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沙上风

[学习] 【转】关于朦胧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8: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沙上风 于 2010-10-7 18:38 编辑

朦胧诗欣赏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沙上风 于 2010-10-7 18:39 编辑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8: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头上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8: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沙上风 于 2010-10-7 18:42 编辑

    感觉


  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朦胧诗问答(顾城)


  问:最近,我看了有关“朦胧诗”的评论,有一些想法,希望你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答:我非常愿意。   问:首先你讲讲为什么叫“朦胧诗”,它们比较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答:“朦胧诗”这个名字,很有民族风味,它的诞生也是合乎习惯的。其实,这个名字诞生的前几年,它所“代表”的那类新诗就诞生了,只不过没有受过正规的洗礼罢了。当人们开始注意这类新诗时,它已经度过压抑的童年,进入了迅速成长的少年时期。它叫什么名字呢?不同人从不同用度给它起了不同的名字;现代新诗、朦胧诗、古怪诗……后来,争论爆发了,必须有一个通用的学名了,怎么办?传统的办法是折中,“朦胧诗”也就成了大号。   

我和一些诗友们,一直就觉得“朦胧诗”的提法本身就朦胧。“朦胧”指什么?按老说法是指近于“雾中看花”、“月迷津渡”的感受;按新理论是指诗的象征性、暗示性、幽深的理念、迭加的印象、对潜意识的意识等等。这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仅仅指这些,就觉得还是没有抓住这类新诗的主要特征。这类新诗的主要特征,还是真实──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从根本上说,它不是朦胧。而是一种审美意识的苏醒,一些领域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问:据你说“这类新诗”的特点是“趋向主体真实和倾向主动创造”,“一些领域正在逐渐清晰起来”。可是,我却听到一些人说,它们的主要特点是难懂。你对“懂”“不懂”是怎么认识的呢?   

答:懂,说得文一点,就是理解。   我觉得对于诗和人的理解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由作者和读者两方面来决定的。这两方面,包括着许多内容,其中主要的有:审美的阶段性、审美的方式(标准)、客观的生活、主观的天性、以及作者在表现瞬间的成效。   

先说审美的阶段性。   

凡是懂点基本理论的人都知道,审美观并不是一个铁铸的度量衡,它是一种随着人类进步,个人成长而不断发展的意识;作为人类来说,它是一条不断扩展的河流;作为正常的个人来说,它是一棵不断生长的树木。   

在我热爱小人书的年代,也曾翻到过惠特曼的书。当时我很吃惊,这不是疯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那为什么又印出来了?印的人也疯了?那他妈妈也不管管他?可怕!可怕的东西并不少,鲁迅和屈原也……好在他们都比我大,不归我管,我继续看我的小人书。   

当然,后来渐渐理解了,从《小溪流的歌》到《长长的流水》;从欧·亨利到杰克·伦敦,到雨果、到罗曼·罗兰、到泰戈尔……当我再看《离骚》和《草叶集》时,我震惊了,和小时候不同,是一种被征服的震惊。   

我去问过我的诗友们,发现也是一样,每个人在一定时期,一定审美阶段,都有一个到几个偏爱的作品,这种偏爱是变化的,最后的喜爱对象,总是越来越趋向人类所共同承认的东西。而这些作品(除儿童文学外)并不是在上小学时,就能理解的。   

这是正常现象。   

除了审美的不同阶段能造成“不懂”以外,不同的审美方式,不同的美学观念也能造成理解上的距离,有些是属于正常共存,有些则是“动乱年代”留下的实用主义意识。这种畸形意识,就是用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来衡量,也不能说是正常的。   

在“四人帮”时期,人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好像文艺只是印得漂亮点的政策说明书,是近乎于起扫盲作用的“多种形式”。诗呢?也变成了给社论装韵脚的竞赛活动。后来,好了些,从“四五”运动起,诗开始说真话,诗开始有了恢复和发展的可能。很快,在反映社会问题上,有了突破,诗有了某些独立的社会价值,这是令人兴奋的。但一切就到此为止了吗?人,还有另外一些领域。在这些领域里,我们的祖先耕种过、收获过,他们收获的果实,已经在人类的太空上,变成了永恒的星星。但在前几年,这些领域却大半长满了荒草。这些领域就是人的心理世界,伟大的自然界和人类还无法明确意识的未知世界。   

