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9|回复: 9

[站务] 中国诗坛五名家 对天马长嘶诗歌标准的支持(转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1 01: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老天山 于 2018-3-11 01:24 编辑


                    中国诗坛五名家
对天马长嘶诗歌标准的支持

文/ 天马长嘶

在新诗百年的历史节点上,《人民日报》编辑张健约请5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诗人,共同回顾百年新诗的经验教训,探索未来诗歌的发展路径。
在这次关于新诗百年的对话中,诗坛五名家(谢 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诗评家;吴思敬,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著名诗评家;叶延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主编;王家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的观点对天马长嘶九重境界评价诗歌标准透露出莫大支持!


第一个大问题:关于诗歌是否应该有标准?

天马长嘶:中国诗坛最为紧要的问题是确立好诗歌的大致标准。当前中国诗坛乱象丛生,整体呈现出无主潮、无权威、无标准的状况,许多写作者盲目借鉴外国诗歌形式,过于沉溺于私语和自说自话状态,游离于时代之外,不少诗人和诗日益离大众远去,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中国诗歌由此跌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在中国诗坛十大影响力诗人评选中,多位无名诗人高居榜首,而郭沫若、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等大诗人仅寥寥数票,这种荒唐至极的事之所以在各级层面屡屡发生,盖因诗歌无标准。格物致知,万物遴选都有一个大致的标准,诗歌岂能例外?当今中国诗坛亟需定海神针,愿大致的科学的诗歌标准在泱泱诗国中激浊扬清,引导诗人们高扬诗歌民族性,写出大量与中国盛世相称的好诗来。
那么一个为大家公认的科学的大致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怎样的呢?天马百思后认为,时间是检验作品的最高法官,一代代甚至无数代人民大众反复甄别最终筛选出来的诗作无疑是最好的诗作!因而,高度慨括这些历代人民大众遴选出来的最好的诗作的共性,毫无疑问就是论断任何一位诗人诗作的最科学的诗歌评价标准!九重境界诗歌评价标准,最大限度地高度慨括这些历代人民大众遴选出来的最好的诗作的共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九重境界诗歌评价标准无疑是接近着最科学的诗歌评价标准之标准!
为此本人多年潜心研究,创立了“九重境界诗歌评价标准”,即语言、意境、情怀、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思想性、独创性。以九重境界论诗,则高下立见;以九重境界赏诗,常能见名作经典熠熠闪烁着诗歌九重境界的光辉!传统文艺评论,包括文学史一般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两大方面,评价一首诗歌。显得太宽泛和笼统,使读者、学习者和研究者,均难以细致把握一首诗歌的本质。  “九重境界百分制”简明诗歌评价标准,按一首诗歌的九大要素、诗人需要修炼的九大方面、也即九重境界分为九项,按重要程度设定大致的分值,而制定出较为具体的诗歌评价标准。对应着传统文艺观来看,语言、意境均可归为艺术性;情怀、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均可归为思想性;而独创性兼而有之。而“九重境界百分制”简明诗歌评价标准,能较好地提醒诗人修炼诗歌的九个方面,关注诗歌的九大要素,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九重境界百分制”简明诗歌评价标准,简称“九重境界诗歌评价标准”。简短说明如下。
语言:语言是读者进入诗歌的桥梁,再好的诗歌,如果读者读不懂,不能进入其妙境领略其妙处,这样的诗歌无疑是失败的,所以这是诗人必须首先修炼的功夫。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应是晓畅、凝练、清新、优美、传神;高层次语言技巧归入诗歌艺术性一项。每项3分,共15分。
意境:意境是三千年汉诗精髓。有主意象精心营造的意境,能构成一个美学整体,具有强有力的艺术力量。有无意境是诗歌艺术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意境的要求是:1、应有主意象;2、景由情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3、物我一体,心物一体;4、象与意融合度高,意境谐美;5、整体上有神韵,有境界,悠远空灵。每项3分,共15分。
情怀:文学是人学。不注重诗人自身真善美的修炼,而只追求诗歌技巧,无异于舍本逐末。情怀方面主要考察诗人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真善美的态度,以及诗作所反映出来的有关真善美的广度、深度和烈度。这两项,每项3分,共6分。
民族性:民族性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艺术积淀,不注重汲取其艺术和思想精华,而一味抛弃是极不明智的;民族性还是一个民族读者群的阅读习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诗歌民族性,主要考察诗作在语言、题材、手法、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传承。每项1分,共4分。
人民性:人民是艺术的母亲。诗歌应努力反应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普遍人性,想人民大众之所想,急人民大众之所急,先人民之忧而忧,后人民之乐而乐。人民性主要从诗歌反映出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普遍人性以及作品为大众的接受度两个方面加以考察,每项3分,共6分。
时代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上帝只给人一个时代,写出你自己独有的时代,因此显得格外珍贵。时代性,主要看诗作反映时代的深刻性来加以考察。3分。
艺术性: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人类创造出诗歌的历史极长,人类赋予诗歌的艺术沉淀极为深厚,灵动赋予自己诗歌以神妙的艺术性,应是每个诗人不懈的艺术追求。诗歌表达的艺术性较为复杂,也是一首诗歌的主要价值体现,分为6个独立项和1个总项来加以考察:1、语言富于张力,韵味悠远;2、视角独到;3、想象奇特;4、构思巧妙,精于结尾;5、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巨微转换、对比反衬等表达技巧以及通感、象征等修辞技巧的合理巧妙运用; 6、形式恰当、衔接自然、音韵谐美。此6项,每项3分,共18分。诗歌整体上表现出的艺术完美性或艺术力量,10分。艺术性得分28分。
思想性:对天地对生命对人类社会永恒的思考是人类前进的巨大动力,诗歌中富于思想性,可见是多么重要。我们在诗中渴望看到博大精深,石破天惊的思想之光。思想性主要考察四个方面:1、对真善美的深入探究与引领; 2、诗中呈现天人合一之大境界; 3、博大的人类意识;4、对时代或历史或宇宙深邃的洞察与创见。每项2分,共8分。
独创性:日月常新。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会让诗歌艺术走向死亡。因此,我们说独创性是诗歌的最高境界,最高尺度。独创性的高低决定诗作生命的长短。诗歌独创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炉火纯青独具一格的语言,有极具语言力度的好句或名句;2、意境卓绝;3、情感烈度之惊心动魄;4、最大限度反应人民大众的心声或强烈的时代性; 5、诗坛独步,给人耳目一新,经久难忘的艺术享受以及其他艺术上的卓绝表现等。每项3分,共15分。

