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2|回复: 8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诗歌是“文体之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8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5 编辑

作为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组委会成员,省作协副主席阎安早已与诗歌结缘。而在家乡陕西举办一场诗歌的盛会,则让他盼了太久太久。日前他激动地对记者表示:“对于当代的中国诗坛来说,举办诗歌节是很有必要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最能动、最主要的载体。诗人们用生命的触觉,能动地、立体地将传统文化保存在了诗歌里。”
  阎安是延安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大学毕业后在陕北一个县城教书。“在那个年代,文学就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因为对教育工作不是很感兴趣,热爱写作的他便摸索着走上了文学之路。谈到自己当初的创作动机,阎安很坦诚:“我一个农家子弟,想要走出去,只能靠努力、靠文学了。”1987年,阎安发表了第一篇诗歌,此后,他一直与诗歌为伴,陆续出版了《与蜘蛛同在的大地》《鱼王》《玩具城》等诗集。而他也被评论家誉为“中国文坛最隐秘的精神贵族”。
  “诗歌的特点完全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语言极具特色,带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所以一直以来诗歌的领地都被文人所‘统治’。”阎安说。采访中,阎安给记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诗歌课,“诗歌不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对文化传统和地域资源也不完全依赖,在这一点上,它与小说和散文有很大不同。无论是阅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要建立在特殊的训练和修养之上。小说一般都比较通俗易懂,而诗歌就相对较难理解。一个人必须要经过特殊的训练,才能进入诗歌的审美境界中。”阎安对诗歌的定位很高,他认为诗歌是“文体之母”,无论在东西方哪个国度,在他们的文学史中最早可见的文体都是诗歌。阎安认为:文学的历史演变就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随着平民教育和民间文化的发展,诸如散文这样的文体才逐渐从诗歌中分离出来。由此看来,诗歌作为“文体之母”,是毋庸置疑的。
  阎安还表示,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中国古典的诗意传统从此出现了断裂,与此同时,现代汉语诗持续发展,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因此,如何处理古体诗和新体诗的关系,是当代中国诗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本届诗歌节,无疑将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是《诗经》故里、唐诗故乡,本届诗歌节在西安举行,表明了当代人对中国传统诗歌意境的回归。“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唐盛世,既没有大哲学家,又没有大思想家,却有最伟大的诗人!这是为什么?你看那些唐代的文人们,他们总是致力于发现每一种诗意。真诚地希望更多的当代人,进入诗歌的审美境界中。”阎安说。(见习记者 赵珍 记者 职茵 实习生 王迎谨)
来源新诗代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5 编辑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5 编辑

诗歌是“文体之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5 编辑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5 编辑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6 编辑

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6 编辑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6 编辑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15:37 , Processed in 0.14155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