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4|回复: 43

精华帖赏析3 现代诗中的“象外之象”与“韵外之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4 23: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知日 于 2016-2-2 05:45 编辑

古典与现代之间:现代诗中的“象外之象”与“韵外之致”(1)
--------楚郑子《霸王松》赏析

远山行人
阅读说明​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母親河绵延不尽而又迭有新造的演绎。尽管阅读与抒写出现了断层,但中国当代诗歌的抒写本身,却一面师习西方现代表达技法,一面从古典的母体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深厚的文化养分。而从诗歌鉴赏的实践来看,脱离了一定程度的古典素养,不学习一定程度的西方表现手法,要想从现代诗的阅读中获得满意的审美愉悦也将很困难。

今天所要讨论的,是古典诗歌传统与现代诗歌创作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尝试从微观层面厘清它们某种程度存在的逻辑关联。​诗人楚郑子的《霸王松》,是今日现代诗歌版里出现的精华帖,受到众多诗友的激赏。通观全诗,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该诗的突出特点,我要说:他以当代白话演绎了古典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

为后文赏析展开的便利,先把几个基本概念做一个简要回顾。​

所谓“象外之象”,司空图是把她和“韵外之致”一块描述的概念。在《诗品》中,司空图强调诗歌所要表现的,不是从语言意义层面上就可以理解的情绪或形象,而是语言意义层面之外的、某种可以感受却不可获得的韵味(1)。

所谓“韵外之致”,按照司空图的说法,首先是在逻辑上把诗歌内涵划分为“韵内”与“韵外”两层。“韵内”是指诗的内涵的表层,即语言/文字/声韵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这是诗歌直接呈现给读者的实在的东西。“韵外”则是指诗的内涵的深层,即语言/文字/声韵及其表面意义之外所隐含的意味。这种意味是一个“留白”,要靠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参与而得来。它是诗的内涵表层之上浮动的白云,是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海市蜃楼,是一种悠远弥散开来的二度艺术空间。“韵内”与“韵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唯“韵内”有真美的基石铺陈,“韵外”才可能有意味有扩展有诗美弥漫可能,她的完成还有赖于读者的颖悟的参与,有赖读者的“神与物游”的二次创造(2)。

“韵外之致”的美学内涵可以用“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来概括。”诗的意象具体、生动、可感,栩栩如生,似乎触手可及,这就是“近而不浮”;而在这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又有丰富的内蕴,所抒发的感情含而不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甚至无理而妙,让读者觉得愈读愈有味而至于“不可达估”,此所谓“远而不尽”(2)

最后,​“景外之景”的美学内涵,则是说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第一个"景",是可以"置于眉睫之前"、"目击可图"的现实景象、图画景象。同样,以此为基点,第二个"景"则是处于前者之外的"诗家之景",即景外之景"。它主要是指诗歌意象所独具的超越现实,也超越于画面之外的想象的“自由之景”,是表象“屋外的第二自然”。就文学史的背景而言,"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这三个概念都是,或者说都主要是对大历以来诗歌成就的小结。

应该说,这种诗美特征,与我们一般所习惯的”含蓄“”朦胧“有所不同,从思想源流来看它与中晚唐盛行的禅宗有较深的关联,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佛教神秘色彩。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从重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强调诗歌审美功能在于引发联想而不在于描述和说明这一点来说,司空图的《诗品》对后人有重要的启发。后来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及清王士禛的“神韵说”,都可以从此找到源头。而就当代诗歌的审美特质而言,不也有曲径通幽异曲同工之处吗?下面再看看当代诗歌的审美特质及把握方式。​

现代诗歌本质特点是什么?一首现代诗歌有哪些质的规定性?简要地罗列一下可以试着列出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式很自由,长短不一,字数不限,断行自由;
​2 内涵的开放性,常有多重复合主题;
​3 意象塑形偏爱借喻象征通感等修辞;
​4 高度的概括性、意象有时模糊;
5 不注重押韵等外在的音乐性,重视意象流动的内在音乐性;
6 语言表达中的句法偏好:大量使用跨行句、倒装句、插入句和跳脱句​(3)