叶延滨:要说(百年新诗)问题和不足,我以为最要认真解决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三是由于理论指导和诗学教育滞后,进入自媒体网络时代,当下的新诗创作凸显了标准混乱与优劣混杂的浮躁之病【天马注:当下的新诗创作凸显了标准混乱与优劣混杂的浮躁之病,言下之意亟需解决】,一般读者对新诗的认知度在降低。
吴思敬:关于新诗标准讨论过很多次,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为大家公认的评价标准。在我看来,一首好诗,一要做到真,诗人要真诚,诗是掏自心窝的话;二要做到善,好诗应当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灵魂,恢复人的尊严;郭沫若提出:“诗的创造是要创造‘人’,换一句话便是在感情的美化。”三要做到美,能给读者以美感享受。诗,作为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必须是美的,要依照美的规律而造型。前面提到的真与善,也必须通过美的形态显示出来。只有为美渗透了的真与善的结晶,才称得上是诗。【天马注:言下之意应该形成一个为大家公认的评价标准。】
王家新:一部作品被称为“经典”,至少需要数代人的检验。判断一首新诗是否成功,也应来自全部文学史的考量。【天马注:王家新的观点与天马观点基本一致,天马百思后认为,时间是检验作品的最高法官,一代代甚至无数代人民大众反复甄别最终筛选出来的诗作无疑是最好的诗作!因而,高度慨括这些历代人民大众遴选出来的最好的诗作的共性,毫无疑问就是论断任何一位诗人诗作的最科学的诗歌评价标准!九重境界诗歌评价标准,最大限度地高度慨括这些历代人民大众遴选出来的最好的诗作的共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九重境界诗歌评价标准无疑是接近着最科学的诗歌评价标准之标准!】


第二个大问题:关于诗歌是否应该让人读懂?

天马长嘶:语言是读者进入诗歌的桥梁,再好的诗歌,如果读者读不懂,不能进入其妙境领略其妙处,这样的诗歌无疑是失败的,所以这是诗人必须首先修炼的功夫。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应是晓畅、凝练、清新、优美、传神。
谢冕:诗歌如果一定要追新潮,把诗写得大家都看不懂,那就是有毛病了。写诗本来就是给人欣赏的,到了读者都不能欣赏的时候,拒读者于千里之外,说你不懂归你不懂,我就是要晦涩,那就是走进死胡同了。现在一些诗人就爱写晦涩的诗,编辑看不懂,自己也说不清楚,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尴尬。


第三个大问题:关于诗歌是否应该注重意境和民族性?

