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8|回复: 51

[长诗] 2019年10月现代诗歌精华专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7 1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野珺雪 于 2019-10-31 13:57 编辑

2019年10月现代诗歌精华专帖

根据论坛的运行发展和向会员公开征求意见的结果,现将现代诗歌栏目精华操作流程变更如下:
1、  每天值班编辑和其他现代诗歌栏目编辑在欣赏到优秀诗歌后直接操作“优秀”(值班编辑每日不少于4篇),并简要点评优秀的原因,字数不限。
2、  原有现代诗歌版主任编辑、副主任编辑可以直接操作“精华”。
3、  在现代诗歌栏目安排人员成立精华工作组,工作如下:
1)  对每日加“优秀”的作品进行再次审阅,确实优秀的作品可加“精华”(每日不少于1帖),并选取每位作者的一首诗歌转帖到“每月精华”中留用,并简要点评精华原因。组诗只选取一首,长诗可选取一部分推荐;
2)  负责对加“精华”作品中符合【中诗简牍】要求的诗歌,推荐到【中诗简牍】编辑组留用,备选参加每月的【中诗简牍】比赛,每位精华组的编辑每月选取3—5篇;
4、  每日选取的精华作品每半月提交《中国诗歌》微信平台发布一次。
5、  所有微信平台发布过的精华作品将作为论坛向外推荐发表的备用稿。




附:现代诗歌版精华工作组名单:
负责人:何中俊
组长:陈敬良
组员:身后眼前   乐山船公  徐一川  抚湖一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7 2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山船公 于 2019-10-7 22:29 编辑


[长诗] 我爱你,中国,国庆朗诵诗

朗读录音https://mp.weixin.qq.com/s/pTKJBeSzjht0FaeZh6xlVQ我爱你,中国

文:彭纯廉(巫溪)

当历史的年轮和视线,再一次聚焦到泊在南湖的那条船时
画面左下角的她,仍是那样年轻美丽,静悄悄地守着世纪的黎明,默默祈福着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当我们捧起这书写在如镜似的南湖扉页上的那金灿灿的共产党宣言
无不心潮澎湃
这是射向帝国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子弹、利箭
是砸烂旧世界枷锁的铁锤,是挥向黑暗制度的镰刀


当我们用手指轻轻翻开七十年前那一页,在那民不聊生,从一八四O年以来的近代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背井离乡,举国上下内忧外患
我们的祖国倍受凌辱、蹂躏,这是国与家的耻辱与悲伤
那一页页不堪回首的苦难历程让我们痛不欲生
当我们仔细研读这沉重的历史,是你,我们伟大的党
一个引领中国走向光明走向未来的唯一能拯救中国前途命运的政党
驱走了鞑虏,赶走了外国列强,砸碎了黑暗的旧社会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终于迎来了属于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新曙光


你就是一颗火种,在这里点燃中国的希望
你就是一枚光芒万丈的太阳,从这里照亮祖国的未来


(此首长诗仅摘录部分上述节段)

————————————————————————————————
潘大冬评语:大气磅礴之佳作,爱党爱国情之恢弘!学习漂亮手笔!
————————————————————————————————

乐山船公简评:

2010年海地这个贫穷国家发生7级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几乎夷为平地,死亡22万多人。过去9年了,这个国家还没有完全恢复到震前。今年年初又爆发了严重的民众街头骚乱。

2011年日本发生9级特大地震,导致福山核泄漏。据当地媒体报道,至今8年过去了,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不到60%,宫城和福岛两县几乎成无人区,至今仍有7万多人无家可归。

