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5|回复: 3

古诗赏美·系列(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9 15: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7-10-9 15:43 编辑

一、伊人,隐含美丽理想的意象——赏《蒹葭》之美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
一片芦荻青青茫茫
白色的露水像凝结的一层薄霜
所说的那个美人呀
她就在这水域的不知哪个方向
若逆流而上去找她
道路崎岖坎坷而漫长
若顺流而涉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域中间的哪个地方
一片芦荻凄凄惘惘
白色的露水湿漉漉地让人心惶
所说的那个美人呀
她也许站在水边崖畔哪个地方
若逆流而上去找她
道路艰险陡峭而难上
若顺流而涉去追寻
又像就在水中间的那个干埝上
一片芦荻阳光明亮
白色的露水也不停地反射光芒
所说的那个美人呀
她应在那个风景优美的水边上
若逆流而上去找她
道路颠簸曲折不通畅
若顺流而涉去追寻
一如在水域中间的那个沙洲上
【欣赏】
我觉得那句“白露为霜”,还是我翻译得比较确当。其实阳光下的露水,本来是一片白的颜色,如霜一样晶亮。
还有那个“在水一方”,可依下文增添不确定的方向。如若确定,何必有逆有顺呢?(游为顺流而涉,洄是逆流而上)但逆与顺分明是供择的选项。
还有那凄凄,就是凄凄,不必作萋萋的想象。执意求索的艰辛,情急切也不免凄惶。凄惶也不放弃,再一望则是一派明亮(采采)的阳光。
我觉得诗文本当中所潜藏的这位伊人,就是一个美丽的人生理想。上下求索,只有顺势才有希望,不可逆道,(规律)那会徒劳时间与力量。
那个美人,它就是一个象征着成功的意象。凡事欲要成功,必须循着轨道与方向,遵循了(规律)就容易得仿佛就在水中央;背道而驰,艰难险阻没商量。
所以我说:这应当是诗经里的一首美丽的哲理篇章。先民多么智慧,把成功的法则谱成了歌儿到处传唱。也是孔子慧眼,不曾将其遗弃路旁。
诚然,不弃路旁,还在于艺术的文本包装。
排比段,是诗经共同的漂亮模样。
这一首,叠字的运用很是精当。说“苍苍”是以景起兴;说“凄凄”,是渗透了情绪;说“采采”,是激励起信念的阳光。
总体之妙,在寓理于形象。难怪大都当成了爱情诗,其实恋爱,亦须这个法则指向。
2009-11-19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2017/4/3修订于夏云镇
二、当年唱起来何等震撼胸膛——赏《国殇》之美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国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懟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翻译】

啊!手持吴国制造的戈呀,身穿犀牛皮做的铠甲
战车交错粼粼呀,刀光剑影厮杀

旌旗蔽日呀,敌兵如云滚滚压过来了
箭如急雨纷纷飞落呀,勇士们勇敢地冲锋向前呵

敌兵侵入我们的阵地呀,将我们的队伍践踏
有的车前左边的马被砍死,右边的马也被砍伤了

有的战车陷入泥坑两轮被埋住呀,绳索绊住了四匹马
可战士还是抡起镶玉的鼓槌呀,咚咚地击打战鼓呵

天昏地暗呀,直杀得威严的神灵也震怒了
残酷地斩尽杀绝呀,尸横遍野

出征而不回呀,前进而不返
大平原一望无边呀,就是回家也太遥远

佩带着长长的宝剑呀,挟着秦国的弓弩
身首分离呀,保卫国家的壮志依然

忠诚而又英勇呀,武艺高强而身手不凡
始终刚毅坚强呀,不容敌人侵犯

为国捐躯呀,爱国的精神不死
威武不屈的魂魄呀,变成鬼也是英雄啊!


