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回复: 0

内蒙古诗歌第七十八期同题《夜》选刊与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9 2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点评老师
                                      
本期荣幸得到:彭建功老师、杨玉海老师、哑榴老师、王淑芬老师、马炳蔚老师、简爱老师、白乌兰老师、张景琴老师、何景瑞老师、晔子老师的点评支持。内蒙古诗歌对此表示诚挚谢意!            
         
         

□点评作品及评语欣赏:

         
         
1.夜
何景瑞(内蒙赤峰)
         
刮了一天的大风,天昏地暗
         
刚掌灯,捎信姥爷病重
妈妈拿上手电,照射的光当拐棍
走羊肠小道,领着我走进一片树林子
过一趟狐狸沟,串过长胜河
三星打横梁,水中的星星亮晶晶
顺土窖洞上坡,沟帮子三间土房子
纸糊的窗户亮着,似睁开双眼
         
夜幕跋涉,艰难鱼肚白
人生走黑路,才知父重如山
         
彭建功短评: 夜是一种象征,用爱贯穿,结构完整牢固,诗中的靓句颇多,手电光当作拐棍,纸糊的窗户比作睁开的眼睛……把夜幕中一幕幕的跋涉,如电影移动的情景,呈现出父爱如山的力量与信念!语言通顺,抒发自然,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新颖,语言很有感悟!三者的关系,姥爷,妈妈,我,都在继承着爱的信仰和发扬!(彭建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文艺评论家会员,中诗论坛评论版编辑。)   
         
杨玉海简评: 这首诗歌的叙事和结构的统一,使得他的形式和内容成为外部与内部相互支撑,把一个风高夜黑的探望之情跃然纸上。姥爷的病牵动母亲的心情,我(作者)作为旁观者置身其中,与母亲一同在艰难地奔赴之中。我赞同艺术文本的交流功能中的“代码系统”与模式功能中的“结构系统”实质上是同一个东西,这种符号化的文本与结构主义形式表达的观点。前苏联艺术大师洛特曼说:“任何交流系统都具有模式的功能,相反,任何模式系统也扮演着交流角色。”(洛特曼《艺术文本的结构》)作者并没有正面去写母亲的急切和对父亲病情的担心,而是通过行走的艰辛和符号化的语义来表达“人生走黑路,才知父重如山”的诗心和张力。因而,诗歌的代码性原理和叙事的形式主义是现代诗歌最为提倡的写作方法。这首刮了一天大风,掌灯时,捎来姥爷病重的信,走了一回黑夜路,才知父重如山的诗让人心颤,心动,心亮。(洋浴海: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锡盟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哑榴简评:这首《夜》充满张力。狂风中妈妈因姥爷病重,带着“我”在昏暗中艰难前行。穿越险阻的路程,闪烁的水中星和透出光亮的窗,烘托出紧张急迫。深沉的夜映衬凝重,深刻诠释血浓于水,凸显亲情的无比厚重。(哑榴:国际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神州诗歌报》一室执行主编。世界诗歌网诗歌点评委员。)
         
         
6.夜
警心(呼和浩特)
         
归鸟闭上了眼睛
远行的人也闭上了眼睛
天空和大地都闭上了眼睛   

这个世界并没有安静下来
         
孤独的守夜人
提着月亮游走在黑暗中
有时候提着明镜
有时候提着弯刀,有时候
提着心
         
王淑芬简评:诗人用隐喻,虚实结合的方式给读者呈现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另一面。
当喧嚣的白天随着日落,都“闭上了眼睛”可是“,世界并没有安静下来”还有在困难中逆行的人群,挣扎奔袭在各自的路上。
我们有的时候怀抱希望,有的时候心怀不安,还有的时候只有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也许这才是完整的人生。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让生命有了宽度与深度,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有了燃烧的温度和飞跃的高度。
每一段旅途,都有个中滋味,令人欲罢不能!(王淑芬:《野火诗歌年卷》副社长,《五角枫文学》执行主编,《今日诗界》编委。)
         
马炳蔚的简评:夜来临时,归鸟、行人、天空、大地都会闭上眼睛,进入休眠的的状态——世间万象,这是夜之本相。但是,这份安宁需要守护的,只因
“这个世界并没有”真正“安静下来”。“孤独的守夜人”此时出现了,他们是人民的卫士,目光如炬,高度警惕,游走在黑暗之中,如明镜般辨识奸佞,如利刃般斩杀邪恶,怀揣赤诚,坚守使命。
本诗构思巧妙,达意精准,令人对特殊岗位上用“孤独”捍卫生命、正义的守护者肃然起敬。他们既是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消防队员、白衣天使,也是行走于黑暗之中无名英雄……正是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有了我们渴望的正义和光明。致敬!  (马炳蔚,笔名黑白子。码春秋汉字,写黑白人生。)
         