彭纯廉老师的这首诗歌,我是先听再读的,当那句“我们看见,那罕见的汶川大地震,举国上下心连心手挽手众志成城的豪迈”时,老夫有些情不自禁。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灾后建设的见证者,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就基本完成了,而且三年后灾区不仅完全恢复灾前水平,而且超过非灾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这,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国家力量解难事办大事,国家正在超越发展。“当我们用手指轻轻翻开七十年前那一页,在那民不聊生,从一八四O年以来的近代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背井离乡,举国上下内忧外患”时,我们倍加珍惜当今。其实,许多不可能,实事证明也只有中国能够做到。台湾一位教授说,大陆惊人的成就,是大陆的人民吃了两辈子三辈子的苦换来的。读彭纯廉老师的这首诗歌,思绪泉涌。好吧,让我们再读一遍《我爱你,中国!》。
:::

我爱你,中国,国庆朗诵诗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amp;fromuid=2873108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7 2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山船公 于 2019-10-7 22:23 编辑


乃古石林,在花与花之间(2019国庆组诗)

文:冀星霖

2

当我来归,在花与花之间
竹篱笆隔开我和植物;风折叠我的手旗
当我来归,家乡在祖国的一隅
石林在家乡的土地中央,鲜花簇拥乃古石林

我借助你生日的一片秋色,依旧T恤长裙
仔裤上的磨洞是喀斯特溶蚀
曾经沧海,石峰相连。抬头纹上,云雾缭绕
是我青葱的梦想,依恋你不变的神情


5

当夕阳西下,我将影子投放你的路侧
在花与花之间,有那么多空隙
秋风凉,我以为是另一个清晨
你换了一身衣裳,纽扣是露珠闪亮

半生之后,另一个半生
你有那么多名字:吉祥的格桑花
苍茫的波斯菊,在今天
叫你国庆花,你回眸一笑,秋风暖和如初

6

当初,你草率地扎着蝴蝶结,江面帆船
说不上娇美,也并不富丽
然而,你的天空特别蓝,和我热爱的大海
一样,分不清波涛的水和繁星的天

在花与花之间,我发现你的蝴蝶翩飞
落在梢头,是你的脸庞春风拂面
我却用模糊的记忆,淡忘早岁的迷失
来年十月,重新迷恋你秸杆上的花香

———————————————————————
吴殿平评语:有序铺展,不疾不徐,场面盛大,笔触细腻,寓情于景,抒发爱国情怀,推荐一下
———————————————————————
邹中海简评:
毫无疑问,这是一组国庆赞歌。作者以花为意象,以家乡石林为依托,对繁花似锦、景点如林的祖国和家乡进行了由衷的赞美!文章铺垫有序,以小见大,不疾不徐。所选的物象,是作者非常熟悉的家乡景致,这些美仑美奂的奇景,经过作者的深情加工后,不但更加栩栩如生,而且成了伟大祖国的代言之一。全诗语言畅达凝练,简洁生动,极富表现力,想象神奇,意象生动,画面感强。他善于捕捉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景物,把它们放在文字里去展现。拟人、比喻运用得十分成功。作者思路非常清晰,所写景物紧紧围绕主题,没有任何闲笔赘余。景物与自己的情感融洽得极为自然。诗人时而从视觉去展示,时而从听觉去描绘,时而从味觉去表现,灵活自如,得心应手。比如“在花与花之间,我发现了你的腼腆……我听到了你的心跳……叫一声花的名字,你的笑容霎时绽放……”。这些美好的形象性描写,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家乡的美好!由此观之,冀星霖是一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诗人,他的这六首国庆组诗,充满了浓厚的家国情怀,是借景抒情中的佳作上品。

乃古石林,在花与花之间(2019国庆组诗)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amp;fromuid=2873108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8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8 09: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19-10-9 13:27 编辑

