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回复: 2

王家金: 快些!莫说话了,麻猫子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5 1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祚萱 于 2024-9-15 11:11 编辑

快些!莫说话了,麻猫子来了!
  原创  诗抄小金库   三峡诗抄
2024-09-14  21:16上海
作者:王家金
       忆往昔夏日炎炎,奉节老县城真是一派热闹景象。并当其冲的就是热。那时候没有空调,就连电风扇也没有。人人手上离不开把扇子。当年儿歌道:″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
       理发店为了招揽生意,特地做了一把大扇子为顾客扇风: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固定了几把大蒲扇,吊在屋顶,一人扯动绳子扇风。
       有人从县城附近的凉水井、一碗水等地挑来了凉水。为防凉水升温,还用黄桷树叶遮好水桶。卖凉水的人招揽生意,吆喝道:“一分钱喝个饱,两分钱洗个澡"。
       下午两点以后,太阳毒辣辣地照着大地。住在低矮平房的人们酷热难当。有的人只好到黄桷树下乘凉。真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高大的城门洞子的石梯上坐满了乘凉的人。凉风穿过城门洞,舒服极了。只可惜这只能便宜了洞子附近的人。
       南北走向的街道,下午太阳西晒,人们只好到西边街沿躲阴。
       莲花山峰下的县城,下午五点太阳就开始落山。人们于是忙碌着在大街上开铺。首先用水将地面浇湿散热,然后用凉板开铺,上面垫着凉席。热水搓帕,再把席子上的灰尘或汗气擦干净。

       夏天的蚊虫特别多。人们点燃蒿把(用艾草的枝叶扎成)用烟子熏走蚊子。烟散了,蚊子又会重新飞来。人们点燃蚊香蚊。蚊香是由锯末面和硫磺粉末裹成的长形圆柱状的东西组成的。
       最烦人的下午六点左右正准备晚餐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那时民居多为平房,基本上没有水泥房。土瓦盖房顶,雨大了,来不及流走,漏进屋里。真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滴嗒″。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下雨之初狂风把瓦上的灰尘(阳尘)吹落屋里。桌子上摆放的菜肴不及时盖好,就没法吃了!每逢此时,大人总是吩咐小孩:″快点快点,把菜盖好″!
      巴山夜雨是很常见的。半夜睡意正酣时,突降大雨。大人赶紧把小孩抱进屋。来不及拆掉的床铺,就让它淋着吧。屋里实在难以住人,高温湿热,胸闷气短,只好开着门窗,让热气散去再作计较。
       如果淋了热雨,是容易长虮子的。虮子是虱子(奉节方言叫蛇子)的蛋。奉节著名的特产有夔梳。夔梳是梳头发和虱子的。还有一种工具叫篦子。它的木齿间距很小,就是用来梳虮子的。随着人们卫生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虱子虮子已经绝迹了,篦子也随之消失了。
       夏日的夜晚也有很温馨的时候。天黑了,静静地躺在凉席上,望着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再观察着北斗七星的位置移动,也是很有趣的事。大人们忙完了收拾,摇着蒲扇到凉床上来,或是自己解暑,或是为孩子扇去周围的蚊虫。邻居们隔床互相闲聊着轶闻趣事或者讲些民间故事。我写的许多民间故事,比如魂香的故事等等就是那时听到的。小孩胆小,最不喜欢听鬼怪的故事。有时大人要哄小孩睡觉,就轻声吓唬道:“快些,莫说话了。麻猫子(一种专门祸害小孩的怪物)来了″!
       老县城的夏天,最热闹的事是长江涨水了。涨水的速度是很快的。沿江沿河的农民要及时抢收地里的庄稼。水涨到一定高度,连轮船也要停航。这就是郦道元说的″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一年夏天停航了。特地约了几位朋友从草堂绕道去瞿塘峡观察。″众水含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上游的千川百流涌入不足百米的夔门,那声势,声超虎啸,雷霆万钧,惊心动魄!虽近在咫尺,两人讲话必须大声吼对方才听得见。