自“朦胧诗”开始,一大批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等艺术表达方式,后来又引入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小说技法,使得诗歌的文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明确性,​内涵的多样性与不明确性逐渐构成现代诗的基本特征之一。

现代派诗歌技法是舶来品。欧美诗坛现代派诗歌取代意象派诗歌而占据统治地位,发生在20世纪二十年代。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4)

西方现代派诗歌具有的如下的一些特点对我国现代诗歌产生很大影响:运用变形手法来曲折尽意,为新奇效应而扭曲客观事物本质属;偏好打破时空固有顺序的信马由缰自由联想意象间跨度很大关联度低;语言表现则时常故意忽视形式逻辑约束而只注重想象逻辑;有时还用诗行格式的形式特点突出某种主题意味。尤其是自由联想,抛却时空顺序,语言反逻辑等过度的主观随意带来了当代诗歌如云山雾罩特点。那些走到极端的作品,则为当代诗歌赢得了”语言垃圾“的名号。

​但从中国诗歌演进史来看,现代诗歌的出现,本身就是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诉求的诗界革命性新诗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的”德先生与赛先生“相伴而生,本身就是为”破“而来,故而”边破边立“。它最初的浅薄和今天的部分晦涩,都是”立“的过程中的小小瑕疵。是十个指头里的”一根指头“的问题。

所以,宽容对待现代诗,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学习和提高现代诗的审美鉴赏能力,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她风雨兼程的疲惫与瑕疵,以饱满的热忱拥抱她所携行的古典优美与西方堂奥,应该是一个当代中国诗歌爱好者应有的姿态。​

为下文赏析时行文的方便,这里还简要介绍一下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它本来是一种小说技法,按照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阐述,可以简要地归纳为如下内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在表现手法上,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在叙事中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流动和时空倒错的手法。不理解魔幻现实主义,不仅有些诗歌作品就读得艰难,甚至寻根小说你可能都看不懂(5)(6)。

下面,我们一块儿欣赏这首诗人楚郑子的《霸王松》,看看他诗中的古典优美和西方技法。​谢谢楚郑子为我们提供诗歌精品。
原文:楚郑子《霸王松》
高处的承诺是孤独的
​纵有群山匍匐
​阳光的荣耀红透   
​一棵松  立于地球指尖
​以霸王的站姿冷对岁月的河水​
​面对江东的欢呼  松涛
​也有积雪的厚度
​这些伸展的枝条不曾干枯于任何秋天
​霸王松  以冷峻的面容
​抬高一座山的顶峰
​不再厮杀于莽莽森林
​单枪匹马足以夺爱
​雾落断岸处,霸王以松作掌
​托孤于天下
​背向天空的蓝
​背向星光灿烂的银河
​霸王松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呵止雷霆
​这次,霸王以松枝为枪
​独挑江山 一任岁月的流苏再次断于垓下
读红江面
​一轮轮波涛揉碎的落日​

(原文太长发不了,断成两截,见下面续2)






来自圈子: 自  由  诗  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23: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知日 于 2016-2-2 05:44 编辑

精华帖赏析3 古典与现代之间:现代诗中的“象外之象”与“韵外之致”(2)
--------楚郑子《霸王松》赏析

远山行人 赏析​】
1 诗题:”霸王松“
霸王松“原本不是专有名词(百度中没有相关词条),是诗人楚郑子形塑而就的一个词汇。古代悲剧英雄楚霸王项羽与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早已高度人格化的松的融合,赋予了这一意象高度人格化和历史化的内涵。1+1>2.  诗行还没有开始,弥漫开来的浓浓的抒情写意空间已经构成了。也就是说第一层次的“景”、“象”、“韵”的抒写已经呼之欲出了,軽軽点染即可成画。

2​ 第一诗节写了些什么呢?如果是直线的描述就难免落入平庸。看他如何避免平庸的表达。
第一诗节的核心意象是“一棵松”。环而拱之的其它意象是“群山”、“阳光”、“河水”。可以把这四者视为古典诗歌审美理论中第一层次的“景”。它是原初的、尚未被诗人加工变形之前的“景”与“物”,诗的水准的高下,就取决于对它的处理。这时候,诗歌技法及诗人匠心就显现出来了。

