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文局部具象-顾城的诗DIKWP
寻找中式局部具象-顾城的诗 段玉聪-2022/10/05 叔本华不赞同仓促动笔的本心,可为记载随意,也无不可:
从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到徐志摩再别康桥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到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到尼采 it is the “desire” not the “desired” that we love一步步推进抽象具象化,具象神话化或童话化,乃至形而上化。 给语言的语用赋予主观性的自由或幻觉美,插上翅膀开辟新空间。 像梵高那样在难以割舍的绝望中挣扎,相对于整体神话化,例如大鹏展翅等,由整体到局部的神话化,顾城把现实进一步挤出想象,给了思想更大的飞翔空间,更多的让位于想象的自由。 帮助人们打开了想象,自己却折戟于思维的遥远,虽收齐希冀的光芒却迷失了desired。 飞的太高的灵魂无法看护物理的躯体,刚刚低头看手机却被雨叶刷了脸。 老子说人活在过去悲伤,活在当下平静,活在未来忧愁。
顾城的当下并不平静,本来就由于主动逃避而形成的与现实分离的思维架构,在他从现实的当下向悬空的思想的当下索冀时,却在无法触摸的边际陷入更现实的绝望。 延申罗马斯多葛派让内容遵从客观规律,而不是期待违反规律的愿望,便不会有失落的梦想。 陶渊明式梁实秋川居的泥糊、洞窗、蚊殴、漏室便也取得了精神对现实征服的自由。 苏格拉底讲,不爱孤独的人就不爱自由。卢梭说圣人才喜欢孤独,难道你去探索绝对的自由了吗?抬头望云间的空,那白与黑之间可是你那迷茫探索的眼睛? 注:desired 指向DIKWP数据,desire对应DIKWP信息,desire-“未知的未知”的未知1,desired-“未知的未知”的未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