天马长嘶:意境是三千年汉诗精髓。有主意象精心营造的意境,能构成一个美学整体,具有强有力的艺术力量。有无意境是诗歌艺术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民族性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艺术积淀,不注重汲取其艺术和思想精华,而一味抛弃是极不明智的;民族性还是一个民族读者群的阅读习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诗歌民族性,主要考察诗作在语言、题材、手法、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传承。
叶延滨:中国新诗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诗歌的合法继承人,受西方现代思潮影响,并不能改变其文化基因的中国属性。因此,新诗应该向古典诗词传统学习,正如当代的旧体诗词创作也应该向新诗学习创新。
吴思敬:中国古代诗歌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诗学形态,有光耀古今的诗歌大师,有令人百读不厌的名篇。这既是新诗写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又构成创新与突破的沉重压力。在百年新诗发展历程中,早先引进西方的诗歌与理论较多,现在是该扎扎实实地继承并发扬古代诗学传统的时候了。新诗学习古代诗歌,从艺术层面上说,是着重领会古代诗人所创造的意象、意境、神韵、禅悟、体物、赋形等诗学范畴,把握言意、形神、虚实、藏露等辩证关系,以及起兴、比拟、反讽、象征、隐喻等各种表现手段,从而建构起融汇古今、贯通中外,充满时代感与中国味的诗学大厦。


第四、五、六大问题:诗人是否应该注重修炼情怀、时代性和人民性?

天马长嘶:首先,关于情怀。文学是人学。不注重诗人自身真善美的修炼,而只追求诗歌技巧,无异于舍本逐末。情怀方面主要考察诗人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真善美的态度,以及诗作所反映出来的有关真善美的广度、深度和烈度。其次,关于人民性。人民是艺术的母亲。诗歌应努力反应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普遍人性,想人民大众之所想,急人民大众之所急,先人民之忧而忧,后人民之乐而乐。人民性主要从诗歌反映出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普遍人性以及作品为大众的接受度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再次,关于时代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上帝只给人一个时代,写出你自己独有的时代,因此显得格外珍贵。时代性,主要看诗作反映时代的深刻性来加以考察。
吴思敬:新诗学习古代诗歌,从精神层面上说,要继承古代诗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思想,以仁学为中心的人格观念,以“尽性”为核心的人生理想,以及旷达、进取的人生态度等。
谢冕:如果诗人放弃了和大众、社会的联系,沉迷于自我,写的诗别人都看不懂,能不边缘吗?要我说,一定程度上是诗人把自己边缘化了,因为诗人没有大声音、大境界来唤醒民众对诗歌的注意。诗人的心灵应该是丰富而博大的,通向广阔的世界,但现在不大有诗人思考这些问题。
诗歌是个人的感受和表达,要是没有充分的个人化,诗人写不出好诗。但是,个人又是通向社会、通向世界的。我们的诗人,其不足在于不知道甚至排斥与外在世界的联系。我们曾有过诗歌变成标语口号的教训,于是现在一讲“言志”就被认为是不对,就被排斥。其实,诗人应关心世界、关心人民大众、关心社会的兴衰进退。要是连这些都不关心,整天沉浸在小小的快乐与悲哀之中,诗人的世界就会变得很小。我一直认为,诗人与世界有关,诗人就是代言,诗人不仅是代言,诗人还是先驱,是神祇,是代天说话的人。诗人敏感地感受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然后用诗句表达出来,这是诗人了不起的创造性之处。今天的诗人要敢于站在时代前列,为时代呼喊,这是诗人的天职。
王家新:中国诗训之根本是“诗言志”,但一个诗人的“志”和他身处的时代必然会有一种命定的联系,他也需要在这种关系中来把握自己的写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1 01: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珍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1 0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心老天山编辑。天马长嘶的九项标准,很
全面,很系统。尤其是诗问’应不应该让人读的问题,既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读都不懂,是什么东西?当然就不是东西。对读不读的东西,要大胆地说不!要底气地说不。大众,读者,历史是不好忽忧的,读者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1 06:1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天山分享!辛苦了。收藏慢慢学习。早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1 09: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慢慢吸收。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1 11: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诗论,问好天山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4: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基本赞同。问候心老天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5: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是读者进入诗歌的桥梁,再好的诗歌,如果读者读不懂,不能进入其妙境领略其妙处,这样的诗歌无疑是失败的,所以这是诗人必须首先修炼的功夫。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应是晓畅、凝练、清新、优美、传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5: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是三千年汉诗精髓。有主意象精心营造的意境,能构成一个美学整体,具有强有力的艺术力量。有无意境是诗歌艺术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民族性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艺术积淀,不注重汲取其艺术和思想精华,而一味抛弃是极不明智的;民族性还是一个民族读者群的阅读习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诗歌民族性,主要考察诗作在语言、题材、手法、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4 1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银昱 于 2018-3-14 10:09 编辑

      写得非常好。我完全赞同!从80年代起,中国现代诗歌脱离的中国诗歌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毒害了真正的中国诗歌文化,滥造了一代中毒很深的所谓的中国诗人。这些中毒很深所谓的中国诗人把持中国诗坛与中国诗歌教育,有的当了所谓的中国诗歌导师、一些诗歌协会的主席与副主席,有的当了中国诗歌媒体的总编辑、编辑之类。而且他们身边有一大批为他们摇旗呐喊的所谓的诗人。中国诗歌要想恢复“五四”前后荣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一代真正的中国现代诗人去替换他们。就像顾城写的“一代人”一样,“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18 11:08 , Processed in 0.1211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