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回复: 1

内蒙古诗歌第十六期同题《一块石头》诗选刊与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0 16: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一块石头
李国栋(内蒙赤峰)


我不愿远去
总是在一行无声诗句里
写着父亲母亲

在父亲与母亲之间
我有一双飞翔的翅膀

累了,栖息在父亲的肩膀
困了,甜睡在母亲的怀里

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
做着美梦,像一块石头
压在思念的心头


高天宏简评:这首诗以石头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深深的思念和爱。

首句“我不愿远去”,用石头的静止不动来象征作者对父母的思念和牵挂,石头成为了一种坚定的守望,守护着远方的父母。而“总是在一行无声诗句里写着父亲母亲”,则表明作者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父母,他们就如同石头一般,重重地压在作者的心头。

接着,诗中描写了父亲和母亲的肩膀和怀抱,这些都是儿时熟悉的地方,也是安全的象征。“父亲与母亲之间我有一双飞翔的翅膀”,这一句让人感受到作者希望自己能有一双飞翔的翅膀,飞到父母身边,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

然后,“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做着美梦”,这句话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童年的依赖和渴望,他不想长大,因为他想一直依偎在父母的身边,享受他们的关爱。而“像一块石头压在思念的心头”,则再次把石头的意象运用出来,石头的沉重不仅代表着作者的思念,也象征着他那份无法言说的痛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单而深刻的情感,通过石头、肩膀、怀抱等意象,描绘出作者对父母的深深的思念和爱。每一行字句都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读来感动不已。(高天宏:内蒙赤峰人。《神州诗坛》纸刊和网络微刊主编。主持悦读微评栏目赏析和点评。)



9、一块石头
白广山(内蒙赤峰)



绵柔的雨,滋软久旱的农田
绿色们雀跃着
石头也高兴地打个滚儿

老汉的眉头舒展着笑
仿佛看见饱满的秋天

转过身,老伴咳嗽声剧烈,气息奄奄
医生的话象一块石头压在心上:
她久治不愈的肺病,冬天艰难


轻舞简评:一直认为真诚,悲悯,有温度的诗写堪可贵!

以石头为题,本身就具有沉重性。而想要把这种沉重感体现到诗里,就不一定非得写石头本身,可以写心情,可以写事物,可以写现象。凡是触动人心的文字都具有共性,它包括思想,情感,语言。这首诗里语言可能还不够精炼,但思想和情感表达很入心,比较受本人喜欢。(轻舞,实名齐润艳,诗人。哲里木诗社成员。内蒙古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绿风》《诗选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中国汉诗》等刊物。有诗歌作品入选《青年诗歌年鉴》(2021卷)。)




17、一块石头
李巨(呼和浩特)

一个战士倒下去
一块石头站起来
它是不朽的战士
永远闪耀着血染的风采

它站在麻栗坡上
不知要比老山高大多少倍



彭建功短评:山高人为峰,一首诗不仅要有境界和情操以及立意,诗才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情感!这首诗让我想起一首歌《血染的风采》,作者深谙人与石的联想和创意,通过老山前线对越自卫战的故事,把石头与战士融合在一起,呈现,寓意深长生动,贴切形象,让人感叹,那一首歌在我的脑海唱响,震撼……向英雄致敬!(彭建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文艺评论家会员,中诗论坛评论版编辑。)




22、一块石头
郑富匀(北京)


从金木水火土里吐出晨钟暮鼓
从色香味触法里抽取一抹烟火
填入站了一生的直白魂魄间,轻摇影子

此生将息,他的秤倾斜
试图摆平无味的风向

而他刚明白,他不是那个敲响的木鱼
不是佛
他只是块石头
没有温度,正渐失血色



孙永斌简评:这首诗,在众多写石头的诗作里边让我看好,一个原因是作者的写法与众不同。另一个原因是作者以平淡的心去看世间的事。经历了人间风雨,万物总有一些让人牵挂。而石头,作为一种隐喻,它透过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经过岁月和时光的洗礼之后,它沉淀于生命的底层。一个人,无论信仰、无论柴米油盐、也无论对世态的看法和理解如何,总是要以自己的姿态面对人和事。对于世界的冷暖变化,总是要保持自己的态度。看似没有悲喜,却正经历着生命所有的过程。从诞生到消失,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规律。我所表达的,是我从诗中体悟到的。
这首诗的情感倾向是与世无争,看到了人间百态,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失去了争斗的心思,以平常心面对一切。在生命的滑行中,经过风雨的历练,内心已无波澜起伏。
这是一首带有佛性色彩的诗。结尾部分,作者有意地让生命的色彩灰暗了一些。这种隐喻,读后诗外的意义,便在心中像一块石头,有了自己的分量。(孙永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锡林郭勒盟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锡林浩特市作家协会主席。)




39、一块石头
北墨(呼和浩特)



一块石头习惯了
河床安稳地生活
和许多小石籽共度清欢
在风雨里学会不喊疼
在遗憾里坚持不随波逐流
春浴雨.夏沐风
秋澡月.冬负暄
一天夜里一道闪电打破这样的宁静
他被故乡紧急召回
从此在村口一座石桥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吕波简评:以石喻人,借石颂人。这首既饱含哲理,有深孚沧桑情感。遵循了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的写作规律,短短十句诗句,描述了一块儿石头的一生的使命和品格。借以歌颂了我们社会当中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人物,坚守初心使命,为国家民族贡献一生。如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古浪种树治沙六老汉……妙的是诗人转折处另有心裁,一道闪电打破宁静为意象,将叙事拉回到石头命运转折点,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到永远。一个“召回”令人浮想联翩,含义深刻隽永。只一点,叙述铺陈不够,石头的性格展露地不够致美,不够深刻,石头的坚守刻画地不够成功。须知,人物离不开环境,性格离不开陪衬,没有衬托显不出品格,树不起形象。希望在这些方面多多琢磨。(吕波:笔名漠耕,中国诗歌学会,内蒙古作协会员,巴彦淖尔市新文艺协会副主席。)




