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9|回复: 2

揭开平水韵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7 12: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开平水韵的神秘面纱

      “诗遵平水,词依正韵,曲用中原音韵”,这句话被那些固守平水韵的旧体诗人们视为金科玉律。在他们心目中,平水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不可触动、不可修改、不可动摇。要说世间有什么万古不变的真理,那平水韵应该算得上是其中之一了。本文尽量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平水韵的来龙去脉,揭开平水韵的神秘面纱。

      关于平水韵的来历,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南宋淳祐壬子年(公元1252年)平水人刘渊刻印发布《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共107韵,因刘渊为山西平水籍人,故称“平水韵”,此书已失传;二是金代平水书籍官王文郁编《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分106韵,成书时间比刘书早23年;三是金代平阳人毛麾创编平水韵,时间更早于刘、王二人。

      平水韵因平水而得名。据考,平水应为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因地处平水之阳而得名。宋金、明清时期设平阳府,王文郁曾任平水书籍官一职。史料记载,金元时期,平阳是北方文化中心之一,地位仅次于元大都,雕版印刷业十分兴盛。平阳雕版中最著名的《平水韵》当时风行全国,成为后来历代诗人作诗押韵的依据,被称作“诗韵”,有“平水诗韵行天下”之说。平阳所印书册,常标以“平水新刊”,因此称为“平水版”,“平水版”韵书名闻天下,总称之为“平水韵”。

      金元明清七百年间,平水韵称著天下。元代熊忠编的《古今韵会举要》存录刘渊的《平水韵》韵目,这是现存资料中关于平水韵的最早记录,后人遂认为平水韵始于刘渊。其实,刘、王二人所编《平水韵》,均是将宋代《礼部韵略》中注明同用之韵合并所得,不同之处仅在于:王书106韵,刘书107韵。金元时期,106韵的韵书还有《草书韵会》、《韵府群玉》等。《平水韵》首编者是谁,至今暂无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平水韵》是将宋代《礼部韵略》中已注明“同用”的韵部合并编成的。那么《礼部韵略》是一部什么样的韵书呢?这要从我国古代的韵书说起。

      学界认为,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晋时期的《声类》和《韵集》,而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则是隋朝陆法言于公元601年编成的《切韵》。《切韵》分193韵,唐初被定为官韵,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继《切韵》之后,唐代王仁煦编《刊谬补缺切韵》,分195韵;唐代孙愐编《唐韵》,分195韵,是《切韵》的增修本;北宋陈彭年、丘雍等编《广韵》,分206韵。《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根据《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也是《切韵》最重要的增订本。

      公元1037年,北宋丁度等人奉命重修《广韵》及其简本《韵略》。重修后的《广韵》改称《集韵》,《韵略》改称《礼部韵略》。《韵略》原是为适应科举应试需要而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的,所以改称《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同《集韵》、《广韵》一样,仍为206韵,但只收字9590个。《礼部韵略》成书后一直是诗赋考试的最权威官韵,作为两宋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实用性强,刊行量大,流行面广,影响深远,被后世奉为圭臬。唐代初年,许敬宗等人曾经奏请批准把《切韵》里的窄韵和音近的邻韵合并使用,《广韵》韵目下面就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同用”字样,《广韵》以后的韵书,据此原则把可以合并的韵部尽可能合并。《礼部韵略》和《集韵》在韵目下所注“独用”、“通用”的规定与《广韵》有所不同,这对后来的韵书合并韵部产生了影响。

      金朝韩道昭编的《五音集韵》,首开并韵先例,合并《广韵》、《集韵》的206韵为160韵,是北宋以后首先突破《切韵》系韵书体系的一部韵书。金代王文郁编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金代张天赐编的《草书韵会》,都分106韵。南宋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简称《新刊韵》或《平水韵》,分107韵。元代熊忠编的《古今韵会举要》,分107韵,完全依照刘渊归并《礼部韵略》的方法。元代阴时夫编《韵府群玉》,分106韵。明代凌稚隆仿阴时夫的《韵府群玉》编《五车韵瑞》,亦分106韵。清代官修的韵典《佩文韵府》,是在阴时夫《韵府群玉》和凌稚隆《五车韵瑞》的基础上编成的,按106韵韵目编排,“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与《佩文韵府》同时成书的《佩文诗韵》是《佩文韵府》的节略本。清代雍正年间,李光地等人奉诏编成的韵书《音韵阐微》的韵目亦按106韵分部。清代有影响的韵书还有《佩文诗韵释要》、《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都是按照平水韵系统,按平、上、去、入四声106韵部排列编次韵字。其中《佩文诗韵》是清代一部权威的韵书,科举考试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一部标准韵书,这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这本韵书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 106韵,收字10235个。今人所用的平水韵,实际上就是清代的《佩文诗韵》,或者说,《佩文诗韵》就是经过修改的平水韵,两者分韵完全没有变化,只在韵字的增删上有不同。这些韵目本来是宋代人和金代人删定沿袭下来的,因为过去一般都认为是从平水人刘渊作《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为107韵开始的,所以后来的107韵或106韵的韵书相沿都叫“平水韵”,这就是长期以来作近体诗的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诗韵”。