又重阳
文/天佐

爱哪个更多些呢?
马甸和上古,相隔一列绿皮火车和
日益叠加的念想

提及故乡总是相关童年
马甸上空的炊烟
春天鸣叫的阿勒儿
母亲读着哥哥的来信

遥远。上古镇的操场,篮球
喜悦涨红的脸。哥哥

今年的菊花开得晚啊,
晚过北方的早寒
晚过你重题茱萸
晚过

失忆的母亲突然想起你


       刘洪泉推荐:异地与家乡不仅仅隔着一列绿皮火车。思乡的情感多么浓烈!浓烈到让人读着读着也被带入其中。首句的疑问,不是犹疑,是真的无法取舍,接下来情景交融,思乡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徐一川简评:读过不少重阳主题的诗歌,通常都是登高怀旧,思念亲人,感念亲恩的内容,易流于俗套。这首《又重阳》以自问的方式切入,“爱哪个更多些呢?”于几分惆怅迷惘的氛围中吸引读者的关注和猜测。紧接着,作者引出“马甸”与“上古”两个听起来很是古老的普通小镇,很明显,一个是母亲所在的故乡,一个是哥哥远行的他乡,一个象征着童年,过往,一个代表着现在,成长......而与之相对应的“绿皮火车”、“上空的炊烟”、“春天鸣叫的阿勒儿”、“哥哥的来信”这些温情而朴素的传统意象,真实自然,质朴无华,却十分鲜活地唤起人们对旧事物的印象。作者以简练的语言呈现出一个个片断式的画面,犹如一张张老照片,将浓浓的母爱亲情和思乡情怀散发得细腻如丝、温润如水。
       末段“今年的菊花开得晚啊,晚过北方的早寒......”暗示着远在他乡的哥哥迟迟未归,而末句“失忆的母亲突然想起你”特别令人揪心,“失忆”与“想起”的戏剧化呈现使整首作品显得格外有张力——一位失忆的母亲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怎样强烈的母爱才能唤醒的记忆?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个电视公益广告,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记忆已经完全丧失,但是在外面餐厅吃饭的时候,却伸手把盘子里剩下的几只饺子,直接塞到了衣裳口袋里,嘴里还喃喃自语着“这是儿子最爱吃的,拿回去给他吃”......这一幕情景让人泪奔。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奔跑的人们总是忽略了时间,忽略了家中的老人,总是想着父母恩总有报答的一日,总是想着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却忘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忘了生命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而最终的通透明了却总是让我们付出疼痛的代价。
       这首作品戳到了我们的痛处,也唤起我们对这个日趋老年化社会未来处境与走向的思考,故与其他重阳应景诗相较而言,这首诗的触角更为纤细、锐敏,更直达人情、人性。


      又重阳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0163&extra=




点评

很好的作品,很棒的评述,赞!  发表于 2019-10-12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9 0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敬良 于 2019-10-9 17:16 编辑

城里的月光
文/江玉中

◆百姓

和乡下的麦子一样,喜欢阳光和汗水
听见家禽的鸣叫,便会不由自主的舞蹈
丰收的时节,百姓们最喜欢的还是歌唱
把所有的歌谣,都唱成蓝蓝的天空……

◆城里的月光

比起乡下的月光,你瘦了很多
被锋利的高楼切成条状
有时候,你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四处流浪

◆凝固的音乐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每一幢大厦,都是一曲精彩的乐章
当有人问起,它们的作者是谁
偌大的都市,一脸茫然……

◆田埂

仿佛是一根根古老的琴弦
每一次触碰,都能发出温婉的律动
当春风,轻轻的拂过这片古老的土地
它便用古乐,回馈远古的先人

【陈敬良点评】:
        一组六首,取《百姓》、《田埂》和《城里的月光》、《凝固的音乐》这四首微诗,是因其形成城里和城外的对比,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的审视与体悟和对原生态的向往与眷恋。
        月光“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四处流浪”、“偌大的都市,一脸茫然……”和“把所有的歌谣,都唱成蓝蓝的天空……”“每一次触碰,都能发出温婉的律动”,两种不同的场景,淋漓了在城市的艰辛与无奈,道出了百姓的淳朴与可亲。
        微诗不微,既让人读来快捷、舒畅,也有更多的可解构空间,比如这一组,留给我们联想的还有很多,包括社会在高速发展中,所产生的冲击和矛盾,以及信仰、理念、人心……