这些领域需要重新开拓、扩展,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必须表现,于是,有了探求者。他们敬慕古代的诗星,却没有重复过去的耕耘方式,因为重复不是艺术劳动。他们带着强烈的创造愿望,表现着新一代的需要和理想。(所谓“朦胧诗”正是他们的表现方式之一。)   

这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一些领域正变得清晰起来。当然,在清晰的同时,一些读者朦胧了。因为他们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习惯了用一种意识来要求作品,要求每个作品都对社会问题直接表态。如果没有,他们就认为其中空洞无物了,这是对诗,对文艺功能的偏狭理解。诗的内涵如此多样,如此丰富,以至于使人无法用一个难忘来概括它。诗的幻想天性决定了它永远要开拓新的领域,建筑新的精神世界。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终究会成为历史。   

除了刚才所讲的观念性的东西以外,还有一些更直接属于个人的东西,它们在诗的共鸣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就是每个人的生活天性。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对诗的具体需要。由于天性是个非常莫测的东西,我们今天就先绕过它,只讲生活。   

几百封青年读者给作者们的来信,提出和说明了问题。   

为什么喜欢所谓“朦胧诗”的大半是青年?   

为什么许多读书并不很多的青年的心,会通过所谓“朦胧诗”在遥远的地方共振?   

完全是超现实的直觉吗?不!更重要的,是一代青年的共同遭遇,共同面临的现实,共同的理想追求。   

当然,追求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荒地中寻找新路时,迎接你的荆棘将永远多于花朵。生活是这样,要作者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未知的一切和年龄都决定了,他将不断在瞬间失败,绕路、搁浅、触礁、甚至永远沉没。没有任何光荣可言,站在大陆上人人将嬉笑他们,亲人们将痛苦。但是,一个民族必须有一些这样的人去献身,因为在这样的人中,终究有一些会沿着同伴用失败探明的航线,去发现新的大陆和天空。   

问:刚才听了你对“懂”“不懂”的分析,好像明白了一些当前所谓“朦胧诗”的争论。你不同意那种“对诗、对文艺功能的偏狭理解”,那么,你对诗、对文艺的社会功能又是怎样想的呢?   

答:刚才我说了诗的内涵是多样性的,所以我认为诗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样性的。我赞成有直接反映社会问题的政论诗,更喜欢创造性地表现灵魂和自然美的抒情诗。我以为一切真正美的诗,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玫瑰和剑并不对立,斗争并不是目的,斗争是为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手段,从这方面讲,剑是为了玫瑰。   

我们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已经开始懂得:政治不能代替一切,物质也不能代替一切。一个民族要进步,不仅需要电子技术和科学管理,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这其中包括建立现代的新型审美意识。美将不再是囚犯或奴隶,它将像日月一样富有光辉;它将升上高空,去驱逐邪恶的阴影;它将通过艺术、诗的窗扇,去照亮苏醒的或沉睡的人们的心灵。   为了下一代比我们更高大,我们需要更多、更大、更洁净的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朦胧诗及其叙述

“那一切已离我们远去:感伤的思考,痛苦的期待,还有一双双歪斜却依然有力的足印。我们面对着一个退潮之后的沙岸,唯有未及冲刷的沉积物、杂生的海草、以及破损的的贝壳,说明昔日的喧哗留下的怅惘”。然而,我们对朦胧诗的记忆并未消失,朦胧诗,无疑成为诗歌历史上一个永远的话题。

  一、朦胧诗的“朦胧”引起的论争及其意义

一个诗人或一个诗派的诗是否朦胧,在今天都已经不再成为一个问题。是否能够读懂或是否能够完全理解和明白这些诗的全部含义,在今天也不会再有人去批判。但是,在20多年前,这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严重的必须进行批判的政治问题,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

