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6|回复: 26

杂谈诗词,诗歌(25)哭丧文化和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3 18: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韩鲁珩 于 2015-11-23 21:18 编辑

杂谈诗词,诗歌(25)哭丧文化和诗词
/韩鲁珩

哭丧,是中国一个传统丧葬习俗,富有儒家经典的文化特色。哭丧的意义根本在于向活人,外人(死人是听不到的)展示子女的孝。孝是仁的基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为了求得孝得美名,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的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收入不菲”。(资料来自网络)

哭丧的习俗始于西汉,挽歌入礼兴于汉晋,至今已经有过千年的历史。

相比早期具有礼仪形式的丧葬挽歌,今天的哭丧已经成为一种低俗的表演。中国有红白喜事之说,人有生老病死之道,死是自然规律,寿终正寝并非都是无限的悲哀。为证明自己的悲哀,而要雇佣他人流泪哭泣实在是文化上的虚假陋习,充分展示了我们文化中的低俗,浅薄和丑陋。遗憾的是,这种虚假,夸张的文化陋习不仅出现在为父母送葬的时候,也往往出现在我们活人彼此正常交流之中,夸张,忽悠和假话也是今天人们交流的常规内容。

哭丧文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在今天的诗词,诗歌也屡见不鲜。著名诗人悲哀母亲竟是恨不得和董存瑞一样去舍身炸碉堡;某位友人逝世,有些只是萍水之交,甚至从未谋面的诗友却悲痛得超过死者的亲儿子,泪飞化雨,天哭地恸;将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经历夸张为堪比日月星华,长江大海等等。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夸张就显得虚假和缺少真情。无论做人还是作诗,虚假和缺乏真情从来都是令人鄙视和不齿,更失去所要表达的初衷,甚至是对人的文明,尊严和品格的亵渎和践踏。遗憾的是,哭丧文化已经深入到很多人的骨髓,结果是这个社会都弥漫着虚假,忽悠,夸张,华而不实的风气。

写诗不需要哭丧,做人应该老老实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3 18: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夸张就显得虚假和缺少真情。无论做人还是作诗,虚假和缺乏真情从来都是令人鄙视和不齿。遗憾的是,哭丧文化已经深入到很多人的骨髓,结果是这个社会都弥漫着虚假,忽悠,夸张,华而不实的风气。
  写诗不需要哭丧,做人应该老老实实!
赞成文中观点。问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3 19:0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手机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2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碧霞青语轻语 发表于 2015-11-23 18:48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夸张就显得虚假和缺少真情。无论做人还是作诗,虚假和缺乏真情从来都是令人鄙视和不齿。遗 ...

谢谢,就诗论诗,客观对待别人,客观对待自己。{: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2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1-23 19:03
赞同!~~手机回复

问好诗兄{:soso_e181:}
随便吐槽两句,诗兄认为不妥就删了吧。
文化层次决定人的眼光,可怜人必有可厌之处。愚昧还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悲哀。要是满脑子浆糊,就该仔细想想,自己的前言后语是不是一致,不能正面捶胸脯,反面拍脊梁,都是自己是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4 08: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5-11-24 08:04 编辑

愚昧还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悲哀。

赞赏这句话!——到邓文星那里,就不仅是良好了,而是要超过伟大的什么还没出现的词汇了!
请看他的原话:单就本人相关论文的引用率,也不是一般大学教授可以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8: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1-24 08:02
愚昧还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悲哀。

赞赏这句话!——到邓文星那里,就不仅是良好了,而是要超过伟大的什么还没 ...

那就比比学历,哈哈{:soso_e113:}{: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8: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月

桑恒昌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哪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典型的过渡夸张,文字做作,我找了5个网友读,没有一个有共鸣!!!这就是诗词的哭丧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07: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月

桑恒昌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哪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将这首诗发在海外博客,没有赞誉的评论。以下是几个点评
1,仅仅是表情: 震惊和难过
2,虚情假意,文理不通,夸张做作,令人发笑。。。
3,小儿科,不值得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友的跟帖点评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哪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实在而言,这首诗我也看了好几遍,没有被震撼、心动的感觉,或许是水平有限,文化层次的差别,真的只觉得是很平常的一首小诗,以月圆人不圆,怕看见圆圆的月亮,触动思念母亲的心弦,任凭泪水落下来,湿了人间,也不再去看那圆圆的月亮。诗写的夸张,而且“落下来”三字单独成行也不太合适,读着感觉不上口,不流畅,这是我的理解。诗评更是夸张,把作品渲染成极品,有点不切实际,借用诗兄曾说过的话表明观点:诗在联想中飞翔,评论让诗准确踏实地着路。诗可以语“虚”,诗词评论必须言“实”。无论写诗还是写诗词评论,最根本的是要“老实”,真诚地写,有啥写啥,知道多少写多少。一句真诚之语胜过百句虚假的冠冕堂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0 03:33 , Processed in 0.0821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