城里的月光(微诗六首)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70845&fromuid=92458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9 1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19-10-9 23:56 编辑

油灯(外三首)
文/杨祥军

偶尔停电
父亲摸索着去房里点油灯
他手上端着一点光
慢慢从黑暗中走出来
我们都盯着光
渐渐的
才看清光的背后
他满脸的笑容


山里的鸟儿
文/杨祥军

早已习惯寺庙里的钟声
那些烟熏火燎,也能忍受

和尚念经的时候
静静站在树顶倾听
眼睛望着山路上
来来往往的众生


有时候
文/杨祥军

什么也不想
身体会悬浮在空中
慢慢升高
如果没有屋顶
我会一直升上去
但一有了想法
便迅速跌落
摔在地上。疼并感悟
骨肉其实是虚无的
思想才有重量


蚂蚁上访
文/杨祥军

一大群黄色小蚂蚁
列成长长一队
钻出花坛,爬下栏杆,横穿阳台
到我的脚边停下
纵队变横队,整齐有序
领头的蚂蚁愤怒地发言
原来我在修剪花坛的时候
粗暴破坏了它们的家园
毁坏了它们的食物
还弄伤了几只蚂蚁
它们提出几点需求
如不答应,将向更高一层上访
我双手作揖,连说对不起
并允诺赔偿
它们才集体向后转
我望着这群渺小而伟大的穷人
呆立了很久

       顾念推荐:这一组相当精彩。尤其是油灯,有画面感和温度。佳作荐读。
       徐一川简评:杨祥军老师的作品擅长从生活各处的小细节入手,他对周遭的物事和芸芸众生,观察入微,思考细致,常常俯身于小环境、小事件、小人物甚至是最不起眼的小生物中,探寻和挖掘尘世万象,品悟生活感怀,或悲怜底层人事,或针砭时事,或鸣不平,或含讥讽,或蕴哲思,内涵丰富而意境深远。这一组5首作品亦是如此。择其4首浅析。如顾念老师所荐,《油灯》只是选取了停电点油灯这样一件家庭日常琐事,却给读者呈现出了充满浓浓亲情的一幅居家生活的画面,温馨、和谐、其乐融融,诗人以极其简洁朴素的语言令“油灯”的意象和父亲的形象合而为一,给人以黑暗中的温暖和光明之感。
      《山里的鸟儿》很有几分禅意,“早已习惯寺庙里的钟声......和尚念经的时候/静静站在树顶倾听/眼睛望着山路上/来来往往的众生”,诗人以奇妙的想象赋予了鸟儿人类的生活情态、心理感受及对生命的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冥冥之中产生一种微妙的精神碰撞和心灵交汇,颇有新意和禅趣。诗人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写的是鸟,主旨在人,结尾留白,遐想空间令人回味。《蚂蚁上访》的手法也类似,但不同的是,《蚂蚁上访》的叙述更为直白、冷静,布局更为审慎、严谨,全篇以拟人和提喻手法呈现了蚂蚁与我的“一段公案”,将“上访”这一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幽默和夸张的手法艺术地呈现,达心照不宣之感、意犹未尽之妙。
     《有时候》寓意深刻,但末尾两句“骨肉其实是虚无的/思想才有重量”感觉似乎有些直接和概念化,其实这个结论在前面已有所呈现——“......但一有了想法/便迅速跌落”,若就于此处戛然而止,既不影响文本的主旨凸现,又可延宕更加多元的思考空间。个见,不一定正确。
  
      油灯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0773&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9 11: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19-10-10 00:13 编辑

