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1|回复: 10

不要让中国诗歌边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1 1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银昱 于 2017-11-22 21:03 编辑

不要让中国诗歌边缘化


文/银昱


       中国诗歌属于东方诗歌范畴。东方诗歌是指亚洲与非洲的诗歌。古东方诗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诗歌。它包括亚洲与非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的诗歌创作。大江大河与沃土培育了东方文明古国,滋润养育了东方古国最初的文学艺术。诗歌展开这片沃土上美丽而文明的花朵。古代东方诗歌产生于三个阶段:原始公社时期、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奴隶制时期。最早产生的诗歌是民间口头创作,只是年代久远,缺少保存手段,绝大多数诗歌没有保存或者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能保存下来的大多是通过后人口头转述记录下来的,难有完全的庐山真面目。
       上古时期,即盘古开天地至黄帝战死蚩尤这段时期。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最早的诗歌《弹歌》:“断竹,继竹,飞土,逐肉”。这首诗歌体现当时劳动人民为了生存、最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个时代的诗歌活动中诗、乐、舞三位一体,这首诗歌产生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这首产生后 后1000多年内(将近2000年),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哪个人创作出诗歌。所以中国诗歌有6000多年历史底蕴。上古时代的诗歌主要来自古歌谣,即上古时代的民歌、民谣,诗句简洁、音律和美,这段时期歌谣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中国诗歌起源于《诗经》,之后有楚辞。《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最早的诗歌总集。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到春秋战国,中国古神话、传说、民间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古歌谣都像一股股支流汇入《诗经》的大河。《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成书于春秋中期,距今至少有二千二百多年。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诗经》不是一部普通的诗歌总集,而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表现与文艺升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诗歌文化典籍。那时的诗歌就具有典型的意象与意境,充分体现诗歌的简洁、凝练与含蓄,以及浓厚的音律美。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赵人毛亨《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经》中的诗歌具有诗歌典型音律美,用于载歌载舞。让大家陶醉于自信与自豪中。从《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明清诗词、到当代诗现代诗,历史跨越数千年。
       “文革”特别是“文革”以后,绝大多数人崇尚追求物质生活,连文化也走进了市场化,很多文化平台经济上自负盈亏,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谁愿意出钱就发表谁的诗歌,很多丢弃或不懂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人、只要他们肯出钱,他们就可以把粗制滥造的诗歌大量发表在文化平台,出现偏离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诗人,这种“诗人”因为有钱,发表的“作品”多,后来还成为所谓中国的“大诗人”。现在大家看看各大诗歌文化平台上所谓的“朦胧诗歌”,已经朦胧到过段时间连他们自己写的诗歌都不知道写些什么、要表达什么。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诗歌文化已经成为人民最追求的精神食粮。在此,我还要指出一点,无论是什么时期的诗歌,除了要求诗歌的意象意境美,诗句简洁、凝练、含蓄,我们必须还应该明白:诗歌是韵文的一种。
       我们生长在诗歌的国度,我们都在称赞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文学巅峰时期,也常赞扬“五四”前后中国诗人人才辈出。难道今天的中国诗人就不能写出“五四”时期的诗歌吗?诗歌文化也是大众文化,中国诗歌是属于整个中国人民的,不应该由掌握诗歌平台的几个所谓的大诗人、按照他们的喜好去决定诗歌的生死。应该由人民大众去评价,诗歌只有一个标准,有正能量、人民喜欢读的诗歌就是好诗歌。
       诗歌始终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与精华。中国诗歌历史从《弹歌》开始已经走过6000多年,中国诗歌文化从《诗经》开始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有几千年深厚的诗歌文化底蕴,只是近三、四十年里,不少的人把北岛、舒婷、江河等诗歌定义为朦胧诗,其实,北岛、舒婷、江河的诗歌根本不是什么朦胧诗歌,历史上从来不存在朦胧诗歌,只是文革这段时期政治原因,他们把诗歌创作得更含蓄一点。到了八十年代,中国文艺(包括中国诗歌)已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诗歌无需如此过分刻意含蓄,可是,近三、四十年内一些所谓的诗人却挖空心思让中国诗歌朦胧得血肉模糊,是是而非。这种诗人他们相互抬举、相互吹捧,加之有些真正的诗人为了得到他们的认可与肯定,跟随他们讹而不化,导致中国真正的优秀诗歌只能难产或流产,中国诗坛三十多年来被所谓的朦胧诗派、所谓的朦胧诗大诗人所劫持。中国三、四十年来很少诞生出灿烂的诗篇,真正的原因是人为的原因,那些所谓的朦胧诗歌巨匠必须退出中国诗歌把门的位置,否则,中国很多好诗歌就会在他们手里流产(发表不出),永远无法与读者见面。所以,前段时期中国诗歌不是被边缘化,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2 19: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有责任感,值得钦佩。但这么多年的现实情况,诗歌早已被边缘化,整个文学也是如此。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在政治面前,诗歌以至整个文学就是小媳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2 19: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极是,北岛舒婷等他们的诗并不是朦胧诗,稍有文学阅读能力的人都是读的懂。朦胧是相对过去直白而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2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银昱 于 2017-12-1 11:26 编辑
赵春华 发表于 2017-11-22 19:16
说的极是,北岛舒婷等他们的诗并不是朦胧诗,稍有文学阅读能力的人都是读的懂。朦胧是相对过去直白而说的。 ...

