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5|回复: 1

[散文诗] 《我们这一辈》浅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6 16: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这一辈》浅谈

义夫义

知青岁月经多年,我辈奉献有史篇。
如今虽然染霜鬓,不负韶华自安然。

        据王佑贵老师自己说,这首歌曲《我们这一辈》,是他写给自己的。
        15年前,歌唱家蒋大为想要出钱买这首作品的版权,王老师没有卖。另外,有老板说,要用一部高档轿车来换这首歌曲,王老师也没有同意。
        我非常欣赏赞同王佑贵老师的这个决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他没有随流逐波,他还保留着真正文人的风骨精神,不以五斗米而折腰,不以追求金钱为至上,他这种风骨精神,真的是难能可贵啊!
        如今,王佑贵老师自己演唱的这首歌,已经传遍大江南北,颇受广大听众喜欢,尤其是曾经的知青们,更是十分喜欢。
       我认为,这首歌的曲子不错,王老师演唱的也很好,表达了一代知青的心声,但歌词实在有点欠水准,尤其是最后的一句:“人生无悔……”毁了整个歌词的主题,也背离了绝大多数普通知青心里的真正感受。
       也许,王佑贵老师有他的为难之处,若是不写上“人生无悔”这四个字,可能就不会给他发表这首歌了。
       今天,应该以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哲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个鉴评分析

一、坏的方面:

1.加重农民负担;
2.造成人才断层;
3.浪费人才资源;
4.造就了很多私生子和社会问题;
5.使中国错过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6.耽误了一代人的前途;
7.五万多名知青失去了年轻的生命,造成了他(她)们家长永久的伤痛;
8.国家花了三百个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二、好的方面:

1.让知青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2.亲和知青与社会基层人民的关系;
3.丰富知青的见识;
4.锻炼知青的行动能力;
5.缓和了社会就业矛盾。

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邓伟人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1、知青不满意
2、家长不满意
3、农民也不满意
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国家不满意。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给出了基本看法。

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五十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
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至此,历时25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无声无息中画上了句号。

       综上所述,弊大于利。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被叫停。
往事如歌岁月稠,白发已上两鬓头。
青春逝去成过往,且以深情笑回眸。
         今天,当我们重新穿越历史,回看“上山下乡”时的岁月,激情仍在,泪水仍在,只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已到暮年。我们这代人曾经承担了时代的成本,又承担了改革的成本,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下岗”、“内退”、“再就业”,“自谋出路”,成了我们这代人的专用词,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一个伟大而又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并不轻松,时代考验了我们,也哺育了我们,这是不幸,也是万幸。不幸的是,我们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现却步入了日暮穷途的境地,回忆变成了一种悲伤,一种负担,一种缺憾。万幸的是,我们经历了,我们见证了,我们终于走过来了。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人生的长河很宽,很广,谁都无法透彻的理解和意料人生。展望明天,“夕阳无限好,只惜近黄昏”,回首往事无穷尽矣......
       尽管岁月的年轮已碾碎了一段枯黄的日子,岁月的长河却沉淀了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让人感受到人间的酸、甜、苦、辣。回忆过去并不代表颓废,过去留给我们的一切,只会让我们认识社会,学会思考,相信历史不会再重蹈复辙,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知青的历史,就是共和国的历史。对这段史无前例的历史,我作为一名曾经的“知青”,现在只有说,也只能说一句:无论是无悔也好,还是后悔也罢,那都是过去式了,不说也就罢了。
      让我们静下心情,轻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现在最重要的是:现还在活着的知青战友们,保重身体,享受生活,过好晚年。
      呵呵,以上仅为个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教。
知青岁月   永远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6 17: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是共和国的一段特殊的历史,也是一代人特殊的命运。尊卑荣辱,甜酸苦辣,留与后人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20:06 , Processed in 0.0867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