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师徒赴宴 贡发芹 吴棠(1813—1876),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出生于安徽省明光市(原属安徽省盱眙县)三界镇老三界村一个平民家庭。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大挑一等作知县用,签掣江南南河搞河工。道光二十九年(1849)补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知县。历任清河知县,邳州知州、徐州知府、江宁布政使、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署两广总督、钦差大臣、闽浙总督等职,官至四川总督、成都大将军。 吴棠得到朝廷任命为知县后,回老家三界省亲一月。随后正式到桃源(今江苏泗阳县)走马上任。 虽然候补多年,曾领过南河河工,担过盱眙水利勘察事务,代理过砀山知县,但这一次是实授知县,任期三年,不同以往。赴任前,吴棠再次拜见了恩师钱坤,恳请赴任时由钱老夫子陪同前往。钱坤也很想到外边转转,一来见识见识外面世界,观览一下苏北风光;二来可以进一步开导吴棠,一心为民做主,一心为民做官,做一个士民爱戴的好官。于是就满口答应此事。 钱坤平时生活俭朴,粗茶淡饭,粗布衣衫,虽是拔贡出身,但从不穿官服。吴棠认为此去上任,请来送往的都是些社会名流,达官贵人,为了让恩师能体面地出现在县衙,就特地送来崭新衣冠,请钱老夫子更换,钱坤执意不肯,只好作罢。 师徒一齐上路,不几天到了桃源县衙。因是下午,缷任知县提议次日上午举行交接仪式,正式把知县大印移交吴棠,今晚设宴为新任知县一行接风洗尘,吴棠觉得下午接任不吉利,也就同意了。 晚上桃源县及邻县的大小官员济济一堂。赴宴的人有官官相敬的,有互相吹捧的,也有相互嫉妒,相互拆台的。钱坤是新任知县的老师,也被邀请入席,且生在上首。席中有一当地武举人,读过一些书,粗通文墨,家中富有,为人狂妄,凭借地方势力,经常干涉地县衙事务。他坐在钱坤下首,见钱坤一副布衣打扮,老气横秋,很不服气。他估计钱坤不会有多大学门,就想捉弄钱坤一下,同时也给吴棠一个下马威,我是本地名流,知县不能小看于我,来本地做官小心一点,不能跟地方势力作对。于是他不怀好意地提意道:“今日宴请新任知县及其老师,不能光喝酒吃菜,应当来点助兴的东西。鄙人提议各人吟诗一首,若是吟不出来,就罚酒三杯!” “好主意,我同意。”有人补充道:“诗意要高远,如果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也要罚酒!大家共同裁决。” 很快有许多人附和,吴棠和老师钱坤也不好提出异议。于是先从酒司令开始,各人按顺序吟诗一首。轮到钱坤了,大家都在拭目以待。钱坤看看天井边一棵古老的梅树,不慌不忙吟道: 一株腊梅树, 好似拴牛桩。 席上立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这叫什么诗,村言俚语,粗俗不堪!” “大概从小放牛的嘴里学来的吧” “有损诗歌高雅名声,应该罚酒三杯!” 武举人这下高兴了,原来吴知县老师并不比自己强多少,于是他打断大家议论:“各位,此言差矣。这是新任知县大人老师的诗,好诗,好诗!精彩的还在后头呢。哈哈哈!” 这明明是挖苦钱坤,大家都听出了弦外之音,说精彩的还在后面,意思是出丑的还在后面。说完满脸幸灾乐祸神色。 哪知钱坤根本不理会众人私议,放下筷子,起身离席,昂首高吟道: 伸出一枝来, 天下皆称香! 一下子把全席镇住了,哪些嘲讽钱坤的人个个面红耳赤,不好意思低下头去。那位想狠狠挖苦钱坤,让钱坤出丑的武举人马上站起来圆场:“各位,我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怎么样?新任知县大人的老师还能有败笔吗?自然高人一筹,非我等能比。下面该我吟诗了。”他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一字一句吟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原来武举人胸中并无多少墨水,即席赋诗并非其强项,情急之下借了李白《将 进酒》中四句充数。一席人都笑了。吴棠接着吟道: 尔读唐诗三百首, 借来四句壮门楣! 大家都附和吴棠,说:“该罚,该罚。” “非也。”武举人辩解道,“鄙人只讲吟诗,吟谁的诗都可以,并没有说一定吟自己现场作的诗,罚从何来啊?” 吴棠趁机说:“您说的也是,那就不罚了。不过本县建议你应当发挥自己的强项,把精力都用习武传艺上。”那意思是说,你今后不要借地方势力多管闲事。 武举人不敢再作辩解,他已听出了吴棠话中有话,马上说:“是,是,是。鄙人一定听吴大人吩咐,不会多走半步。” 看到武举人如此恭敬,别的人也都不敢放肆了,从此,桃源县再也没有敢小瞧吴棠师徒二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