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4|回复: 8

少数,白——刘春潮诗集《事实如此》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9 11: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野珺雪 于 2018-3-19 12:38 编辑

格式

    在中国,成为少数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儿。然而,一旦少数与少数比邻而居,就会日益共生出一种制衡般的安全感。云南,大概就是这样的所在。
鸟语花香的云南,云也坦然,风也从容。在这样的地方待久了,一个人很容易被时间谋杀。换句话说,人的存在感远远低于大自然。白族诗人刘春潮,早就意识到了这种先在的悬空性。于是,以诗、以画的方式,奋力突破山高林密的重重遮蔽。
    诗与画,之于平常人,本是成为少数的手段和路径;然而,之于刘春潮,却是一种民族的本能使然。由此可见,刘春潮若想成为真正的少数,需要在个我的肉体里发育出英雄般的孤胆。第一次读刘春潮的诗,感觉他应该是云南的。直接又神秘,干脆又缠绵,必要性有,确定性无。云南作为他的姓氏,出现在具体的诗写里,地方性的身段展示,变脸成符号性与元素性,自在地敞开了灵与肉的原乡。
     刘春潮生在云南临沧,生活在广东中山。身首异处的奔泊,让他不能企及头上的事物。在天与地之间,他选择了叩问大地。心地浩茫连广宇,不问鬼神问苍生。因为他知道,诗意盎然的云南,总是不由自主架空一个诗写者的落地力。先在浑然的隐秘时常徇私成单纯的神秘,本属自然的敞开经常被  体制化为面具丛生的仪式。久而久之,异数变成了少数,少数变成了家常,应该变成了应当。
    通读《事实如此》,不难发现,刘春潮的诗写大都比较完整;而这种完整性,恰恰是当代大多诗人最为匮乏的。在中国诗界,有句无章的写作比比皆是。就此而言,刘春潮诗写的稀缺品质已经昭然。当然,其诗写的完整性不是建立在简单、简陋的基础上,而是有一种隐秘的复杂性在筑基。《犹豫》写出了不决的缜密。《铁》犹如线描,几笔勾勒,铁内在的重量感立马示现。
    或许是刘春潮出身于白族的缘故,他对白的本体认知要比常人敏感。白,不光是一个民族的肤色,而且也是一个民族最朴素的言说方式。白,空白,直白,留白,道白,等等,说白了,诗歌就是语言与灵魂的“裸奔”。比如,在《她》那里,他将白转化为兴的能力,又辅之以类比式的赋,直截了当,诗意醇厚。再比如,在《白凉鞋》中,“我的好妹妹/你比我幸福/起码不用看到别人和自己老去的模样”。如此面对面的生死告白,固然撕心裂肺,但他仍忘不了用事实说话。
    记得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作家说过,事实总比说法可靠。“直到他为世界/让出一个身子的位置/我们才知道/原来他是一头被缩小的大象”。在《大象》里,这样的旁白,有些许的滞后性,然而退着说,也是摆事实,不讲道理。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里,刘春潮更是承继了《诗经》的复沓与回环,几乎到了白说谁不说的境地。如何成为少数,刘春潮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在《某月一日》里,一组手机号码,13707474748,时而模糊,时而清晰,让他悄然触及到了匿名、失名、莫名以及难命名的交感神经。这样的刻画,显然是指认真相的诗写,也必然是揭示真理的诗写。经验是事实,记忆也是事实。以我的经历以及对个我经历的回顾与前瞻,来呈现真象,这也是白的力量与神秘所在。
    刘春潮的诗,是求真的诗。务虚的工作,落实在每一个事象上。故乡与异乡,构成了诗写者的苦恼源点。对比之中有往返的辨诘。故乡的异化以及异乡的悬搁,让诗人无乡可返。何处是我家园的迷惘,源于骨子里的刨根问底。以《姓氏》开篇,意味着从根出发。“她是徒手挖出来的秘密/她正在被一些荒芜所遮蔽”。基于这样的前提,他认领了油菜花的宿命:虽然开不出我的故乡,但可以“肩并着肩一直站到天边”,甚至“至死保持着相爱的姿势”。这种局部的场,相当于佛事里的中空,有一种“明知——偏要——”的悲壮。从他们的诚实、无忌、无间中,感受到一种殊异的雄强。局限不仅塑造个性,而且还能集约力量。寻根,自然免不了与父亲的夜话:酒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除夕这样的时间节点上,一代人想了结,一代人欲开始。诗写者没有透露谈话的内容,但从父亲的神情举止中看出,父亲是满意的,放心的。“永远不要醒来”的不孝想法,却提示了对父亲一生的保全。
    事实如此的诗写,必然导致白描。在提供事实时,一定要确凿。如果不确凿,这些事实就证明不了什么;如果不确凿,这些事实就不会胜于雄辩。白描具有沉默的品质。刘春潮的诗大都在供认或多或少的事实,或真或假的事实。不过,这样的供认有些残酷,不讳是极其难达的目标。“无话不说的朋友/浪漫放荡的情人/相濡以沫的妻子”——这样的目标,是极其美好的。可诗写坦白,他做不到。他不得不承认“同室操戈太久/敌人也会变战友”,“你永远都是对的!”如此糊涂的爱,有一种彻骨的无奈,带有命运的默许。这种直来直去的诗写,匕现了诗写者的英雄本色:敢作敢当。
    担当是一个诗写者成为少数的前提。刘春潮以为,少数不是偏僻性的代码,而是边缘性的体征。白,之于他,带有某种穷尽可能的意味。置之死地而后生。白,让刘春潮的诗写一条道儿走到黑,直到把路走通了。这种翻盘的活儿,让他看见,诗确实是人性的一种努力、边界和希望。到边了,就是到家了。这样的通透,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她注定要长大/也一定会离开我/我只希望她小小的男朋友/晚些出现”。他说的是女儿,其实说的也是诗。魂不附体的时候,尴尬;魂牵梦萦的时候,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1: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野珺雪 于 2018-3-19 12:39 编辑