1、最初引起的注意。
朦胧诗的“朦胧”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是顾城在于个非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几首小诗。
苜先,在诗歌中毫无顾及地袒露心胸,流露出来的悲观的人生观;作毫无遮拦的“内心独白”;
其次, “这一类新人新作”,是“个人主义的呻吟,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五四’时代要求个性解放的回 声”。“看不懂”是“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主要是感情倾向上的问题,而不是由于“朦胧”而“看不懂”的问题。这种诗歌环境中的人们在读到朦胧诗时有何感受,他们除了惊讶,也就只有感叹“看不懂”了。
在那个年代,朦胧就意味着“现代”,“现代”就意味着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就意味着颓废,颓废也就意味着反动。

2、“三个崛起”。

从80年开始掀起高潮一直到85年之后逐渐平息,有三篇为朦胧诗助威的著名文章:
一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  
二是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三是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文学史以后把它们并称为“三个崛起”。

3、论争的结果。

  首先,人们不但发现朦胧诗对封建思想和国民性的批判,正是“五四”新文学未完成的主题,它在启蒙主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探索的创新精神两个方面,实现了当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对接,
其次,通过这场论争,朦胧诗由原来的自发的分散的探索性艺术创作,演变成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第三,伴随着轰轰烈烈的论争,朦胧诗不断涌现出来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对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影响,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二、朦胧诗的文学史叙述

1、《新时期文学六年》对朦胧诗的肯定。

    最先在文学史中为朦胧诗开设“专章”的是《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在这部最先对“文革”后的文学现象进行集中描述的专著中,对朦胧诗的整体成就作出了大胆的肯定:“我们还高兴地看到一批青年诗人,在劫后的废墟上起步,以对时代生活的灵敏感应和对新诗艺术的大胆探索,迅速成长为新诗的年轻梯队。他们的思想交织着欢乐与愤懑、昂扬与沉郁、豪放与悲愁,情感丰富、复杂,而艺术上的自由竞争与刻意探索,使他们显然高出50年代起步的前辈当初的艺术水平。”   

2、“朦胧诗”

  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在一九八○年,“朦胧诗派”就在文坛以一个诗歌派别的面目出现并获得命名。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一批诗人既包括早期“知青”诗人如食指、芒克、多多、北岛等人的创作,也包括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人。从70年代起,这一批年轻诗人先后发表了大量新风格的诗。

3、创作主题

    第一,新诗潮诗人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到了五四以来的人本主义文学传统中去,把新诗潮看作是对五四人本主义文学传统的承接和延续,在诗歌中表现人的生存价值和自由精神;
    第二,新诗潮诗人已不再满足于对文化遗产的纵的继承,他们更注重于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横的借鉴,同时也开始了对几千年来文学传统的反思。

    舒婷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舒婷的诗得到了“清新的艺术之风”的美誉。  
舒婷诗歌最明显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是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  
二是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  
舒婷的诗不但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而且还代表着当代中国诗歌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过渡。

    5、顾城的诗。

在朦胧诗派中,顾城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关于朦胧诗看不懂而引起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顾城。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人学而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缄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 《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全编》。

顾城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在经历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永她寻找光明”(《一代人》)的诗百场时候,很快放弃了对光明的寻找,“我把希望,融进花香/黑夜像山谷/白昼像峰巅/睡吧!合上眼睛/世界就与我无关”(《生命幻想曲》),以逃避的态度转而去寻找自己眼中的童话世界,去创造一个与世俗世界相对立的美好幻境。  

三、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
  朦胧诗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诗歌流派,始终是不稳定的。1984年,朦胧诗作为一个诗歌艺术的探索运动已经解体,也有人把1986年10月由《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共同举办的“199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看作是由“朦胧诗”过渡到“新生代”的标志。

朦胧诗的真正变异和发展,应该是在受朦胧是影响的“新生代”的诗人崛起之后,“新生代”又称“后新诗潮”,是一个极其庞杂的诗人群体,他们中有的人称为“后朦胧”、“第三代”等等。“后朦胧”诗人主要以海子、王家新、驼一禾、西川等为主。“第三代”诗人主要指韩东、于坚、翟永明等。

