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1|回复: 5

转载《你一定没看过这篇干货》【语文教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7 19: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荆花 于 2018-9-17 19:38 编辑

  前言
  我们在做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读懂,否则我们很难准确作答,但往往很多诗歌的语言较为生涩,那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怎样才能读懂诗歌呢?

  1、抓住重点词语
  读下面这首诗,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
  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有考生认为该诗是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诗人孤独思乡之情的,前两句写“曾经”,为虚,后两句写“灯前”,为实。如此理解虚实,似无不可,但诗歌的感情并不能由此引出,表现手法和情感把握出现了逻辑断层。这首诗在理解上有两个很重要的词语:“惯”和“等闲”。“惯”是“习惯”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意思,那么前两句的大意是:曾经已经习惯于离开家乡,把浪迹天涯当作很平常的事。这样,联系后两句梦见家乡的惆怅,就可知前两句所表现的洒脱只是一种表象,主人公内心其实对家乡怀着刻骨的思念,于是很自然地就可知道该诗运用了衬托(反衬)的手法表现感情了。

  2、抓住重要意象
  诗歌通常借助一些意象来渲染气氛、表现形象、传达感情,因此,抓住诗歌的重要意象是准确读懂诗歌的又一把“钥匙”。
  如考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题:“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如果我们抓住诗中出现的“莓苔”“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等重要意象,特别是其中的形容词“静”“闲”和动词“闭”,会很容易地明确环境的最大特色就是“幽静”。


  再如回答考题: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题:“《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我们只要抓住其中出现的凋落的残花、飘飞的柳絮、将逝的东风以及啼叫的子规等意象即可。


  3、抓住诗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可窥探到诗歌的许多有效信息,如写作的背景或原因、诗歌的主要话题、主体思想等。
  如《含山店梦觉作》、《奉陪郑驸马韦曲》、《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等,这些标题都揭示了作者写作的背景或原因,对我们读懂诗歌很有帮助。


  再如的《宿渔家》、《早发》、《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等,这些标题都表现了诗歌的主要话题,诗歌的内容必定和这些标题相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如有考生回答《宿渔家》题目:“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的时候,就因为忽视了“宿渔家”这个标题,而将诗中的“灯前笑说归来夜”误解为诗人独自“笑说”。既然标题是“宿渔家”,那么,当然应是渔家与诗人“笑说”,表现了渔家的热情以及客居在外的诗人所感受到的温暖。


  又如《双调·蟾宫曲·自乐》,其中“双调”为宫调名,“蟾宫曲”为曲牌名,“自乐”为曲题,抓住这个曲题,我们可知这支曲子主要内容就是表现作者自乐自得之情,那么,回答第一个问题:“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就不会太难了。


  4、抓住细节描写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可看成是浓缩了的散文,其中的细节描写对形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关系重大,我们在读诗时切不可放过。如诗: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诗中“缓步”一词,已写出诗人迈步于暮春山间时的不紧不慢、优游闲适之态;“濯手闻香”这一细节更加传神,试想一下:一个人漫步山间,看着眼前的流莺飞燕,然后到涧水边洗洗手,洗完之后还不忘闻闻自己的手,这个人不是心情愉悦闲适又是什么呢?抓住了这个细节,后面第3小题“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自然也就准确地答出了一半。
  
  再如秦观《阮郎归》题目:“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该词末尾两句是:“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前一句不难理解,大意是说主人公转过身子,准备继续下完残棋;后一句的“应劫迟”结合注释对“劫”的解释,也好理解,即下棋落子迟缓。要准确理解词中人物是什么样的情绪,关键就在对“沉吟”一词的理解了。联系《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完毕之后的“沉吟放拨插弦中”,可知“沉吟”有若有所思、心神不宁之意。


  5、抓住注释
  命题人在诗歌后面给出的相关注释绝非可有可无的,必须充分注意,道理很简单,如果注释与我们读诗或解题毫无关系的话,命题人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如《三峡吟》(南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后两句“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两次出现“愁”字,大意是说猿啼本无所谓什么愁苦,但“行人”听了觉得愁苦,乃是因为行人心里本身有愁苦。那么诗歌的前两句“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又该如何理解呢?乍看是写三峡的山水之景,但若抓住诗后注释中的“《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特别是其中的“伤春心”三字,我们自然可知前两句也是说“愁”。


  6、抓住句间关系
  在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时,我们可将诗歌当作简短含蓄的文言文来读,力争字字落实。在文言文阅读中,我们常借助于句间关系来理解文意,古诗阅读中也如此。
  如《阮郎归·西湖春暮》中的“花褪雨”较难读懂:花怎么会褪去雨呢?但若将之与它的下句“絮沾泥”结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两句的结构是一样的,我们就不妨借助对“絮沾泥”的理解进而理解“花褪雨”。“絮沾泥”是柳絮沾到泥土上了,写出了暮春之景,那么“花褪雨”当然也是表现暮春之景,当是“花儿在雨水的浇打中凋落”的意思。


  7、结合作者生平
  阅读理解中,常强调“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对我们真正读懂诗歌是很重要的,高考中有时甚至还会碰到直接考查作者生平的题目。
  如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题,要求之一便是:“结合作者的思想”分析诗中所表现的作者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将几乎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讲到的苏轼的生平牢记于心,解答该题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8、结合诗后题目
  诗后的题目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理解诗歌的凭借之一。如前文提到的《三峡吟》的前两句诗,我们是借助诗后的注释来理解的;换一个角度,我们若关注到第一个题目“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我们同样可知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愁。
  再如《阮郎归·西湖春暮》:“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词中写景的只有“香红渐渐稀”“花褪雨”和“絮沾泥”三句,结合这个题目,很显然第一句是“面”,后两句是“点”。


  9、结合诗词常识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律诗的中间两联对仗、词的“过片”或转折或承接……,这些诗词常识也可帮助我们读懂古诗。
  比如考查《桃夭》(《诗经》),第(1)小题:“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 形式。”第(2)小题:“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命题人在诗题后所加的括号说明真是用心良苦,我们若注意到这点,那么就可知道这两道题分别考查《诗经》的主要结构形式和主要表现手法,应该说这两点是我们应知应会的常识。


  10、联系所学旧知
  在读诗过程中遇到“拦路虎”的时候,我们一不要紧张,二不要轻易“跨过”,我们不妨搜索一下自己的知识积淀,联系所学旧知,或许就可化险为夷、化难为易了。
  旧知首先表现为一些词语的意思的积累。如: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题目:“‘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有同学将“乔木峥嵘明月中”的景色特点答成“恐怖阴森”之类,原因大概是将“峥嵘”和“狰狞”混为一谈了。其实,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句,“峥嵘”意为“不平凡”,若回忆起这个,结合“乔木”高大的特点和“明月”高照的环境,该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或许并不难答。
  
  旧知还包括先前所学过的典故。如《商调·黄莺儿·赠燕》,其中有一句“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若能联想到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便知此处手法为用典,表现了由盛而衰的感慨,那么后面的两道题目也就不太难了。两题为:(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


  11、联系生活常识
  联系生活常识有时可帮助我们对文本的理解,这是我们的阅读经验。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善于将诗歌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就拿我们平常“洗手”这件小事来说吧,如果我们时间很急或是心中有事,我们会在洗完手之后再把手闻闻吗?那么,前面提到的“濯手惟闻涧水香”一句,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之情自然无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8 0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晨读佳作!问好读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8 07: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先生苦心之作,并顺致早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21: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碣老人 发表于 2018-9-18 07:32
拜读先生苦心之作,并顺致早安。

哦 是转载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0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5 20:18 , Processed in 0.08433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