      因此,所谓的“平水韵”,并不是一部韵书的名称,而是一种分韵系统,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这个系统的韵书,自宋至清,今天网络上有名可查的就有几十种之多。这个系统的韵书,都源于《切韵》,属于《切韵》音系的韵书。

      与《切韵》系韵书相对立的,是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韵书。

      公元1324年,元代散曲作家周德清编成《中原音韵》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北曲(元曲)曲韵和音乐论著,是北曲作品审音定韵的标准。周氏以“中原之音”为依据,以北曲杂剧作品为对象,总结其发声规律,收北曲作品韵脚常用字5876个,将韵母分为19个韵部,把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把入声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这和现代北京话完全相同。《中原音韵》的这种改革,彻底摆脱了正统韵书的束缚而根据当时实际语音另创编排体例,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许多认同《中原音韵》的韵书相继出现,如:元代卓从之的《中州音韵》(19韵)、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20韵)、明代朱权的《琼林雅韵》(19韵)、明代毕拱宸的《韵略汇通》(16韵)、明代范善溱的《中州全韵》(19韵)、清代樊腾凤的《五方元音》(12韵)、清代王鵕的《中州全韵辑要》(21韵)、清代沈乘麟的《曲韵骊珠》(21韵)、清代周昂的《增订中州全韵》(22韵),等等。明代的韵书,大多受《中原音韵》的影响,以中原音系为对象,秉承《中原音韵》的编排体例,成为传统诗韵之外《中原音韵》一系的新韵书,这些新体例韵书的出现,充分说明《切韵》系旧韵书已经与实际语音和创作需要不相符合。这些韵书虽然大多分19至21个韵部,许多却又保留了入声,都不同程度的有南北音混杂的弊端,且多用在戏曲创作上,对诗歌创作和科举应试未能产生影响。

      与《切韵》系韵书不同的还有明代的官修韵书《洪武正韵》。明初,乐韶凤、宋濂等奉诏编成《洪武正韵》,此书分平声、上声、去声各22部,入声10部,共76部。《洪武正韵》既称以中原雅音为定,却又保存全浊声母和入声,因而也有南北音混杂的弊端。《洪武正韵》在明朝经六次修改,多次翻刻,影响很大,但明代科举废诗赋,专用经义取士,虽有官修《洪武正韵》颁行,但并不服务于科举,加上它自身存在的弊端,因而未能被文人接受,明代文人作诗,依然把平水韵作为标准用韵。《洪武正韵》因为保存全浊声母和入声,比较接近当时的南方方言,成为明代南曲创作的参考韵书。

      到了清代,《洪武正韵》受到轻视和敌视,四库全书提要指责宋濂“曲学阿世,强为舞文,私臆妄改,才识闇劣”,《洪武正韵》因而也没有再翻刻过。清代科举恢复试帖诗,并规定《佩文诗韵》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平水韵再次取得诗歌用韵的正统地位,垄断诗坛200多年,纵然科举制度废除已有100多年,但平水韵的影响却延续至今天。

       平水韵在今天被称为“旧韵”,以区别于现代人编的新韵书。2001年,中华诗词学会倡议声韵改革,2005年颁布《中华新韵》(14韵)。 《中华新韵》以普通话为基础,以《新华字典》注音为依据,以“同身同韵”为划分韵部的标准,与《平水韵》双轨并行,同时作为诗坛的正式韵书。 对于旧韵书,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双轨并行”的方针,提倡使用新韵,不反对使用旧韵,但在同一首诗中,新韵旧韵不得混用,使用新韵应加以注明。
       其实新韵的出现并非自《中华新韵》(14韵)开始。1934年,北平人文书店出版黎锦熙、白涤洲编的《国音分韵常用字表》(又名《佩文新韵》)。1937年,张洵如据北方戏曲韵辙编成《北平音系十三辙》,分韵13部,世人简称“十三辙”。1941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中华新韵》,分18韵部,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因时值抗战,未能通行全国。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新韵》增注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诗韵新编》,仍分18韵部,但未能排除入声。此书1978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1984 年再修订,1989年发行第二版。2005版《中华新韵》取消了入声,分韵也比旧韵更简单、更宽泛,应该更能促进诗词创作,然而2005版新韵(以及其它版本的新韵)似乎没能被诗词爱好者广泛接受,旧体诗词爱好者似乎更习惯于使用旧韵(《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是因为新韵没有悠久的历史,还是因为新韵不够科学合理呢?新韵能够代替平水韵吗?欢迎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7 17: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赐稿哦!辛苦!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15: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9-1-7 17:34
谢谢诗友赐稿哦!辛苦!敬茶!!

感谢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5 12:02 , Processed in 0.08183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