我写的都是肺腑之言,可能会让一些所谓的诗人受到伤害,但我出于对中国诗歌的忠诚,一吐为快。希望一些人不要见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08: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昱 发表于 2017-11-22 20:52
我写的都是肺腑之言,可能会让一些受到伤害,但我出于对中国诗歌的忠诚,一吐为快。希望一些人不要见怪! ...

热爱诗歌的人本该如此,有什么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20: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诗歌文化已经成为人民最追求的精神食粮。在此,我还要指出一点,无论是什么时期的诗歌,除了要求诗歌的意象意境美,诗句简洁、凝练、含蓄,我们必须还应该明白:诗歌是韵文的一种。
现代诗歌如果能承载这些使命,肯定不会边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23: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 发表于 2017-11-23 20:54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诗歌文化已经成为人民最追求的精神食粮。在此,我还要指出一点,无论是什么时 ...

是的!现代诗歌应该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4 0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简评:朦胧派诗人食指在1968年写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这诗中的“妈妈”绝对不是指作者的生母。诗在后面也指明了“妈妈”就是“北京”,但也是以部分指代全部,北京是祖国的政治中心,实指祖国。自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游子离家时对母爱的感受往往都催人泪下,怎么可能变成了穿透孩子心胸、让孩子无比痛苦的针线呢?

  回想文革时推行过的一段愚民政策,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者写作这诗之时,正坐在离开北京,去山西下乡的列车上,前途未卜,感觉自己被祖国抛弃了。祖国就像操控风筝一样,把自己完全控制了。要想抗拒知青下乡的政策,是不可能的。作者爱国,但报国无门,所以心中骤然疼痛。这类诗带有政治性,但司法机关要追究作者之法律责任时又非常困难,因为写得很朦胧。朦胧诗在当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能呼唤人性,引人进行理性思考。随着文革过后,我们党实现了伟大的拨乱反正,推行依法治国和改革开放,尽管朦胧诗还延续了一段时间,但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还有大量所谓的诗人刻意模仿,把诗写得比朦胧诗还难懂,以为这样就可以实现高深莫测或自成一派了。其实,难懂不等于水平高,好懂不等于没水平。真正的好诗,应该是既写得好懂,又富有诗意。这才是最难写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11: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银昱 于 2017-11-24 11:54 编辑
邓文星 发表于 2017-11-24 08:1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谢谢你对所谓的现代诗歌“朦胧”的批判!中国诗歌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朦胧诗歌”,北岛,舒婷,江河的诗歌大家一读就懂,只是有几首比较含蓄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4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必须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3-28 20:28 , Processed in 0.10107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