奔跑的尼贝(长诗节选)
文/严观

第二章《荒漠的流火》节选

狗在奔跑。
尾像船舵般劈起,
舌头沾满木然无情的以太。
一切都寂静了,只有奔跑声。
只有强烈的节奏能张开
历史和时代的感觉器官。
河外星系里无声无嗅。
亿万光年。声音消失。
时空寂然。奔跑,
欲雨的黑云滚来。
奔跑,马丁·路德·金的声音传开。
在奔跑中传递火炬
在奔跑中倾听梵音

太阳,巨大的火球,究竟是什么东西?
去看看,看看太阳。
看看,去看看,看看太阳。

第三章《生死之碑》节选

地底是温暖的,
岩石的柔软第一次使尼贝有了感觉。
水是梦景,
地下像一片甘蔗林。
脱离了空旷
冷酷、无情、令人发疯的空旷
地下是那样美好,
那样辽阔,又紧束着你的神经。
你是自由的,又感觉处处有依傍。
在象征的丛林里,岩土的神灵,
用芬芳的元素缀成乐音。
尼贝坚硬的头顶感觉到周围的一切,
不是阻碍而是抚摸。
它的身躯忽然敏感起来,血脉哗流。
好像一场伤心的离别遭逢意外的苦悦。
奔跑,这样狂热的兴奋,
它为自己的生命吃惊,
它好像听到一片轰响。
它感到曾生存过,在几十万年前,
它也曾这样地奔跑,被群狼裹挟着奔跑。
它嚎叫起来,追寻祖先的回声。

在它的双瞳里,在它如锋的耳轮上,
在它整个的身形里,
显露出一种悲剧式的壮严。
它的先天的意识觉醒了,
在一股潜伏的暗流里
腾起了一种惶惑的骚乱,
一种不由自主的可怕的幻觉。
在死亡密不透风的夜幕里,
生之意念的光耀在飞舞、在跳跃。

注: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二十世纪美国黑人领袖。
注:邦葛罗斯,古罗马哲学家,将苦难视为乐事是其哲学的主旨

       顾念推荐:我看到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整体来说,第一章是不如后面三章有力量的。我认为这个作品的精彩,是从狗在奔跑那一行开始的。尼贝的奔跑,特别有感染力。越到后面写得越好,像一团火在燃烧。佳作荐读!
       徐一川简评:严观老师这首长诗可谓夹叙夹议写景抒情融为一炉。诗歌将近400行,取材广泛,叙事生动,内容丰富,文辞浩瀚,情感充沛,气势磅礴,洋溢着汪洋般浩荡肆意、辽远宏阔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但对现实的诸多情形又能够旗帜鲜明地予以评判、审视和剖析。诗人以洋洋洒洒、雄浑厚实的篇幅,天马行空、自由驰骋的思想,灵活运用古今中外各种神话传说、历史典籍与名人典故,并结合自身从幼年时期到长大成人的漫长历程,将历史、现实、浪漫、神秘、抽象、玄幻等诸多元素一气贯穿、糅合,将作品以史诗的形式波澜壮阔地呈现,实属难得。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二、第三两个篇章尼贝奔跑的几段,“......尾像船舵般劈起,舌头沾满木然无情的以太。一切都寂静了,只有奔跑声。只有强烈的节奏能张开历史和时代的感觉器官.....欲雨的黑云滚来。奔跑,马丁·路德·金的声音传开......”诗人观察敏锐,想象不羁,以十分瑰丽奇幻、无拘无束的语言表现力赋予“尼贝”以人类的灵性、人性以及原始的野性,充分展现了“尼贝”作为一个血肉生灵的力度和强度,彰显了一种奔放的血性之美——“奔跑,这样狂热的兴奋,它为自己的生命吃惊,它好像听到一片轰响。它感到曾生存过,在几十万年前,它也曾这样地奔跑,被群狼裹挟着奔跑。它嚎叫起来,追寻祖先的回声。”我们可以看到,“尼贝”作为一只奔跑的狗,其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它本身,而达到了一个庄严和神圣的生命高度。

