赚吆喝,起码弄个自我感觉良好;再加上这个主义那个流派,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直把诗坛鼓捣得色彩缤纷,热闹异常。然而,这色彩不过是一种面纱,这热闹更有道不尽的“个中”滋味──难免使人想起这晚会那晚会上的阵阵掌声与响亮的喝采,其中的“猫腻”谁不明白呢?<br>  话再回到诗坛上。诗坛上佳作难觅,除了“诗人”自身原因外,与我们的“诗评家”们不无关系。面对世纪末的中国诗坛,某些“家”们不是秉笔直书,而是写些不三不四的“玩儿评”,说些不痛不痒的套话,或联篇累牍地堆砌新潮词语;寻找“病灶”的少,捧臭脚的多;更有不学无术者故弄玄虚,直把一汪浅水搅浑,作“深千尺”状。唉,这年头儿,可“玩儿”的东西就是多,除了猫狗蛐蛐“野鸡”之外,又冒出了玩儿诗的,玩儿“评”的,说不定过几年还会冒出几个玩儿恐龙玩儿原子弹的呢。<br>  我乃门外小民,又属“晚辈”,系不怕虎之“犊”,杀了也出不了几斤肉,那我就打赤膊上阵,不知羞耻了。<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br>  翻阅几种上档次的文学报刊,尚可读到或写景抒情,或言志论世的诗歌佳作。然而,纵观十几年、几十年来的中国诗坛,可谓仍旧荒野一片,其中两种“野草”已蔓延到了不连根铲除不足以绝后患的地步了。<br>  其一是自誉为诗,以诗的形式出现,而实际上只不过是把一般的散文句子排列成诗行而已。此类作品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有,如著名诗人田间的一些“街头诗”,从艺术角度讲,根本无法称之为诗,倘称之为口号、标语,或许更恰当。再如著名诗人艾青,对他的创作我们由衷地敬佩,他的许多诗篇的确可谓佳作。但对那首颇负盛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所获得的溢美之辞,令人实在难以苟同。在这首“诗”里,语言的散文化已彻底地摧毁了诗的灵魂,使之成了一个非诗非文令人啼笑皆非的东西。也许就是这些名家大家的榜样力量,致使后来白话诗的创作真的走上了“白话”之途。请看名诗人李季的《白杨》:<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咱们俩都是青年团员,<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况且你还是劳动模范;<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这个道理咱们该都明白,<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我的爱人怎么能是这样的青年?<br> &nbsp; 这样的作品,在我们的诗坛上随处可见。诗堕落至如此境地,真是我中华文明的悲哀!<br>  诗,不能只看内容,忽视形式。以语言艺术为表现手段的诗,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语言。如上面所举之例,是不是佳作,甚至是否可称之为诗,无需我多嘴,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br>  然而,不可忽视的现象是,这样的“诗”潮依然在泛滥,其语言表达的“白话”味道愈来愈趋向极端。请看《诗歌报月刊》(1998年第8期)中的一首:<br> &nbsp; &nbsp; &nbsp; &nbsp;     “小老板从厨房里走出来<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淡淡地说了句:来了。<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我说:来了。<br> &nbsp; &nbsp; &nbsp; &nbsp;      小老板说:砂锅?<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我说:砂锅。<br> &nbsp; &nbsp; &nbsp; &nbsp;      吃完饭,我们走时<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后院的狗又叫了几声<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同前几次的一模一样”<br>  这是诗吗?分明地摆在眼前;诗也可以这样写吗?已经发表了。如果说这不过是小说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难免有人会用“象征”“意象”等来嘲弄在下的无知。但请注意,诗的语言如果偏离了“诗性”,那么,其“意象”、“象征”等岂不成了唬人的玩艺儿!这使人想起一位诗人在作品中有“从被子上闻到了太阳的味道”一句,于是有人口沫四溅地称其是神来之笔!我看甭逗了,许多三岁顽童都曾对着妈妈刚晒过的被子,兴奋地喊道:“我闻到太阳味儿了。”<br>  其二,与上述“白话”相反,近些年有些诗又似乎太玄乎,“前锋”得超凡脱俗,“朦胧”得不知所云,读来如闻谶语,如猜天迷,如听“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br> &nbsp; 诗,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有人自称“我是写给诗人看的”,“是写给能看得懂的人看的”,这些人无非是想把自己打扮得高雅,欲当今日之“诗仙”而已。不无嘲弄的是,真正的“诗仙”“诗圣”的作品,那才叫雅俗共赏。李白尚且不敢说“吾诗唯为子美辈吟之”,你怎敢大言诗是写给诗人看的呢?抛弃了广大的普通读者,诗岂不成了无皮之毛,人间不存的“天籁”!<br> &nbsp; 难怪如今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br>  这样的作品比比皆是。