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回复: 0

《范曾研究》是炒作范曾,还是作学术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31 14:1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民生新闻网      
       
   刘福桂

近日有关媒体报道《范曾研究》说:“杨青云因范曾研究而越来越让许多媒体所关注,在创建《范曾研究》方面,一开始就有着一套独特的思路见解。他在范曾研究里作多“道”学说的命名,极大丰富了范曾先生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涵义。表面上,杨青云的《范学有道》似乎去掉了所有后现代先锋技术的写作方法,但大道如砥,其实存在着极难操作的技术话语。正因为这样的写法,作者找到了一种超越性的精神资源,在历史厚重的尘埃中,重新擦亮了研究对象身上的夺目光彩,从而凸显了《范曾研究》资源中早已埋下的宝贵种子。这种对思想资源清理的自觉显然蕴含了作者的另一种视野,需要心灵诚实的学术思想和尝试一种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学术口碑。”(温阜敏《范曾研究的草根精神:大时代民间的学术精神》)
从这段报道中我感受到杨青云的《范学有道》是在有意炒作范曾,还是作学术学问?《范学有道》是何以具备后现代先锋技术的写作方法作学术学问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细看了杨青云的《范学有道》,以及《范学有道新解》和《范学有道别解》,问题是“范学有道”新解了什么?或是“范学”何以“有道”?杨青云对“范学有道别解”别解了什么?
按马忠的观点认为:《范学有道》是中国书画的光明大“道”,它实际上不是只在品“道”,而是以“范学”有了“道”之后才能更好进入理论探讨与学术争鸣。但在这里潜伏的“学术争鸣”反而更加激起了媒体和大众“争论”的多种声音。
杨青云为《范曾研究》命名的多“道”学说,很容易引发专家的不满和争论。一旦这种争论被媒体所关注并报道,就会迅速蔓延,甚至形成一种“炮轰”或是舆论场中的热门话题。例如刘心武当年遭到红学专家的集体讨伐,质疑他的学术研究是病态加无聊的变相文学评论。易中天在走红之前更是惨败不堪,多次受到大规模的批评与种种炮轰和攻击。对这些典型的学术网红的争议甚至是“讨伐”,让他们迅速走红博位,奠定了在大众心目中的“明星”地位。……把范曾思想与范曾精神的精华加以提纯与发扬广大,由此而衍生出一门纯粹的学术性研究,转化成一门独立的学问——范学研究,是需要一环紧扣一环坚持做下去,做到《范学有道》……
马忠评论《范学有道》的“惟道是从”并不是固执地盲目崇拜杨青云,而是以杨青云个人独立思考的信仰,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把范学有了光明大“道”的内涵意味着淳朴本真、自然无为。“范学”之道是不可说破的,也许我们想说的又可能偏离了“道”,说出来的范学“有道”是认知逻辑里面的天道,天道又是形容万物运转规律秩序的总称,而这些道的秩序和混乱都是天道,有情和无情也是天道。“人”与“自然”守护的怀抱素朴及纯真的原则,内心透明与澄澈,生命力才会旺盛,这也是天道。
相对于范曾而言,《范学有道》的最高智慧是把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当“众人”精明世故时,我独“如婴儿之未孩”。“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抛弃世故和虚伪,抛弃奸诈和狡猾,从儿童那种无知无觉的自然天真,走向洒脱超旷的天真自然,这是老子对后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生命存在状态的真实写照,更是范曾终生追求生命境界并自喻为老子身边的“书童”……
从另一意义上说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随着大道的变化而变化,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变化无常,不变的是一直在变,天道无物不包,人总用“天道”代指一切——于范曾研究的“文化脉络最大”而言,“范曾之道”是局部;于“范曾之道”而言,“范曾书道”,“范曾画道”系是小局部;而“范曾之道”到底是什么“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道”的文化就谈不上“无为而无不为。”引用老子的“无为说”命题,是深受禅宗“绕路说禅”和中国哲学“妙用无体”的体用论影响。我还认为“不着一字”即如禅宗语言文字用体的全部或局部,它完全何以“不着一字?”没有一字直接涉体,然而,所要表现的体(道)又深蕴其中,并且在本文引述的各种体用关系中都达到“妙用无体(道)”的境地,即尽得“道”流。又是范学“道”场悟禅者不能不说,而又不能明说的话语,构成禅宗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庄子言“道在物中”、“道不可致”、“道不当言”。禅师云“说似一物即言中”。佛禅妙理不涉理路、不落言荃、以心传心、见性成佛,不可言传。(摘杨青云《范学有道别解》)
