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重视文教
贡发芹
吴棠任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知县时,才三十八岁,年轻力壮,实心任事,不怕吃苦。
老百姓都知道,吴棠除了升堂断案之外,每天都深入民间,了解老百姓疾苦,经常亲自到四境之内巡查民情,微服私访,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尊重老百姓,从来不摆县老爷架子。经常为赶路错过吃饭的地方,就饿着肚子坚持处理公务。很多时候,老百姓能体会到知县的辛劳,拿几个煮熟的鸡蛋等候在路上,送给吴棠充饥。吴棠不肯接受,他们就说:“虽然没有佳肴招待知县老爷,但我不是送给你个人的,而是送给勤政为民的父母官的,这是草民一片心意,知县老爷必须收下!”令吴棠感奋不已,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桃源县内有一座学校,名叫淮滨书院。吴棠闲暇经常前往书院检查批阅生员作业,督促老师认真讲学,训导生员努力学习。书院经费紧张,吴棠就想方设法亲自为书院筹措经费,除了从养廉银中挤出一些外,还向一些开明士绅劝捐;授课老师少,水平有限,吴棠就重金聘任名师,为县学书院选择贤能的主讲人;为让生员学得真学问,吴棠亲自为书院定立课程。吴棠来到桃源之后,淮滨书院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
为了了解生员的学习情况,吴棠亲自给生员们讲学,与生员们共同研讨,不光研讨经术,还研讨文学艺术,每月至少一次。教诲生员,孜孜不倦。吴棠自己作品《读<诗>一得》广受书院师生欢迎。
每当晚上闲暇下来,吴棠就带着一位仆僮手持篝火照路,前往书院,为淮滨书院肄业生讲解经学,剖析经义,从《四书》《五经》讲到《二程全书》、《四书章句集注》,再到《传习录》,从诸子百家,到二程朱子,再到王阳明,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拘形式,听众啧啧赞叹。不光书院师生听讲受益。吴棠还允许私塾童生、老百姓前来听讲。吴棠一到书院讲课,书院都会挤满人。当时老百姓都说,这个知县真有才学。于是桃源县的文教事业迅速振兴起来,士民都受到教化,人人明理守法。
吴棠在桃源县担任两年知县,县内大治,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当地士人评价吴棠:“治桃源也如治其家。其听讼不为刻深,惟以理喻。催科弗烦,而赋亦无缺。暇日单车郊野,父老子弟草服相见,民用大和。”
但吴棠自己并没有降低要求,而是时时告诫自己:“神明之用有限,而久宦之志易衰。”办事益加认真,从不满足于现状,故深受士民拥戴,士民都称吴棠为“吴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