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8|回复: 4

读安德烈·纪德《田园交响曲》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9 21: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法国大文豪安德烈·纪德(André Paul GuillaumeGide )(1869~~1951),赏析其1919年创作的小说《田园交响曲》。第一个问题是小说结尾,主人公“牧师”皈依天主教这个问题怎么理解。
首先从作者的研究:纪德与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是挚友和同性恋情侣关系,猜想王尔德对于纪德的作品存在深刻影响。
纪德于1891年向表姐玛德莱娜·隆多求婚,遭拒绝,同年冬天在巴黎结识马拉美,又在这年冬天多次亲密会见王尔德,也在王尔德的启蒙下,认识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其后数年曾与王尔德旅游阿尔及利亚等地,许多研究者指出纪德在1897年发表的作品《地粮》就部分记录了自己与王尔德的愉快生活。1910年纪德出版传记《奥斯卡·王尔德》纪念自己曾经的朋友。据我国“纪德学”泰斗盛澄华先生著述,两人关系也是非比寻常。
王尔德晚景:1895年,因自己与昆斯贝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别名“波西”(Bosie))的同性恋关系暴露,触犯“有伤风化罪”。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立刻前往巴黎。其后他为了两名孩子曾尝试与康斯坦斯复合,但妻子阿尔弗莱德亦同时表示想与王尔德重归如好,最后王尔德放弃两名孩子而选择了阿尔弗莱德。王尔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国,之后与阿尔弗莱德同游意大利。但几个月后,两人再次分手。
1900年王尔德终于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帮助下改信天主教,希望通过禁欲减轻世俗罪孽,可惜的是,同年,王尔德因脑膜炎去世于一家旅馆,去世时身边只有两个朋友。
说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联系到《田园交响曲》中的“牧师”的行为,很可能“牧师”也是决心杜绝欲望。在纪德眼中,世俗的异性恋与他个人的同性恋都是一样的,对于美的诠释很可能是罪恶的,就像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一样“非常罪,非常美”。“牧师”和王尔德都是为了赎罪,也都是对美的摧残。
2、  小说时间开头交代时间是:189*年2月10日,也就是说小说的叙述时间是19世纪90年代。也是作者写作的三十年前的事。跟作者与王尔德邂逅交往时间吻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上述观点。
3、 小说中的盲女耶特吕德处于无知的蒙昧时期拥有无上的快乐,坦言“我像鸟儿一样快乐”。她曾经爱着“牧师”、也爱着牧师的儿子雅克,在她的幻想里他们是一个人,她感觉得到牧师开始爱慕自己的美貌和纯真,也感觉到自己的心完全在幻想中的完美男人身上。牧师拥吻她时,她没有拒绝。双目被治好,认识世界后,她却无法相信世界充满的丑与罪,歇斯底里说出:“世上竟有这样瘦骨嶙峋的额头”“我明明可以嫁给你的儿子”,他已经失去了过去的纯真和圣洁。对于她的死,不能不说,牧师应该付主要责任。雅克以《天主经》上的句子误导一张白纸般的耶特吕德也因负一定责任。维吉尔那句“自知其善,其乐无穷”也被纪德改为“不知其恶,其乐无穷”。表达的就是对“求知”、“开智”等传统文化思想的怀疑。纪德提出“眼睛能看见的人,并不懂得幸福”这一命题。他认为自然即是。
4、 纪德关于人的思考:小说里纪德借牧师之口说出:“越是贴近大地的动物,越沉重,也越悲伤”。很大程度上,这句话体现了纪德对人类生活的悲悯。盛澄华先生访问纪德时,纪德曾言自己喜欢住在高楼上的原因:“为了让自己的生命远离大地,让自己永远年轻”。这或许代表着纪德永保“精神年轻”的希望。
5、牧师最初的“爱”是出于宗教神职人员的“慈爱”(《亡羊喻》式的救赎);后面,“爱”渐渐变为“欲望”。“欲望”也是整部小说的根本根本,是纪德一贯认为的“艺术之源”“生活之源”。《地粮》中对欲望有许多大加肯定的篇章。
人类沉重地劳绩在这片土地上,本身也带有荒诞的特性;牧师的动机不断变化,他与儿子的交锋体现了人类私欲的斗争,造成了结果的变化。“救赎与私欲”、“无知与智慧”,“高尚与庸碌”也都是互相转化,不可分开的人性枷锁,怀疑之中,一切都不可依靠,一切都存在自相矛盾。
6、“欲望”一直是纪德作品关注的根本问题,1902年《背德者》、1909年《窄门》都强调放纵欲望,前者从自由人角度,后者从宗教角度,隐约透出“‘禁欲’对人性造成无可修复的破坏”这一命题,又都带有自传色彩。1919年的《田园交响曲》则在更大程度上将“禁欲”与“美”、与“幸福”极端对立起来。作者借主人公牧师之口说出:“罪过就是遮蔽灵魂的东西,就是阻碍快乐的东西”。并且一针见血的提出“越看越发现构成基督教信仰的许多概念,并不是基督的原话,而是圣保罗的诠释……我遍读《福音书》,也没有找到戒律、威胁、禁令……这些都出自圣保罗之口”。耶特吕德之死,离不开雅特耳濡目染的“天主禁欲教义”的精神毒害,死前还念着:“从前没有戒律,我就那么活着,后来有了戒律,罪孽便活了,我却死了”(圣保罗语)
发人深省的谴责宗教制度存在的本质——扼杀人性。
7、关于耶特吕德求死前去采摘河边的勿忘我花,最后投入激流的解释: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蓝色小花“勿忘我”。在欧洲各地,都有许多散文、诗词和小说作家以forget-me- not来描述相思与痴情。人们认为只要将forget-me-not带在身上,恋人就会将自己铭记于心、永志不忘。在这蓝色小花的背后,还有个流传于欧美民间的浪漫爱情故事呢。此名源于德文Vergissmeinnicht,是“勿忘我”的意思,勿忘我的名称来自一个悲剧性的恋爱故事。相传一位德国骑士与他的恋人漫步在多瑙河畔。偶然瞥见河畔绽放着蓝色花朵的小花。骑士不顾生命危险探身摘花,不料却失足掉入急流中。 自知无法获救的骑士说了一句“Don't forget me!”, 便把那朵蓝色的花朵扔向恋人,随即消失在水中。此后骑士的恋人日夜将蓝色小花配戴在发际,用以显示对恋人人至死不渝与坚贞不移的爱。而那朵蓝色花朵,便因此被称作“勿忘我”,其花语便是“不要忘记我”、“真实的爱”、“真爱”。
勿忘我的寓意是“请不要忘记我真诚的爱”或代表“请想念我,忠贞的希望一切都还没有晚,我会再次归来给你幸福”。
应该说,或许她还爱着父子二人,这段畸形的爱情注定要消灭在世上,她想留下些回忆给她身后,她爱过的人。因而,他让牧师去采摘勿忘我。目的是她生前常过在嘴边的那句“我不愿让任何人痛苦,我只想给人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15: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有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来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4 14:0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下的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而又干净的文字,像被泪水洗过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9 03:44 , Processed in 0.09228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