40、一块石头
君者行(内蒙赤峰)

嚯!有点烫
刚好阳光转到了树冠的另一面
树荫铺在青石上

他坐下来。歇歇打颤的腿
心里却是沉闷闷的
喘不过气来



斯日古楞简评:寥寥可数的几行,把固态化的物体语活,并开口说话,爽朗的口气——“嚯!有点烫”。现在大众化写作中不痛不痒的哼哼唧唧是一个常态。被避开了的就是新、奇。哲学讲一分为二,恰好就有了诗中的“刚好阳光转到了树冠的另一面/树荫铺在青石上”,进而主角出场了,他有点“喘不过气来”。这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石头”是不是象个托?我读懂了这首小诗——多么宏达。由此,评这首序号40的诗。(斯日古楞:内蒙古作家协会诗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蒙古族诗人。)




45、一块石头
王利荣(内蒙凉城)


我是被判了无尽刑期的西西弗斯
我在生活的陡坡上推着巨石
始终也无法到达山顶
它又滚下来
我继续推啊,反反复复

我刷完一高摞的盘子
刚刚展个腰,一回头盘子又一高摞
没有功绩的劳动是一场刑罚
钱财是困住一个灵魂的牢笼
那句我爱你,不是承诺,是陷阱





陈啊妮简评:生活是好的哲学,“一块石头”不是西西弗斯的原罪,就像“一摞盘子”并非生活扔来的“阻碍”。这首诗歌前后两节的跳跃是明显的,但因为感同身受的际遇,是不矛盾的争议点,因为诗人给出了两个反面的呈现,其一“西西弗斯”这个“石头”的精神旨意,另外就是现实处境的困惑,或钱财,或爱情,都是一块“石头”压下的生命须承受的重量。(陈啊妮:居西安。评论入围第六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有诗及诗评在《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长江丛刊•理论》《人民网》《长江文艺》《散文诗》等报刊发表,著有合集《与亲书》。 )





49、一块石头
鸟花羞(巴彦淖尔)


如果你是长城脚下的一个细胞
我希望你没有被匈奴的铁蹄踏伤
如果你来自太行与王屋
我希望你继承愚公,他移山的硬骨
你可以是恐龙,岩画,文字,一片叶子
你也可以成佛,但是
我多么希望,你
跨越地上的风雨繁华,跻身地下
与那些奠基者一同扛起安居的大厦
传递声音,由下至上



哑榴简评:守疆,移山,考古,书画,创作……诗者为一块石头重新命名,有神话的寓指,有历史画面的纵深,有现实的延拓,当这些元素合二为一,呈现出一幅动态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江山图。而“跻身地下”一下子道破了石头们的普遍心声。金字塔再高,其基石总要由底层的石头来“奠基”。而这首诗无疑,“由下而上”传递出的是一种价值选向,且与时代主流相共振,与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一脉相承。(哑榴:国际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神州诗歌报》一室执行主编。)





50、一块石头

蒲阳河(河北保定)



老了。圆滑的表面
蒙着一层灰尘
光泽渐渐暗淡

多年前从河滩捡回
玉一样青翠
夜深人静时还能听到
清水流过的声音

放在书架
或许沾上些迂腐气
是该带它回老家看看了


李威简评:老了,圆滑了,蒙尘了,黯淡了……但内在还是玉一样的质地。那是多年来放在书架上的一滴清冽的水。它本不是为了被放在书架上沾上迂腐气,但书架上这静静的许多年时光却能让回到河滩的它质地更为清纯——就像终能合上书走出书斋走回自己的我们一样。(李威,成都人,70后。出版诗集《让一只羊活下去》。“第七行”网络诗歌论坛创建人之一。公众号《利未在邮程上》“李威读诗”栏目主编。)




61、一块石头
阿肯(新疆伊犁)


那时候,因为快乐
你一边走,脚尖
一边惊扰安静的石头

后来
精心挑选的有攻击性的石头
你又用弹性的V字一粒粒射出去

现在呀,一遍遍踢远又一次次射出的石头
都返回了身体。零散地占据着要塞的一隅
时不时,就向你发起尖锐的问候



柴欲然简评: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写好并不容易。作者笔下的石头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内涵。它因“快乐”而不“安静”,因叛逆而具“攻击性”,末了又一一“返回身体”变成“尖锐的问候”,叙述性的文本揭示出生活带来的“病痛”或者“硬伤”,这种经历和感受无疑是带有普遍性的。(柴欲然:诗人。喜欢按自己的感觉写诗读诗。)




63、一块石头
刘艳云(内蒙古赤峰)

五色石用来补天
红 黄 蓝 白 纯青
缺一不可      

天地就此澄明
一切 都活成了自己的模样

对于石头
现代人过于去雕刻
以至于女娲
总想去捂热每一块



哑榴简评:这首诗中有一个关键词“澄明”。它与“现代人过于去雕刻”是对立的,得到的结果也是绝然相反的。“雕刻”一词可以引发读者多种想象……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大器未必早成,大象未必早有预兆。雕空镂空,藏珠守玉,未必得其所得,每块石头都富有灵性,有个缓慢发育的过程。诗中留有大量空白,正是如此,让读者可以放下雕刀,去澄明内里,去“活成了自己的模样”。(哑榴:国际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神州诗歌报》一室执行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3 11: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6 08:46 , Processed in 0.08536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