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一首短诗《朋友》,选自《诗歌报月刊》1998年第9期:<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夜深了,<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六只脚的甲虫,<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朝六个方向爬。<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舌头的反响,<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绕到身后。<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六个人分头去做梦。<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一面鼓,<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坐下就响。<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声音和一根回形针<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传到我的耳中。<br> &nbsp; 有许多诗,比这还神乎其神。我不敢抄录,怕抄错,因为那样的句子,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核对,否则极易走眼。难怪许多文学创作大赛都有“诗歌除外”一条,您想,这样的作品谁敢评啊!<br>  诗,可以创新,也应当创新,但不可缺少的前提是要让人读懂。云遮雾罩,谁知其新在哪里!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有的诗人,常常以“现代主义”自诩,其实,“现代主义”并非都主张猜迷。仅以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前西德出现的“接受美学”流派为例,其代表人物姚斯就认为,文学活动主要指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两者对应,相辅相承,接受过程更为重要。认为“所有的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作品本身决定的,而主要靠作品和读者的关系来决定”。<br>  在此,我为某些诗人进一言:写诗,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要想在“诗”上有所成就,还是实实在在地努力。花拳绣腿,终归不是真功夫。<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二<br>  说到此,不能不使人想起旧体诗词。但遗憾的是,一提起旧体诗词,就有不少人大摇其头:难懂!那么,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说一句公道话,旧体诗词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与前文所引之《朋友》类,哪一种更难懂?古人的诗词创作,鲜有故弄玄虚者,所作之诗词不仅合辙押韵,读来颇有乐感,而且即使今人读之也颇觉浅易,有百诵不厌之感。众人成诵的名篇无需赘言,我在这里再随意举几首看一下,我们的先人写的诗词是何等文雅而又易懂。<br>  &nbsp; &nbsp;“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br> &nbsp; &nbsp; &nbsp; &nbsp;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 <br> &nbsp; &nbsp; &nbsp;“金陵陈迹老莓苔,南北游人自往来。最忆春风石城坞,<br> &nbsp; &nbsp; &nbsp; &nbsp;家家桃杏过墙开。”(王安石《金陵》) <br> &nbsp; &nbsp; &nbsp;“杏花枝上着东风, 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br> &nbsp; &nbsp; &nbsp; &nbsp;竹篱西去小桥东。”(明·沈昌)<br> &nbsp; &nbsp; &nbsp;“东风昨夜到山家,岸柳依依欲放芽。只是春寒犹未解,<br> &nbsp; &nbsp; &nbsp; &nbsp;一帘细雨梦梅花。”(魏基《漫兴》)<br> &nbsp; &nbsp; &nbsp;“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br> &nbsp; &nbsp; &nbsp; &nbsp;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苏轼《临江仙》)<br> &nbsp; &nbsp; &nbsp;“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br> &nbsp; &nbsp; &nbsp; &nbsp;青鬓,拥雕西戎。笑儒冠,自来多误。  &nbsp; &nbsp;功名梦断,<br> &nbsp; &nbsp; &nbsp; &nbsp;却泛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br> &nbsp; &nbsp; &nbsp; &nbsp;处?叹流年又成虚度。”(陆游《谢池春》)<br>  倘再翻开《唐诗一百首》、《唐诗三百首》等传统选本,则更能体会到这一点。