1、“后朦胧”诗群。

  “后朦胧”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人”,他们也像朦胧诗人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但他们更强调体现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注重从哲学层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终极意义,其作品比朦胧诗更丰厚深邃,也比朦胧诗更艰深晦涩。他们不同于更年轻的“第三代”诗人,大多游离于各种社团和流派之外,坚持“个人化写作”、“边缘写作”、“知识分子写作”,强调文学创作的“专业性”、“人文性”和“独立性”

海子与他的诗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 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个北京中国政法人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 H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干、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平调的生活环境些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主要作品有: 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200首抒情短诗,曾和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屉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C种诗歌选集,但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 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海子,是一个诗歌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人生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身上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变革和中西方文化激烈冲撞中无处依傍的精神焦虑。  
从艺术风格上看,他与舒婷有相似之处,善于采用抒情手法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而在精神气质上则更接近北岛,在作品中透出一种智慧与高贵、孤独与愤激。

把海德格尔视作自己的精神导师,把诗歌看做是现代漂泊者的灵魂居所,专注于存在本质的追寻和生命意义的探究,“以梦为马”,一往情深地追寻精神的家园,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2、“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主要之一朦胧诗和“后朦胧”为反叛对象得更年轻的一批诗人。他们认为,“五四”时期把诗从文言文中解放出来的白话诗人算是第一代,“文革”后把诗从政治工具中解放出来的朦胧诗人算是第二代,而他们这些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的诗人便是第三代。不管他们的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但他们把朦胧诗作为否定对象,是可以确定的,他们的诗歌所具有的实验性、先锋性与朦胧诗相一致,都同属于新诗潮,并且更接近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也是可以肯定的。因此,他们又自称“实验诗’’或“先锋诗”。他们对朦胧诗的否定,是因为朦胧诗虽然恢复了诗的审美特质,显示了肯定自我的价值观,但是,朦胧诗只关注人的社会意识,而没能充分表现个体人的生命意识,朦胧诗中的自我,只是呈现了他们那一代人对自我价值从失落到寻觅的心路历程,没能体现出改革开放时期更为复杂多变的现代人躁动不安的灵魂。因此,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弥补朦胧诗的欠缺。而他们弥补的方法,则与“后朦胧”不同,不是继承和发展,而是变异和反动:反英雄、反崇高、反理性、反文化、反抒情、反优美……总之,发誓要与朦胧诗和“后朦胧”背道而驰。你要坚守知识分子精神立场,强调启蒙意识,我则要强调民间立场,倡导平民意识;你要弘扬人道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我则创立要消解历史和文化的崇高意义的“新传统主义”、号召“逃避知识、逃避思想、逃避意义;你要做文化上的精神贵族,我则要做诗坛上的嬉皮士和流浪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后朦胧”可以看做是朦胧诗的发展,而“第三代”才是朦胧诗的真正变异。   

韩东与《甲乙》

韩东,1961年生,南京人。8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期,他与李亚伟等人推出一股“先锋派”诗歌新潮,发表了《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明月降临》、《山民》、《初升的太阳》等诗作,其中一部分已被收入多种探索、实验诗歌选本。“先锋派”诗歌也被人称为“后现代主义”诗歌,是继“朦胧诗”与“寻根诗”之后出现的一种诗歌现象。“朦胧诗”以象征、意象等手法表达主观情绪与伸张人性;“而“先锋派”诗作则一反常调,把诗歌拉回到当代人的生活现象与实际存在中来。他们主张诗歌与“生命”联系,认为“诗到语言为止”,从而显示出“反文化”、“反意象”、“反英雄”的诗歌倾向。韩东的诗,带有一种哲理味,严密、细致、反复说明而语言则平淡无味。

总结:
朦胧诗的审美价值在于,它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使之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思维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总体象征的艺术表现方法,这种总体象征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它要求审美主体的介入,因而对于80年代的诗坛,它又具有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转自:http://www.zigui.org/bbs/read.php?tid=215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16: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拜读!谢谢你的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4 10:31 , Processed in 0.08969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