简爱简评:小诗很短,从另一面去描写夜,用排比的方式(三个眼睛),给人一种遐思和些许的悬念。这也是诗人精巧的构思。
紧跟着“安静”,形成了错落和反差。诗中首节首段,语句都是采用了否定跟着肯定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段,语句还是同样干净,凝炼。用了排比加递进的修辞,三个“提着”,让整首诗灵动,而富有深意,彰显了夜和在夜色里的人。
纵观全诗,气息一韵到底,立意简洁却深刻。(简爱:实名林海玉,内蒙古赤峰人。世界诗歌网诗赛评委,北冰洋诗诗刊主编。)     
         
         
         
12.夜
禅心(湖北)
         
无边的夜里,夜在倾诉什么
拔掉一颗烂牙敞开一道门
生怕一笑,贫穷就跑了出来
         
生活,在眼角刻了一道鱼尾纹
芦苇花还没有白
冬天的雪却在来的路上   
         
三个孩子
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一个初中
母亲的糖尿病,今天插了管子
她说,明天去村里赖着办低保
         
简爱简评:诗人开门见山,用借景抒情的方式,留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倾诉”“敞开”“笑”“跑”,珠落玉盘般的四个动词,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第二段,“生活”,起承转合稍微有点违和,但不妨碍表达她的处境和艰难,写得比较婉约,“芦苇花还没有白冬天的雪却在来的路上”,让人感同身受,现实就是这般。
结尾用叙事的手法,细节饱满,情感真挚。特别是结尾,字已写完,但事实或者故事未完…
纵观全诗,动词有张力,用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描述,立意思想鲜明,点赞!(简爱:实名林海玉,内蒙古赤峰人。世界诗歌网诗赛评委,北冰洋诗诗刊主编。)     
         
         
         
14.夜
独舞风铃 (内蒙古)
         
一把刀,剖开天腹
浓稠的黑,散着腥腐
星子,不再噤声
一张一翕,吐着雪亮的证词
月亮,空露一轮尖牙利齿
咬不圆半句空头大谎   
黎明,即将大白于天下
         
长夜中跛行的人,低着头
他们早已习惯从自备的手电筒中
拽出一个又一个自己
         
白乌兰简评:本诗有朦胧诗的味道,所选意象也符合“夜”这一主题。诗人第一句话有一种刺破天空的气势“一把刀,剖开天腹”,这是何等的勇气与气魄,“剖”字感情强烈又有力量,这是对腐朽的黑暗的抗争,这个时候“星子,不再噤声”,“她们吐露雪亮的证词”,“雪亮”与“刀”相契合,是因为正义之箭刺破黑暗之后,给那些被月亮掩盖光芒的星星以力量,所以,在证词面前,谎言不攻自破,黑暗难以自圆其说,于是“黎明即将大白于天下”,极具画面感与感染力。而小诗最后一节更具有张力,“跛行”这词写出了正义之人伸张正义之路的艰难,但“习惯”却写出了这些勇士的无所畏惧,“他们从自备的手电筒中拽出一个又一个自己”,象征着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正义之路,这样的隐喻非常有感染力。更妙的是诗人选择的意象也是巧妙至极,第一个意象与最后一个意象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中间部分却选择了大自然的“月、星星、夜”作为意象,读来特别佩服诗人深厚的功底,虽然黑暗强大,但人只要坚守天道,就可以找寻到人生的光亮,并可以为人间带来光明!(白乌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喜欢读诗、写诗、评诗。)
         
马炳蔚点评:这是“一把〞怎样的“刀〞?
—柄反腐的利刃——敢于捅破天的那一种,无情地刺向高高在上的祸国殃民者,将他们的黑腹剖开。那一刻,老百姓不再噤声,纷纷揭出他们的恶行,即便是如月悬天的巨伞,在如山的铁证面前,也圆不了他们弥天大谎;黑恶势力终究要接受黎明的审判,真相也将大白于天下。   
可是,反腐之路充满荆棘。
一些在贪腐邪途上跛脚而行的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早已习惯拽出一个又一个像自己一样贪腐的苍蝇、老虎,却仍在腐败的沃壤里埋头贪腐而游刃有余,光明与黑暗的对决,远没有尽头!
这给社会敲响了警钟。
直击现实,警醒世人,便是这首小诗的价值所在。(马炳蔚,笔名黑白子。码春秋汉字,写黑白人生)
         
         
22.夜
秋水(内蒙赤峰)
         