      奔跑的尼贝(长诗)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0741&extra=

点评

星期一的作品里,太喜欢这个了。。有感染力,有瑕疵但不影响作品里澎湃的激情释放  发表于 2019-10-10 0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9 23: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山船公 于 2019-10-10 11:12 编辑

《出差》
文/这里有阳光

喝了北京大碗茶
就喜欢聊天,喜欢用卷舌音说话
这声音
充满诗学元素
我没有找到北京馅饼店,酒店保安说
出门左拐
直走百来步

再奔南拐一小胡同就是
早餐很丰富
对面坐着一位美国大爷
他说
北京好呀
大极了
您吃过北京馅饼吗
他用卷舌音说
北京馅饼真好呀

2019.10.7
_______________
夫唯评语:馅饼的两次出现,打开了空间,让人回味。欣赏佳作
小雪人评语:在一个小故事中,感受到了北京的素养与潜移默化!北京馅饼真好呀!
_______________


乐山船公简评:

人是遵循遗忘规律的动物,许多生活细枝末节经常一晃而过。去北京出差或到王府井附近小吃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发现过喝大碗茶、吃馅饼与卷舌音有什么关系。读《出差》才发现许多细枝末节,也是可以阅读出艺术味道的。

记得阳光老师对人文自然属性的提练和揉合,是相当用心的。去年在写一首同题诗时,就有精湛的小微情节叙述,让人惊叹。比如“刀郎《歌唱祖国》的高音我唱不上去/这并不证明我不爱这条大河”、“祖国你戒烟,天空的尘土/让我看不见巫峡上的神女/我们那儿有很多人在升旗/他们每天爱你一次”(摘《画一条河流》)。显然,这些来自观察和体验的情节元素在成为诗歌要素之前,是经过长期熔炼并默默化境入诗的。

《出差》这首在情节叙述上,不象《画一条河流》那样通过关联意象复线推进,而是故事情节单线抵达。诗中简单重复“馅饼”与“卷舌音”的复合感觉,就把生活元素叠加成了“诗意要素”,让人在平淡自然和期待中感知那么一丢丢奇妙的开心。作者非常巧妙地从南方人出差进京打“京腔”的复杂感知中,提练出情节要素,让这些很不起眼的“馅饼”与“卷舌音”产生奇妙的诗意“化学反应”,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诗写方式。


出差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585&fromuid=2873108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0 12: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山船公 于 2019-10-10 23:23 编辑

《冬天、妈妈和手》
文/李传英

以生硬的汉字为界   
我和母亲隔着厚厚的一本书
那时的冬天单薄   衣着简陋

风轻易钻进房子
钻进懵懂的童年   母亲会把我抱在怀里
拒绝和风达成和谈

她的手包裹着我的手
直到远离小时候漫长的冬天

对于我搬出来一箱箱的书本
母亲始终保持着    原始的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静风奈何评语:深刻的诗歌,点亮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山船公简评:

李传英《十月》组诗5首,每首都有彩点,但都比较平衡。俺选第3首《冬天、妈妈和手》,主要是在寓意上。俺翻看了作者近期的作品,常有比较精彩的句式出现,语言有特色,整体呈现不错。这是俺推荐这组的理由。

这首的最大特点是寓意新颖且深刻。一般写作亲情诗歌,多以白发皱纹躬影咳嗽等意象+拐杖轮椅针线碗筷等具象(或道具)构建。这首虽然框架传统,但选择了一种相互温暖又相互回报的方式,即:母亲“拒绝和风达成和谈”,用怀抱温暖我的童年;“我和母亲隔着厚厚的一本书”,最后变成了母亲“保持着原始的敬意”的“一箱箱的书本”。这种以学业有成来回报母教母爱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缺点是用语的“痕迹”还比较明显。

十月  同题一组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485&fromuid=2873108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4 05:19 , Processed in 0.0964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