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lu 于 2023-7-14 15:01 编辑
那就建座“桥”吧 ——读作家王荀的小说《那就建座桥吧》
贡发芹 河南灵宝市作家王荀的小说《那就建座桥吧》初始发表于《山西文学》2023年第6期,国家级刊物《小说选刊》2023年第7期转载,排在11篇微小说栏目中第一篇。据悉,这是作家王荀第5次获得此殊荣,实在难得。 2023年6月20日,《黄河时报》以《灵宝市作家小说入选<小说选刊>》为题做了报道: 《那就建座桥吧》是作家王荀又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小说围绕乡村振兴,构建了一个感恩的故事,立意鲜明、主线清晰、对话简洁、人物生动、叙述流畅。小说以主人公陈光回家报答父老乡亲养育之恩为主线贯穿始终,表达了陈光知恩报恩的良好品行,揭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幸福村”的村民日子越过越好的“幸福密码”,也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生态文学主题。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让爱流动,幸福永久。无论是70多岁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金祥大叔,还是品学兼优、年轻有为的后生陈光,亦或是左邻右舍默默无闻的父老乡亲,无一例外都是充满爱心和善良的人,让人感动、给人力量。 报道署名“灵宣”,估计是灵宝市宣传领域相关媒体的简称。报道对小说《那就建座桥吧》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已经作了全面分析,小说题材是乡村振兴,故事是感恩,立意是赞美主人公陈光具有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行,主题是体现生态理念,揭示“幸福村”的村民越来越好的“幸福密码”,让爱流动,幸福永久。 这样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我非常认同和赞同这个报道。省去了我思考、理解和归纳的时间与精力,很好。 但我反复读了几遍,思路没有从头流畅地通到结尾。我估计是因为缺少一座“桥”。 小说主人公“陈光生在农村,爹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很穷。”无钱上大学,是村支书金祥大叔动员村民捐款资助才读完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不到十年时间,陈光就拥有三家公司,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功成名就的陈光,首先想到的是报恩,报答乡亲们的恩情。”因此,陈光每次回乡都找到金祥叔,“我想给村民办点实事”。赓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情有义有担当有作为,不愧为时代好青年,乡村振兴好典型。 “第一次回去是五年前的正月,陈光开着车进村,……”想象一下,“拥有三家公司”的“企业家”,车子不会差,能“开着车进村”,这说明幸福村是有路通往村外的,适合小轿车出入。因为村民只看过县豫剧团“演那三天三夜的戏”,第一次报恩听取的是金祥叔的建议:“您要是能联系市豫剧团到咱幸福村演三天三夜戏,大家都会念叨你的好。”陈光当仁不让,主动联系到了市豫剧团,“团长很高兴,带领演职员工开着满载戏箱的车,翻山越岭来到了幸福村”。这说明幸福村虽然是山村,但大货车还是可以出入的。 第二次报恩听取的也是金祥叔的建议:“一是拓宽硬化通往村里的道路,改变人居环境;二是想在在咱村栽植两米高的樱花树,形成独特景观。”陈光满足了金祥叔的愿望,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泥路,修建建了“一条宽三米、长五公里的村级公路”。“通车仪式那天,陈光忙着项目招标,没能赶回村参加,不过七辆装载樱花树苗的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幸福村”。这也说明幸福村修路运料车可以随意出入,大卡车队也可以轻易出入。 这样,问题就来了。 陈光第三次回乡是在“下了高速公路,不到半小时”“就回到了幸福村”。“来到老家大门口,陈光停好车,看到房门紧锁,就给娘打电话。娘说她在跳广场舞,一会儿就回来”。这说明陈光这次也是开车回村的。这次他报恩做什么呢?“现在,日子好了,要啥有啥,是真幸福啊。”“村小学呢?刚建好不到一年。”“村敬老院呢?正在施工。”“陈光和金祥叔肩并肩地走着、交谈着,不知不觉来到洛河边,一座吊桥映入了眼帘。这座吊桥是村民外出的唯一通道,建成已有十多年,钢丝绳上铺的桥板,已换过三次。……”“陈光眼前一亮,那就建座桥吧。” 