浓稠的黑,化不开那方沉沉的天空
那个背着画夹出走的人,已无路可退
         
他的星子,在罗纳河上空旋转
他的麦田,落满漆黑的乌鸦
他的乌桕树和教堂,扭曲着嶙峋的瘦骨
伸向无边的黑暗,他的亲人
守着一点烛火,吃着贫瘠的土豆
         
苦艾酒、小木屋,囚禁不了不羁的灵魂
阿尔的太阳温暖、明亮,一米阳光下
一朵向日葵,张开金色的翅膀   
2024.11.5
         
张景琴简评:整诗将梵高几幅名作《星夜》《麦田群鸦》《吃土豆的人》《向日葵》等进行叠加,抽取其中意象,试图还原梵高精神世界本原的孤独与挣扎,灵魂的傲立与不羁。诗中将梵高当时生活的苦涩通过“黑夜”“土豆”“苦艾酒”“小木屋”等进行了刻意营造,压抑的氛围暗合“夜”的本质,展示了当时梵高所处困境。星子的旋转、麦田的乌鸦、乌桕树(怀疑是形似火炬的丝柏树)以及教堂,则将梵高的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终篇以“向日葵”作结,抒发了诗作者的美好愿望,但由于梵高精神世界之特质,他走向黑沉的深夜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张景琴,笔名琴心劍胆。诗星光文学社诗评编辑、废柴文学社诗评编辑。)
         
马炳蔚简析:反复阅读,然后走入诗人的视界,随其笔触追寻梵高的足迹,也追寻诗者的深喻。
调色板上浓稠的黑,已无法化开心头那方沉沉的郁结。无路可退,梵高毅然决然,背起画夹出走,寻找生命最后的体验。
他旋转画笔,在罗纳河的夜幕上撒下发光的星子——“就像燃烧的灰烬里,持续不断绽放和散开的火花”,刺破集结心中的消沉、郁闷、焦虑、狂躁、愤怒。
他让金黄的麦田落满漆黑的乌鸦,骚动不安的翅膀传递着不祥的征兆,仿佛要在画布上留下挣扎不已的绝命书。
他让画笔下的乌桕树和教堂,扭曲透出死亡气息的嶙峋瘦骨;他在画布上无边的黑暗里,看到亲人守着一吹即灭的烛火,吃着凸显贫瘠的土豆……
那时那刻,挣扎的星光和无边的绝望,笼罩着梵高的心头,也笼罩着他的画布。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梵高极具关注度的代表作,有着共同的暗黑的底色。诗者显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特意捻选出来,完成一种极致的负面情绪的铺陈。其实,即便对此诗背景毫无了解的读者,这时也会受到一种强烈压抑的感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对“他〞这种负面情绪生成原因的探究和反思。   
         
恰在此时,诗者笔锋出人意料地一转,直接引导迷茫者挑战自我,走出浓稠暗夜的沉沦,迎接属于自己的光明。
这让读者顿感“柳暗花明”。
芸芸众生,不如意者常八九,一个天才的自绝更是令人扼腕痛惜。沉沦者如何直面痛苦,在困境中完成逆袭,这才是诗者想要的更深层次的表达。
于是,本诗有了点燃希望的结语:
苦艾酒、小木屋,囚禁不了不羁的灵魂/阿尔的太阳温暖、明亮,一米阳光下/一朵向日葵,张开金色的翅膀。
奇妙的是,如此令人耳目一新、张力饱满的诗意,恰恰又都源自梵高的名作——诗者惋惜之痛,又在这片明亮中隐隐而生,给人感觉余味无尽……
         
是的,一米阳光就能让一朵葵花盛开;一滴露水就能让一个生命蝶变;给三分原色,每个人都能开出属于自己的染坊。
即便沉沉暗夜,天上也有闪烁的星星、地面也有万家的灯火,给予心灵安慰之光。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生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快乐,无怨无憾。(马炳蔚,笔名黑白子:码春秋汉字,写黑白人生)
         
简爱简评:诗人给人呈现的好像是一幅画,画里的人物“他“从流动的词句中走出来。
他的画,是世界名画,他的名声像一朵向日葵,张开金色的翅膀,在阳光下。然而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处境他的生活就是无边的黑,浓稠的夜。
伟大的梵高,死后成名。我们只看到光鲜的画,事物的表面。   
诗人用不露声色的表述,娓娓道来。细节细腻,精炼,呈现了与梵高先生相关的地方,环境,困苦,和他的画作名。
有人说,一首好的诗歌,就是完整的呈现,这首诗做到了,仅个人观感。(简爱:实名林海玉,内蒙古赤峰人。世界诗歌网诗赛评委,北冰洋诗诗刊主编。)     
         
