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0|回复: 4

【转帖】浅谈绘画之笔力与博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4 09: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常感慨:如果一个人整日都能沐浴在美中,在美中漫步、在美中陶醉,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然而,回首往昔,在笔者教学的十多个春秋里,遇到过很多对“美”感到困惑的人,其中也包括一些朝夕相处的同事。他们大都缺乏对美术知识的了解,很难从对“美”的体验和感悟中得到快乐。
  钱钟书先生说过,绘画最大的魅力是它具有“通感功能”。当一幅好画映入眼帘的时候,首先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是一种美。很多人都知道,美是一个既现实又神秘、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在各种艺术门类中,绘画与美的关系似乎更紧密。通常,一幅优秀绘画作品的美妙之处在于能通过人的视觉这个载体而诉诸人的内心,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一定的心灵慰藉。记得有一篇文章《奴性文化下的东方绘画艺术教育》的开篇写道:“绘画艺术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担负着启迪人类和愉悦生活的重要角色。从古老的叙利亚壁画到贺兰山岩画,从几千年的敦煌壁画到凡·高的《向日葵》,无不显示着人类伟大而又复杂的艺术创造活动。”那么,什么样的画才是美的呢?能带给人愉悦与启迪的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呢?或许很多人都注意到,在欣赏一件有内涵、有品位的作品时,如果欣赏者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就比较容易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其实,绘画这枝美丽之花的绽放,其根在生命,其干在真实———真实的社会人生、真实的情感。只有有了这些,绘画才会得到永生。老舍先生曾说:“活的文学艺术是以生命为根,真做实干,才能开出爱美之花。”这句话虽是对文学的精辟阐述,但用之于绘画,亦无不可。
  如果黄宾虹的山水画、齐白石画的虾、凡·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只是停留在表现形式上,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的魅力会大打折扣。现在许多画家不注重对艺术作品内容的表现,而是热衷于形式游戏。历史经验表明,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最终是不能创作出好作品的。笔者认为,如果一部著作、一篇文章要达到文学创作的高境界,就应当每页甚至每行的文字都有价值。艺术创作亦是如此。画中的一笔一墨都应凝聚画家的心智。画家要想走出一条不同于别人的道路是很不容易的。前人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在有利于后人更好创作的同时,也带给他们以束缚。然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现在人们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会抛弃一些概念,怀疑一些事实,推翻一些定论。艺术家如果有一点想搞好艺术的诚意,就要敢于质疑前人、敢于推陈出新,要研究作品怎样才能打动人和怎样才能实现美术作品的价值。美术作品实际和小说、音乐等艺术一样,要有个性、有新意。只有筑基于真实生活上的创新所带来的画面效果,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说的“理念”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内容。他又说:“艺术作品却不仅是作为感性的对象,只诉之于感性领会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是诉之于心灵的,所有的心灵也会受它感动,从它身上得到某种满足。”笔者认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其艺术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
  谈及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得不提到已故画家吴冠中先生,因为他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创新者。他一生画过很多备受争议的画,甚至他的每一幅新作问世都会成为美术界谈论的焦点话题。他的很多画还成了拍卖行里的耀眼“明星”。当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于吴先生的作品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时,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苦苦探索自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时的那份孤独与寂寞呢?
  我们知道,通过看艺术作品有无丰富的内涵,基本可以判断出创作者综合实力的高低。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吴冠中艺术的发展理路其实很清晰,那就是不断地变化、改造、创新。可以说,他的作品在中国画坛早已独树一帜,或者说早已自成风格,但他没有故步自封。谈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到底什么样的绘画形式才是今天中国画的真正创作?是不是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将几株树、几块石和瀑布、云水、楼阁、寺庙等组合在一起就是山水画创作?或者将一些花草、鸟虫合乎艺术法则地组合在一张画上就是花鸟画创作?答案是:没那么简单。首先,画家必须了解、掌握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即笔墨首先得过关,在作品里要有传统的笔墨表现。现在一些人画花鸟,画得满纸都是,却看不到笔墨元素。虽然远看,整体效果不错,但不能细究笔墨,更找不到笔墨的精彩表现。这些人其实是陷入了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把所谓的“另类”放大成了个性,随便地改革,随便地搭配,认为只要把完全不搭界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大杂烩”,就是创新、突破了。
  画家若真心地创作,其作品必然是其情感的载体,也必然能引发有一定鉴赏水平的欣赏者的联想。好的画作还需要有好的画评支撑。老舍先生也擅评画。他的评论文章虽然篇幅不长,少则三五百字,多则不过两千余字,却都是笔到意显、一语中的、不枝不蔓、恰到好处。他在文中坚决不用那些用得泛滥了的术语,让人看不明、抓不住。其画评文章看似少理论色彩,实则有血有肉、观点鲜明,理论阐释得也极为深刻。笔者曾看过老舍先生的《沫若、抱石两先生书画展捧词》一文,全文仅两千多字,简要、准确地概括了郭沫若、傅抱石两位杰出书画家为人、为书、为画的成就。其对评述对象理解之深和把握之准,以及文章内容含量之丰厚,令一些平庸的长论、专著相形见绌。
  没有广博的绘画理论知识,没有深厚的笔力内功,没有一双穿透力极强的慧眼,没有对同时代绘画界及画家们的全面了解和深刻研究,没有对中国画的一腔热情,是不可能写出既富有理性色彩又充满激情的“捧词”的。其实老舍的许多文章,包括他的画评,都是在看似随意的行文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理论题旨。
  众所周知,齐白石画在纸上的“虾”比真实的虾更值钱。为什么?艺术性使然。自然对象固然美,但转化为符合中国画审美的形式语言,转化成可以用笔墨来表现的形象,则更美。
  历史上的文人大都诗、书、画兼擅,文化修养较高。有的文人即使不以画名世,其绘画水平也不容忽视。大家都知道,清代曹雪芹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同时代人都说他“诗笔有奇气”,但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一名出色的画家。他擅画石。他画的石头突兀、奇峭。他朋友的兄弟敦敏在《题芹圃画石》中写道:“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由此可知,曹雪芹画石头时,胸中郁积着不平之气。另外,他的名著《红楼梦》涉及的知识领域广,包括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地理、建筑、服饰、园林艺术等,可见他非凡的才气和渊博的知识。
  现在好多人作画,除了把所要描绘的东西画完外,还要在作品上题大量的诗文———或许是担心主题没有点明,或许是怕作品的诗意不够而对其创作意图加以说明。不过,这也容易使作品太过于直白,无法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写诗配画的做法早在我国宋代就很盛行,到现在已成了一些画家的习惯。若画上没有书写的诗文,反倒觉得少点什么。要知道,中国书法本身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若与画搭配得好,则浑然天成;若与画搭配得不好,就成了败笔。
  很多人说中国绘画界目前没大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画家的文化修养不高造成的。艺术要发展,文化是占首位的。看看我们现在的绘画高考,只要专业课过关,即便文化课分数低一些,也能上专业性的大学。现很多艺术系的大学生文化底子薄、艺术悟性不高,毕业后一无所成。若“长此以往,中国的美术界早晚成为自己哄着自己玩儿的‘游乐场’”(蔡然《中国的美术批评需要鲁迅先生》)。



中国书画报  当前:2011年第094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07: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相由心生哦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8: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境由心生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7: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由心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1: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呀,,,您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8 00:13 , Processed in 0.0820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