早已适合小轿车出入、大货车可以出入、运料车可以随意出入、大卡车队也可以轻易出入的幸福村,怎么这时候竟然还是“吊桥是村民外出的唯一通道”呢?还需要“建座桥”呢?常识是先有桥后有路,幸福村怎么还没建桥,各种车辆都能出入了呢? 疑问还有许多。 陈光大学毕业从打工到自己办公司,到“拥有三家公司,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也太快了吧?“村民外出的唯一通道”是“吊桥”,那么幸福村应当是偏远闭塞的小山村,“唯一通道”吊桥修建只有十年,那十年前幸福村应当是与世隔绝的落后之地。那么近两三年,“村里的旧房不见了,规划修建了一排排两层楼”,建楼的料子不是车运进来的,而是就地取材吗?两三年“旧房”都变成了“两层楼”,经济社会发展这么迅速?既然是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弯弯曲曲陡陡峭峭的山路,建设五公里长的樱花村道给谁欣赏的呢?陈光有心思丢下工作回乡欣赏樱花,怎么逢年过节放长假期间不回来看望父母和乡亲呢 ?为什么不把父母接到省城享受生活呢?为什么不接乡亲到省城开开眼界呢?靠陈光报恩修村道,政府干什么去了呢?振兴乡村的责任是政府,政府为什么至今没有修桥呢?陈光决定为村里建座桥,政府会批准吗?不批准,陈光怎么可以私自建桥?政府批准陈光为村民建桥,政府这些年来该做到的而没有做到,政府的脸往哪搁?幸福村长期没有路,没有桥,经济怎么发展的?幸福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我所在的乡村距离市区约四十公里,开始全乡有一个中心校,十几个村校,全乡小学生三千多。这些年来,村民不断涌向集镇、城市,现在,村子没有人了,都成了空心村,村校早没有学生了,全部废弃;乡中心校一至六年级也只有两百多个学生。敬老院已经上档次了,一两个乡镇才保留一个,设在交通便捷之处,医疗服务资源集中,服务质量在不断提升。这是我的观察和经验。现在小说中的特定环境幸福村,是一个小山村,还在建小学、建敬老院,不知为什么?现在“正在施工”,那以前怎么敬老的?孩子幸福吗?老人幸福吗?大妈跳广场舞好像是城市生活场景,乡下上千人的集中居住点,都很难出现这种现象,偏远落后的小山村,人的观念是相对滞后的,三两年时间就都接受享有了这样开发的现代都市文明? 这样想来想去,有点钻牛角尖。但是我的思路上有一条河,通不过去,需要“建座桥”,不知道作者、原刊编辑、选刊编辑有没有这样想过?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无论构思多么巧妙,主题多么没好,立意多么高远,但必须贴近生活原貌,贴近客观现实,贴近朴素认知;无论人物形象多么高大完美,故事情节多么曲折动人,环境刻画多么形象逼真,但必须源于生活,忠于生活、再现生活。小说构思创作,必须遵循量体裁衣原则,不能脱离基本生活常识。不能主题先行,再填充材料。真实永远是小说的生命所在。 艺术的真实必须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之上,艺术的真实不是作者说了算,不是编辑说了算,而是读者说了算,广大读者认为真实才真实。认真思考,仔细推敲,反复斟酌,小说《那就建座桥吧》的立意、构思、情节、细节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商榷的地方,其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似乎存在着诸多矛盾,作者的理念与读者的认知之间隔着一条河,河上即使已建有“唯一通道”“吊桥”,但通行起来还是很困难。怎么把作者的思路与读者的理解顺畅地沟通起来呢?那就建座“桥”吧! 以上属于个人一孔之见,恳请作者王荀先生和原刊编辑、选刊编辑多多批评指正!
2023年7月11日—12日于办公室
贡发芹,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现当代史料学学会理事,省民协、散协、报协理事,省作协、评协会员,省历史学会、文史资料学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故园乡愁》、诗集《轻描淡写》、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文史随笔《明光史话》等书二十三部,作品入选《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国诗歌年编》等30余种选集,其中散文《举人巧对朱元璋》收入河北少儿出版社《小学语文同步阅读》(五年级A版)课外教材,散文《寻找芦苇地》入选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史林拾荒》、《轻描淡写》等5部书收入百度百科词条。获安徽省金穗文学奖、安徽省社科通俗读物奖、中国散文年会奖、屈原诗歌奖、明光市政府文学奖等奖项十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