​从内容看,这一诗节主要是核心意象出场之前后的铺垫和渲染。诗人以饱满的悲悯情怀、恢弘的视野、温情的关照,使得“群山”、“阳光”、“霸王松”和“河水”这四个意象不仅具有了磅礴的気勢、冷峻中透着温暖的色调,还使得他们浑然一体,立体而深刻,饱满而神秘,成为亦真亦幻高度人格化的悲剧英雄。具体而言,首句“高处的承诺是孤独的”起笔不凡,以拟人手法将霸王松人格化;第二三两句"群山匍匐/阳光的荣耀红透"继续以拟人手法人格化环境氛围,为核心意象的出场做铺垫。 第四句中“地球指尖”和第五句中“霸王的站姿”这一比喻则是为了烘托“霸王松”的伟岸与崇高美质。最后无缝衔接的“岁月的河水”,则是以时间的修饰语,将意象的时空延展得更为浩淼空茫。

高处的承诺是孤独的
​纵有群山匍匐
​阳光的荣耀红透   
​一棵松  立于地球指尖
以霸王的站姿冷对岁月的河水
​3 第二诗节写了什么呢?注意这一节诗行大量运用了现代诗歌技法。
这一节从内涵和意蕴层面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赏析。“面对江东的欢呼 / 松涛/也有积雪的厚度/这些伸展的枝条不曾干枯于任何秋天”这是第一意脉。如果对现代诗歌技法陌生,在这里会遇到阅读障碍。语言的反逻辑。大家可以看到用间隔号隔开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日常生活的逻辑关联存在,但似乎被诗人硬生生地挤到了一块。诗人借此达到了意象审美的新奇效果。怎么解读呢?借助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逻辑还原,让尘归尘土归土。

麻烦的是“江东的欢呼”​既实又虚。熟知李易安的,都知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典故,借助历史来解释,它是故土;借助生活逻辑来联想,它可以是山岚吹拂的来自江东的风。

松涛(照应了上面的风)上堆满了积雪,“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曾干枯于任何秋天”,从另一角度把松人格化,增加审美价值的厚重感。我们在此可以联想到“倔强”,“顽強的生命力”。它与“霸王松”的悲剧英雄美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从内容看它是诗歌主题的进一步延展,从古典意象的营造视角看,它是“霸王松”这一诗歌艺术形象的进一步丰满化。

​"霸王松  / 以冷峻的面容 / 抬高一座山的顶峰"。从形式逻辑看,这一部分也是“反逻辑”手法。间隔号隔开的各部分间不构成有意义的逻辑关联。借助于古典诗歌审美的“无理而妙"提法,借助于当代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我们可以完成对这一部分的逻辑还原:因了霸王松的存在,这原本“匍匐的山”不仅增加了高度而且还增加了威严。
面对江东的欢呼  松涛
也有积雪的厚度
这些伸展的枝条不曾干枯于任何秋天
霸王松  以冷峻的面容
抬高一座山的顶峰
​4 第三诗节比较简单,也好懂。
内容上进一步借助于历史的细节,把“霸王松”这一核心意象赋予英雄悲剧美的内涵。特别是第三句画面感很強,氤氲迷蒙,神奇梦幻。“托孤于天下”则是进一步时空推进。技法上除了拟人修辞外,也可以说稍微移用了一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不再厮杀于莽莽森林
单枪匹马足以夺爱
雾落断岸处,霸王以松作掌
托孤于天下
5 第四诗节是典型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移用。
头两句既有空间的层递又有时间上的昼夜更替轮换。三,四,五句进一步以魔幻手法塑造霸王松的悲剧英雄形象。末尾的场面描写磅礴激荡,既起到很好的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又让整首诗在恢弘的気勢里戛然而止。余韵袅袅。

背向天空的蓝
背向星光灿烂的银河
霸王松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呵止雷霆
这次,霸王以松枝为枪
独挑江山 一任岁月的流苏再次断于垓下
读红江面
一轮轮波涛揉碎的落日

