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与新、老三界 贡发芹 安徽省明光市境内有新、老两个三界,相距七八华里。新三界在津浦铁路线上,老三届在一〇四国道边上。 津浦铁路从明光南下直走应当经过老三界,但实际上津浦铁路修到今管店镇金张村金张小站后,就一路向西南方向拐去,过了谢岭后才开始渐渐取直通向滁州。铁路为什么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子、绕了七八华里路呢?据传这与晚清头品顶戴封疆大臣吴棠紧密相关。 古时候,一对长期栖息凤落集的凤凰一天向南飞去,落到一个叫吴郢的小山村。这个村庄早年只有十几户人家,自从凤凰飞来之后,人丁开始兴旺起来,不断发展扩大,成为集镇,到了元末已发展成为二百余户的大镇,因地处滁州、定远、盱眙三州县交界处,元末开始在这里设镇,渐成闹市,于是就取名“三界市”。清朝中后期,这里出了十几位知县级别以上人物,最大一位是封疆大臣吴棠,谥号勤惠,官至四川总督、成都大将军,加都察院右都御使、兵部尚书衔,他在同治八年,附片奏准三界建筑土城,三界因此逐渐繁荣,成为山区少有的巨邑,居民超过千户。清末设有芝生书院,六合举人汪达钧称三界为“万山丛中小桃源”,这就是三界。因后来津浦铁路修建时在山区小村庄施郢设立了一个小站,先取名施郢站,后改名嘉山站,再改为三界站,为了区分,人们就将吴棠出生地三界叫老三界,津浦铁路线上的三界叫新三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嘉山县成立后,县政府就设在老三界吴勤惠公祠里。一九三七年底,日军侵占民国县城老三界,纵火焚烧七条街一千多间民房,三界街市逐渐凋敝荒凉,再次沦落为一个山村。 以上是老三界千年变迁史。 清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任命吕海为暂督办大臣,修筑津浦铁路,后改由邮政部尚书徐世昌兼任。明光至滁州段勘察线路时,经过老三界吴氏族人坟地。三界吴氏家族后人知道后极力反对,为保住吴家风水,就想尽一切办法阻止铁路从吴家祖坟地经过。 当年封疆大臣吴棠病逝后,清廷敕建的的“吴勤惠公祠”就位于老三界十字街西北角,祠堂里还供有慈禧太后亲自书写的大“福”字匾额一块。吴氏后人于是就借此大做文章,说破了吴家风水是小事,动了祠堂里的慈禧老佛爷手书的匾额于大清江山不利才是大事,这样筑路工程不得不停了下来。修路官员津浦铁路南段总办杨士晟系四川总督吴棠次婿杨士燮二弟,缘于此,杨士晟立即将此事向上反映,督办大臣徐世昌得报后很生气,一个亡故大臣的祠堂和坟地就能阻止国家修铁路吗?很想借机杀一杀这些地方势力的威风。否则,再发现类似情况怎办?但徐世昌仔细一打听后,方知此已故大臣非一般人可比,他生前是皇太后慈禧心中的大红人,不能轻举妄动。 传说道光年间,慈禧的父亲惠徵携雏挈眷,在安徽省府安庆候缺,穷愁潦倒,曾受过吴棠的接济。咸丰三年,吴棠出任清河县知县,惠徵病故。惠徵女儿玉兰偕同家人扶惠徵灵柩回北京安葬,丧船经过清河县,停靠清江浦码头,玉兰正愁没有川资继续开拔时,恰巧这时清河县令吴棠差家丁给自己的恩师湖南副将送奠仪,谁知副将家丧船已提前离开了。吴棠家丁粗心,看见河边停靠的惠徵丧船,未及多想,就将奠仪三百两银子错送给了玉兰,玉兰不知怎么回事,当即就收了下来,而且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场就发誓,有朝一日得势,一定厚报吴棠恩德。 后来,玉兰果然时来运转,由选中秀女进入宫中,渐渐得宠。几年后,玉兰为咸丰皇帝生下唯一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为此,玉兰由贵人升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后,懿贵妃被尊为慈禧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这时仇家罗列许多材料,告御状想整倒吴棠,结果不但没有告倒,因有皇太后护着,吴棠反而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告一次升一级,从一个七品县令,一直升到头品总督,仇家再也不敢上告了。 徐世昌知道了吴棠这些底细,自然谨慎从事,不敢轻举妄动了。一日上朝,徐世昌小心翼翼地把修铁路三界受阻之事禀报给慈禧太后,慈禧开始欲大发雷霆,有谁这么胆大,竟敢拿祖坟风水阻止我大清修筑铁路。但一听说是吴勤惠公后人在保护“吴勤惠公祠”,很快便没了脾气。因朝臣禀报其他事,惹得慈禧心烦意乱,她当即就打断了徐世昌的话:“这种小事也来烦我,绕过吴家祠堂不就得了吗?你要办不好就换人!” 徐世昌一听,吓得再也不敢多言。退朝后,他立即派人详细测算了绕过吴家祖坟地需多出多少路程,多花多少银两,然后写成奏章呈报慈禧。慈禧看了奏章,二话没说,提笔写了一个大字“绕”。后来徐世昌听慈禧身边人传言,当时慈禧很不高兴地说:“徐世昌总算会办事,绕一点路,多花一点钱算什么?当年,若不是吴棠慷慨解囊,救了我叶赫那拉一把,哪会有我的今天?” 慈禧这一个“绕”字,津浦铁路就在此拐了个大弯子,多绕了七八华里,给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原名施郢的小山村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今天已成了二万多人口的山区重镇——新三界。而吴棠故里老三界却从一个繁荣的集市、民国县城,衰败成一个山村了。真所谓风水轮流转,这是吴氏后人没有料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