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9|回复: 4

春江水暖鸭先知——《贡发芹诗歌艺术初探》序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4 1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江水暖鸭先知
——《贡发芹诗歌艺术初探》序一
                                                                    吴腾凰
     
      说到贡发芹的第一本诗集《浅唱低吟》,我依然记忆犹新。2008年曾经为那本诗集写过一篇评论:《以真情筑通思想与诗情的隧道》。发在上海方面的报刊上。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评述:“贡发芹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不论从性向、兴趣还是能力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贡发芹的学识才华我是很早就认知的······《浅唱低吟》给我突出的感受是构思宏大、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感情充沛、意象浑厚、境界丰润。不论是风物寄情、感悟生活、坦露情怀,还是倾诉心声,歌咏祖国家乡、友情、亲情、爱情,作者总是把一颗火热的心和真知灼识展示出来,让读者可感可亲可敬。”那是我当年初读《浅唱低吟》之后的总体印象、感受和理解;时过境迁,在经过近十年的时间风雨的洗礼之后的今天,薛守忠的一本关于《浅唱低吟》的评论文集《贡发芹诗歌艺术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即将问世了,让我十分欣慰。这本新书的出现,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浅唱低吟》在流传的过程中,已被读者所接受、所认可,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同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初探》中的所运用的艺术理论观点以及对《浅唱低吟》的总体评价,和我十年前的观点、看法、理解基本相同,且大大的扩展了、加深了、提高了理论上的认识。他与我不谋而合,这也证明诗人贡发芹的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薛守忠,我对他的了解不多,只是通过贡发芹的介绍,才知道他原来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爱好文学艺术,闲暇喜欢看一些文学理论书籍,不管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乃至国外的一些经典的文学艺术理论基本上都有所涉猎。据薛守忠自己回忆,曾经在文革后期的一次滁县地区文学创作会议上听过我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讲座,并且把地点、时间、会议的流程都讲得清清楚楚,这样,我才隐隐约约地回忆起当时的一些细节;那次会议结束的时候,还举行了一次小型的文艺晚会,薛守忠在晚会上还演奏了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他的演奏激起学习班的文学青年一阵阵掌声;那次晚会是由已故诗人郭瑞年主持的。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其间再没有见过面;而今我已变成白发苍苍的“吴老”了,直到这一次他特地邀请我为《初探》作序,方才又有了这一次珍贵的见面和短暂而亲切的交流。
随后,我即把《初探》的校稿浏览了一遍,大致了解了书的基本构架和内容。
《初探》总体分为六个部分,大约有27万字。
第一篇《诗画妙合,巧达旨趣》。是从《浅唱低吟》的封面、封底所采用的画面、题词、书中插图的内容,以及部分具有诗画结合意味的诗歌作品等几个侧面来描述《浅唱低吟》的总体艺术特征。基本上是宏观的扫描,轮廓的勾勒。从字里行间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贡发芹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含蓄的表达自己作为一位作家和诗人所具有的“性向、兴趣和诗歌创作的才能”。同时,也从一个比较广阔的层面上表现了诗人在诗歌的艺术方面的追求、探索和颇具个性的美学趣味。
第二篇,《<浅唱低吟>艺术启示录》。在全书的结构中起到一个过渡作用。所谓“启示录”,就是在阅读《浅唱低吟》的过程中获得的艺术启示,简言之,就是一些作品的艺术特征或意蕴哲理启发了评论者的艺术思维和理论思维,并由此联想到了一些著名的文学艺术理论观点,比如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观念和国外的一些意象主义的诗歌理论的观点,中国传统的诗歌创作手法——比兴和西方的现代主义、象征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的一些诗歌理论;为后面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贡发芹诗歌艺术创设了基本的理论前提。这一篇章的主要作用主要有两个:1、为后面对具体作品的品读和评论提供一个大概的理论前提和指导;2、通过理论的层面来从一定的高度映现《浅唱低吟》的艺术手法的卓越之处。
第三篇,《四季的歌唱》,就是运用“启示录”中的主要理论观点来解读和评论《浅唱低吟》中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光景物的诗歌作品的。其中对每一个季节作品都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开篇品读》和《掩卷沉思》。而这品读和评论的作品是相同的;但是,他们要表达的重点是有一定区别的。