小结
诗人娴熟地运用古今中外的诗歌技法,塑造了核心意象“霸王松”的历史悲剧美形象。中间可以明显感受到古典诗美系统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以及"韵外之致​"的层次分野,同时在诗歌内部它们又是浑然一体的魔方.
而西方现代表现技法的移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手段,达致了新奇的“这一个”的艺术效果,还为我们展现了磅礴浩淼恢弘的诗美画面。当然,代价是:在诗歌的审美历险的过程中,有些人可能跟不上队。恼羞成怒他们就会骂人。在这当中,尤其是语言的"反逻辑"技法,会被普通诗歌读者攻击为“语病”或者语言垃圾。
著名学者王泽龙是这样总结中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承传关系的:一是凝合于自然的意象审美心理。现代诗人心灵与自然意象的凝合,烙印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心理情结。二是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特征。主要体现为“感物起情”与“感物兴思”的传统的比兴意象思维特征对现代诗歌的影响。三是意境化的意象审美旨趣。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分别从意象的有机性融合、意象的虚实相生、意象的哲理化意境等方面对现代诗歌产生了影响(7)。

由此可见,现代诗歌不仅不排斥古典,而且还特别借助于古典,踩在古典的肩上才看到了更为崇高更为浑厚更为恢弘的诗美。而西方技法的移用,则丰富了诗人的表现手段,为创造更为新​奇魔幻的诗歌美提供了可能。这种相辅相成,在这首诗歌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光守着古典或者止步于通俗表现的诗歌是没有出路的,那样将错过烟波浩渺的当代诗歌群山的美丽,错过明天的星辰与梦幻。光有现代的表现技法的扮酷也是很危险的:如若不能立足于中国传统诗美的雄伟长城之上,充其量也只能成长为一根随风摇摆的墙头芦苇。



​参考文献

​(1)郁沅 《二十四诗品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1日。
(2)童庆炳《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文艺理论研究》,2001,06:60-67.
(3)夏莹《中国现代新诗语言形态特征及其发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
(4)王泽龙《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 社会科学研究》,2005,03:171-176.

(5)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5.

(6)​佟鑫《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D].沈阳师范大学,2013.

(7)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文学评论,2005,03:116-124.

(8)​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吉林大学,2011.
(9)陈晖《中国现代新诗流变与外来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03:113-131.



附录
诗人楚郑子中诗网页
http://bbs.yzs.com/thread-521445-1-1.html


回复 支持 2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朦胧诗”开始,一大批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文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明确性,​内涵的多样性与不明确性就构成了现代诗的基本特征之一。​

——除了象征的手法,还加入了荒诞、意识流等其他手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8: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中国当代诗歌的抒写本身,却一直从古典的母体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深厚的文化养分。

——信焉!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8: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辛苦了!亲亲远握!!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8: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知日 于 2015-12-25 09:17 编辑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2-25 08:10
自“朦胧诗”开始,一大批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文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 ...

谢谢提醒和建议,疏漏,马上修改。问好。修改后内容如下:

自“朦胧诗”开始,一大批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艺术表达方式,后来又引入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小说技法,使得诗歌的文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明确性,​内涵的多样性与不明确性逐渐构成现代诗的基本特征之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8: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2-25 08:14
朋友——辛苦了!亲亲远握!!

谢谢您,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1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知日 发表于 2015-12-25 08:16
谢谢提醒和建议,疏漏,马上修改。问好。修改后内容如下:

自“朦胧诗”开始,一大批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 ...

问好朋友!!还请多多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2-25 10:05
问好朋友!!还请多多赐稿!!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谢谢先生勉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7 1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诗歌的抒写本身,却一面师习西方现代表达技法,一面从古典的母体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深厚的文化养分。而从诗歌鉴赏的实践来看,脱离了一定程度的古典素养,不学习一定程度的西方表现手法,要想从现代诗的阅读中获得满意的审美愉悦也将很困难。——————高妙的论述,赞

点评

谢谢同赏。握手!  发表于 2015-12-27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19 15:12 , Processed in 0.10152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