       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三个月没晒的衣物被子容易长螨虫,对健康极不利。
       夏天太阳大,正是好晒衣服的时候。可是农历六月以前的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不好掌控。由于气温度湿度大,衣服也容易长霉。六月初六晒老袍。人们把棉衣棉被,厚的薄的统统拿出来晒,被戏称为″亮家底″。
       妇女们趁着涨水了,把要洗的衣物背下河去。先前洗好的晾在庄稼上,后面的洗完,前面的也晾干了。
       还有一些悠闲的人,成群结队去看水。昨天的水涨到哪里了,今天的水又涨到哪里了。顺便在河边洗个脸,洗个脚,凉快凉快。河边的茶馆,坐无虚席,老板却忧心忡忡,每天担心水会淹了茶馆,搬家吧,万一水退了,那不白忙活了吗?
       夏季涨水了,水位抬高了很多,省去了冬季时船运货物进城一直上陡坡的麻烦。河里铁船(一种木质运输船)来来往往忙个不停。运输最多的就是二煤厂的煤碳。一年,我们家包了一只船运煤。我们早早地守候在梅溪河边。船终于来了。由于运载量足,河水几乎与船沿相平了。我们可高兴了,迅速地把煤运上岸。煤挑在肩上,免去了那么多的陡坡路,人一兴奋,劲头就来了,挑起担子感觉特轻松。
       这么多的煤,家里也没堆放处。首先把块煤挑选出来,剩下的灰煤做碳砖。那时老县城没有煤气罐,更没有天然气。家家户户都烧煤,烧煤可是个麻烦事:用完火,要将稀碳把火盖好,中间留一个通火的小洞。再用火时,撬开煤盖才能用。
       把灰碳堆好以后,把中间刨一个窝子,窝子里放上黄泥巴(大约是煤的三分之一),倒进适量的水。待黄泥发好,赤脚踩均匀,再用䒵锄把煤和泥拌均匀,特别要掌握好干稀的程度,太干太稀都不行。
       首先在地上铺一层炉子灰,然后把煤碳模子放其上,再把煤装进去,用手把煤抹平。取出模子在水里洗净沾在上面的煤,再做第二块。这样大小统一的碳砖好收捡。等到碳砖有个几分干了,再把碳砖一块一块竖起来。这样又透风又好晒,便于快速晒好碳砖。不需要这样的,也可以在炉子灰上随意拍成圆形的碳砖。
       当然要凉快,下河游泳也是不错的方法。顶着炎炎夏日来到河边,脱掉衣裤,先用凉水拍拍胸脯再游泳。会游的到深处,不会的在浅处或者由深向浅处游。游累了上岸,把塘泥敷满全身,一个个变成了泥娃娃。在河边坡地上把塘泥挖成一个滑槽。人在滑槽从上往下滑,一直滑入河里,溅起一阵浪花。干脆再游一会儿,全身的泥都洗干净了。据说用泥敷身还有益健康呢。
       游泳的危险性很大。常言道″欺山真欺水″。每年都有淹死人的噩耗。所以学校和家长都严禁孩子私自下河洗澡。
       清早起床,母亲就熬好了一大锅老荫茶。她说,一会儿忙起来了就没时间来烧茶了。老荫茶是奉节的特产,价廉物美。奉节人民对它是情有独钟。民谣:″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茶泡饭″。这茶指的就是老荫茶。老荫茶色泽深红,其味清香醇厚,可清热解暑。喝过龙井茶,喝过铁观音,泡过两三次,渐渐味道色泽就变了。老荫茶一泡几天,色泽味道依旧如故,且不变馊,真乃饮料中的极品!

       接着就是熬稀饭。先将绿豆煮半小时左右再放大米一起煮。夏季天热,一般是早饭午饭一起做。为了防止变馊,把中午要吃的稀饭舀好放一旁,不能动它。稀饭不经饿,就佐以土豆或炒豌豆胡豆之类。母亲炒干豌豆,豌豆在锅里炸得直响,然后掺水煮。我最喜欢吃刚炒的干豌豆或抢水豌豆,嚼起来可香了。
       当然,辣椒炒豆腐干,番茄炒鸡蛋,苦瓜炒辣椒,丝瓜丸子汤也是不错的佳肴。更有营养丰富可口的饭菜,当数菜豆腐下酢辣子。一碗菜豆腐上桌,再把油炸辣子拌以香葱花,加以酢辣子助威,孩子们一个个都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相传是阴间的人过年的时候。尽管天气炎热,可是祭祀祖宗是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把厚厚的一叠钱纸装进包里,包表面写着亡故亲人的姓名。准备完毕,带到野外去焚烧,俗称“烧包″。烧包也是有技巧的,一般竖着把包立好,然后把点燃的钱纸插入包缝隙。当包燃起来以后,要看风向,避免烈焰和烟子吹向烧包人。点香时把燃烧的香舞灭明火。为避免香灰烫手,插香要有一定的倾斜度。没燃尽的包要翻动,燃尽才罢休。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人们乐此不疲地用传统的方式生活着。这叫做麻绳子打草鞋一一一带(代)传一带(代)。无论红白喜事,亲戚邻里互相帮助,亲情友情十分亲密,人们活得充实而快乐。生活在现代的人们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但传统的东西却淡然了很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同住一单元楼,互相都不认识。几十年前的生活真让人回味。



诗抄小金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6 06: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灰碳堆好以后,把中间刨一个窝子,窝子里放上黄泥巴(大约是煤的三分之一),倒进适量的水。待黄泥发好,赤脚踩均匀,再用䒵锄把煤和泥拌均匀,特别要掌握好干稀的程度,太干太稀都不行。

       首先在地上铺一层炉子灰,然后把煤碳模子放其上,再把煤装进去,用手把煤抹平。取出模子在水里洗净沾在上面的煤,再做第二块。这样大小统一的碳砖好收捡。等到碳砖有个几分干了,再把碳砖一块一块竖起来。这样又透风又好晒,便于快速晒好碳砖。不需要这样的,也可以在炉子灰上随意拍成圆形的碳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09: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qq复活的依然 发表于 2024-9-16 06:59
把灰碳堆好以后,把中间刨一个窝子,窝子里放上黄泥巴(大约是煤的三分之一),倒进适量的水。待黄泥发好,赤 ...

谢谢编辑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2 11:15 , Processed in 0.10385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