哑榴简评:这首《夜》构建了一个深沉而迷茫的情境。画中人在黑暗中出走无路,星子旋转,乌鸦落满麦田,树与教堂扭曲嶙峋。亲人守着一点烛火,贫苦度日。但不羁的灵魂未被囚禁,阿尔的太阳温暖明亮,向日葵绽放金色翅膀。那一点烛火、向日葵象征着爱,温暖,力量。让人在无尽的黑夜里看得见目标,不会迷失。夜再黑,路再远,只须一盏心灯指引。(哑榴:国际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神州诗歌报》一室执行主编。世界诗歌网诗歌点评委员。)
         
         
30.夜
白广山(内蒙赤峰)
         
白墙,白床,白灯光
病榻上,父亲微弱的呼吸,挣扎病痛
         
陪护的儿子一直盯着,熬瘦的黑眼圈,像夜的黑
         
“快睡吧,夜深了”他扶父亲躺下
         
"不,…不睡,我没几天活头了,就把晚上当成白天过吧”,
缓口气,“咱爷俩多呆一会儿是一会儿…”
         
瞬间,儿子泪崩,哽咽着   
窗外,朦胧的白夜正被黎明救赎
         
简爱简评:诗人用强烈的反衬手法,“白墙,白床,白灯光”这种刺眼的白。为整首诗定了基调。起承转合自然,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在本诗中,真实的生活更突出了夜的漫长。情感的自然流露生活技巧和语言。“咱爷俩多呆一会儿是一会儿…”让人感动。(简爱:实名林海玉,内蒙古赤峰人。世界诗歌网诗赛评委,北冰洋诗诗刊主编。)     
         
哑榴简评:这首《夜》以朴素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夜中的绝望与亲情的挣扎,是对生命与亲情的一次沉重而又真实的叩问。病榻上父亲呼吸微弱,儿子熬出黑眼圈。父亲知命不久,想把夜当昼多陪儿子。儿子泪崩,亲情的悲痛爆发。白夜被黎明救赎,却难掩生死离别的伤痛和亲情挣扎。(哑榴:国际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神州诗歌报》一室执行主编。世界诗歌网诗歌点评委员。)
         
         
32.夜
亭雨(乌兰察布)
         
黑,历经沧桑
渊,深不可测
         
灵魂无力突围
来自内部的苍白被深邃淹没
身陷癌细胞的重重包围
信念是唯一的精神食粮
想借一弯月色回望来路   
黑暗却无情地夺走了去处
不经历夜的漫长,就不明白黎明的可贵
至于煎熬、疼痛或恐惧,更一直从未说出
         
何景瑞简评:品味这首严实可缝的十行小诗,按同题要求,诗者经过深思熟虑的审视,动笔老练,稳重呈现,在投稿群里一锤定音,敲定创作的好诗风。“黑,历经沧桑/渊,深不可测”,诗人用定义的诗句,用序曲式的悲壮阐述夜晚的答案,首先敞明主题。诗中写到“灵魂无力突围/来自内部的苍白被深邃淹没/身陷癌细胞的重重包围/信念是唯一的精神食粮/想借一弯月色回望来路/黑暗却无情地夺走了去处/不经历夜的漫长,就不明白黎明的可贵/至于煎熬、疼痛或恐惧,更一直从未说出”,作者用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变幻,认定生命信念的诗性智慧,有很多的故事留白,引发感慨,凝聚坚硬的独特活力之内核,具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跨越思想精神的峡谷。(何景瑞,农民写手,内蒙古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报业集团十大集报家之一,赤峰市松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笔耕半个世纪,岀版作品集六部,其中著有《人生如诗300首》一部,微小说作品连续五年(2019—2023)编入《中国精短小说年选》,略有文学作品发表和获奖。)
         
         
47.夜
李保东(甘肃)
         
寒鸦从眼前飞过  仿佛
月色消失几秒
         
抖瑟的目光  以侧听的姿态入睡
风舔舐的溪河  冰封   
涉水者的跫音
         
夜的根部  一只佩戴器皿的虫子
倾尽全力  用前额
把一首唱给自己的挽歌
一寸寸  推送上来
         
晔子评诗:语言的质感对一首诗来说太重要了,之所以选这首,就是被诗中的语言所打动。“寒鸦”点名季节,也或者是心态,“仿佛/月色消失几秒”,此句一出,既契合了题目,也打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接下来的入睡,似梦又非梦,“风舔舐的溪河 冰封/涉水者的跫音”,这样质感又精确的表达,自然而然地拔节整首诗的高度。尾段也没让人失望,虫子在秋夜的鸣叫,“把一首唱给自己的挽歌/一寸寸 推送上来”。这种语境呈现太妙了,普通的生活场景,巧妙地写出了新颖、奇特的感觉,由感觉而催发想象,与外物拉开审美距离,创造出一个独立自足的诗意空间。(晔子,原名孔范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烟台芝罘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3 17:36 , Processed in 0.08770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