《开篇品读》,侧重于作品的表层结构——写景抒情和叙事言理以及其中运用那些艺术方法如练字、比兴、艺术构思等方面的解读、赏析和评论;而《掩卷沉思》则侧重于深层结构——诗歌所蕴含的心灵世界、思辨哲理、生命意识、宗教感悟等方面的思考和体验。如果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而言,大致就相当于我在《以真情筑通思想与诗情的隧道》中间提出的“诗情”和“思想”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诗歌或文学作品的表层结构就是作者描述的具象世界,基本上属于感性而具体的景物、画面或事件等,表达的主要内容为“诗情”;而深层结构基本上属于抽象思维的世界,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哲理思辨或生命感悟或对艺术美学的思考之类的,概而言之就是“思想”。我一向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或诗人,必须以自己的纯真的情感或心灵世界来观察、认识、理解、感悟我们的现实世界,深入思考人、自然、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自己观察思考所获得的感悟、体验或某种人生哲理、自然律则、宗教情怀、美学趣味等而溶解或渗透在自己的作品的深层,形成作品的核心内容或灵魂;使浓郁的“诗情”和深邃的“思想”融而为一,不可分割;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交汇融合,方能建构出杰出的艺术作品。这里的《春之景》、《夏之情》、《秋之思》、《冬之悟》四个小标题中的“景”、“情”、“思”、“悟”等四个角度,基本可以归入两个层面:“景”、“情”属于表层结构,“思”、“悟”则属于深层结构;这样,四个角度而两个层面,就能利用一个时空框架——春夏秋冬,基本上从多维度、多层面、立体化的展现《浅唱低吟》的艺术和思想方面的成功之处。
任何一个诗人艺术家,要收获成功,必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一颗“童心”,或纯真的性情,而后走进自然、拥抱生活、投身社会,方能在艺术上有所超越,收获鲜花和掌声。这是我在文学创作上的一贯主张。而《浅唱低吟》的成功就是这一理论观点的实践成果。
第四、五部分——《现代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生活的浪花,诗意的明霞》,是以“现实、象征、玄学”的现代诗歌综合传统的理论为支点和指导,力图从更宽广的层面上来进一步展现贡发芹诗歌艺术的较为独特和成功的地方。这些内容和第三个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部分是用一个时空组合的框架来透视贡发芹诗歌艺术的深层意蕴;而第四、五部分则是侧重于用一个传统的诗歌理论思维来对贡发芹诗歌艺术进行较大范围的考察和思考;虽然角度、理论观点、品读的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万变不离其宗,试图探索贡发芹诗歌艺术秘密的目的却始终如一。
    第六部分《人生与围城》,试图从面上的品读和评论转入独立诗篇的解读和探索。有一种传统诗歌理论认为,历代所有成功的诗歌作品都是由景、情、理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而创作出来的。在《浅唱低吟》中这样的作品有许多,例如《人生杂咏》、《文革十年》、《读<围城>》《九华寻梦》、《齐云遐思》等多篇,而《读<围城>》堪称代表,因为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较为深广、艺术含量也较为丰富,所以挑选出来,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再次深入探索贡发芹诗歌艺术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把情、景、理三者水乳交融在一起,来含蓄的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深刻认知和理解;也就是用一种哲学或美学的思维方式来描述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一类作品,最能展现作者的性向、兴趣及艺术创作能力和水平。
   全书六个部分组合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列评论,整体框架上还是比较完整的。在滁州地区乃至安徽省,用一本书来评论一部诗集,这样的例子历来并不多见,《初探》的付梓,这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吧。应该给以鼓励。
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一条客观规律。薛守忠的《贡发芹诗歌艺术初探》除了以上所说的值得肯定的地方,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些理论观点的阐述还不够清晰和完整,在具体作品的品读和评论的过程中,有些片段或语言出现重复现象;评论的语言还要进一步提炼,在理论逻辑上仍需进一步的细致而严密。这只是美玉微瑕,但愿作者不要以此为累,继续用自己的高超的理论,明亮的慧眼,为更多作家诗人的作品铸炼坚硬的羽翼,使他们飞向高空,驰骋于高原。
有人说,文学作品是鸟的躯体,评论是鸟的两个翅膀。也有人说,评论是作家的指南针。我对这两个比喻十分赞同。薛守忠这本对诗人贡发芹的诗集《浅唱低吟》的专论,不仅对贡发芹的诗歌作品起着宣传扬波的作用,也会对所有的诗歌爱好者及作者产生重要的认识功能和指导意义。
是为序。
                                 吴腾凰
                         2017年4月于滁州琅琊山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4 13: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琅琊山下好地方!谢谢楼主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4 13: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文学作品是鸟的躯体,评论是鸟的两个翅膀。也有人说,评论是作家的指南针。我对这两个比喻十分赞同。

——山城子也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7: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7-9-14 13:16
琅琊山下好地方!谢谢楼主赐稿!

谢谢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7: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7-9-14 13:17
有人说,文学作品是鸟的躯体,评论是鸟的两个翅膀。也有人说,评论是作家的指南针。我对这两个比喻十分赞同 ...

感谢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3-29 12:50 , Processed in 0.08157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