刘春潮的诗

1973年生于云南,白族。画家、诗人。1973年生于云南省临沧市。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任职于广东中山美术馆。诗歌作品获“全国青年诗人诗歌大赛”二等奖等,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民族文学》等报刊,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出版个人诗集《空椅子》《感谢水》《事实如此》。2006年结业于“广东省第九届诗歌高级研修班”。2015年结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期少数民族创作培训班。2016年,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广东省作家协会等单位主办“我不能企及头顶上的事物——刘春潮诗歌研讨会”。


一口棺材

一口棺材在地下室
被更为黑暗的事物笼罩
它一直沉默
保持着木头的品质
十几年来
它随我们搬了三次家
身上披着喑哑的时光
父亲从来不让人擦洗上面的灰尘
我们被一层薄薄的土隔着
谁也不想看清它真正的模样


事实如此

一座山  一个村庄
一瓶酒  一窗烛火
一地月光  一些锄禾日当午的想法
这或许只是你一首诗的内容
事实上  在我的家乡
这可能是一个人的一生


陪母亲散步

母亲的双腿中过风
走路很慢
我牵着她的手
像小时候她牵着我
她叫我在一个加油站旁停下
说  还记得吗
这是我们以前的茶厂
声音很小
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我们默默的向前走
兜了一大圈
再次回到那个加油站
母亲又说  还记得吗
这是我们以前的茶厂
这时我看到母亲眼中的泪花
但我没急于帮她擦拭
我在等她
把想要说的话全都哭出来


除夕夜话

面对一盆灰烬
父亲和我的夜话
像空中渐渐暗淡的烟花
已经到了尾声
他安祥的躺在摇椅上
手中的酒瓶滑落一旁
嘴角露出难得一见的微笑
我把外衣轻轻盖在他身上
希望父亲就这样睡去
永远都不要醒来


母亲

我看到佛
她的微笑很慈祥
像我母亲老去的时候
旁边有一朵干花
它曾娇艳欲滴
像我母亲年轻的时候
而现在  我的母亲
不算年轻也不算老
她不是花  也不是佛
她只是我的母亲


我所说的向日葵

瓶中的向日葵
它是花
不是向日葵

我所说的向日葵
亲近高山 远离河流
它只固守脚下的一方土地

你可以没有赞美
甚至遗忘
但有人因为它的光芒而闪耀

应该是心怀愧疚
我对它的象征意义并不感兴趣
只是被它的一粒种子所喂养

它不屑成为温室里的玫瑰
它保持山的高度
尽管有人会用光明的镰刀将它收割

在它的世界里
世界本身也是一个花园
没有人能阻止它的迎风和歌唱

一个站在秋天深处的老人
比谁都清楚  要读懂一株向日葵
自己首先就得成为太阳

我所说的向日葵
不是花
它是向日葵

无所谓遗忘
当一个诗人和一株向日葵并肩
站成大地上重要的子民


一棵酸枣树

之所以说它秃兀
是因为塬上已寸草不生
这棵上了年纪的酸枣树
因负担不起自己结出的
青涩果实而摇摇欲坠
它苍白的手指固执的伸向天空
指缝间夹着一个八面漏风的鸟窝
那些从前的鸟呢
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
五婶一家祖孙三代七口
正好从树下经过


再写南汀河

充其量
南汀河
只是一条较宽的水沟  
稍稍用力
就可以把一块石头
扔到对面的稻田   
母亲说   
它从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来
经过澜沧江   
流入一条很宽很宽的河
这很遥远

南汀河水浑浊   
也不深
我的童年和它一样浑噩
也很遥远
涨水的季节有人游泳
我在岸边   
捡那些较薄的石块
以一定的角度打向水面
有时石块会再次探出头来
有时不止一次
但更多的时候
都是石沉大海

鲜艳的女孩走过对岸
我学会了游泳
河堤上的草依然葱郁
母亲越来越老
南汀河水
越来越窄


野草

野草野草野草
一窗接着一窗的野草
从火车内望出去
满眼都是野草

在这个每一锄头下去
都能刨出几件文物的北方
野草连着野草
野草们不分彼此
让人猜不出
哪一堆下面住着帝王
哪一堆下面埋着百姓  


一只专心致志吃草的羊
 
真的很远  
让人觉得孤独的那种远  
我从那里经过  
无意沾走两袖花香  

真的很美  
风吹草低的那种美  
一只羊在专心致志的吃草  
完全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  

诗意是你说的  
它不理会这些  
一只专心致志吃草的羊  
它只关心眼前的事物  

一只羊在专心致志的吃草  
它细细咀嚼着脚下的青草  
连同游移在草叶上  
细碎的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9 16: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有诗在,诗论相印。学习好论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9 16: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谢秋野老师赏赐美文!细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0 1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何老师的精彩评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0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细的评析。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18: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如此

一座山  一个村庄
一瓶酒  一窗烛火
一地月光  一些锄禾日当午的想法
这或许只是你一首诗的内容
事实上  在我的家乡
这可能是一个人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1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赏秋野的品论,辨析有据,丝丝入扣,不仅是评赏,也是一种导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0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别欣赏的是秋野老师的文字,诗意盎然的语言。

鸟语花香的云南,云也坦然,风也从容。在这样的地方待久了,一个人很容易被时间谋杀。换句话说,人的存在感远远低于大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5 10:30 , Processed in 0.08306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