【欣赏】

这一场敌众我寡的战斗,楚国的将士全都牺牲了。我们看到的,正是屈的《国殇》。
是的,这一首歌啊!当年唱起来是何等地震撼胸膛,又百转衷肠,威震八方。
声浪,何等地地动山摇;声音,何等地直上九霄;声韵,何等地痛彻骨髓;声势,何等雷霆般咆哮!也许,只有《黄河大合唱》可以与之媲美,《义勇军进行曲》可以与之同享骄傲。
诗旨的明确就是爱国诗人心的剖白呀,这一唱,立下了爱国主义的最原生、最高亢、最昂扬
的万世诗标。

应当说,《国殇》是一种震撼之美。它全然不同于《离骚》。《离骚》浪漫,每喻兰艾等香草;
《离骚》奇丽,想象在天外,神灵影象富丽窈窕。尽管诗旨一致,手法则各尽其妙。
《国殇》是现实主义手法的代表。它一如现场报道,所以这样处理在于寓歌于教。祭祀为国捐躯的烈士,让那些壮烈的影像,从激昂的歌声中进入视野,进入头脑,进入忠诚于祖国的
每一个细胞。壮怀激烈,前仆后继,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归去也是一世的英豪。
屈原的一腔爱国之情,欲传播给国人,只有这样表达为最好。

2009-11-25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2017-4-4修订于夏云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5: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7-10-9 15:42 编辑

三、千古诗形象罗敷——赏汉乐府诗•《陌上桑》之美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欣赏】

汉朝有乐府,谁都熟悉。那时候的天下好歌,都在那儿汇聚。
大家都知道《陌上桑》主人婆很美丽。这主人婆,就是罗敷。
她美丽的魅力在形象。谁也说不出具体的模样,什么眉,什么眼,什么腰身,什么脸庞,全在于你的审美观,全在于你的想象。

你想象吧,反正路过的人放下担子,就捋着小胡子,眯着眼睛望。
小伙子见到她,就摘了帽子假装整理纱巾,为的是引起她的注意。其实心里边,早已涌动着渴望。
至于那些田里做农活的男人,就干脆扎堆地坐下来,远远地看着她,心里边就象有蜜流淌。
这样的写法,真可谓是天衣无缝的美呀!谁也挑不出她哪怕是白璧微瑕。

秦罗敷的性格,却有着两种模样。一个是机灵颇有胆识,一个是傲慢与恃强。至于为什么,也在于读者的偏爱和想象。你偏爱她仅仅是个毫无背景弱势的采桑女,
那么面对丑恶的官吏,她不仅聪明、机灵、勇敢,还能洞悉官吏恐上的心理。所以一出口就敢骂使君,是个大蠢驴。
你偏爱她不会用瞎话退敌,而是回娘家来的高官妻。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淫荡的污吏,她当然要鄙视以傲慢,蔑视以恃强,骂他个狗血喷头。然后再洋洋而得意。
但,两者可归一,表达的都是罗敷性格的凌厉,都是对恶吏的别样的控诉,都是那个时代的民意。

通篇行文五言而行走,对话占了一半有余。三处用顶针,突出罗敷令读者深刻记忆,八处排偶句,洋洋洒洒如骈体。这是文字的对称美。末尾三叠字,可见罗敷从容之色之魅力——如在目前,可感可掬。

汉乐府诗,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叙事诗或故事诗。美在当初可以演唱,而今曲谱
不知流失何方?而今天的歌曲却树立不起来这般美丽的形象。这不能不说是音乐界的一件遗憾事。

2009-12-3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2017/4/26修订


四、喜欢那首牛郎织女——赏古诗十九《迢迢牵牛星》之美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

这“迢迢”一叠,叠出了遥远的距离;而“皎皎”再叠,叠出了天河边那位女人的美丽。
“纤纤”是整个的人太瘦弱了,“扎扎”是极单调那悲意。她哪有心织云锦呢,是想念那个人,抑或希冀,才泪下如雨。
叠音(也称叠字)。这格乃古诗的特点之一,行文在字里行间,每每使渗入的情感加剧。请看最后那“盈盈”与“脉脉”,完全可以互文见义。“盈盈”不是河水溢满,而是那“脉脉”深情的满溢;凄惨指向了封建礼教,没有自由相恋的待遇。岂止是相恋,诗眼就在那个“不得语”。“盈盈”是有太多的话(情感),可不许你自由地说去。可见东汉中后期政治的腐朽,
有志文人只能托言牛郎织女的故事。