至于诗意晦涩,僻典累累之作,只是偶有出现而已。<br> &nbsp; “难懂”谬论的出笼,有其政治背景,亦与某些“大腕”的独霸欲大有关系。更有甚者,某些“诗人”为了自保,竟欲置旧体诗词于死地。诗人们,生活在同一色彩的花朵中,烦不烦啊!还是百花齐放为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诗歌发展史,是诗、词、曲、民歌并存的历史。<br>  流行音乐,佳作有之,人们同样呼唤高雅音乐;通俗文学,感人者有之,人们没有忘记追求严肃文学作品;白话诗,雅吟者有之,人们仍然喜吟“床前明月光”。奇怪的是,对于今人的旧体诗词的创作,却受到了莫名其妙的排挤。各种古典诗词集大量出版,而当代人的旧体诗词创作却遭到“温和”的非难。少数诗歌报刊每期出来一点旧体诗词,那只是点缀,羞答答地略一回眸;更多的报刊则是“君莫进来”。个中原因,值得探讨。<br>  然而,有一个事实是大家都承认的,即旧体诗词的艺术形式至今仍吸引着许多有识之士为之身体力行,可见其生命力是不朽的。愚以为,古典诗风的再现,旧体诗词的艺术魅力再度辉耀诗坛,是必然的趋势,不过迟早而已。<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三<br>  目前旧体诗词的创作,较十年前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粗略统计,全国专门发表旧体诗词的报刊已近二十余家。然而,这些报刊覆盖面太小,不少创作只限于在一定的小圈子内部赏读,带有一种曲高和寡的倾向。有识之士应在推广、振兴方面多做些工作。同时还应看到,目前的旧体诗词创作尚存在着许多弊端。在下出于“爱诗”之心,不度德量力,斗胆略陈一二,以就教大方。<br>首先,不少标明七律五绝浪淘沙者,拿来一读大倒胃口,毫无格律可言。看一下某些领导的有“七律”“贺新郎”等标签的“题诗”“贺词”,格律一榻糊涂,韵辙混乱不堪,实在有辱“门风”。难怪有人讥之为“干部体”。更可气可笑的是,我们某些非干部的“学问人”,亦出此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不知以为知,不仅丢了自己的面子,而且也玷污了诗词的清白。<br>其次,与“干部体”的随心所欲相反,不少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抱着古音韵的僵尸不放,每一个字的平仄音韵均以古音韵为准,甚至“一东二冬”都不可通押,硬是置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必然产生的语音变化于不顾,痴迷于老祖宗时代的语音规范,貌似高雅,实则俗不可耐,愚不可及。更有个别的自命不凡者,在诗词创作中动辄使用晦涩之典,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八斗之才”,好像“唯有我辈”才配写旧体诗词!<br>  传统诗词的振兴举步惟艰,与上述陋习不无关系。<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四<br>  面对目前中国诗坛上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及不少诗人正在忙于“先锋”、“朦胧”的局面,从事旧体诗词创作的人,应为振兴传统诗风而竭尽全力。为此我进一言,不知有否知音。<br>  首先,创作旧体诗词,不可泥古。在平仄及用韵方面,应以现行规范的普通话发音为准。例如在用韵方面,为使韵部有据可依,不妨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二版的《诗韵新编》(倘有新的更好)为规范,它基本上符合当代人的读音习惯,肯定有利于传统诗词创作的普及与繁荣。如果拘泥于古音韵原则,那么创作出的旧体诗词只能是少数人的玩物。试想,即使我们今天的知识阶层,又有多少人通晓古音韵呢?字音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可以,不要再强调平上去入四声了。在押韵方面,如果还是“东”“冬”不可通押,而“支”“台”却可以归为同韵,“屋”“竹”又读作入声,今人读来,除了别扭、难听,恐怕只能成为别人取笑的材料了。这不是“死不改悔”,“自绝于人民”吗!<br>纵观我中华民族的诗歌发展史,从《诗经》而《楚辞》而唐诗宋词元曲,其作品用字的平仄与韵脚,都是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南宋平水人刘渊尚且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还要墨守旧规呢?“平水韵”用到今天已800年了, 语音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可再墨守下去了。<br>著名学人陈榕甫老先生早在1982年出版的《诗词漫话》中即写道:“旧诗是按古音押韵的,由于汉语的语音起了变化,所以我们今天用普通话去读旧诗,有时会觉得它所押的韵不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便主张改用古音来读,或者改用和古音接近的方言来读。例如‘斜’字改读唐音如‘霞’,‘儿’字改读吴方言音如‘尼’。对于这样的主张,我的意见是,无此必要也无此可能。一则因为汉语语音虽然起了变化,但是今天用普通话去读旧诗,押韵和谐的还是占多数,不和谐的只占少数,所以改用古音来读无此必要。二则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旧诗为数甚多,产生的时代有先后,地区有远近,要想通晓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语音,连语言学家也难以办到,一般读者更是无此可能。当然,古音读诗,如果有人偶尔为之,那也无须反对。”