引述杨青云对“范学有道别解”的“说似一物即言中”“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大爱不爱,看私不爱,实际上不爱也爱。天道是道法之纲,溯本求源,就是需要遵循规律“道”场悟禅者不能不说,而又不能明说的话语中天不可违,不可预测不可知,天残地缺,一般推衍人都会受到惩罚,所以天机不可泄露。
杨青云用这种学术命名的方式,阐明范学研究之“道”这一最高实体的本质特性是自然强调“人”与绘画和自然的关系,确立——
《范学有道》是破解老子之道的文化密码,你在深读范曾之后感到他文化内涵的大儒魅力。
从范曾的书道境界中,我们深刻的感悟到先生说,心变,则书变。
范曾道学亦即进入自己的审美本质,把存在的本质道出真理强调,智慧和定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范曾做到了,我们多数人却难以做到。(摘杨青云《范学有道心解》)
《范学有道》终极价值,就是“心变,则书变”的自然而然延伸了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落实到人类本身,“范学”就是指人本真的存在状态修炼出内在的定力后,即可推动外在事物可发展《大学》的修身秘法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是进入圣境的“范学有道”密码,一个修行者只要破解了这个密码,并通过不断地自检、自慎、自独、自省,就可以达到——“范曾之道”相对于“范曾画道”,或“范曾书道”,它们肯定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这是我多年来对范曾研究最大的“发现”,当然更是我对《范曾研究契合了当代文化脉络最大,它没有外边》。我觉得:我离这个“外边”的距离是近于我离阳光的距离,我离阳光的距离是近于我离一座崇山的距离。我背对夕阳久久地凝视着一座崇山,想象着一个王朝的落日余晖,想象着望川亭上愁肠百结的元好问,感觉一只冰凉的手正穿过春天的太阳向我伸展过来。仿佛顿悟在这个春天的阳光里读到三种范曾之“道”:老子与跟随其右的书童。金黄的钱币,和树枝上被春风渐渐催绿的叶片……(摘杨青云《范学有道别解》)
《范学有道》顿悟的“一座崇山”,为何说成是近于我离阳光的距离,我离阳光的距离是近于我离一座崇山的距离?换句话说“范学有道”与“厚德载物的境界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按《周易》中一个卦叫“坤卦”,它的卦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卦所表述出来的意象是大地之貌,大地辽阔而宽广、深厚而丰盈,如果我们的内在德性也能修养到如此壮硕,那么即可“厚德载物”,可以体察万物,了知万事,超脱生死,人生必然无所咎碍,顺风顺水。何况顺势而为的人天佑福报,逆天行道的人天佑传统文化中,天最大,道看不见,人们更容易理解自己看到的“天”,不容易理解看不到的“道”这是认知局限,也是观念逻辑上对道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或是“范曾之道”,还是“范学有道”如此卓越,天人合一,所谓的“范学”有“道”之后,早已超越了万变不离其宗的范曾24字短语:“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谦逊中透着狂放,狂放中闪烁着生命的自尊。
《范曾研究》10年来,连续举办了7届“范曾研究高峰论坛”,不是用来炒作范曾,更不是以此吸引眼球,是在各种争议之中,《范曾研究》的品牌却一点一滴铸造了《范学有道》、《范曾之道》、《范曾书道》和《范学有道别解》等多道学说独特的文化属性,但是它没有保质期,还有“越陈越香”的故事加持,所以炒作的属性似乎越来越强。
从2014年开始《范曾研究》推出“百位画家画范曾”,到今年发起“书画家书写《抗疫赋》”等活动,最终决定了《范曾研究》品牌市场地位的独一无二,而且内涵丰富,这使它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基础,并且能比较顺利地从品牌为王,结构性繁荣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范曾研究》以《范学有道》确定的是非、对错、美丑,留心觉察自己的每一个学说,你才能觉知自己想接近道,想得道,首先要断除不良的习气,因为道是没有分别的。没有了分别心也就不用进入道,或者得道,因为无处不是道,本来就在道中,何来得“道”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2 01:18 , Processed in 0.08049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