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lu 于 2024-4-11 19:56 编辑
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马昌华
贡发芹
马昌华先生,字忆仙,安徽省明光市管店镇人,1930年6月17日出生于镇上一个儒商之家。昆仲五人,排行第一。幼年受到其父马永年老先生及家庭的良好熏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过目成诵。六岁开始在镇上接受私塾启蒙教育,后入管店小学就读,1943年至1946年入嘉山中学(今安徽省明光中学)初中部就读(其中1944年因抗战原因在全椒古河中学上学一年),初中毕业后考进南京市昌明中学读高中。195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韩儒林、罗尔纲、陈恭禄等名师,在史学大家严谨治学精神陶冶下,打下了坚实的学术研究基础。 1956年,马昌华先生自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因成绩突出,分配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隋唐史研究组工作,同时保送读该所副博士(即今硕士)研究生,师从导师贺昌群先生,专攻隋唐史。 1957年7月,马昌华先生放弃中国最高学术殿堂中科院优厚的工作条件、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首都北京优良的生活环境,主动请求调回家乡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工作,因无古代史,即安排在近代史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积极参与正在雏形之中的历史研究室的筹建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亦改为清史和安徽地方史。次年,省科学所扩建为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历史室 改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按照历史室 初建时拟定的调查捻军的计划,组建了安徽科学分院历史研究室近代史5人调查小组,于当年8月奔赴淮北,专门进行捻军史迹的实地调查,历时两个月,马昌华先生为5人捻军史迹调查组骨干之一。1959年全国掀起修志热潮,马昌华先生又和历史室 其他全体人员一道,分别承担了编写安徽省志的中心任务。捻军调查研究,暂时搁浅。但志书尚未修成,马昌华先生又被抽调参加了“四清运动”工作队。接着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面爆发,作为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他自然被列为批斗对象。1969年他被下放到青阳、肥东等县农村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前后中断历史研究十多年。岁月蹉跎,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马昌华先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已被荒唐的时代无情地葬送掉。 1976年,受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出版的影响,全国开展了天文资料的普查工作。马昌华先生命运因此出现转机,他因懂得古文得以离开农村,率先返城,参加安徽科委组织的安徽省古天文资料小组,从事天文、地震史料的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单位亦因此落实在安徽省地震局。1978年普查工作结束,省人事局调马昌华 先生去省出版社任历史编辑,因事先未征询他的意见,被他当即拒绝。次年,他被调入安徽省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 1981年,马昌华先生重返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 (1983年更名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任近代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从此进入历史研究的黄金时期,全身心投入到史学研究之中。1992年8月退休,1994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2005年元月1日14时13分,马昌华先生因长期劳累过度,突发大面积脑溢血,经全力抢救无效,在合肥安徽省立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不幸逝世,享年75岁。 马昌华先生自参加工作以后,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析问题,研究历史,穷毕生精力从事社会主义史学研究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他学识渊博,在清史研究领域,特别是近代史和安徽地方史方面学术造诣精深。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淮系集团与近代中国》研究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点校的《刘铭传文集》一书获国家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他参与整理的古天文、地震资料普查成果获得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一等奖。 马昌华先生作为中国捻军史迹5人调查组中的骨干成员,在中国捻军史研究方面具有突出成就,是中国捻军史研究的领军学者之一。他学术成果丰硕。出版的作品有专著《捻军调查和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点校《刘铭传文集》(与翁飞合作,黄山书社1997年7月),主编《安徽省社会科学志》(方志出版社1990年)、《淮系人物列传》(黄山书社1995年12月)、《清代教案新探》等书。参与搜集资料、整理和编撰的图书有《关于捻军的几个问题》(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年)、《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4月)、《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9年7月)、《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太平天国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5月)、《安徽省志·人物志》(黄山书社1999年)、安徽省重要历史事件丛书《政治风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和《军事纵横》(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等书。是《嘉山县志》(黄山书社1993年1月)、《涡阳县志》(黄山书社1989年)编审。