<br>  其次,传统诗词的其它格律,如律诗中间两联的对偶及格律诗押平声韵,词中某处需要叠字、对偶、反复等,自当遵守,否则,就不成为传统诗词了。写旧体诗词,古风就是古风,格律诗就是格律诗,该遵守的还是要遵守,无规矩何以成方圆。但这规矩必须符合今人的吟诵习惯。<br>  其三,写旧体诗词,不是不可用典,但起码应该不用晦涩之典。搬弄经史,卖弄黄历,只能令人生厌。典故用得好,如画龙点睛,餐中美酒──“睛”与“酒”是瞬间可感的──品读时即产生美感;晦涩之典,或味同嚼腊,或迷宫觅路,实为败笔。例如写旧体诗词者大都喜好文房四宝,难免在诗词中涉及之。倘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或以示风雅,笔不叫笔,而称之为“弗”或“聿”;砚不称为砚,而称之为“青眼”或“陶泓”,这除了授人以“酸溜溜”之柄外,又能有什么呢?《尚书》中有“贻厥子孙”句,韩愈就写出了“谁谓贻厥无基址”;《诗经》中有“彼苍者天”句,孟浩然就写出了“千峰划彼苍”:以“贻厥”作为子孙的代称,以“彼苍”作为天空的代称,这不是胡闹吗!看似高雅,酸不酸啊!此等创作,虽为名家,但又何可法之!<br> &nbsp; 写旧体诗词,应基于古格律,着眼今声韵,才是雅俗共赏。<br>  其四,写诗填词,未必一定要“突出政治”、“紧跟形势”、“反映时代”。“诗以言志”,其“志”有丰富的内涵,或写景抒情,或抒怀咏史,或歌颂讽谕,等等,皆可。诗词内容也应百花齐放。只要无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就无可厚非。“铁肩担道义”是必要的,但诗人不是救世主,以为自己写的诗能“杀富济贫”,那是书生意气。<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五<br>  小桥流水别具风味,五岳三峡也自有其雄奇。在当前白话诗充斥诗歌报刊之时,别忘了传统诗词的存在。奉劝白话诗人创作时,多考虑一下诗的语言艺术,少一点蒙人的玄虚;旧体诗词的创作者别忘了诗词的规矩,同时放弃泥古的陋习。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渴望读到各位的佳作。<br>  此文白话连篇,信口雌黄,得罪的太多了,有放火之嫌。恕在下修养差,有啥说啥;素质低,缺少谦虚态度。倘还有人认为此文值得一驳,则谢谢抬举,欢迎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9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21 编辑

道理中肯,一针见血!<br>不过,语言的发展决定了新诗形式是当前的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9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21 编辑

&nbsp; &nbsp;我想本文的作者应该看一下鲁迅写的白话诗〈时曰〉。<br> &nbsp; &nbsp;中国的新诗运动诞生于“五四运动”,那是一个诗歌运动的高峰。鉴于政治内容中国的诗歌为什么近十年或二十年没有发展的原因,我不说大家都知道。<br> &nbsp; &nbsp;朦胧诗那根本就不是诗。至于白话诗,那是诗歌语言的最高境界。从胡适的〈两只黄蝴蝶〉到今天的白话诗发生了质的飞跃。意象诗,那是诗歌艺术的另一种载体和表现形式。有时间的话我会专门来写一片关于中国这几年的诗歌创作群体和发展主流。<br> &nbsp; &nbsp;其实,近代很多的诗评家根本就不懂诗,这是时代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9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21 编辑

看了一哈,观点有点偏激。他这样说太绝对了。<p>提醒朋友们,转贴请注明原帖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9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21 编辑
下面引用由朱枫2004/07/29 08:30pm 发表的内容:<br>看了一哈,观点有点偏激。他这样说太绝对了。<br>提醒朋友们,转贴请注明原帖出处。<br>
<br>谢谢朱枫朋友,明白!<br>但是这篇我刚想注明出处时,此篇文章已在原发表的论坛消失了。<br>这可不能怪我吧。<br>谁叫我发现和转贴的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9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21 编辑
下面引用由朱枫2004/07/29 08:30pm 发表的内容:<br>看了一哈,观点有点偏激。他这样说太绝对了。<br>提醒朋友们,转贴请注明原帖出处。<br>
<br>同感。有点以偏概全了,近十余年的发展有目共睹。<p>不过,下面几句倒是非常欣赏——<p>在此,我为某些诗人进一言:写诗,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要想在“诗”上有所成就,还是实实在在地努力。花拳绣腿,终归不是真功夫。<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0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21 编辑

不错的火啊,领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19 00:55 , Processed in 0.09769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