应当说,这首诗是文人对政治的旁敲侧击。诚然,翻遍典籍没人解读成这般含义。但我说未尝不可。文人以织女自比,巧手便是政治智慧,然现实则拒之以“迢迢”千里之外。所以终日不能成章,所以暗自悲泣。
或说,这是借牛郎织女的神话,写人间男女的别绪。全篇只是写景状貌,而一片愁思流溢。尤其结束二句,真是委婉缠绵得可以。这样认识也没什么不对,只是美在俗尘的层次里。即便皇上听到,也不会起疑,不必担心文字狱,却能使为诗者获得平衡的心理 。这是作者深层的美感,天衣无缝,而悲情安置在故事里。

至于作为诗的艺术,堪称绝技。全诗五十字,六叠者几近四分之一。前边两对仗,末尾有互义。“章”字为借代,“雨”字是比喻。这样的短制,积极用格凡十一处之多(虽然那时的修辞格远远少于今天)。又几乎是口语行文,流畅押韵,浅唱深吟。悲情隐隐,谁听了不为之
思之沉沉呢?

2009-12-7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2017/4/26修订


五、体会建安风骨——三曹诗选《龟虽寿》之美
作者:山城子-李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之寿虽然长达三千年之久哟
可还是仅仅活了三千年
会飞的螣蛇尽管可以腾云驾雾
终究也还是化为尘与土

但是呀,老千里马倦伏在马棚里
可它还是想着一日飞奔一千里
壮怀激烈的老年人呢
实现雄心大志的征程他不会停息

人的生命长短
绝不只是由上天规定
只要会保养注意锻炼又积极乐观
就一定会益寿延年

真是特别地高兴啊
我可以高声地唱出我心中的所感


从古诗十九首小道下来,就到了建安。体会一回这里的“风骨”吧,以找回诗的肝胆。
我笑当代的诗歌里,每每“骨头”棒子充篇。但翻遍三曹,却只字未见。未见而公认“风骨”
为诗的秘诀可见一斑。

我们不能脱离历史,还是回到建安之前的两汉。那时,被儒家的枷锁禁锢得太严文人们一味歌功颂德或浮生若梦,个性思想被踩在深渊。几百年出了个曹操,立志指点江山。他《步出夏门行》时已经五十四岁,心怀统一大业自信而乐观。毛泽东也赞他“东临碣石有遗篇”。
都是大政治家与大军事家呀,气息古今通连。

有资料记载,润之曾劝爱将戒毒,亲抄了孟德这里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见这《龟虽寿》,确有千年的笔力。只是那爱将与风雅无缘,竟非命于温都尔罕。

本首的诗思,在于人生之死的必然。这是诗人的唯物观点,冷静而客观。本诗的哲理在于发挥主观能动的观点。他强调了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本诗的辩证,也滚荡于汉末丞相的胸间。
这是为他的壮心,做理论的伸延。

从结构上我更看好其间的抑扬跌宕的曲线:先引典龟寿三千岁,纵飞蛇,死也不能幸免。这是先扬后抑,扬的极高而当即抑断。接着设生命之老,而老也不须气馁无为无欢。这是抑后再扬,从抑得窄窄里扬宽。再下来是固扬,亦即从理论上巩固扬宽。既然可以延年益寿,壮志的实现就有了充分的时间。结尾虽是乐章的尾声格式,其溢于言表的形象也总揽了那生命不惜战斗不止的乐观。从艺术上说,且不说以物为喻,以形见意而意在言外,也不说喻兼互文,又虚实相映而朴实无华;单是以上抑扬之功,足见“风骨”之美韵。可谓之美韵之星明亮如初,而灼灼千年不陨。

2009-12-13于金阳
2017/10/9修订于观山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9 17:1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高,对古诗词研究透彻象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1: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丝 发表于 2017-10-9 17:14
老师高,对古诗词研究透彻象老师学习

谢谢情丝!在外没有网络,但带着电脑,可以修订旧作。此系列,正在修订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19 14:17 , Processed in 0.09504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