曾在1985年合肥“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0年南京“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等史学盛会上宣读《团练与圩寨》、《论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的史学论文有《捻军的产生及其初期活动》( 《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6期)、《再论捻军与白莲教的关系》(《江淮论坛》1981年第6期)、《捻军调调查记》(《安徽史学》1984年第1期)、《捻军雉河集会盟时间考》(《安徽史学》1987年第1期)、《皖著太平天国资料摭录》(《安徽史学》1985年)、《张文祥刺马案辨析》(《安徽史学》1989年)、《清季安徽教案述略》(收入《近代中国教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杨光先与不得已》(收入《近代中国教案新析》黄山书社1993年)等数十篇。其中《捻军调查记》一文曾被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转载。马昌华先生退休后仍担任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国内外历史上最长的个人文集2600万---2700万字的新编《李鸿章全集》的执行编委,自1994年起,投入近十年精力从事新编《李鸿章全集》点校、审定工作。此书是中国文化出版史上创记录的浩大工程,由安徽教育出版社斥资300万元独家出版,可惜马昌华先生未能见到自己为之已付出大量心血的新编《李鸿章全集》公开发行就已作古,实在令人叹惋! 马昌华先生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事业,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均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在捻军史研究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他调回家乡安徽后不久就参加了捻军史迹5人调查组,于1958年8月赴淮北,历时两个多月,足迹踏遍了捻军发源地涡阳全县所有村集及蒙城、亳县、濉溪、河南永城等地村集,走访数千名群众,其中很多是60岁以上老人和捻军的后代,获得大量捻军的口述史料及民歌、实物。其中,捻军蓝旗主要首领韩老万(峰)曾使用的“齐头金善 ”带回合肥,转送安徽省博物馆,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后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征调收藏。当时调查搜集的捻军史料,后来以安徽科学分院历史研究室近代史组名义陆续刊登在《安徽史学通讯》、《史学工作通讯》等学术刊物上,通过实地调查,对“捻军的解释及其与白莲教的关系,有了清晰的看法,用调查到的捻军活动史迹来研究捻军,从直观角度研究捻军,为捻军正名,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捻军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仅次于太平天国革命的规模巨大的民众运动,也是近代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捻军的奠基人、前期捻军的最高领袖张乐行等捻军领袖是民族英雄,而非叛徒、流寇。进一步澄清了是非,还历史本来面目,使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历史悬案终于有了定论。后来他的捻军研究成果作为安徽历史系列专著之一出版时取名为《捻军查和研究》,他亦因此成为我国捻军史研究的第一代专家和领军学者之一。其论文 《论捻军和白莲教之间的关系》一文被美国知名学者、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裴宜理博士翻译刊登在美国1980年《中国历史研究》杂志上,是捻军史研究领域里在国外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81年美国纽约阿芒克·夏普出版公司出版了裴宜理编译的《中国人论捻军起义》一书,收入了马昌华先生的《关于捻的解释》、《捻军与白莲教的关系》两篇文章,其余为罗尔纲、江地、张珊3人的6篇论文。足见马昌华先生对捻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马昌华先生在致力于史学研究的同时,还长期担任史学研究领域的领导工作。曾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 主任、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李鸿章和淮系集团研究中心主任、名誉主任,安徽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副会长(主持工作)、名誉会长,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理事,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捻军研究学会特邀顾问,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顾问。 马昌华先生一生坚持道德与文章互补,治学先做人,时刻以道德自律,恪守孝悌,克已为人,在他身上旧道德和新观念并存。先生年轻时代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曾与同窗佳人李某相恋,并暗定终身,但天生绝配并未结成秦晋之好,先生之母不予支持,并强行包办,让他这个大学高材生与从未入过学堂大门的童养媳成婚,先生为尽孝道,只好委曲自己,坦然从命。婚后夫妻彼此尊重,和睦相处,相互关照,相敬相伴,并肩携手,风雨同舟半个多世纪而从无怨言,真乃令人叹服! 马昌华先生一生严谨治学,勤勤恳恳,不辞辛苦,生活检朴,淡泊名利,开朗豁达,随遇而安,以书为伴,别无奢求。先生虽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在安徽史学界绝无仅有,但只住在二十多年前单位分配的三间六十多平米斗室之中,家中除了书,什么也没有,可谓一贫如洗,而先生从不计较这些。先生认为拥有丰富藏书和渊博知识才是真正富有。先生品德高尚,一贯坚持真理,敢讲真话,从来不慕虚名;坚持清正廉洁,正道直行,从不用手中权利和学术权威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任何私利。 马昌华先生一生政治上光明磊落,胸怀坦荡,顾全大局。工作上积极主动,努力刻苦,勇挑重担,精益求精,毕生耕耘在史学园地。退休后仍潜心学术研究,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多有建树。生活上乐观向上,吃苦耐劳,克勤克俭。接人待物上一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言语得体,举止从容,态度和蔼,真诚直率。古稀之年,仍精神矍烁,目光炯炯,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有大家风范,无名人架子,一见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马昌华先生一直热心助人,特别关怀爱护青年,注重扶持奖掖后学,甘为人梯,诲人不倦,倾注毕生精力,培养许多史学工作者,现任安徽省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兼人物所所长宋霖先生,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学术界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翁飞博士都自称是马昌华先生的学生,得到过马昌华先生的悉心指导。 作为学者,马昌华先生在清史和安徽地方史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生笔耕不辍,无怨无悔,无悔于学术,无愧于时代。先生的品行,堪称世人楷模;先生的修养,堪称学人典范。先生虽已离开人世间,但永远值得人们崇敬和怀念。
2006年4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